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复成功的励志箴言
●成功箴言之一:自信不失谦虚 谦虚不失自信
李开复1961年出生于台湾,母亲在43岁高龄时生下他前,被医生数次劝阻。因为医生透露,如此高龄的产妇很可能生下白痴。但是母亲不顾一切劝阻生下了这个幺儿。这个幺儿在母亲的极度宠爱下自由自在地成长着,喜欢做很多恶作剧。把家里所有的钟表调慢一小时以便晚上床睡觉。把邻居池塘里的水放干以证实邻居池塘里并没有100条鱼。这一切母亲都只是报以宽容的一笑。但是母亲不允许孩子傲慢和目中无人。
当5岁的李开复得意洋洋地对邻居阿姨表示“上小学以后就没有见过99分”后。母亲不允许这样的狂放存在于孩子身上,有史以来第一次打了开复。母亲告诉他,“不只要好好学习,还要改掉骄傲的毛玻自夸是要不得的。谦虚是中国人的美德。”母亲总是不失时机地把做人的道理告诉开复。这一次强烈的记忆,使得开复懂得如何在谦虚和自信中保持平衡,而不会在自卑或自负中跌倒。
●成功箴言之二:天赋就是兴趣 兴趣就是天赋
李开复11岁留学美国之后,一直在美国成长。1972年,他进入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习“政治科学”专业。然而两年的学习让他知道自己的兴趣并非在政治方面。学习的枯燥经常让他在课堂上昏昏欲睡,学习成绩也不尽如人意。但是,他发现他在选修的计算机课上,有着惊人的天赋。往往是别人还在苦思冥想如何写出程序时,他早就把程序写完而无所事事。后来,他发现他像发疯一样爱上了这门学科。因此,在大学二年级时,他自己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转系!”这意味着他将从一个全美排名第3的专业转到一个毫无名气可言的专业。但是,他听从了内心的选择,还是选择了计算机专业。而这个决定,改写了他一生的轨迹。
●成功箴言之三:思考比传道重要 观点比解惑重要
李开复以哥伦比亚大学计算机专业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以后,顺利进入匹兹堡的卡内基?梅隆大学就读计算机专业的博士。在读博士之前,他的系主任haberman就告诉他,读博士的目的,就是要做出世界上一流的博士论文。至少在本领域是世界顶尖的。这句话让李开复十分震撼。然而,下面一句话,让他受益更深,haberman说,“做出一流的博士论文,也不是读博士的最终目的。而是你在读博士的过程中,获得一种思考的方法,而这种方法将使你在任何一个领域,都获得顶尖的成功!”而李开复的努力证实了这种说法。李开复关于统计学方法做出的语音识别博士论文至今还是语音识别产品的理论基矗而李开复也在博士生涯中,学会了解决问题,拥有了战胜困难的勇气。
●成功箴言之四:我不同意你 但我支持你
李开复在读博士期间选择的研究方向是“语音识别”。师从博士生导师罗迪。罗迪教授鼓励李开复用专家统计的方法来研究语音识别,而李开复在这个领域经过了一番研究后,发现语音识别用这个方法可以获得特定语者95%的语音识别率。李开复把整个研究过程写了一篇论文。一经发表,得到了很正面的回溃但是他最终发现,专家系统是有严重局限性的,无法延伸到做不特定语者的语音识别。他认为有数据的支持的统计模式是唯一的希望。当他把想法告诉导师,罗迪告诉他,“我不同意你,但是我支持你!”这样的说法让李开复备受感动,成就了李开复博士论文的成功。他的论文当年被评为《商业周刊》最杰出创新。
●成功箴言之五:挫折不是惩罚 而是学习的机会
李开复在博士生生涯里,成绩依然优秀。他用统计学做出的语音识别率大大地提高了,而博士论文发表在国际期刊上,让全美的科技界震惊。这样一个明星学生可以说在卡内基?梅隆里没有什么忧愁可言。然而,一次暑期课程让他经历了不小的挫折。1983年暑假,李开复得到了暑期工的工作。
其任务就是教宾夕法尼亚州60个最聪明的高中生计算机课程。李开复自己对那段时光非常享受,每天忙碌地备课,还想出各种教学方法。但是,他领取薪水的那一瞬间看到学生的评语,才知道学生认为,“李老师的教学就像催眠曲!”这样的评价无疑使得李开复备受打击。
然而,李开复并没有气馁。他把失败当成了学习的机会,因此获得了成功。他在此后的生涯里,尤其是回到中国以后,做了上千场的演讲。这无疑得益于学生时代的练习。
●成功箴言之六:创新不重要 有用的创新才重要
