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5年01月05日 15:14
周三晚上,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发生了暴力抗议事件,据悉,此次暴力事件是由约150名蒙面煽动者蓄意发起的,CNN的报道称这些蒙面煽动者是一个叫做“Black Bloc”的反政府组织的成员。
此次事件至少造成六人受轻伤,据伯克利官方的Berkeley News报道,警察对蒙面煽动者有所克制,并没有使用强制手段对此次事件进行控制。
据报道,该事件已经结束,校园在今日恢复正常,警方已于2月1日晚10点通过手机短信警戒系统解除校园警报,并宣布次日学校事务与教学活动照常进行。当晚警方没有逮捕任何人。
抗议事件始末
这名极受争议的演讲者Milo Yiannopoulos是接受伯克利学生社团Berkeley College Republicans (伯克利共和党学生组织)的邀请,前来发表演讲。
据悉,Milo Yiannopoulos是Breitbart新闻网的高级编辑,而该新闻网是美国“另类右翼运动”(alt-right movement)的重要媒体,该运动反对多元文化。而这恰恰与学校里的主流观念相悖,伯克利分校是自由言论运动的发源地和坚定拥护者。
因此,Milo的到来颇受争议,在两星期前,伯克利大学的100多名教授就联名抗议,但校方出于对言论自由的尊重,遵守宪法、法律和大学价值观,而这其中就包括允许多元观点的自由表达。
据伯克利中国学联和研会发布的联合声明,小编为大家还原当晚发生的事件。
下午5:00至6:00
学生们进行了非暴力抗议:喊口号、举标语、布置灯光等。
下午6:10左右
警方在演讲区域外设立护栏,且手持防暴盾牌伫立在楼前。几分钟后,约150名蒙面者加入抗议的人群中,随后人群中有人向警察丢掷石块,且有人上前与警方发生肢体冲突。
下午6:20
人群向楼上发射烟火,警方在二楼掷出催泪弹。
下午6:30
抗议者在Martin Luther King Student unio门口放置易燃物与写有Milo名字的旗子,随后他们点燃了这些物品;警方在此段时间内,继续发射催泪弹。
下午6:40
出事路段被封锁,学校内部分建筑被封锁,演讲活动被宣布正式取消。
晚上7:00
警方通过喇叭发布通知,要求所有人必须在10分钟内撤离,否则会因违反加州法律而被逮捕。
晚上7:10
全校学生都收到短信,警方将加入额外警力资源,所有学生被要求立刻离场。
晚上9:00与11:00左右
警方继续发出短信,称继续清场,并告知学生次日的教学活动将会正常进行。
这150名“蒙面侠”做了什么?他们到底是谁?
据媒体报道,在6点10分之后,大约150名蒙面煽动者加入抗议人群中。有人在校园中的亚马逊取货点使用了燃烧瓶故意放火,有人点燃了由发电机供电的聚光灯,商品级别的烟花被扔向警察,计划进行演讲的大楼的玻璃被砸碎。
蒙面煽动者们还来到了校园内Bancroft Way的东边,对学校新宿舍区的施工地进行破坏。
除此之外,他们向警察投掷石块,还攻击了人群中一部分被警察救出的人。
这些纵火破坏的煽动者均来自一个名为“Black Bloc”的非政府组织,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发言人Dan Mogulof称,该组织多年来已经在奥克兰地区造成了不少问题。
伯克利的暴力抗议事件发生后,很快被很多公众号自媒体和中文媒体的报道推上了风口浪尖,但是在初的一段时间里,由于事件还在调查中,各方报道都有不实之处,而且被很多人过度解读,导致谣言四起。
下面是一些广泛流传的不实谣言,希望大家能查明真相,以正视听。
谣言1:警察开枪驱逐学生
真相:警察在驱散抗议示威者的时候保持了很大的克制,没有动用致命武器,没有开枪,只是使用了催泪弹。一些投掷式催泪弹在落地时会发出爆响,从远处听很像枪声,所以容易被误认为是警察开枪,
谣言 2 :有学生被警察枪击受伤
真相:警察没有开枪,不存在枪击受伤的情况。
谣言 3 : 抗议学生放火烧毁教学楼
真相:校园内没有发生教学楼的火灾。示威者的确在学校快递取货点外纵火,但是没有烧毁教学楼。
谣言 4 :150名蒙面人是特朗普支持者假扮的,意图模仿国会纵火案
真相:根据当地警方新的调查,这些蒙面煽动者是一个叫做“Black Bloc”的反政府组织的成员,并非是特朗普支持者假扮。该组织有很多组织暴力示威活动的前科。
当下美国社会局势风云莫测,大事件大新闻层出不穷,前有特朗普移民禁令事件(相关报道:特朗普下令禁止向7个国家公民发签证,中国会是下一个吗?),后有H1b事件(相关报道在这里川普要对留学生下黑手了?H1b门槛年薪或提到13万刀?先别慌!)……
每一次大事件发生的时候都是伴随着各种谣言混淆事实,干扰视听,希望大家在了解大事件的时候能谨慎求证,多方了解,不要听风就是雨。
特朗普在知晓此次事件之后,发了一条推特力挺自己的右翼支持者,内容为:如果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不允许言论自由,并且对持不同政见的无辜群众采取暴力行动,我是不是要考虑取消他们的联邦经费?
