随着这几年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学习中文,了解中国文化。美国大学开设了中文课程,把中文作为外语系。如何让更多的国家了解中国文化,中文图书海外出版就成了一个重要的桥梁。在世界各国的文学作品中,英译本是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作为目前比较流行的语种,英文是中国文学走向世界最好的一个介质。很多国家的民众都是通过中国文学的英译本来了解中国的文学和中国的文化。“很多在保加利亚看到的中国文学作品,并不是通过中文翻译过来的,而是先翻译成英文,再翻译成保加利亚语。”保加利亚作家、翻译家《红楼梦》译者韩裴告诉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记者。繁简字的差别、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以及译入与译出的不同成为中美文化互译的主要挑战,而对于中国知识的匮乏则成为中文图书进入美国市场最大的绊脚石。资深的出版人,美国纽约大学罗伯特·本齐认为目前中国出版物英译本太少了。“中国的出版商参加法兰克福图书展等,包括北京书展,所有的书目都是中文的。”如果这些书目都是中文的而非英文的,那么最后的结果就是这些书目被抛弃在垃圾堆了。当然不是所有的书目都翻译成英文,但是至少感兴趣的书目可以被翻译成英文,因为“把作品翻译成英文,更容易从英文翻译成其他的小语种,这样就更容易一些。另外对于很多国家来说,可能英语是最为常见的一种二外。”年逾古稀的美国翻译家葛浩文被中美媒体称为“莫言唯一首席接生婆”。有评论称,没有他把莫言的多部小说翻译成英文,莫言的影响力恐怕难以深入西方,他对莫言作品的世界影响力居功至伟。翻译需要国家的力量英译稿很重要,但是英译稿很贵。除了英译稿,我们还可以选择其他的语种,其实对作品来说,只要有一个译本,就是走向世界的最好的敲门砖。在欧洲市场上,很多的出版商能掌握多门外语,无论是法语翻译稿,德语翻译稿,对中国文学作品来说,都是走向世界的一个契机。文学翻译在文化交流中作用非常重要。各个国家对翻译都非常的重视。目前国际通行做法,对文学作品的翻译提供资助,对翻译家们提供各种其他形式的帮助和支持。据了解,中国已与世界50多个国家签订了相互翻译对方经典作品的协定,中国图书已经进入到世界19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了鼓励更多的海外翻译家投入到中国图书的对外翻译出版中来,中国政府专门设立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和丝路书香工程,6年来资助了3700种图书的对外翻译出版。已成功举办10年的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共表彰了法国、俄罗斯、德国、美国等32个国家的69位在介绍中国、翻译和出版中国图书、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海外作家、翻译家和出版家。由中国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中国作家协会共同主办的“中外文学出版翻译研修班”自2015年创办以来,以文学出版为媒、以翻译合作为桥,并通过工作坊、写作营、翻译沙龙等方式丰富研修内容,发现合作机会。2015年研修班促成了30余国的50余位研修代表与10余位中国作家、诗人和学者面对面交流,直接和间接推动了《水浒传》、《安魂》、《南京大屠杀》、《湖光山色》、《敌人》等一批作品以高质量翻译在海外落地,让世界各国读者分享了中国文学和出版领域的成就。文学就是一个桥梁,让不同文化的人可以互相了解,进而认可。中国文学浓缩了中国文化,无论三千多年传承至今的《诗经》,还是当代作家们笔下描绘普通人生活的作品,都传递着中国人丰富的情感、梦想、信仰和追求。如何让世界各国人们认识中国文化,了解中国文学,中国文学走出去,文学翻译是关键。
雅思考试 托福考试 留学攻略 留学院校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