在苹果和sgi李开复度过了八年科学家到产品副总裁的路程。在这段路程上,他有许多成功,例如苹果的quicktime,但是在sgi他碰到了巨大的挫折。他的团队发明的三维浏览器,在市场上失败,整个团队和产品被公司廉价卖掉。这时,他又发挥了“从挫折中学习”的反剩他理解了,仅仅有科学家的`“新”、“酷”的创新是不够的。创新必须是针对用户的,必须是有用的。做产品的管理,必须把用户放在第一位。李开复1998年夏天回到中国,在中国开创微软中国研究院。这时,他把这个教训带入中国团队。
●成功箴言之七:完美的工作 成长兴趣 影响力
XX年,李开复被调回微软总部成为微软全球副总裁。几年工作后,他深深地体会了一个完美工作的标准,那就是自己有浓厚的兴趣,能有成长的空间,并具备一定的影响力。他怀念着在中国研究院的兴趣,还有在刚调回美国的学习,但是他期望着有更大的影响力。当他发现谷歌将开始在中国创建时,他主动找到了谷歌ceo施密特,并表示愿意加入谷歌。而施密特十分高兴,在一个月之后就给了李开复offer。李开复说,当你遇到喜欢的工作机会,不需要任何的迟疑,而需要积极主动来争龋因为这样的机会往往炙手可热,一秒钟的犹豫你就可能与之失之交臂。
●成功箴言之八:用勇气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
XX年,是李开复的转折年。他没有想到,一次普通换工作的经历引发了一次地震。微软的诉讼使他陷入了人生最低的低谷。对他的虚假负面报道铺天盖地而来。但是,他想到了他一生的座右铭:用勇气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用胸怀接受不能改变的事情,用智慧分辨两者的不同。
于是,他全力以赴地投入了这场战斗,不再理会那些不能改变的谣言。将从微软提取的30万份邮件资料中找寻有利的证据以证明自己的清白。经过两个月的努力,法庭同意李开复到谷歌工作。最后,当李开复回到媒体面前开始工作时,他发现,没有一个记者还提问与诉讼有关的问题,因为作为官司的胜利者,媒体不再相信那些谣言。
●成功箴言之九:做最好的领导 让员工做有兴趣的事
谷歌公司聚集着世界上最天才的工程师们。如何管理这些“天才”,是摆在李开复面前的另一个课题。李开复非常推崇“放权”式的管理,他深知在以创意为主要生产力的公司里,不能严格地恪守那些死板的规定。他可以让员工自己提出研究的方向。大家讨论决定。也可以让员工用20%的时间做自己喜欢的项目。他甚至可以让员工对公司提出建议。如果合理就采纳。谷歌里自由的环境非常有名。作为管理者,他主要是在公司战略、每年的目标、合作伙伴、总部沟通上努力,其他的时间,他更是一个企业文化的维护者、公司的发言人、员工的教练。
●成功箴言之十:价值不是你拥有多少 而是你留下多少
什么是成功?是否拥有了名利就算成功。对此,李开复回答,你的价值不是你拥有多少,而是你留下多少。当他的一个同事赚够了钱而发现失去人生目标时,才意识到,人生的价值在于贡献,和对他人的影响。
李开复曾经有过一个独特的梦想,就是在中国创建一所一流的,有世界影响力的私立大学。他甚至身体力行地为此多方奔走。但是最终因为种种原因没有成功。但是他并没有气馁,而是用另外的方式实践梦想。他说:“我不能改变教育,但是我可以帮助学生。”他给中国的大学生写信,写书,办了“我学网”,每年面对十万学生做演讲。在帮助学生的过程中,李开复看到中国大学生的成长。他说,他曾经想过自己的墓志铭应该有科学家或者企业家的注脚。但是,他说他现在已经没有这种想法,如果他的墓志铭上有热心教育者的字样,他会感觉到内心的温暖。
读《李开复自传》有感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你有什么领悟呢?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读《李开复自传》有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读《李开复自传》有感1
这些天,我读了谷歌名人李开复写自己经历的著作——《李开复自传》深有感触。
《李开复自传》讲得是李开复从出生到成为谷歌 中国创始人之间的无数经历,在这些经历当中,他当过副教授、苹果副总裁、谷歌 中国创始人。为了得到李开复,谷歌和微软竟打起了官司,可见李开复是一个多么有用又有头脑的人呀!