而华盛顿邮报的报道则称,拨给大学的联邦经费并不如特朗普所想的那样能够轻易被撤回。
大学所得的大部分联邦经费主要是以助学贷款和助学金的形式来负担学生的花销。而这笔钱的发放必须要建立在学校能够满足“Title IV program”的条件上,而其中很重要的一条是学校需要达到教学质量。
但是特朗普指控的发生在伯克利校园中违反宪法第一修正法案的行为,并不构成被踢出“Title IV program”的理由。
左派研究所Cato Institute中的一名主任Neal McCluskey在接受华盛顿邮报时表示:暴力事件确是发生在了伯克利分校,但是该暴力事件中的的犯罪者是那些参与暴力抗议事件的组织,而并不是被指责的学校。
此次事件已经结束,但是在这里,小编希望所有留学在外的学子一定注意安全。各校的中国学联与各地的中国领事馆也会为华人学生、学者提供支持与援助。
Tips
如果在本次抗议事件中有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等状况可以拨打旧金山总领事馆保护热线,工作时间请拨打:415-852-5924(工作时间),非工作时间请拨打:415-216-8525。
对本次抗议事件有任何疑问请致电UCPD咨询 (510) 642-6760。
如果需要联系伯克利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可以直接向该校的公众号ucbcssa留言,或联系官方邮箱bcssa.official@gmail.com。
另外,如果留学生所在城市发生类似事件,请及时联系校园警方与当地的领事馆。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美国大使馆联系电话:工作时间:(202)495-2266 ;非工作时间:(202)669-8024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纽约总领事馆联系电话:212-2449392 / 212-2449456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芝加哥总领事馆联系电话:1-312-453-0210(分机:3000或3004)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洛杉矶总领事馆联系电话:213-807-8088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休斯顿总领事馆联系电话:713-520-1462 ;办公值班电话 713-521-9996(24小时)
美国大选结束到现在,发生在美国校园内的游行示威事件明显增多了,其中一些抗议游行演化成了暴力抗议,令无数留学生和家长们对美国校园的当下安全情况十分担忧。
其实不论你持有怎样的政治立场和观点,都要允许对方能拥有言论自由的权力。言论自由是现代社会文明的基石,是解决分歧的第一基本原则。使用暴力手段阻止不同意见者发声,本身就是一种法西斯式的手段。更不能极端地认为对方的观点与自己不合就理所应当失去表达自己言论的自由。
伯克利的事件,不是一个特例,而是蔓延在美国校园中日渐激化的极端思维的产物。大学本应就是一个允许多种思想充分交融交流的地方,不可以因为自己的极端思维而打断这种交流。
作为留学生,我们没有在美国参政的权力和义务,虽然每一个人都可以有自己对美国政局的看法和立场,但是还是尽量少参加类似游行抗议示威活动,尤其是在矛盾十分激化的当下,抗议示威活动很容易演化成暴力冲突,导致不必要的人身伤害。
希望广大出国党们能注意保护自己。
Reference: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3MDgyMjQzOA==&mid=2650181600&idx=1&sn=e51d27670fccb898402e4d95b13376e3&chksm=8734d0a9b04359bfbe90c5c5a95b252be0c02301edcdff590a7bc428dd89d69cffefba86e283&mpshare=1&scene=1&srcid=0203xhTpOC4dbZdmLUdOSM2g&key=afc264f9418f0a9423e6b37711ff2e03f87288d2e9cc2923647021205298fc157386b1a561e72cbadb2d0ca86fed7de8f1affdb7ef4c4d495103a82645a63f83732fd7017766843648ee0eced97bae45&ascene=0&uin=Mjc1NDA4OTA2NQ%3D%3D&devicetype=iMac+MacBookPro11%2C1+OSX+OSX+10.12.3+build(16D32)&version=12010310&nettype=WIFI&fontScale=100&pass_ticket=tOJRNkgvkLM%2FF%2FHcDy57Dt3VgoVRqbZLpu5vitMRVj5uprFty9NLPbKv4r0tApEy
http://news.berkeley.edu/2017/02/01/yiannopoulos-event-canceled/
http://www.cnn.com/2017/02/02/us/milo-yiannopoulos-berkeley-duplicate-2/index.html
https://www.nytimes.com/2017/02/01/us/uc-berkeley-milo-yiannopoulos-protest.html?te=1&nl=morning-briefing&emc=edit_nn_20170202&_r=0
http://www.voachinese.com/a/news-berkeley-protests-20170202/3703333.html
http://world.huanqiu.com/exclusive/2017-02/10050410.html
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news/grade-point/wp/2017/02/02/dear-mr-president-this-is-how-federal-funding-to-universities-works/?utm_term=.9820756b0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