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培参考
教育培训行业知识型媒体
发布时间: 2024年11月23日 01:18
初三和高一阶段是孩子休学和退学的高峰期,初中一二年级时,由于孩子们尚且不适应学校环境,加之离开学校这个象牙塔会让他们感到不安,因此即便产生了退学的想法,行动上也难以执行,认为在学校混着总比彻底离开要好。等到问题积累到一定程度,加之学业压力与日俱增,孩子在学校感到痛苦和绝望时,休学和退学的想法就会产生。孩子想要休学,说明还在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退学则表明孩子已经彻底丧失信心,开始逃离社会了。
孩子高一想休学怎么办:
1、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父母也应该是有原则的。告诉他,当务之急并不是让孩子去上学,而是首先要转变他自己的观念和做法,解铃还需系铃人,否则即使孩子重返学校,也随时都可能再退回来。
2、在心理上给予勉励。比如告诉孩子,不上学的话,你要做什么呢?你要赚钱养自己,但是你能做什么工作呢?而且你要花很多时间工作,那你喜欢的那些事情就没有时间做了,你喜欢的小伙伴你也没有时间跟他玩了,你觉得是上班好呢,还是上学还呢?
3、当孩子不想上学时,家长一定要做积极的正面引导,不要不分青红皂白的就批评孩子,这样很容易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达到适得其反的效果就不好了。
4、孩子不去学校了,家长不能只顾自己的尊严或者面子,认为孩子不去学校了,让自己感到丢人,其实应该多替孩子想想,孩子不去学校自然心理也有很大的压力,不是遇到了特别大的事情,或者实在是受不了了,不会做出这样的行为的,还是要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一下问题,这样问题才容易解决。
5、控制情绪不打骂好好沟通。孩子不想去学校了,作为家长肯定会生气,但依然要控制好自己的愤怒情绪,要知道打骂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只会让孩子更逆反,要做的就是好好和孩子谈谈,了解一下孩子不去学校的原因,看看孩子有没有提出什么条件和要求等。
孩子上学退缩的常见原因:
1、人际关系恶化
孩子可能在学校遭遇了孤立或暴力,相反,也可能是由于无法抑制自己的暴力冲动而希望能够退学。施暴者与被施暴者都是施暴行为的受害者。遭受校园暴力的孩子通常性格小心翼翼、成绩不佳,常因为外表的缺陷和体型问题受到朋友们的轻视,这样的情况一般从孩子很小的时候便开始萌芽了。施暴的孩子则通常在外表方面拥有某种优越感,内心却充满愤怒,因为无法获得社会和家庭的认可而感到自尊心低下。此时最重要的便是帮助他们建立起稳定的人际关系,带他们去医院接受专业医生的治疗。
2、极度缺乏自信
家庭环境动荡,经济状况欠佳,成绩也平平无奇,因而导致他们“对于学校已经没有期待了”。这类孩子通常理智上认为自己应该坚持到高中毕业,但时常因为各种原因而出现上学退缩,他们想要逃离学校,尽早进入社会赚钱,得到家人和朋友的认可。父母教育缺位,没能帮助孩子规划出长远的人生目标,也缺乏支持孩子踏踏实实地实践目标的日常陪伴,甚至有些父母会打骂孩子,不但破坏了孩子和父母的关系,也加重了孩子对上学的厌恶。无论孩子仅仅有退学的想法,还是已经决定离开学校,此时他们都需要在一旁支持和鼓励他的人,来帮助他继续完成学业或者逐渐适应社会。
3、对学校老师不满意
孩子与老师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此时家长可以教孩子转变心态,习得一种能力——从你明显感觉不认同或不舒服或不尊敬的人身上学习的能力——这也是一项极具价值的生活技术。没有哪个老师是孩子无法学习到任何东西的,孩子可以满心愤恨地认为自己的老师可以做得更好,并因此理直气壮,对这门课消极抵触,但这无益于问题的解决,反而会让自己与理想渐行渐远。让孩子能够去适应老师的局限,是孩子走向成熟的过程,人会慢慢接纳这样的事实,即这个世界由真实的人类构成,而不是像幻想的那样由充满智慧的家长和老师所掌控。
孩子退学的危害:
1、人际关系被切断
孩子们总以为退学之后也能够与身边的朋友一直保持联络,但事实上,当彼此的生活轨迹不再出现交叉,不出一年便会开始渐行渐远。
2、难以回归主流生活
除了人际关系的疏远和日常规律作息的变化,孩子还可能出现一些问题,比如喜欢熬夜、作息不规律、沉迷网络、不喜欢出门等。孩子回避与人接触,是因为孩子的自我评价大幅下降,试想如果本该在上学的孩子出门碰到邻里和熟人,被问起时的尴尬就可想而知。
3、学习成绩下降
有很多孩子为了休学和退学而过于乐观,认为今后有大把时间可以好好学习,只要下定决心,学习考试都不在话下。如果不上学,以后可以做网红等来赚钱,无需去学校遭这份罪。然而大量事实证明这其实并不像他们想象的那样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