读了这本书,我深受启发。李开复那么有名,是因为他既聪明,又学习努力认真而得来的。而我们有一些同学,他们既不聪明,也学习不努力认真,怎么可能得到象李开复那样的工作?他们连一个普普通通的工作可能都没有。如果你没有天赋,也可以成功,但是你必须要努力认真地学习才行呀。所以,我希 望大家努力学习!
另外,从这本书中,我发现有时冒一下风险是值得的,虽然经历风险的时候生活会比较艰难,但是如果没有冒一下风险,你可能就会后悔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之久。比如说:李开复想去谷歌工作,但他所在的公司——微软,却百般阻挠,甚至说出要诉讼的威胁。但李开复没有放弃,他决定还是去谷歌工作。这不就是冒险吗?如果李开复去谷歌工作,微软就会诉讼,如果微软诉讼成功,他的名誉等都会受损,不会再人人都知道,这不就是风险吗?他因为冒了这个风险去了谷歌工作,才会人人都知。如果他没冒这个风险,他就会一直在微软工作,他的人生就不会被改变。所以,有时冒一下风险也值得,不冒风险,你就会后悔一生。
啊!这本书中有着无穷无尽的道理,这些只是缩影,让我们一起去寻找吧,你会明白许多!
读《李开复自传》有感2
《世界因你不同》是我继《哈利波特》之后最喜欢看的一本书,让我又一次觉得看书是比打游戏、旅游更有趣,更有意义,更让人上瘾的事情。
书中的文笔流畅、幽默,让人很难相信是11岁就去美国读书的李开复博士亲笔所写。看了书的后记才明白是范海涛这个人根据对开复博士的采访编写而成。尽管如此,这一点也不影响书的可读性和受欢迎程度。这是一本人物传记,更类似于一种基于现实的励志小说。
书中反映了李开复博士对中国国情的深刻认识。他在给微软的一封建议书里写到:"在中国,好的政府关系是公司顺利运营的基础。理解政府如何运作,以及如何与政府建立良好的关系是关键的第一步。政府(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不仅仅是一个主要的客户,它还是主要的政策制定者和舆论引导者。"这些话证明他对中国社会的了解深入程度,是很多外国人,甚至是没有出过国的中国人所看不清摸不透的。
开复博士对中国的情感,对中国大学生的帮助很令我感动,读后感《《世界因你不同》读后感》。通过与中国大学生的接触,他写下了这样一段话:"我没有想到,一个名牌大学的高材生对成功的认识竟是如此片面和肤浅(认为成功就是管人,走上管理者的岗位)。他的想法折射出的是中国社会由来已久的'通病,那就是希望每个人都按照同一个模式发展,在衡量个人成功是采用的也是一元化的标准:在学校看成绩,进入社会看名利。许多同学都会自觉不自觉的吧成功与财富、地位和权利画上等号。"他认为:"这种现象反映出的是中国学生在价值取向上的迷茫。而他们在多元社会里各种价值观的冲击下逐渐丧失了独立的判断力,并逐渐背离了正确的价值观。他们期望通过简单的复制别人的成功之路而快速致富,盲目的追随某种社会风潮,并被名利的诱惑蒙蔽了自己的内心。"
读到这里,我深有共鸣。
书里还提到了开复博士为中国教育所做的努力。他认为要改变中国大学培养不出人才的境况,就要在中国建立一所私立大学并为此奔波,但最后以失败告终。
书里还描述了乔布斯、盖茨、以及google两位创始人的个性和故事。尤其是对比尔盖茨,这个世界上最富有的人的描写。自从拥有了微软这个庞大王国之后,盖茨就已经不再可能是以前那个心思单纯的科学家了。他现在是一个国王。
建议所有的年轻人都读读这本书,它对我们认识社会,发现人生都有很强的启示作用。
读《李开复自传》有感3
李开复,这个在苹果、SGI、微软、Google都受到重用的人,为什么能够创造出这么多的奇迹?答案是:性格决定了他。
