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培参考
教育培训行业知识型媒体
发布时间: 2024年11月24日 21:03
通俗的讲,形而上学有两种意思一是指用孤立、静止、片面、表面的观点去看待事物二是指研究单凭直觉(超经验)来判断事物的哲学有时也指研究哲学的本体论
近代以来,随着科学理性在人文领域中的强劲蔓延,传统形而上学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打击然而,从形而上学发展的历史过程来看,实际上存在着三种形态的形而上学:宇宙本体论、范畴本体论和意义本体论科学理性所拒斥的实则主要是基于思辨虚构的宇宙本体论在后形而上学时代,就意义本体论而言,形而上学没有终结,也不会终结
只讲形式,不究实质,这就是形而上学
查出《易经》原文:“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大喜朦胧觉得,形而上比较虚,形而下比较实,形而上与形而上学是不同的:形而上是指思维和宏观的属于虚的范畴;形而上学则是指认识事物走到了极端,是僵化的老子有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意为形而上的东西就是指道,既是指哲学方法,又是指思维活动形而下则是指具体的,可以捉摸到的东西或器物
形而上 形而上 出自《易经》:“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的东西就是指道,既是指哲学方法,又是指思维活动。形而下则是指具体的,可以捉摸到的东西或器物。形而上的抽象,形而下的具体。形而上是指思维的和宏观的范畴,这与形而下学是不同的。形而上 也是metaphysical的中文翻译:不存在于时间、空间的现象,自身即是超自然的存在,以理性的思维,或是与生俱来的第六感才能感觉到的究极之物。形而上 是出自《易经》原文:“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简单讲,形就是指具体的,感性的事物。形而上就是指比较抽象的规律,原则。所以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上学 是西方哲学的一个哲学流派,就是研究超越感性经验、超越具体事物的抽象原则的哲学。其核心问题是研究“存在”“本体”等。马克思主义哲学里,形而上学是指一种对世界的孤立的,片面的,静止的看法,和辩证法相对立的。1一种超出具体科学的纯学术研究,含义基本可以等同为哲学,亚里士多德的一个很多代的弟子整理他的学说,发现有一些学说无法归入具体的科学中,于是他生造了一个词,来表示这种学问,我国的一个翻译家(严复)发现不好翻,在翻阅古籍的时候,发现周易中"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的说法,于是把这个词翻为形而上学。也成为玄学。2纯学术的研究容易流为教条主义的说教,黑格尔把形而上学做为与"辩证法"相对立的一种机械教条的研究方法来批判,因此这个词也可以表示教条主义,是贬义的。3形而上学,用孤立、静止、片面的眼光看世界,认为一切事物都孤立的永远不变的;如果有变化只是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更变,且原因不在内部而在事物外部。形而上学的另外一个意思是研究单凭直觉(超经验)来判断事物的哲学。有时也指研究哲学的本体论。4马克思哲学也是对其进行强烈批判。《易经·系辞》:“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通常的理解是,大道无形,故旧形而上,器用之物为有形,是为形而下。“形而上学”一词与传统用法中的玄学、理学大体相通,现在则通指我们今天所说的哲学或人文学科,“形而下学”则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自然科学,近代中国学人将西文metaphysics翻译为“形而上学”,在学术上精细的理解和分析一直纷争无定论。