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培参考
教育培训行业知识型媒体
发布时间: 2024年11月26日 05:40
到目前为止,有一种趋势是,著名学校和重点大学设立非本地校区。一般来说,非本地校区的分数线低于学校总部,这为许多考生提供了进入名校的机会。但最近,教育部发布了一份文件,表示将停止非本地校园。本文将介绍教育部禁止非地方高校办学是否属实。
教育部真的禁止学院和大学在其他地方办学吗
这是真的
近日,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十四五”期间高校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要逐步清理和规范现有的非地方性高校校园,严格掌握“学院”改名为“大学”的条件。
"意见"指出,不鼓励,不支持高校跨省办学。特别是部委所属高校和中西部高校,严格控制在东部各省的其他地方办学。原则上,不批准设立跨省和不同校区。
对现有的非地方高校校园,要本着稳定有序的原则,逐步清理和规范。新申报的学校不得有跨省和非本地校区。也就是说,未来知名品牌和重点大学将不再跨省设立异地校区,现有的异地校区应在稳定的前提下逐步清理。
《意见》支持提升少数历史悠久、质量高、效益明显的师范、医学、公安院校,特别是中西部地区。
此外,《意见》还提出,合格地区可以通过新建、分离和资源整合,建立质量高、特色强、规模适度的普通本科院校;积极探索普通本科院校捐赠资金和设立基金会的方式;避免贪得无厌和盲目扩张,严格掌握“学院”、“大学”更名条件,严格控制同级更名。
换言之,未来“学院”更名为“大学”将更加严格和困难,可能会有几所特色鲜明、实力雄厚的高职院校升格为本科院校。
一旦教育部和各省发出通知,我相信很多人会想,在苏州和深圳等非本地校区较多的地区该怎么办。近年来,东北和中西部地区的许多一流高校东进沿海,南进深圳。大多数偏远的校园已经生根发芽,成熟了。
根据《中国“双一流”高校建设扩张模式与区域趋势研究——从区域经济发展角度》的统计,深圳、苏州、青岛是非地方高校数量最多的城市。排名前十的城市大多是东部经济快速发展但高等教育资源相对稀缺的城市。近年来,在经济和政策的双重支持下,他们迅速聚集了丰富的高等教育资源。
现在,教育部发布了一份文件,各地办学政策再次收紧。原则上,教育部今后将不再支持国内高校跨省设立非本地校区,这可能意味着深圳等城市,苏州和青岛之前承诺引进省外高校的,应在现有(引进)资源的基础上“自力更生”。
不可否认的是,在过去,非本地大学在中国高等教育的区域布局上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新变化。然而,在未来,还需要更多的时间来验证远程校园将如何发展。但值得强调的是,管理大学的关键是管理系统,而不是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