李开复有幸在11岁时留学美国,当时台湾的传统教育过于死板,能够前往美国接受先进教育当然是件不容错过的事。只有11岁的他,鼓起勇气前往美国,或许这就改变了他的一生。11岁的他,必须努力学好英文才能适应美国的生活,他就每天跟着小伙伴,听他们说话,不懂就打断他们,问清楚,小伙伴自然也很乐意去帮助他。就这样,李开复只用了3个月的时间就可以说上一口流利的英语。正是有着这样坚持不懈、有困难就想尽一切办法去完成的精神,使他能够在未来的路上不断打败困难,创造出无数奇迹。
你或许会感到惊讶,为什么李开复竟然在那么多知名企业都担任过重要职位?李开复绝不是一个自满的人,他的追求永无止境,这是很多人都无法达到的事。许多人满足于眼前的利益,而迷失了自我。李开复总是“追随我心”,他会时常问自己:“眼前的一切是自己想要的吗?”。这种从“心”选择的精神,才让他辗转于苹果、微软、Google等知名企业,最后还回到中国,为了中国大学生而奋斗。
当我阅读完这本书时,我彻底被李开复这个人触动了。这样一个能够不管眼前是利益、是麻烦、是官司,总是“追随我心”,不断改变自己的定位。不断改变自己的梦想,一步一步最后创造无数奇迹。当你达到一个目标时,你会骄傲自满吗?当你成功完成一件事时,你会沾沾自喜吗?当你已经取得成就,你会就此罢休吗?李开复的回答都是否定的。
我们绝不能够只满足于现状,我们要去探寻生命的意义,努力创造、拼搏、进取,到寿终正寝时,我们要知道我们曾今活过,而且活得有意义。正如《瓦尔登湖》里面有一句名言:“我步入丛林,因为我希望生活得有意义,我希望活得深刻,并汲取生命中所有的精华。然后从中学习,以免让我在生命终结时,却发现自己从来没有活过。”
“追随我心”,或许你会认为这太鲁莽了,但是,如果不这样,活着还有什么意义?生活如何变得精彩?相信每个人都不会甘于平庸,毕竟我们来到这世上,绝不是想着碌碌无为地过完一生,我们都想过一个有意义的一生。相信吧!只要肯去努力,抓住机会,世界将因你不同。
抓住一切去探寻生命的意义,总有一天,世界将因你不同。李开复用他的行动,完美地演绎了这句话。
李开复是哪国人
是中国人,李开复,1961年12月3日出生于台湾省新北市中和区,祖籍四川成都,现已移居北京市。
李开复曾就读于卡内基梅隆大学,获计算机学博士学位,后担任副教授。他是一位信息产业的经理人、创业者和电脑科学的研究者。曾在苹果、SGI、微软和Google等多家IT公司担当要职。2009年9月从谷歌离职后创办创新工场,并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扩展资料
李开复自2005年起,便开始出版发行自己编写的图书,其著作作品往往引用他人成长故事与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世人展示教授学习的方法与新鲜事物的使用。
在其作品《一网情深与学生的网上对话》中,将自己和中国青年学生三年对话内容进行梳理和总结,表达对中国文化与教育事业美好未来的无限憧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开复
美国空气不香了?多位富豪从美撤资,还放弃绿卡,影响损失超千亿
在还没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的人均GDP比非洲的一些国家还低。但是经过这些年的发展,现在我们国家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将来超过美国指日可待。可就算中国的经济发展如此迅速,依然有众多中国富人选择移民国外,将自己国内的资产转移到国外,人们知道的便有潘石屹、郭台铭、李嘉诚等等。
据了解,我国已经成为富人群体移民最多的国家,这不禁让我们感到疑惑,为什么富人们都要“逃离”中国呢?更令人难以想象的是,如今美国空气“不香了”,多位富豪从美撤资,宁肯放弃美国绿卡,也要重新回中国创业,影响损失超千亿,这是为什么?
