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培参考
教育培训行业知识型媒体
发布时间: 2024年11月23日 02:14
►个人简介
姓名:李景文
性别:男
职务:201教研室主任
职称:教授/博导
通信地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教研室
联系电话:010-82339030
邮箱:lijingwen@buaa.edu.cn
►研究方向
包括:信息获取与处理,高分辨阵列测量系统与阵列信号处理,微波遥感信息获取、处理及应用,主要从事SAR空间几何分析、INSAR、GMTI、地杂波抑制技术、阵列信号处理、雷达系统仿真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主要研究领域
1.微波遥感理论、方法和应用
2.合成孔径雷达动目标监测与成像
3.新体制微波遥感理论和方法
►正在研究项目
承担973、863项目
►最近发表论著
发表论文几十篇,2000年后发表论文(不含协助指导博士生、博士后): 1. Li Jingwen and Zhou Yinqing,THE SLOW-MOVING GROUND TARGETS DETECTING AND IMAGING OF THREE-APERTURE INTERFEROMETRIC SAR,THE CHINESE JOURNAL OF ELECTRONICS,2004年第2期,pp194-200。2. 陈琦,李景文,相位梯度自聚焦算法的性能分析与改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Vol.30,No.2,2004年2月,pp131-134。3. 花磊,李景文,合成孔径雷达(SAR)干扰技术研究,遥测遥控学刊,Vol.24,No.2,2003年3月,pp14-18。4. 王珂,李景文,基于PWE-PGA算法的条带SAR载机航迹估计,现代雷达,Vol.26,No.4,2004年4月,pp29-31,34。5. 张英,李景文,基于DPCA的机载SAR-MTI系统误差分析及补偿方法研究,电子学报,Vol.31,No.12A,2003年12月,pp2031-2034。6. 张英,李景文,基于DPCA的机载SAR动目标检测与定位方法研究,雷达科学与技术,Vol.1,No.4,2003年第4期,pp223-227。7. 张英,李景文,基于DPCA的机载SAR动目标检测与定位方法研究,2003年CSAR会议。8. 李文强,李景文,陈杰,一种干涉SAR复图像数据的快速仿真方法,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Vol.31,No.1,2005年1月,pp31-35。9. 李文强,李景文,噪声条件下最优路径跟踪相位解缠算法研究,电子与信息学报,Vol.27,No.3,2005年3月,pp458-461。10. 李文强,李景文,可视化SAR仿真平台系统的开发,计算机工程与应用,Vol.40,No.21,2004年,pp118-120。11. 李文强,李景文,干涉SAR中地平效应的形成原理分析与去除,2003年CSAR会议。12. 范海菊,李景文,基于起伏RCS模型的机载PD雷达地杂波模拟,雷达科学与技术,Vol.3,No.1,2005年2月,pp25-30。13. 林翊青,李景文,大距离徙动情况下距离多普勒RD算法与后向投影BP算法的比较,雷达科学与技术,Vol.2,No.6,2004年12月,pp349-354。
►获得主要荣誉
1.1992年,星载SAR成像处理与运动补偿研究,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1等奖(921182),排名3; 2.1990年,机载PD雷达DBS成像处理技术,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2等奖(901338),排名2; 3.1998年,机载相控阵动目标SAR处理算法与实现,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基金2等奖(981139),排名3; 4.1991年,机载PD雷达杂波谱估计及机载预警雷达下视探测能力计算,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3等奖(911201),排名2; 5.1997年,美国联合监视和目标攻击雷达系统,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3等奖(970273),排名2; 6.1992年,美国E-2C和E-3A预警飞机探测距离的验证研究,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4等奖(92016),排名2; 7.1991年航空航天部优秀青年教师; 8.1995年度光华科技基金三等奖; 9.2004年度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高等教育)二等奖,排名2。
免责声明
本文章来源为院校研究生官网,如对稿件内容有疑问,请与院校招生办联系。培训啦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函136311265@qq.com联系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