“上”“下”当然不会有争论,“形”上“形下”之分虽有不同的解释,但大体无异,但是何谓“形”,却无深究,“形”即不是道,也不是“器”,而是两者的中间,但也不是一条明确可用的分界线,没有这个“形”,当然无从论上下了,但是我们先人却没有直接说出“形”是什么,实际上他们是在更深的意义上把“形”作动词便用,“见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 意思是说,可见则为象,具形则成器,“在天成象(天象可见),在地成形(形,名词,同器),”因此“形”的深层意义就是“成”或“化”:即“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措之天下之民”中诸动词的用法,但“形”的这种意义与“易”有区别,“形”不是指事物的自身变易,而是人对事物的观点、方法和行为,它的主体就是人的理性,因此“形而是学”无论是作为思想、观点、方法或者是学术,其中的“形”的本义都是中国理性的体现,“形”就是广义的阐释,这是中国文化中最精粹最深遂的学术理性,“形而上学”一词也就是中国理性在学术思想和学术方法上最贴切的表达,这是近代中国学人在吸收西方学术思想后对中国文化思想的活化。在这种理解上,“形而上学”即是中国的传统学术思想,也是中国传统学术活动,就是说中国的学术思想(即中国思想在学术方面)是以阐释的观点和方法从事工作的,“形而上学”熔铸了思想、观点、方法和结论于一身,是中国的学术典范,这是一种没有先入之见的实事求是的理性,正是在这个关键点上,它区别于西方理性的从前提出发的演绎方法,中国的形而上学是自身阐释的,它同时是自身的元学,所以它是自足的,无矛盾自我完成的,所以它也不会有“哥德尔不完全定律(Godel's Incompleteness Theorem)” 的灭顶之灾,它自身不是一个定律,某个理论,甚至不是一种即成的思想则范,而是人的理性自身,所以你也不能用科学证伪之类理论来捕获它,因为你无法去证伪理性,你无法证伪你自己!“我思故我在”就是不可怀疑的,但笛卡儿和笛卡儿之后,西方理性只有这种灵光乍泄、绝响无回的一瞬,当然中国思想自身是不能形式化的幽灵,所以说,儒学站在科学的肩膀上,就是因为儒学是中国思想的具体化即学术化和社会化,它的阐释精神和阐释学方法形成了它的自身,在现代化潮流中它也将通过科学的自身元学化贯彻到科学中去。“形”是中国的“形面上学”的表达核心,宋代的理学家由没有把握住对“形”的本义的理解,因此在对“气”“象” “器”等概念的争论中无法形成一致意见。在“形而上学”的这种真正的本义理解上,“形而上学”也就是“中国哲学”,中国哲学就是自为元学的真正哲学——元哲学,而不是永远无法逃脱被定义宿命的“哲学学”,由于“形而上学”一词还在不同的其它意义下使用,因此用“形而上学”代替“中国哲学”一词反而不方便了。也不能将本文中的用法简单引据用于其它情况中去,否则就是违背了“形而上学”,而这正是将西方学术方法套用于中国学术所产生的诸多混乱的原因。比如你不能简单地推论说中国哲学是非逻辑的,你当然可以逻辑地思考一个客观对象——这正是西方理学的精粹,但你无法把逻辑运用到逻辑本身——这正是现代逻辑和数现逻辑赖以生存但也无法逃脱的立身之地,逻辑学自身无明的麻烦是无法与中国哲学的透明性来相比较的。形而上学(作为参考) 哲学术语,通常有两种含义: 指研究超感觉的、经验以外对象的哲学; 指与辩证法相对立的、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观察世界的思维方式。马克思主义哲学通常在后一种意义上使用它。词源“形而上学”一词原是古希腊罗得岛的哲学教师安德罗尼柯给亚里士多德的一部著作起的名称,意思是“物理学之后”。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很多,他逝世300 年后,安德罗尼柯进行编纂这些著作的工作,他把论述超感觉的即经验以外对象的著作,安排在关于有形物体的学说即物理学的著作之后,并以此定名。这本书传到中国后,曾译作《玄学》,意在表明书的内容和中国魏晋时期的玄学有相似之处,都以超感性非经验的东西为研究对象。又由于中国《周易�6�4系辞》中有“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的说法,意思是,在有形体的东西之上的,凭感官不能感知的东西叫做道;有形体的、凭感官可感知的东西叫做器。据此,严复把“物理学之后”译为“形而上学”。概念的演变 形而上学作为研究经验以外对象的哲学这个含义,开始于古希腊,但在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哲学家那里,具体含义又有不同。