对此网上有众多猜测,有的人认为可能是国外需要缴纳的税负会更少,而且资本的管制也更为轻松。曾经曹德旺就说过:如果你是在美国赚到一百万,那么你只需要要缴纳48万的税负,但是在中国却要58万,由此可见两国在税负方面的差距。
但是曹德旺虽然对中国的高税负有些不满,然而他依然是放弃了绿卡选择回到国内。对于曹德旺来说,中国就是他的祖国,没有抛弃祖国的可能。当然,中国蓬勃向上的发展环境也给了曹德旺无限的信心。
除了曹德旺以外,可能大家并不知道的是,还有一位富豪同样是放弃了美国绿卡,只愿回到自己的祖国发展,为此这位富豪损失了上千亿元,他就是李开复。
李开复虽然出生在中国,但是在他十岁的时候,就陪同家人一起来到美国留学。等到大学毕业的时候,李开复就顺理成章地在美国工作。李开复的个人能力无疑是强悍的,靠着自己的努力,李开复在美国职场可谓是如鱼得水,很快就获得了常人难以企及的成就。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仅仅是过去六年的时间,李开复就凭借着自己的努力成为了苹果公司的副总裁。后面从苹果公司离职以后,李开复更是来到谷歌担任了副总裁一职。此时此刻的李开复在美国商界中已经声名崛起,年薪更是达到了上千万美元。
但是就在自己前途光明的时候,李开复做出了一个外人难以理解的决定:回到中国开办创新工场。李开复这个决定无疑是惊人的,但是很多人都劝导李开复放弃这个决定,但是李开复依然是决定一意孤行,事实也证明了李开复的正确。
据了解,李开复的创新工场主要从事互联网以及云计算方面的业务。目前创新工场一共拥有八个基金会,同时管理者数百亿元的资金,在国内显然已经是资本大鳄般的存在。
李开复决定离开美国是在2019年的时候,为了回到中国,李开复已经做好了相关的准备,从美国撤离了大量的资产。据了解,李开复此举可能让美国遭受上千亿元的损失。
李开复离开美国并非只是说说而已,为此李开复还取消了自己的美国绿卡。对此很多人感到疑惑不解,为什么李开复一定要回到中国呢?对此李开复的解释是,他想要在中国创办一家可以完成中国年轻人创业梦想的公司。
李开复从美国撤资就好像是发起了冲锋号角一般,其它的中国投资者也纷纷开始从美国撤资。对此李开复表示这是非常正常的,因为同美国相比,显然中国的发展前景更为优秀。
我们举个例子,之前富士康的郭台铭选择从中国关闭工厂,转而来到人工更为便宜的印度开设工厂。结果最后人家才发现这根本就是赔本买卖,这下郭台铭才意识到中国的好。然而此刻就算他想要回来,国内的市场也早就被他人占据了。
现在全球热门的领域便是人工智能,而中国在这方面的发展独占鳌头,已经是全球人工智能的最大市场,估计在人工智能方面,只需要五年的时间中国就能够超越美国了。可能正是因为中国发展前景如此只好,众多商人才会选择回到中国吧。
现在的中国就是以经济发展为中心,如果你有能力振兴中国的话,那么国家肯定会愿意给你支持,像是李开复等人的回归,想必国家也是欢迎的。而对于他们来说,中国拥有世界最大的市场,中国必将是他们最好的选择。
李开复,介绍一下
李开复!!
