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地确立未成年人道德教育的基本原则,为我国未成年人道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和价值取向是十分重要和紧迫的.人本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公民性原则、实践性原则是未成年人道德教育的基本原则.这些基本原则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贯通,为确立我国未成年人道德教育的目标、性质、模式、内容和方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为探索有中国特色的未成年人道德教育路径指明了方向.
这有篇论文,您去看一下吧~
http://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ddywm200505013.aspx
还有另外一篇
很多人相信这样一个道理,人的欲望是永远无法满足的。这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基本动力。也就是在这种源动力的推动下,人类文明才不断发展着。因此,在未成年人的教育问题上,不仅家长,就是有些学者也坚信,不必担心下一代会因为满足而放弃努力。
但是,笔者认为,“欲望无限”的提法主要是指人类的精神与理想追求,属于“高级需求”范围;而在感官与心理等“低级需求”方面,则很容易由现实条件实现满足。而且,这种满足往往并不由事务的绝对程度来决定,而是相对条件就可以实现满足。比如富裕,就没有绝对标准。再比如,没有的时候,唱大戏也能满足人们的心理与感官需求。还有,比如一个学校,不管其整体教学水平如何,都不影响名列前茅的学生产生自豪感。这都是相对标准。相对标准,很容易让实现了相对满足的人不思进取。比如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很容易产生骄傲自满的心理。
现实中,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满足个人低级需求的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在学校教育方面,随着各种教育形式与方法的改进,对知识的传授手段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现在有很多学校,各种教学设施、仪器一应俱全。对现有知识的剖解真可以用“掰开了揉碎了”来形容。但尽管课堂教学的手段进步了,可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却反而降低了。究其原因,是现有的教育理念,限制了孩子们对未知世界的好奇,进而,对固定范围内课本知识的反复咀嚼,更让孩子产生了枯燥感,让很多学生对课堂教学感觉味同嚼蜡。对此,也有很多老师鼓励学生带着疑问学习,有些学校也倡导启发式教学,但在这样一种教育体制与社会环境中,这些措施无法解决根本性的问题。
这里,教育体制不是本文讨论的重点,只是想说明,对于教学大纲要求的课本知识,学校对学生采取的是一种“无限满足”形式,这种形式对学生来说弊大于利。学校、老师对学生的所有问题都穷尽一切可能进行剖解,而对教学大纲之外的知识,尽管学生有着丰富而多样化的需求,但多数学校则唯恐避之不及。这就好象是吃饭,馒头米饭管够,但菜肴却奇缺、乏味,这种形式的无限满足,相当于吃饭时过于强调主食而忽视了营养搭配,只注意了热量,而忽视了营养均衡与微量元素的补充。久而久之,不仅不能使学生对知识产生更多的好奇与渴求,相反,却使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在下降。试想,一个捧着一堆馒头的人,尽管他不必担心挨饿,但他会思索食物的来源吗?
同时,在家庭教育上,尽管有些家长意识到孩子应该全面发展、综合提高、健康成长,但可惜的是,很多家庭缺少科学的理念。对于孩子的成长需求,所采取的,仅仅是在教育投入上“舍得花钱”。很多家长认为,只要条件允许,孩子的要求就应该尽量满足,孩子们的学习用具、用品能买就买,孩子喜欢的兴趣班、特长班要报就报,孩子想参加的活动能参加就让他参加,甚至孩子想出国出境学习,家长也会努力想办法。在这种指导思想下,孩子被无限满足着,造成很多负面效果。即使有些家庭也有挫折教育、磨难教育、体验教育的意识,但实施起来,也无非是参加个主题训练营之类,其做法仍然是“无限满足”式的。在这些家长看来,只要让孩子参加了这样的主题练习,就可以让孩子经风雨长阅历了。
笔者认为其实不然。且不说这样的主题训练有没有意义,单就无限满足式的教育方法来说,其负面效果就至少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无限满足式的方法,往轻了说会造成孩子性格的逆向发展,往重了说会泯灭孩子求知的天性。学校那种“保证馒头管够”的教育固然不可取,家庭教育中,孩子想啥就给啥的做法同样不可取。这就好比孩子吃厌了学校的馒头,于是家长在孩子的要求下又为他买回一大堆垃圾食品。这同样不科学。其实,很多家长的心理是,用经济手段在物质消费方面尽量满足孩子,以企望孩子能够感到快乐,学会感恩。然而,这样做的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不仅可能会对自身能力与社会环境产生误判,还很容易形成很深的纨绔思想,极端的表现是“以自我为中心,依赖、偏执、无责任感的恣意妄为”等。现在社会上有为数不少的“啃老族”“月光族”,严格说他们并不是失败的一群,但他们普遍缺少自我规划,缺乏理想追求。在他们心里,只有生存目的,没有人生目标;只有现实的感官快感,少有思想成就感。
无限满足还有一种负面作用,就是会对孩子与生俱来的求知欲进行温柔扼杀。这并不难理解,人的欲望在什么时候最强烈,是在这种欲望不能被充分满足的时候,某种欲望一旦有条件被长期满足着,这种欲望便会消减、消褪,甚至消失。就象科学进食,八分饱最理想,如果每天吃得太多、过饱,甚至吃到消化不良,往往就会厌食了。孩子的求知欲同样如此。现在很多学生厌学,在很大程度上可能正是这样造成的。
二,无限满足不会为未成年人带来真正的快乐。成年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些“小时候”的回忆,但哪些记忆会历久弥新呢?大多是那些充满创造性的行为,哪怕是那些“不太光彩”的事情,比如男孩子的恶作剧等。现在的多数未成年人,由生活条件好了,所以对“接受”接受不太感兴趣,但对“创造”却不乏热情——包括策划恶作剧。如果我们在孩子小时候,只是一味给予,试图用无限满足来为他们制造快乐,那么肯定事与愿违。有些家长认为:以前自己曾经受过苦,可不能再让下一代受苦;或者,以前自己没条件达成的愿望,现在有条件了,就不能再让孩子重复上一代人的遗憾。其实这是一个误区,一代人有一代人理想和追求,在实现这些理想追求的过程中,即有成功的快慰和欣喜,也有失败的惆怅与遗憾。这是任何时代都改变不了的。成人如此,孩子亦然。家长希望孩子们快乐的愿望是良好的,但家长应该懂得,真正的快乐,是孩子们自己创造的,而不是家长所能给予的。因此,社会要为孩子们留出足够的、由自己创造快乐的空间。
因此,笔者主张让孩子们接受一些真正的磨难和挫折,这种磨难和挫折,不是类似训练营、夏令营那样人为设计的形式,而是学校与家庭通过在现实中实实在在的拒绝帮助来体现,让孩子们的某些愿望与理想,在自己的主导下实现或者失败。成功了,便得到真正的快乐,失败了,也有利于帮他们认识实现社会。同时,这也对未成年人常葆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大有裨益。
不必担心的是,挫败,伤害不了孩子们的求知与创造热情,相反,还会激励他们,磨砺他们。
再穷不能穷教育,是指国家、社会之与教育事业的态度。再富不能富孩子,却是学校、家庭之于教育的方法。孩子的天空也会下雨,让孩子学会自己带伞,或者选择在雨中疯玩,都好过你次次送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