煲一锅知识的粥
一个包罗万象、观点新颖的文化自媒体,欢迎关注!
发布时间: 2024年11月24日 07:14
201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报考人数再度攀升,达到140万人,较2009年增加13%。应届本科毕业生依然是考研 “主力军”。据报道,1月9日,四川省48562名报考者共在16个考点参加考试,全省报考人数比去年增长了10.4%,而在宜宾,近两年考研人数也有所增加,有应届毕业生,也有社会在职人员。大部分应届毕业生认为就业压力大,读研可以退而求进,实现“曲线就业”;也有的想去实现高考未实现的梦想,还有的则是职业发展需要和对某一领域的学术研究感兴趣……尽管努力的目标一样,但想法却不尽相同。
漫漫考研路
“这两天正在准备期末考试,还没有时间休息和梳理考研心得。”1月16日,在宜宾学院教学楼前,记者遇到刚参加完201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大四学生刘欣(化名),谈起考研备考的心路历程,她表示,考研是实现理想的捷径和出路,现在就业竞争近乎“白热化”,本科生的就业薪酬普遍下降,“挑位子”正在走向“抢位子”,这样的就业形势下“敲门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路走来,风雨兼程,有喜悦,有悲伤,也有无奈。总之,一言难尽。”
“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苛刻。”刘欣说,本科生供过于求,所以促使大家向更高的台阶迈进。“一个班30多人,最初准备考研的人数近20人,慢慢的,庞大的队伍就自动缩减了。”
完成网上报名后,2009年11月6日,自贡市招办在宜宾学院硕勋楼现场办公,宜宾区域内选择自贡考点的考生直接在现场验证、照相、交费。刘欣说:“到缴费确认,甚至到最后参加考试时,不少同学退却了。不过,去年学校考上了200多人,创历史新高,给了我们很大的信心,今年学院报考的人数还是有好几百人。”
2008年暑假开始,即将进入大三学习的刘欣和许多准毕业生一样,着手准备考研,上网查找资料,浏览各院校历年来招生简章,定位专业方向……“ 在学校附近租房,主要是方便,也有学习氛围。”刘欣说,每天清晨7点多,她背上厚重书包,里面除了考研复习资料,还有水杯、饭盒,步行到教室上自习,中午在食堂吃完饭后,继续到学院图书馆看书,下午吃饭回来后,继续学习到深夜十一二点。这样,整天忙碌于书山题海,宿舍、食堂、图书馆,三点一线的生活简单而又忙碌,身边和她一样,有着一批为理想而奋斗的年轻人,在她们平时学习交流之中,无论熟悉或者陌生的同学,在考研学生中有一个流行的称谓:考友。
2009年春节,刘欣没有回老家过年,为了利用好时间较为宽裕和集中的寒假,安心复习,应对考试,她和几位“考友”一起在高客站附近的龙泉小区合租了一套房子,三个小单间,她和其他两位女生便朝着考研的目标进发。刘欣告诉记者,考研租房的现象极为普遍,在宜宾学院附近的龙泉小区,学府花园,育才路纸厂老宿舍、体育馆后的居民房,都是考研学生聚集的“考研村”。刘欣戏言,考研村的大部分人除了当地居民,其余就是来自各院系的考研学生。他们来自校园,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聚集到这里,这个目标就是考研。
眼看周围的同学在为求职忙碌,有的已经走上工作岗位,许多考研的学生也心怀惴惴,焦头烂额,自顾不暇。但她表示,没有想过放弃。一年多,就蜗居在这间不足10平米的出租房里,房间的三面墙壁上都张贴着上届考研过来人留下来的“书法”和涂鸦,她笑着说“这也算是对我的激励吧!”小书桌上堆满了书籍和试卷,还有厚厚的一叠收集好的资料,门背后则是自制的一本挂历,上面是考研“倒计时”和学习计划,旁边简易橱柜里则放着几件补品,“这都是父母特意邮寄过来的。”她说,“我真的很感谢家人的理解和支持,他们不仅给我精神上的支持,还在经济上给予支持,家人是我考研的后盾。”
而立之年的奋斗
近年来,在百万考研大军中,除了作为“主力军”的应届毕业生外,还有一批特殊的群体:社会在职人员。而这些社会人员中,又以自认为“处境不佳”的基层工作者为甚,其中有不少是偏远乡镇、农村的中小学教师,在宜宾某乡镇初中教政治科的教师宋黎辉便是其中一员。
宋黎辉今年32岁,2010年已是他的第二次考研。上世纪90年代末,宋黎辉师范中专毕业,先后通过自考获得大专和本科文凭,一直留在乡镇教书,这花去了他近10年的时间。辛苦是为了“用知识改变命运”。几年前,他的妻子参加宜宾市事业单位招考进入翠屏区一家事业单位工作,分居两地,带来了诸多不便。几次调换工作不成,考研,也就成了他进城工作的最大希望。他说,“从事思想政治教学多年,报考了法学专业,相对来说有优势,我选择了西南政法大学。”