个人简介
出生年月:1961.12.3
籍贯:中国
毕业院校: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计算机系)(曾就读于法学院)
就职单位:Google
职位: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裁
经历:
1961年生于中国台湾。
曾就读于卡内基梅隆大学,获计算机学博士学位,后担任副教授;
在苹果公司工作了六年,主管该公司的多媒体部门;
曾担任SGI公司的多媒体软件子公司———Cosmo Software的总裁;
1998年7月加盟微软公司,并于11月出任微软中国研究院(现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
2000年升任公司副总裁,调回总部负责自然界面部。李开复是国际知名的语音识别技术专家,原为卡耐基梅隆大学副教授,曾获《商业周刊》1988年“年度最重要的科学创新”称号。
现在手机上用到的语音拨号功能就是李博士的在卡内基梅隆大学研发出来的。
[编辑本段]人生经历
现与妻子(谢先铃)女儿(李德宁、李德亭)居住美国西雅图
1966 - 1972 台湾就读小学
1972 - 1979 美国田纳西州就读初中、高中
1979 - 1983 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计算机系学士
1983 - 1988 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系博士
1988 - 1990 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系助理教授
1990 - 1996 美国苹果电脑公司(语音组经理、多媒体实验室主任、
互动多媒体部全球副总裁)
1996 - 1998 美国SGI电脑公司(网络产品部全球副总裁、Cosmo 子公司总裁)
1998 - 2004 美国微软公司(微软中国研究院院长、自然互动部全球副总裁)
1988 美国商业周刊最重要发明奖(语音识别)
1989 世界Othello对弈冠军
1991 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最佳论文奖
1998年7月加盟微软公司,并于11月出任微软中国研究院(现微软亚洲研究院)李开复博士曾任微软公司副总裁,负责公司的自然交互服务部,致力于开发使用户界面变得更加简便自然的技术和服务。
2000 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院士
2005年7月,李开复离开微软,闪电加盟Google。并担任Google中国区总裁。
[编辑本段]成就
1、在位于匹茨堡的卡内基梅隆大学任助教期间,他以精深的、创造性的研究成果享誉全球。就在这里,他开创性地运用统计学原理开发出世界上第一个“非特定人连续语音识别系统”,被“商业周刊”授予当年“最重要科学创新奖”,确立了他在信息技术研究领域的泰斗地位。
2、1988年,《商业周刊》授予该系统“最重要科学创新奖”。在校期间,李开复还开发了“奥赛罗”人机对弈系统,因为1988年击败了人类的黑白棋世界冠军而名噪一时。李博士曾以最高荣誉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获计算机学士学位。李开复同时还是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协会的院士。
3、担任SGI公司的多媒体软件子公司Cosmo Software的总裁,负责多平台、互联网三维图形和多媒体软件的研发工作。
4、在加盟Google之前,李开复博士任微软公司自然交互式软件及服务部门副总裁,负责研发各种先进的技术和服务使得人机界面更加简便和自然。该部门负责开发的技术和产品包括语音、自然语言、全新的搜索和在线服务等技术。自然交互式软件及服务部门的使命就是要让所有这些技术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微软的客户。
5、1998年7月加盟微软公司,并于11月出任微软中国研究院(现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李开复在语音识别、人工智能、三维图形及网络多媒体等领域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他的带领下,微软中国研究院以新一代多媒体、新一代用户界面和新一代信息处理技术为主要方向开展基础研究。
[编辑本段]李开复与中国大学生的情结
