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培参考
教育培训行业知识型媒体
发布时间: 2024年11月23日 17:18
一、个人小传:
徐雁平,男,1968年11月生,湖北浠水人,200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2002年3月留中文系任教至今。2008年9月至2009年9月为香港浸会大学博士后研究学人。现为南京大学文学院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教授。
二、研究成果:
(一)本科教学成果
自2003年以来本人一直进行中国古代文学读、思、写、说本科教学改革实践,已经编印的本科教学成果有:
1.《学文:南京大学中文系2004级本科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札记论文选集》,2006年6月印,306页;
2.《学文二集:2007级本科一年级小组研究报告及札记选集》,2008年1月编印,294页;
3.《学文三集:2009级本科一年级小组研究报告及札记选集》,2010年1月编印,341页。
4. 《学文四集》,2010本科一年级先秦两汉文学课程研究报告及札记精选集,2011年1月印,共444页。
5. 《学文五集》,2011本科核心课程中国古代文学(一)札记、创作、翻译集,2012年1月印,共592页。
6.《学文六集》,2012本科一年级学术札记、古典演绎、课堂剧精选集,2013年1月印,443页。
(二)论文(所列自2000年起,皆为独立撰写)
1.《地域文学传统的建构成为一种文学叙写方法》,《中山大学学报》2013年第1期,第31-39页。
2.《批点本的内部流通与桐城派的发展》,《文学遗产》2012年第1期,第100-112页;
3.《<读书分年日程>与救科举时文之弊 》,《南京师大学报》2012年第3期,第123-130页;
4.《清代文学世家的家族信念与发展内动力》,《苏州大学学报》2012年第5期,第115-123页;
5.《清代家集总序的构造及其文化意蕴》,《文学遗产》2011年第3期,第123-131页;
6.《清代私家宅园与世家文学》,《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第44-50页。
7.《清代科举中的策问与乾嘉学术的展开》,北京大学《国学研究》第27卷(2011年),第305-348页。
8.《在研究中国传统学术的新途径上摸索前进:周勋初教授访谈录》,《文艺研究》2011年第6期,第59-69页;
9.《桐城文章中尚有时世:以同光年间莲池书院之讲习为中心》,《清代文学研究集刊》第3辑,第128-173页;
10.《清代文学世家联姻与地域文化传统的形成》,《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第25-31页;
11.《花萼与芸香:钱塘汪氏振绮堂诗人群》,台北《汉学研究》,第27卷第4期(2009年12月),第261-293页;
12.《扎实空灵,博通专精:周勋初先生访谈录》,《中国文化研究》2009年冬之卷,第1-18页;
13.《玉沟春水鸭江波:朝鲜诗人李尚迪与清朝文士交往研究》,北京大学《国学研究》,第23卷(2009年6月),第433-468页;
14.《清代文社与举业》,香港浸会大学《人文中国学报》,第15卷(2009年),第191-246页;
15.《书院、书塾与文社:以家族与乡村为讨论范围》,《中国典籍与文化论丛》,第11辑(2009),第237-273页;
16.《课读图与文学传承中的母教》,《古典文献研究》第11辑(2008年),第247-269页;
17.《荛圃藏书题识与嘉道时期吴中文士活动图景》,《周勋初先生八十寿辰纪念文集》,中华书局,2008年,第513-549页;
18.《近代中日学术交流考论》,台北《汉学研究》第20卷第2期(2002年12月),第81-107页;
19.《书院与桐城文派传衍考论》,台北《汉学研究》第22卷第2期(2004年12月),第421-453页;
20.《一时之学术与一地之风气:李兆洛与暨阳书院》,台北《汉学研究》第24卷第2期(2006年12月),第289-323页;
21.《从春在堂到秋荔亭:俞樾和俞平伯诗中的家族史》,北京大学《国学研究》第13卷(2004年),第369-400页;
22.《图景的重现:道光以来金陵书院文人活动考论》,北京大学《国学研究》第17卷(2006年),第365-409页;
23.《〈清代学术概论〉考论》,《中国典籍与文化论丛》第八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82-311页;
24.《清初无锡、徽州之书院及其会讲:兼论清初朱子之学与阳明心学的起落》,《中国典籍与文化论丛》第九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45-271页;
25.《清代东南书院与文士之风气》,香港浸会大学《人文中国学报》第13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26.《清代东南书院与地方诗坛》,《中国诗学》第12期,2007年;
27.《读书分年日程与清代的书院》,原刊《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2006年第10期全文转载;
28.《诂经精舍:从阮元到俞樾》,《古典文献研究》第10辑,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
29.《王质〈诗总闻〉中的因情求意》,《南京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第129-136页;
30.《〈惜抱轩书录〉与〈四库全书总目〉之比较》,《文献》2006年第1期,第131-138页;
31.《从中学国文教科书看近世文学观念的转变》,《现代中国》第3辑(2003),第67-80页;
32.《私家藏书之兴衰》,《读书》2005年11期,第103-107页;
33.《王国维〈经学概论讲义〉小考》,《中国典籍与文化》2003年第1期,第42-44页;
34.《现代印刷媒介与学术研究的结合》,《东方文化》2001年第6期,第36-50页;
35.《近世文化世家的流衍与衰落》,《东方文化》2000年第4期,第14-25页;
36.《国学书目解题(1919-1937)》,台北《书目季刊》第37卷第4期(2004年3月),第107-115页;
37.《王重民和胡适学术交往考述》,台北《书目季刊》第37卷第2期(2003年9月,第1-12页;
38.《20世纪20年代的国学推荐书目及其文化解读》,《学术研究》2000年第10期,第100-106;
33.《建德周氏家族的文化传承:以周馥、周学熙的诗集为中心》,《明清安徽典籍研究》,黄山书社2005年版,第293-319页;
39.《〈邶风•静女〉的阅读史》,《古典文献研究》第6辑,江苏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59-78页;
40.《〈嘉定钱大昕全集〉未收诗、词、序和题识》,《古典文献研究》第8辑,第119-121页;
41.《东南书院课艺提要》,《古典文献研究》第9辑,第225-237页;
42.《从程端礼〈读书分年日程〉到章太炎〈读经分年日程〉》,《古典文献研究》第7辑,第74-99页。
免责声明
本文章来源为院校研究生官网,如对稿件内容有疑问,请与院校招生办联系。培训啦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函136311265@qq.com联系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