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医学院皆四五年的学制,但欧美属研究生级别,招本科学历以上的,出来头衔是医学博士(MD),等同于别学科的哲学博士(PH.D)。中国则是学士位,因高中生直考。故“医师”称谓在东西方含金量不同。
在北美欲学医,大三时就要额外应考MCAT(Medical College Admission Test),国人译作“医学院入门考试”,入行的敲门砖,一如考其它研究生要过GRE、GMAT等关,据称难度更大些,毕竟该职业在西方最为实惠热门。MCAT每年在北美各大城市举办多次,报考费眼下为250加币。其形式是标准化的多选题法,内容包含理化和生物基础知识;解决疑难能力、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写作技法等。整个考试过程分作四部分,每单元需时75分钟,各部间休息10分钟。通常是上午考物理学与语文推理两部分;午休一小时吃饭;下午考写作与生命科学两部分。加上一早就要赶往考场迎候秋闱,所以一次考程需连续作战仨时辰,心力交瘁,相当疲劳。
具体的考法大致分成几个板块:物理学(Physical Science),包括无机化学,75道题,考100分钟。文学推理(Verbal Reasoning),60道题,历时85分钟。写作(Writing Sample),两篇短文,一个小时。生物学(Biological Science),包括有机化学,80个题,考100分钟。
这些硬科学的题型,皆是多项选择式,从题库中随机抽提出来拼凑而成,旨在考核举子的快速反应及阅读理解力,检验知识面宽窄与牢固性。得分计算是依据答对了的题目数作为基础分,然后换成1-15分的标准分。例如,某项得了基础分在40-43分之间,转换成标准分即为11分;若基础分介于44-46分间,变换的标准分即是12分。每项的最高分为15,总分全满45分。但没人能万无一失,大多数尚未答完便鸣金收场了。盖因题量甚大,范畴涉猎亦广,还不乏偏题怪题,叫人意外、发懵。有的题中套题,极易一损俱损,丢分更多。
至于写作,属于软性的题型,要求考生撰写两篇命题作文,半个小时一篇。每篇都注明着细则需要涵盖的,文题也出奇不意,涉及历史政治、教育科技、民生等方面,防不胜防。故此考生掌握的词汇量须丰富,写技娴熟,成为MCAT中最难打的一仗,尤对于母语非英文的移民及其后代来说。卷子将由两位教授批阅,评分是每篇1-6分,合之满分为12。得1分者最低,以J字母表示;2分的是K,以此类推顺序往后,最高的12分就是T。自然没人能够无缺,较之硬学科更难拿高分。
言至此顺带一提,除了考这作文外,还有一个隐形的写作验试,那就是在提交申请时要缮写的“学医的动因”自白。这个不叫作文的作文,在直接验明考生从医目的之同时,间接再次鉴察作者的文字功底。由于各学校的门槛高低不一,在准备这篇东西时断不可千人一面、仅仅将这小传自述拷贝成若干份,附上其它材料分发出去。一定要按照各学院的特点,针对性贴切地撰写,力争做到“各个击破”。富有文采和说服力、学医态度端正的这一佳撰,很能够打动考官大人的心,促其挥笔让笔者入围面试的圈子,大大增加了如愿以偿当医生的机会。
MCAT的成绩总汇,是以“数字+字母”的方式表达的。譬如大满贯是45T;或其它如32S等。成绩单上也会分别列着各项得分,像12,11,13,R,一目了然。据此就可以斟酌掂量报考与否了。倘觉得考得不理想,可以束之高阁,再去报名重考,直至分儿满意为止。由于试题的深度相当于大二的水平,故在大三后投考较为适宜,即使一次失利也还可再试,到大学毕业时亦不影响申请进程。
