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密码
专注趣味科普人文百科
发布时间: 2024年11月22日 01:41
1957年,郑天熊结束了香港武术届遇台湾不胜的尴尬记录,郑天熊是香港太极拳学会首任会长,著名的吴式太极拳名家。
当时,寄予厚望的黄淳梁不敌台湾吴明哲,而郑天熊战胜了余文通,为香港武术届挽回一点声誉。(当然,不能因此否定黄淳梁对推广咏春拳做的贡献,黄淳梁五短身材,按当时的规则打擂台确实有点吃亏,黄淳梁后来苦练腿法和地面锁控技术,丰富了咏春拳技法。)
1971年,陈沃夫在郑天熊的指导下,获得东南亚国术赛重量级冠军。
至今可以看到的太极拳实战视频有,吴公仪大战陈克夫,黄性贤大战廖广成。
河北唐山市警察教官张云祥老师主讲太极格斗,张老师带出北京mma冠军。
套路是拳法的基础,但不等于拳法本身,从郑天熊留下的太极拳实战视频来看。打法和练法还是区别很大。
公园里的老人练套路,直进直出,而实战打法是滚进滚出的。
跑位是足球名词,但同样可以用于武术,郑天熊的太极打法是先占据有利位置,然后用快摔击倒对手。
实战打法是以快打慢的,慢吞吞那种是养生练法。
即使在以前,很多武术家都是很健壮的,咏春宗师陈华顺身高1米93以上,白眉拳宗师张礼泉身高1米89,龙形拳宗师林耀桂身高1米86,西藏白鹤拳(喇嘛白鹤或称俠家拳)的陈克夫身高1米83。
太极宗师杨露禅身高超过1米8……
上世纪50年代,国家编写太极拳套路,太极拳逐步广播体操化,很多人不愿意接受这段历史。
杨露禅的太极拳是内外兼修的,杨露禅练拳用的石锁140斤以上,杨露禅还练过抖大杆等项目。
以前的太极拳还有沙袋阵的,现在几乎没人练了。
以前的太极拳外在招数跟白鹤拳区别很大,但内在的训练项目却比较相同,如石锁抖大杆还是要练的,推手断手各门各派都有,就是手法有差别。
河北清拳拳谱第一句云:“技无高下,学有先后”即“拳法无高下,修为有深浅”。
某天,拳王泰森来中国,有记者问泰森,哪种拳法最合理。
泰森如实说:“没有哪种搏击术高人一等,看比赛应该看内在的东西,训练是否合理,反应是否及时,这才是学武者追求的。”
看过泰森这段采访视频,相信很多人会有明确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