亚里士多德认为,哲学包括被后人称为形而上学的学科以及物理学等各门科学在内。物理学是研究各种可感知的实体的科学,是“第二哲学”;而形而上学则是“专门研究‘有’本身,以及‘有’藉自己的本性而具有的那些属性”的科学,由于这门科学所研究的主要对象是最基本的东西,是其它一切事物所凭借的东西,所以属于“第一哲学”。亚里士多德在“第一哲学”中既研究超感性的东西如质料、形式、潜能、运动等,也研究超自然的东西如神、第一推动者等等。在欧洲中世纪,神学占统治地位,神学认为在感性的东西背后是支配一切的超自然的神。所以这时形而上学主要是指研究神和由神派生出的灵魂、自由意志等等的学问。在16~18世纪欧洲的哲学中,“形而上学”一词仍然指研究经验以外对象的哲学。但由于自然科学的发展和资产阶级革命的兴起,经院哲学受到批判,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更趋激烈,所以不同的哲学家对形而上学的研究对象、内容也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形而上学”一词的内涵也发生了变化,一些唯物主义哲学家,例如培根,F认为,形而上学的主要对象是研究物体的永恒不变的形式,即规律。有些唯心主义哲学家认为,形而上学的主要对象是抽象的理性或抽象的观念。在18世纪法国哲学中,“形而上学”仍指研究非物质的超自然的思辨哲学。在德国古典哲学中,黑格尔,GWF除了用“形而上学”一词指研究经验以外对象的哲学外,还根据西方近代哲学具有与辩证法对立的思维方法的特点,又用“形而上学”一词转指非辩证的思维方法。在哲学史上第一次赋予“形而上学”一词以新的含义。形而上学思维方法 形而上学思维方法把事物看成彼此孤立、绝对静止、凝固不变的,它只看到一个一个的事物,忘记了它们互相间的联系;看到某一事物的存在,忘记了它的产生和消灭;看到了事物的静止,忘记了它们的运动。它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这种方法虽然古已有之,但作为比较完整的思想体系和思维方式则是近代的产物。15世纪后半期到18世纪末,欧洲一些国家的生产尚处于工场手工业时期,生产上使用的动力主要是水力、风力、人力、畜力等自然力,自然科学中比较完善的只有力学,自然科学总的还处于搜集材料阶段。这一时期的自然科学家为着深入地认识自然界各种运动形态的规律性,对各种现象分门别类地搜集材料,撇开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变化,暂时把它们作为一种孤立的、静止的、不变的东西进行观察、分析。这种孤立地、静止地考察问题的方法被培根和洛克,J等人带入哲学领域,形成了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这种思维方法造成了几个世纪特有的局限性,使这一时期的唯物主义哲学也带有机械的和形而上学的性质。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是不可避免的,同那个时期的生产和自然科学发展水平基本适应,也是人类思维发展过程中的必经阶段。它在人类认识史上起过进步作用,在相当广泛的、各依对象的性质而大小不同的领域中是正当的,甚至是必要的。在对世界各部分的认识上,形而上学比古希腊的朴素辩证法要正确些。没有对自然现象分门分类的精确研究,要建立起揭示事物相互联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现代科学是不可能的。正如恩格斯指出的:“把自然界分解为各个部分,把自然界的各种过程和事物分成一定的门类,对有机体的内部按其多种多样的解剖形态进行研究,这是最近四百年来在认识自然界方面获得巨大进展的基本条件”(《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3卷,第60页)。但是,当着科学的发展已经越过搜集材料和研究既成事实的阶段,进入整理材料和研究事物发展过程的广大领域时,当19世纪研究有机体活动发展过程和地壳形成过程的生理学、胚胎学、地质学等新兴的专门科学产生之后,形而上学成了自然科学发展的严重障碍。用形而上学的观点和方法看待社会历史现象,就必然否认社会矛盾,否认发展和否定社会革命的作用,把资本主义世界视为永世长存的东西,所以历史上和现实中的反动阶级总是把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作为维护其统治的思想工具。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唯物辩证法,对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进行了彻底批判。
