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啦 教育综合

纪念九一八事变爱国主义演讲稿

教培参考

教育培训行业知识型媒体

发布时间: 2025年01月10日 21:13

精选回答

90年前,日本帝国主义为了实现其猖獗的梦想,悍然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小编整理了纪念九一八事变的爱国演说。看一看!

纪念九一八事变爱国主义演讲稿

纪念九一八事变爱国主义讲话

时间如流水,匆匆流逝。转眼间,又是一个深情的九月

现在的九月,每个中国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最灿烂、最幸福的笑容。我们微笑是因为此时此刻,我们沐浴在金色的阳光下,踏上了这个和平时代的脚步。我们在欢乐的时光里载歌载舞,在和谐的社会里共享美好的生活。

在享受美丽的同时,我们也在感叹它的美丽来之不易。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向前看和向后看。在享受它的同时,我们应该永远记住我们民族重新解放前的屈辱历史和黑人时代。

让我们轻轻打开历史遗留下来的黄色旧日历,一个血色的数字进入我们的眼睛,那就是1931年9月18日。

在这一天,疯狂的日本鬼子像野兽一样入侵了我们的家园。这一天,他们在中国蓄意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件”。目的是进一步入侵我们的领土。他们在我们的土地上肆意屠杀我们的平民,占领我们的东北地区,其最终目的是实现他们吞并我们整个中国的梦想。在这场血淋淋的风暴中,我们的烈士们为了祖国的完整,为了我们的国家财产,不再被强盗掠夺,只为洗去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耻辱而流血。

历史决不能忘记民族落后、民族分裂、向侵略者妥协让步的惨痛教训。当国家陷入危机时,全体人民都站起来了。在那些血与火的岁月里,中华民族觉醒了。此后的抗日战争,清楚地展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民族团结、民族英雄主义、民族自强信念、民族创造力和民族奉献精神。正是这种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始终激励着中国人民奋战到底,取得了抗战的辉煌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这段历史不能忘记,更不用说篡改和抹杀了。永远不要忘记过去,未来的老师。我们强调,铭记历史不是继续仇恨,而是珍惜和平,从历史中学习,创造未来。

作为新一代的中学生,今天纪念这段历史是为了让我们不要成为野心勃勃、平庸的学生,而要永远记住新时代的风尚、正直和求知的热情,继承先烈肩负世界责任的勇气。我们应该努力学习科学知识,用我们的智慧建设我们的国家,让那些欺负我们的国家看到什么是真正的强者。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贡献。

最后,让我用梁启超的“青年中国论”来结束我的演讲:因此,今天的责任不在别人,而在我。青年智慧是民族智慧,青年财富是民族财富,青年力量是民族力量,青年独立是民族独立,青年自由是民族自由,青年进步是民族进步,青年比欧洲好,国家比欧洲好,青年对地球是男性,国家对地球是男性!

纪念九一八事变的精彩作文

读了九一八事件后,我感到非常愤怒。

1931年9月18日,日军关东军炸毁了沈阳北郊六条湖畔的南满铁路,净化了中国军队,摧毁了铁路,袭击了日军,以袭击沈阳和北大营,从而发动了“9.18”事件。九一八事变后,日军仅用四个月时间就占领了整个东北省。九一八事变是国家的耻辱。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了祖国的江山。如果说中国近代史充满了中华民族的鲜血、泪水和创伤,那么九一八事件无疑是最深刻的一次。到处杀戮放火,无数同胞热血沸腾。

一个优秀的民族必须是一个尊重历史的民族。一个优秀的民族也必须是一个铭记历史的民族。100多年的沉重而痛苦的记忆给人们带来了太多的悲伤、悲伤、愤怒和思考。中国人不应该、不能、也不能忘记!正义与邪恶、文明与野蛮、爱与恨、和谐与暴力在这段屈辱的历史中根深蒂固。痛定思痛永远是民族复兴的开始,永远告诫每一个中国人不要忘记国耻,民族要自强!

我们对历史的纪念是对浮躁和自满的人们的强烈提醒:我们必须愤怒,顽强工作,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自满和不耐烦。只有这样,我们的现代化建设才能继续大踏步前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我们纪念历史不是为了仇恨,更不用说复仇,而是为了向历史学习。

我们纪念历史是因为我们可以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读书和学习,这是许多革命烈士用鲜血买来的。因此,我们必须努力学习,把我们的祖国建设成一个更加美丽、繁荣和强大的国家!

985大学 211大学 全国院校对比 专升本 美国留学 留求艺网

温馨提示:
本答案【纪念九一八事变爱国主义演讲稿】由作者教培参考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培训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或作者进行删除。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内容侵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 @ 2024 培训啦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11548号 美国留学 留求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