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十八号起,约有七十万名法国高三学生参加了今(2012)年度的高中会考(BAC),而据估计,约80%以上的考生都能顺利获得高中会考文凭。然而,一份由两位财务监察员、四位总督学与一位矿业团工程师共同编写的《高中会考改进提议书》(Propositions pour une evolution du baccalaureat)却指出了这项历史悠久的考试制度的缺失与偏差─高中会考每年费用等同两千五百位年轻教师每年的薪资总额。
在政府财政紧缩之际,此报告指出:「我们不甚了解高中会考的经费,而自2005年的财务审查後,对於此议题的了解也没有进展。」监察员估计,2009年高中会考总共花费九千万至一亿欧元。事实上,在Xavier Darcos担任教育部长任内,高中会考的费用暴增45.5%,因为阅卷费由每份考卷不到2欧元提高为每份5欧元。相对地,教师必须加快阅卷速度。不过,这项为了减低高中会考对正常授课日程影响的「重获六月」(Reconquete du mois de juin)计画成效不如预期。而此报告更指出:「高中会考影响高中各年级三星期的教学,也就是整学年8%的时间。」
是否应该花费如此庞大的费用来认证85%到90%的高中生?事实上,由於极高的成功率,高中会考已偏向认证性质。一位勤勉的高中生有80%的机会在第一次参加会考时便获得文凭,第二次参加者更有90%的机会。学生甚至能在数学不强的情况下获得科学组会考文凭,在经济科不强的情况下获得经济社会组会考文凭。报告指出:「社会经济组中7.1%的获文凭考生,科学组中5.9%的获文凭考生,是在三项主要考科中其中一项低於或等於六分的情形下获得会考文凭。」而在文学组方面,37.2%的获文凭考生在三项主科中其中一项未达或仅达8分的情况下获得文凭。
监察员算出,若在主要科目中将6分定为最低淘汰分数,在文学组将会降低7.1%的成功率,经济社会组则会降低3.1%,科学组2.9%。就统计观点而言,这项比率不会带来灾难性後果,也可使会考结果对升学引导产生更大的影响力。
目前,机灵的高中生也透过选考科目来提升成绩,以求获得文凭或评语。这种情况相当泛滥。事实上,若除去自选考科,科学组中25.9%获得「极优秀」评语的学生、经济社会组中35%的学生、文学组中40.2%的学生将无法获得此评语。
在2003年前,只有高於及格分数(10分,满分20分)的分数才会被采计。当时,这些分数会做两倍加权。而2006年起,古典语言自选考科的分数可以三倍加权。但报告指出:「2010年,半数以上的科学组考生在希腊语或拉丁语中获得15分,这等於在数学科多得2分。」使这种滥用情形更加严重的是,考生可以选择两项自选科目,无论是否曾在高中修过该科目。
监察员在报告中写道:「2010年科学组166,020位考生中,45,657人曾修习选修科目,但却有75,431人在会考中加考选修科目,其中66,511人在选修科目中获得加计成绩。」这项策略是有收获的,因为在加考选修科目的科学组考生中,半数都获得15分以上的成绩。
除了「报酬率」外,还得加上众多的选择性。以语言为例,考生可选考的外语多达57种,许多并未在高中教授。而其中约三分之二的语言报考人数不到200人。去(2011)年,更有13种外语的报考人数不到20人。反之,只有11种语言报考人数超过一千人。在运动类考科中也有相同情形。
因此,该报告提议应透过加强主要项目来精缩高中会考。除了减少选考科目外,监察员建议将普通科高三会考的笔试项目减少为四科。这项作法对考试结果不会产生太大影响,因为以2010年科学组会考为例,依据「数学、理化、生命与地球科学、法文写作」四项科目计算出的成绩与2010年科学组会考成绩的吻合度高达93.6%。其他科目则可在高中课程期间评量。在职业科会考中,某些课程期间评量成绩甚至可达66%的权数。另外,根据法国「西南日报」委托IFOP进行的民调显示,80%的法国人支持将部份科目改为平时定期评量,支持度较2005年增加了25%。
而调查报告中也指出:「全国性考科的匿名笔试被误认为公平性的保证。」但在监察员眼中,这只能「保证评分时的偏差是以随机方式发生在不同考生上。」事实上,根据监察员引用的科学调查,「在哲学科需要127位阅卷老师、数学科需要13位阅卷老师」才能获得「正确」成绩。这也让双重评分的讨论显得失效。
(译稿人:驻法文化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