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4年12月23日 13:22
从1936年的全美第一所高等教育机构,到今天的常春藤名校,历经百年的哈佛大学总共培养了8位美国总统,158位诺贝尔奖得主(世界第一),18位菲尔兹奖得主(世界第一)和14位图
灵奖得主(世界第四)。
很多人把哈佛作为目标,以为去了哈佛就能成为下一个比尔盖茨,或者下一个扎克伯格。于是,很多家长不惜重金,甚至贿赂招办,只为求得一个名校名额。
殊不知大部分哈佛学生,早在大学之前已经初露锋芒。他们中,有的天赋异禀,有的自学成才,有的刻苦努力。虽然不绝对,但是他们中大部分的优秀素养,都离不开父母的悉心浇灌。
今天的三个故事,来自三个哈佛学生,以及把他们送进哈佛的父母。
1
家是孩子最好的学校
他叫徐安祺,学生时代因为觉得学校的课程太无聊,选择和哥哥一起在家自学。15岁便进入柏克莱大学就读,同时在斯坦福大学实验工作,只花两年即以最优等成绩毕业。22岁成为哈佛
大学有史以来最年轻的生物科学博士,并于2015年获选美国Forbes杂志“30岁以下的未来科学之星”。
选择在家自学,孩子的学习动力成了关键问题。
不同于在校学习有纪律规范的制约,每天的自学生活显得更加自由,孩子有了更多时间和空间的支配权,但同时对于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父母选择的方式是:将自主权交给孩子,培养他们自己做决定,并为之承担责任的习惯。
他们会寻找一些生活中的项目(例如周末的远足活动),让孩子参与其中,从做中学。孩子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四处学习和想办法,这样习得的知识是稳固扎实的,也是真正接地气
的。
这种将生活环境变成校园的方式,对父母的要求也提升了一个等级。只有父母站得足够高,才能带孩子看到更多不同层次的东西,从而激发出他们的野心和竞争力。
比如,安祺父母带孩子上程序设计课,他们不只想让孩子学习程序设计,更想让他了解世界和未来。就像种下一粒种子,引导他们主动生长,直到成为一棵参天大树。
这则故事并不是告诉我们优秀的孩子都是“自学成才”的,而是提醒我们,即便教学的任务交给了老师,如何引导孩子的兴趣方向,激发他的学习动力也是作为父母的我们很重要的一项
工作。
那些小小年纪就目标清晰、志存高远的孩子,都有一对了不起的父母。
2
父母有承受力,孩子才会坚强
在美国生活的华人妈妈Michelle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哈佛妈妈”,她的两个女儿,Elaine和Amanda,先后进入哈佛大学就读,都是学霸一般的存在。
回顾Michelle的育儿史,两个最重要的关键词是:引导和挫折。
Michelle认为,在孩子人生的起步阶段,父母一定要有规划性的引导。所以,她会在孩子小的时候,带他们参加很多活动,并观察他们的表现,引导他们建立自己的兴趣,让生活变得充
实有意义。
慢慢地,Michelle发现自己的女儿虽然比较聪明,学东西快,但是做事情没长性,有些畏难怕苦。加上美国人对体育教育十分重视,最终Michelle决定让两个孩子都选择体操这一项目。
当然,除了希望完善孩子的性格,Michelle选择体操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让孩子在体操学习中接受“挫折教育”。
女儿们的体操教练是前国家运动员,对学生的要求非常高,时常把女儿骂哭。
“不要让孩子觉得自己很强很厉害,做什么都是冲着拿奖去的,不拿奖就不去。”Michelle坦言,之所以坚持让孩子们练习,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希望她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在这方面,比尔 · 盖茨的精力给Michelle带来很大的启发。盖茨小时候不擅长体育,但母亲依然坚持送她去球队,并告诉他,即便天分不好,也能在环境中得到锻炼。
Michelle觉得,对孩子光有爱是不够的,有的家长见不得孩子吃苦,孩子一哭,他们就心软或者放弃了。作为大人,家长首先要有承受力,坚持原则,孩子才会变得坚强。
3
做脑瘫儿子的精神导师
不同于上面两个故事里,孩子的天资聪颖和父母的富裕高知,丁丁的故事显得更加平凡,甚至比一般人更坎坷些。
1988年7月,一起医疗事故造成邹翃燕的胎儿宫内窒息,孩子生下来极有可能脑瘫。面对医生的理性建议和丈夫的冰冷反对,她毅然决然地选择生下孩子。
在责任和理性面前,在骨肉和丈夫面前,她都选择了前者,选择了一条注定艰难的道路。
丁丁小脑运动神经受损,一岁不会捏握,两岁才会站立,三岁才会走路,六岁才能跳......
在比同龄人慢几拍的童年里,丁丁的成长倾注着邹翃燕比其他母亲多几倍的努力。
当年,在武汉幼儿师范学校任教的邹翃燕月工资不过百余元。丁丁的康复治疗全部自费,光按摩就一周3次,每次5元。
三代四口人挤在一间20平方米的平房,遇上雨天,屋外大雨室内小雨,床头床尾摆满接漏的盆桶,窗台上经常长蘑菇。
为了养家糊口和给丁丁治病,她跑遍全省做礼仪培训,还兼职卖过五年保险。
就这样,她一方面为了孩子拼尽全力赚钱,另一方面又扮演着孩子“狠心”的母亲。
“我不想他因为身体疾病自惭形秽。就是因为他很多方面不如别人,我对他的要求才更高,让他更努力。”
邹翃燕想尽办法帮助丁丁克服身体缺陷给学习带来的障碍。
丁丁握不稳笔,她就拿着他的小手,从粗的画笔开始,练习画一些形状,再换细的笔。从一岁起每天坚持带丁丁读书,不到两岁,孩子就认识了100多个汉字。
而丁丁上学后,邹翃燕却从不辅导孩子功课,也从不逼孩子上培训班。
“如果只看学习,那我妈妈看似是在放羊。但是她的关注点在更高层次的东西,”丁丁说,“我妈妈的一句口头禅是,‘别问我,我是文盲’。我觉得这也是一种教育理念。”
在母亲精心陪伴下,丁丁2011年从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毕业,同年进入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就读。
2016年3月,已经工作两年的丁丁被哈佛大学法学院录取。
“我从来没敢想过申请哈佛,是妈妈不停地鼓励我让我试试。我每次迟疑不前时,妈妈都会伸出有力的双手,护我前行,”丁丁说。
谈到养育儿子的体会,邹翃燕觉得两点最重要:尊重孩子和家长的自我成长。在儿子面对重大人生抉择时,邹翃燕都把丁丁当成平等的“谈判对手”。
丁丁也认为,平等协商是他们母子健康关系的基石。
“很多家长在职场上可以雄辩滔滔,面对孩子不是溺爱成性,就是缺乏耐心,不会用平等而严肃的态度来和自己的孩子讨论。我妈妈则不同,意见相左时,她会引经据典让我心悦诚服接
受她的观点。”
最近的美国招生舞弊案牵动着很多人的神经,教育公平问题越来越多的被提及。
当我们在热烈讨论时,很多父母却已经把他们的孩子培养成了“哈佛学生”,那些可贵的品质,优秀的习惯,出彩的成绩,早在孩子的前半生打下了夯实的基础。
对于他们,入读名校是一种必然,也是一次锦上添花的旅程。在教育公平的背后,我们或许更应该思考,那些能用自己的成绩征服招生官的孩子,究竟是如何优秀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