2009年初,宋黎辉第一次考研结束后,背着行李,提着两大箱子差不多30公斤的书籍资料踏上了回宜宾的汽车,但因英语成绩没有上线,败北。2009年暑假,他索性提出辞职,离开妻儿,再次提着同样的“装备”回到了重庆,一头扎进书中,背水一战,朝着理想进发。
“这次我没有给自己留退路了,一门心思扑在考研上。希望今年能有个好结果。”他说,抱着用知识改变命运的态度,大家挤住在周边居民房里,为节省开支,而每天早上起来,在街边摊点上,他只要一碗2元钱小面,上面放着几根小菜,油料将面条染得通红。半年时光,他就是以上百碗小面为食物走过了半年考研之路。
高学历增加就业砝码
2010年研究生入学考试刚刚结束,各大高校和教育网站上弥漫的考试“硝烟”还未散尽……
宋黎辉说,就业与考研,国家包分配以前不存在考研与就业之间的交叉现象。而现在,就业形势严峻,大学扩招后,本科生就业的市场有限,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一大批本科生往考研的路上转移,从2007年后,这一“战略转移”似乎愈演愈烈,考研好像成了逃避就业的避风港。“对部分应届生而言可以说是激情,但对更多人而言,则是一种无奈。”
一些高校教师也认为,如今考研、考博不再仅仅具有单纯的学术意义,或者说学术意义正在淡化。新形势下大学扩招及考研大军日益增加与就业市场增长的矛盾,产生了“僧多粥少”的局面。考研大军中,有的为了规避艰难的就业形势,有的为了学历升级以提升自己就业的价码,还有的为了有一个高的起点和好的归宿……不一而足。“而我,就少了这样一块敲门砖。”宋黎辉如是说。
经济负担难以承受之重
“你的钱包准备好了吗?”这是当前号称“考碗”一族之间相互调侃的一句话。2010年考研人数达到140万。考研大军气势磅礴,大有扩军之势。面对这“前有狼后有虎”的境地,人人都想把自己全副武装好。
在校园里,考研出租屋、供应早点、代洗衣服、整理宿舍、宵夜大排档……考研一条龙服务被经营得红红火火。此外,各类辅导培训班招生信息也是满天飞,校外的辅导机构风生水起,考试经济应运而火,城区不少书店更是将考研资料作为主营产品推出。
每月房租和生活费用,加之考研复习班、书本材料等各种费用,刘欣说,从自贡考试回来,自己初步估算,这一年多来在考研上至少已经花了8000多元。与报考本专业的“考友”相比,跨专业考生的复习任务无疑更重。一位考生表示,经常和所报专业的学生交流,并借阅他们的课堂笔记,特别是自己所报导师的课堂笔记;关心所报老师的学术活动,留意他发表的学术论文及近期研究方向等,而这些被视为“至关重要”的资料,则要通过这些学校的在校生或者上届考上同专业的学生提供,费用或多或少也要花上几百元。前后所有的学习费用不下一万元。
考研花费不菲,学费更是逼人,而学费以外的其他支出足以让人紧张。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考生表示,考研前后,有的考生为博得未来导师的好感,尤其是初试成绩出来之后,送礼之风也在复试竞争者中蔓延。于是,新一轮的竞争又开始了。
“避风港”背后的思考
研究生考试成了每年继高考之后的另一场 “大戏”。每个大学生的考研表情都不同,有人铆足了劲非考上不可,有的则因为一时找不到更好的发展方向,无奈借考研拖延时间,再度寻找机会……
“考上也难,考不上更难。”某大学研究生胡晓雅认为,对于考研与就业的争议由来已久,不否认很多人将考研当成延迟就业的“避风港”。考不上,毕业后再回头找工作,显然心理压力增大;考上了,但三年研究生毕业之后,就业形势又将是怎样一番现状,在很多就读的学生中,也显得很茫然。
宜宾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副院长周世伟表示,2009年宜宾学院共有200多名毕业生考上研究生,为历年来最多,女生比男生多。学校鼓励和支持毕业生考研,也出台了相关鼓励措施。以文学与传媒学院为例,今年报考者为36人,基本上与去年持平,去年考上了10多人,今年还有待成绩揭晓后看复试后的录取结果。大学校园流行本科毕业后直接考研,站在学校的角度说,很现实的一种考虑则是学校考可以将考上研究生的学生视为就业,以此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其次,一个学校一年能考上多少研究生,也可以看出这所院校的师资力量和学术水平;此外,也有学生自身的考虑,为寻求更高的发展平台,或对某一学科领域有研究兴趣,也促使许多大学生热衷于考研。
记者了解到,考试结束后,评卷、统分工作将在2月10日前完成,考生有望在春节前得到成绩,复试将在4月中旬至5月上旬进行,录取工作在6月上旬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