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社会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方兴未艾,网络安全环境日趋复杂。从社交网络脸书过亿用户数据被恶意泄露而人心惶惶、草木皆兵;到个人信息被商品化、民众因骚扰短信而不胜其烦最后习以为常;再到国家信息安全的尊严被技术垄断大国随意践踏,无不令人扼腕。这不仅侵犯着公民使用网络的权益,更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要想立于世界强族之林,保障民生福祉,必须将网络安全放在首位,并长久有效的推进下去。
完善法律制度,落实责任主体。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法律是国家网络安全的基础和保障,是国家、政府公信力的试金石。结合现实我们不难发现,因缺少法律依据而无人认领的信息安全事故;因缺乏相关法律威慑而变本加厉、堂而皇之犯罪的信息贩子;因信息泄露而造成的巨额经济损失和万千家庭的分崩离析。这些问题从表面上来看是有关政府懒政不作为的结果;抽丝剥离来说,还是因为信息安全网络安全法律的制度不完善,责任主体没有落到实处。因此,需要加强顶层设计,落实责任主体,方可收获网络安全的一方净土。
增强科技创新,建立防御体制。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在网络安全的核心关键技术领域,我国仍处于受制于人的地步。要想建立起一套自主研发的防御体制,持天下之牛耳,为变则通。墨子号作为中国发射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织就了一张纵横寰宇的天地网,将中国人民的网络安全紧紧包裹住,这不仅增添了国民的安全感和幸福感,还为小康社会的建设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为此,需要加大人才培养和资金的投入力度,尽快占领全球技术创新的竞争高地。
提升公民意识,保护个人信息。居安思危,于治忧乱。这与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指出的没有意识到风险是最大的风险不谋而合。倘若网民对诈骗、信息偷窃等犯罪手段多留一份心,政府对网络空间的治理等方面保持警惕,积极运用多种媒体手段进行宣传,切实提升公民意识,那么青蛙效应所折射出的无意识被侵害现象会减少很多,因此,塑造安全的网络环境,需不为浮云遮望眼,切实提升公民意识。
登高必先修其远,行远必先修其近。维护网络安全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在完善法律制度,增强科技创新,提升公民意识上下狠功夫,方可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在网络安全这盘战略大棋中胜天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