通俗的讲,形而上学有两种意思。一是指用孤立、静止、片面、表面的观点去看待事物。二是指研究单凭直觉(超经验)来判断事物的哲学。有时也指研究哲学的本体论。
近代以来,随着科学理性在人文领域中的强劲蔓延,传统形而上学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打击。然而,从形而上学发展的历史过程来看,实际上存在着三种形态的形而上学:宇宙本体论、范畴本体论和意义本体论。科学理性所拒斥的实则主要是基于思辨虚构的宇宙本体论。在后形而上学时代,就意义本体论而言,形而上学没有终结,也不会终结。
只讲形式,不究实质,这就是形而上学
查出《易经》原文:“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大喜。朦胧觉得,形而上比较虚,形而下比较实,形而上与形而上学是不同的:形而上是指思维和宏观的属于虚的范畴;形而上学则是指认识事物走到了极端,是僵化的。老子有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意为形而上的东西就是指道,既是指哲学方法,又是指思维活动。形而下则是指具体的,可以捉摸到的东西或器物。
题库内容:
形而上的解释
亦省作“ 形上 ”。1无形;抽象。《易·系辞上》:“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宋 朱熹 《答黄道夫》:“天地 之间 有理有气。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 清 戴震 《<孟子>字义疏证》卷中:“形谓已成形质。形而上犹曰形以前,形而下犹曰形以后。阴阳之未成形质,是谓形而上者也,非形而下明矣。” 郑观应 《盛世危言·道器》:“成人成物,生天生地,岂后天形器之学所可等量而观,然《易》独以形上、形下 发明 之者,非举小不 足以 见大,非践迹不足以穷神。” (2)指 精神 方面,心理上。鲁迅 《集外集 拾遗 补编·破恶声论》:“倘其 不安 物质 之 生活 ,则必有形上之需求。” 张天翼 《皮带》一:“总而言之想争气,想对他们来一种形而上的 报复 ,他非爬上去做个‘高’点的人不可。”
词语分解
形的解释 形 í 实体:形仪(体态仪表)。形体 。形貌。形容 。形骸。形单影只。形影相吊 。样子:形状。形式。形态。形迹。地形。情形。表现:形诸笔墨。喜形于色。对照,比较: 相形见绌 。状况,地势: 形势 。古同“ 而上的解释 以上。表示 品位 、位置、次序或数目等在某一点 之上 。《易·系辞上》:“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唐 韩愈 《原道》:“由 周公 而上,上而为君,故其事行;由 周公 而下,下而为臣,故其说
《系辞》上传第十二章的“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错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这段话中的“形而上”与“形而下”是什么含义?
道——器——变——通,有明朗脉络。道乃识器的方法,器为知变的源泉,变为流通的开始。
形而上,是依形而上。依常见物质形态印象,产生某些经验积累并推测,对某物质有一定认知,叫形而上谓之道。
形而下者谓之器。这器是制成器。依形而下,表示已经确定物的特性。下:确定,再无它疑的意思。
当初依物形而在总结它的动态规律等,心中疑惑,所谓依形而上思。由未确定的依形上思,到确定后的依物性制器,再到不断修饰改进的变,到推广的通。制定制度与不断完善制度后推行,就如探索了解物性制器推广一般,各色器物按其所适所需分散民间,就是事业通达了。整段话解释过后,形而上和形而下的意思涣然冰释。
来自于网络
《易经·系辞》中的话:“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通常的理解是,大道无形,故旧形而上,器用之物为有形,是为形而下。
