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4年12月26日 20:22
中国学生,因为长期不能适应国外生活,无法“割舍”国内女友,生活、学习、心理等方面出现一系列问题,最终被对方学校遣送回国,终止留学。 这对于家长和学生来说不仅浪费大量的金钱、耽误学业更重要的是消耗了宝贵的时间。同时这也给更多的家长和学生敲起警钟,出国留学并不是简单地将孩子送出国门。
目前,国外的教学大多注重个性发展,基本技能的培养,重在培养创新及动手能力。而中国孩子长期习惯了应试教育,出国留学后,要面对这种学习、生活上的较大差异,无疑会是不小的挑战。
近些年,出现国外留学被退学的失败例子虽少,却不容忽视。
从目前来看,造成国外留学退学的主因多为自身基础差、外语程度不高,王海燕表示,这主要和一些家长盲目出国观点有很大关系。眼下,有些孩子在国内上不了好的学校,就会选择出国留学。而通常这些孩子的基础相对较差,外语程度也不高,接收全日制英文的教学成了最大的挑战。
此外,目前,个别学生抵达国外之后盲目更改了留学计划,在不了解课程的情况下单凭个人的想象更换本来已经申请好的专业课程,之后发现自己跟不上课程,又换回原专业,虽然没有退学,但也浪费金钱和时间。
因此,学生在选择专业的时候要格外谨慎、根据个人的职业规划结合个人的学习特长、兴趣爱好并且听取国内的专业留学咨询顾问或者是国外院校的学术指导顾问的建议,全面综合地考虑选择专业。
对于从小接受中国教育的学生来说,到国外留学最大的不适应就是教育制度的不同。
首先,教育理念方面有很大的差别。中国每年的高考,非常正规,竞争激烈,而国外学校只需提供中学成绩,通过面试就可以上大学。但进入高校后,就会有很严格的学分制,老师对学生比中国高校更为严格,淘汰和竞争同样激烈。国外大学好进难出,而国内则是难进易出。
其次,教学模式不同。中国的教育是被动接受,老师强制灌输知识,国外注重启发教育,授课老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自主去找答案、查资料,通过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互相补充知识内容,提高学生兴趣。中国学生刚去国外如不主动转变学习方式,日久了学业将会跟不上。
最后,教育制度的差异。通常,在国内,习惯了老师教什么,就学什么的中国学生不习惯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意见。所以,“中国学生不积极参与课堂发言”已经成为国外校方在总结中国学生特点时最常提到的方面。通常,国外的老师上课不带教科书,而是列十几本参考书让学生课后到图书馆借阅;新学期刚开课就要写论文,如何完成论文,怎么在图书馆中博采众家之长,成了中国学生的难题。针对这一点,中国学生在出国之前要有心理准备,不能死抱着国内的学习习惯不变,这样无法适应国外的学习生活。
要点:
1. 平稳度过“适应期”先充分了解目标国家
据留学机构权威负责人表示,通常到国外留学,其适应期最短时间是半年甚至两年。因此怎样平稳度过“适应期”,成为出发前的重点话题。
2. 出国前给孩子展现自我的机会
专家表示,首先,英语水平必须加强,必须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这样在生活、学习上才能适应。其次,出国前家长要学会放手,不要干预太多,让孩子有展现自己的机会。
很多学生在出国留学初期,容易出现抵触情绪。这与学生的出国目的不明确有关,这种情况经常发生在年纪较小的孩子身上。这种情况首先要改变家长的想法,不要强迫孩子做自己没有兴趣的事,可以在留学前帮助他们了解留学这件事情,在其中找到自己孩子的兴趣点。
3. 培养爱好可冲淡思念与孤独感
而对于初期产生孤独感的学生来说,主要是由语言障碍和生活习惯的差异造成的。李一岚表示,这种情况每个人出国以后都会遇到,只不过是程度不同。因此应先在国内时培养一个爱好是十分必要的,出国后,这种爱好会吸引你学习以外的注意力,冲淡思念与孤独。
同时,应在留学前把各种可能遇到的问题都想一想,在独立的环境下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国外更要学会自我激励。
最后,出国后前半年的不适应,主要是因为两个国家的文化、生活方式等差异造成的,所以留学前做足功课,尽量详细地了解前往国家,大到文化历史,小到图书馆怎么用,公共汽车怎么坐,了解得越清楚,准备得越充足,心里就越有底,出国后的生活也就更加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