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大学姐
教育大学姐优质选学择校
发布时间: 2024年12月26日 21:33
(一)加强对学生算理算法的训练。
计算是繁琐的,如果没有一定的运算原理做支撑,法则的框架最终会支离破碎。所以在计算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该怎么计算,而且还应该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这样计算,帮助学生了解算法的理论依据,并将“算理”与“算法”有效结合。如果学生没有掌握好运算法则、运算性质、运算定律、计算公式等基础知识,则不能很好的进行计算。只有在透彻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法则记得牢固,做四则计算题时,才能有条不紊地进行。比如,在整数乘法中出现的两个错例,“35乘3等于95,24乘5等于100”,很典型的反映了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没有透彻地理解乘法算理,关于乘法进位的数字该怎么处理是比较模糊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的认识规律是“感知——表象——概括”,在真真切切的动手操作中慢慢感知、逐步体验才更符合孩子的这一认知规律。动手操作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并使这些感官参与到数学教学活动中去,在操作中感知大量直观形象的事物,获得感性知识,形成知识的表象,并诱发学生积极探索,从事物的表象中概括出事物的本质特征。
(二)重视小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低、中年级学生基本口算的训练要持之以恒,随着学习内容的加深,对高年级的口算教学也应该重视。我认为,20以内的进位加法、退位减法、表内乘除法必须让学生在低年级就熟练地掌握。因为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由于不重视口算训练,有些四年级的学生在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时,还用手指来计算。另外,及时帮学生总结一些计算规律也能大大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学生只有在低、中年级时熟练进行口算运算,才能在高年级中正确计算比较复杂的数学题。
(三)练习要有针对性,教师要帮助学生掌握计算中的规律。虽然多加练习是提高计算能力的有效方法,但一味地注重数量而不注重质量,只会消磨学生的计算兴趣,最后反而会适得其反。因而,练习一定要有针对性,教师要引导学生针对那些易错、易混的题目进行练习,让他们在辨析中真正提高计算能力。这里所指的针对性可以是针对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可以是本班学生经常出现的错误,还可以是一些不同题型的计算题。训练不同的题型,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也可以使学生灵活掌握所学知识。很多计算题都有规律可循,学生掌握这些规律,既可以提高计算的正确率、计算的速度,又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归纳推理的能力。
(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培养计算能力的重要途径。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关键。在计算教学中,教师经常发现学生抄错了题中的数字或者运算符号,学生自己却发现不了,尽管计算和验算结果都是正确的,但最终这道题是做错了的。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养成认真审题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