一般而论,MCAT得分愈高,愈有胜算把握,至少要在30分以上吧。还有一点要注意,总分相同的情况下,最好各部分均衡,莫偏科倾斜,比方生物和科学类别分别考得蛮不错的13分,但是语文只得了7分,尽管合起来达到了33,录取时院方会觉得该生的文学底子较差,会趋向于选择总分一样但三个单元均得11分者。因此要“三项全能”、多面发展才是。
应付MCAT,无疑要早做练习准备,扩充词汇量与知识面,练笔写作等,这些都非一日之功。要从高中时期甚至更早打下良好的基础,厚积薄发。然而,假如没能这般未雨绸缪而是急来抱佛脚,尚有一个亡羊补牢的下策或许不无小补,那就是参加一些应考补习班,类似托福、雅思的复习班一理,权当是“临阵磨枪,不快也光”吧。从网上和分类广告中均能够查到这类的帮考公司,缴费当然不菲了,1800块、为期两月,每周五堂课,每堂2.5小时,多少会有提高,至少可学一点考试技巧。
也可以自己找些相关的书籍学习演练,大量地做模拟考题。借书也好买二手货也罢,抑或上网查询这一类的参考材料,广为补充自修。通过这种反复练习的方式来熟悉题型与考风,提高得分率,也能节省不少银子。毕竟参加学习班的财物负担沉甸甸。
有了不错的MCAT成绩,大四开始就可以申请医学院了。群发一批求学函,广为撒网为上、多多填报益善。你不知道哪块云彩上有雨,有枣没枣的都拨拉它一竿子。然后就净等着来函面试了。加国医学院的面试通知通常在一月中至二月初电邮发送,由于投考者众多,有幸能够得到殿试的寥寥。面试券在握,就已经是近了一大步。
这时候要全力以赴应付直面话考,做最后的冲刺,成败似乎在此一举。学子们从衣饰选择、思想预备,到知识应答、如何赴会等,均要面面俱到,巨细无遗,尽量做到完善。我的女儿今年应届首考,得了四间医校的邀请柬。她就根据其各自入学的要求来分别准备,“投其所好”。尽管俺俩口子也是杏林中人,但不谙北美的行情,帮不上啥忙。就从她的联系、准备和面试的过程,增加了一些对这事的了解。
从接获通知到面试之日,候选生约有一个月的时间,此时他们仍在念书、备本科毕业考试呢。如果定的时间与考期或别的面试冲突了,可以去函协商更换,一般都会被接受。她的头次面试在多大,省了鞍马劳顿,历时一小时,由大夫考官主持,还有高年级的学生帮腔,气氛看似平静却是紧张。小女因是头场的首位,懵懵懂懂的,许多问题竟与医无关,只能跟着感觉走应对。结束归家跟俺们讨论,也不晓得标准答案应是啥。
其它的三场面试她分别去了渥太华、伦敦、汉密尔顿等城市,都是自个搭火车巴士前往的。之前先通过电信联络,校方给安排免费借住高年级生的租屋,热情的小主人还一并介绍些念书的情况,很叫后来人得着。次日赶赴校园,又有义工专司接待,领着去场地应试,女儿感到十分温馨,像是被宠的孩子,看得出这国家和校风的淳朴来。这令我等这些舶来户家长省了很多心,再次感恩庆幸移居在这“最后的迦南地”。相信这美传统的熏陶会使得孩子将来如法炮制,薪火续传下去。
听女儿回来叙述,各校的面试方式与风格迥异,有的一溜考官正襟危坐、轮番轰炸,应接不暇;有的先看短片录像,再依次入不同房间据此轮流接受盘问;有的甚至请职业演员表演小品,就其现场发出连串提问,考验当机立断、处理得当否,是不是具备良医素质。面试完后,校方都提供午餐,膳罢还由义工导着参观医苑,加深考生的印象,以便在未来多所学校录取该生时,能使之倾向于本间,吸引延揽才俊。
面试一族里能中举的概率约为25-50%。5月15号全国统一发榜。是日,自是几家欢喜几家愁,悲多乐少:去年申请多大的人数2956,录取了259;西安大略2302,录取了171,比例均甚低。失街亭的唯有备战再冲锋了,GPA已无法补救,惟有MCAT与面试可以改善,争取来年功到垂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