“形而上”也作“自上而下”,常用来指从抽象到具体的、以思辨方式为主的研究思路
“形而下”也作“自下而上”,常用来指从具体到抽象的、以实证分析为主的研究思路
“形”是什么,实际上他们是在更深的意义上把“形”作动词便用,“见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 意思是说,可见则为象,具形则成器,“在天成象(天象可见),在地成形(形,名词,同器),”因此“形”的深层意义就是“成”或“化”:即“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措之天下之民”中诸动词的用法,但“形”的这种意义与“易”有区别,“形”不是指事物的自身变易,而是人对事物的观点、方法和行为,它的主体就是人的理性,因此“形而是学”无论是作为思想、观点、方法或者是学术,其中的“形”的本义都是中国理性的体现,“形”就是广义的阐释,这是中国文化中最精粹最深遂的学术理性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在《易传》中“道”的意义是多样的,把它统一到一起就是“三才之道”即天道、地道、人道。《易传》中所谓“天人合一”就是“三才之道”的合一。中国古典哲学谈“天人合一”是先讲统一,后讲对立的。“一阴一阳谓之道”(《易传.系辞》)
形而上下的意义,先儒解释甚繁,兹选以下五家,以资参考。
孔氏正义:「道是无体之名,形是有质之称。凡有从无而生,形由道而立,是先道而后形,是道在形之上,形在道之下。故自形外已上者,谓之道也。自形内而下者,谓之器也。」
李氏集解:「崔憬曰,凡天地万物皆有形质,就形质之中,有体有用。体者即形质也,用者即形质上之妙用也。言有妙理之用以扶其体,则是道也。其体比用,若器之于物,则是体为形之下,谓之为器也。」
朱子本义:「卦爻阴阳,皆形而下者,其理则道也。」
来氏易注:「道器不相离,如有天地,就有太极之理在里面,如有人身,此躯体就有五性之理藏于此躯体之中。所以孔子分形上形下,不离形字也。阴阳之象皆形也,形而上者,超乎形器之上,无声无臭,则理也,故谓之道。形而下者,则囿于形器之下,有色有象,止于形而已,故谓之器。」
何氏订诂:「是故阴阳形见于卦画,而在形见于卦画之前者,则为形而上,上天之载,无声无臭,故曰道。在形见于卦画之后者,则为形而下,奇偶之陈,有方有体,故曰器。道器不相离,如有天地,即有太极在其中,有人身,即有吾性藏其中。所以孔子分形上形下,不离形字也。」
看了以上各家的解释,可以略知形而上下的意义,而道与器不相离,实为要解。道器虽不相离,但亦不相即,二者有同有异,此义可据大衍之数的学理进一步研究。
揲蓍求卦之法,取五十茎蓍草,名为大衍之数五十,其一不用,以象太极,其余四十九蓍,依筮法程序,分而为二,以象两仪,以至归奇于扐以象闰等,每经三变成为一爻,十八变而成一卦。方筮之初,两仪未分之际,浑然一太极,此即形而上者,亦即是道。两仪既分,阴阳相待,乃有四象八卦,此即形而下者,亦即是器。这也就是系辞上传另一段文字所说的:「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太极是吾人的心性,本有真常,无生无灭,此处生两仪生四象等生字,是出现的意思,也是分辨的意思。两仪四象八卦,皆自太极分辨阴阳,而相继出现其形相,这些形相出于太极,实与太极不相分离,这是道器不相离之义。道器虽不相离,但道是形而上者,无生无灭者,器是形而下者,生灭无常者,所以不能说,道即是器,器即是道,这是道器不相即之义。喻如海水起浪,水与浪未尝相离,但是浪相起灭无常,水性持平如故,所以水与浪又未尝相即。
了解形上形下的意义,以及道与器的关系,然后可以入观卦爻。先观卦爻皆是形而下者。卦爻变动,出现天地人物万有之形,亦皆是器。凡是形器,皆是生灭无常者。次观卦爻皆由太极生两仪而来。太极之生两仪,实由吾人分辨之心而起,只要吾人不起分辨心,便能灭除生灭之相,而入于道。后观太极是卦爻的本体,卦爻是太极的别相,体真相假,不迷于相,则能明于本体,明于本体则能合理的运用万相。如此观之,久而且熟,可以展放一卦六爻弥于全宇宙,复收全宇宙藏于寂然不动之心,或收或放,无不自如,或出或处,无不自在,观到这样的境界,可谓已得圣人传易之旨。
以上就是关于“形而上”是什么意思全部的内容,包括:“形而上”是什么意思、什么事是“形而上”大神们帮帮忙、“形而上”是什么意思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