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现在有2600多所高校,在校人数也超过了4000多万,如此庞大的数量在世界上也是首屈一指;论科研实力,很多高校开始在各自领域崭露头角,在亚洲乃至世界也有了一席之地。
可谁知,翻开国内高校近百年的历史,你看到的是一场屈辱、求生、奋进的悲歌。
从屈辱中开始
国内的高等教育可以说是从屈辱中萌发的,清朝末期人们逐渐意识到闭门锁国并没有抵御外来的入侵,反而让自身的工业、经济、教育与其他国家的差距也越来越大。
于是,国内开始效仿一些国家进行高等教育的变革,先后出现了三所在当时赫赫有名的大学堂:北洋大学堂(天津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的前身)、山西大学堂(山西大学的前身)。
与此同时,一些以西方学位制度为教学目标、进行研究生培养的教会大学也成为了当时的中坚力量。
他们最早开创了西方医学在国内的传授,我们现在熟知的北京协和、四川华西、中南湘雅、山东齐鲁这些如今堪称医学领域泰斗的高校都是缘起于当时的教会学校。
随后西方列强又创办了留美预备校,吸引大量学生赴外留学。现在家喻户晓的清华大学的前身就是由庚子赔款创办的留美预备校-清华学堂。
然而这些学校建设者并不是为了普及教育,而是有自己的小算盘-培育西方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