李开复与中国大学生的近距离接触始于1990年,那时他受联合国邀请来华演讲两周。他到了很多高校,每次演讲结束时,满屋子的学生都不愿离去。他们不停地抛出问题,想知道怎样才能成为一个被微软这样世界顶级公司认可的人才。“一定要帮帮他们。”李开复说,自己被大学生渴望成才的热情感动了。之后,只要学生们给他写信,或者邀请他做演讲,他能做的,都会不遗余力。
李开复还为中国学生创办了开复学生网[1],已经改为我学网。现在活跃在网站社区各版和学生交流的不仅有开复、社区最有价值专家,还有很多热心的各界专家学者。在网站论坛里,开复长期坚持在网上和学生交流、回答学生的问题,正如他所说的:
”我希望能以这个网站为平台,为中国的学生们提供多方面的帮助成长的资源,包括相关的教育文章和网站学习资源、各地高校学生们的经验介绍和心得交流,从而帮助中国学生的成长。
我也希望通过这个网站,和中国的学生们建立友谊,和大家一起交流成长的经历和心得、探讨人生规划和发展。当你遇到挫折时,能以度量、勇气和智慧帮助你渡过难关。”
1、李开复曾有多封给中国学生的信
2000年4月,李开复结束在中国的任职回微软总部做全球副总裁。他突然萌发冲动,在网上给中国大学生写了《我的人才观》及《给中国学生的一封信》。不久,两篇文章在互联网上和中国高校中广为流传。
详细阅读: 《给中国学生的一封信:从诚信谈起》 2003年12月,李开复在写了《给中国学生的一封信》之后,又写了《给中国学生的第二封信》,这封信侧重于谈领导者的重要品质。
详细阅读:《给中国学生的第二封信:从优秀到卓越》2004年5月,李开复在知道了云南大学发生的马加爵事件后,写了《给中国学生的第三封信》,这封信“写给那些渴望成功但又觉得成功遥不可及,渴望自信却又总是自怨自艾,渴望快乐但又不知快乐为何物的学生看的”。
详细阅读:《给中国学生的第三封信:成功、自信、快乐》
2005年2月,李开复回复了“开复学生网”开通以来的第1000个问题,其中一位即将毕业学生的信让开复有了写第四封信的想法。这第四封信“是写给那些希望早些从懵懂中清醒过来的大学生,那些从未贪睡并希望把握自己的前途和命运的大学生以及那些即将迈进大学门槛的未来大学生们的。”
详细阅读:《给中国学生的第四封信:大学四年应是这样度过》 还有《给中国学生的第五封信:你有选择的权利》和《给中国学生的第六封信:选择的智慧》 写给中国学生的其他信件
2005年2月,李开复在《给中国学生的第七封信——21世纪最需要的7种人才》中叙述了“就读大学时,你应当掌握七项学习,包括自修之道、基础知识、实践贯通、培养兴趣、积极主动、掌控时间、为人处世。”
详细阅读:《给中国学生的第七封信——21世纪最需要的7种人才》
2005年7月,李开复离开微软,加入Google,成为媒体和大众关注和评论的焦点。我们来看看李开复自己是如何谈这次“跳槽事件”的。
详细阅读:《Google和中国--追随我心的选择》相关资料:2008年12月“金融海啸中的商机--IT推动商业变革”论坛,李开复先生发表演讲:《谷歌靠云计算成就最好搜索引擎》名人姓名:李开复
2、李开复博客透露大学生活 曾做过很多无聊事
破灭的哈佛、法律、数学梦
上大学前,我的梦想是做一个哈佛人。我有这样一个梦想,一是因为那个笼罩着哈佛大学的光环,也因为我一直把学习法律当做我的目标,并把学习数学当做我的“后备”,而哈佛的这两个专业都是全美最好的。1979年的四月,一封拒信打破我的这个梦想。至于原因,我估计是因为我的SAT英语成绩太差了,只有550分。
在申请大学的时候,我清楚地知道自身条件有不足,不能保证一定能上哪所大学,所以我一共申请了12所学校,这样,我觉得才能把主动掌握在自己手里。回想当时,我的老师们可能都快恨死我了,因为申请大学的材料中需要老师给学生写的推荐信,而对我,他们要一下子写那么多份(当时没有电脑,每封推荐信都需要老师亲手写成)。
最后,我进入了哥伦比亚大学,这是一所很好的学校,法律系和数学系也很有名。哥大给学生很大的发展空间,允许学生学习的课程范围很广。我在大一的时候,大部分时间都在学美术、历史、音乐、哲学等专业的课程,接触了很多东西,我觉得这是找到自己兴趣的机会。直到今天,我还记得哲学系的一个老教授说的话:“知道什么是make a difference吗?想象有两个世界,一个世界中有你,一个世界中没有你,让两者的difference最大,这就是你一生的意义。”
再来说说我的哥大法律梦。当时,我主要学的是“政治科学(political science)”,属于一种“法学博士预科(pre-law)”的专业。但是,上了几门“政治科学”的课后,我发现自己对此毫无兴趣,每天都打不起精神来上课,十分苦恼。其中一门课实在太枯燥,我基本上每堂课都在睡觉,惟一的选择只是在教室里睡还是在宿舍里睡。睡到学期过半后,我的平均成绩勉强够得一个C,我赶在限期的前一天把这门课退掉,才避免了因为平均分不到3.0导致助学金被取消的灾难。
我向家人提起学习法律的苦闷时,他们都鼓励我转系。姐姐说:“你不是高中时就把大二的数学读完了,还得了全州数学冠军吗,怎么不转数学系?”但是,这又让我碰到了我的第二个苦恼。进入大学后,学校就安排我加入了一个 “数学天才班”,那里集中了哥大所有的数学尖子,一个班只有七个人。但很快,我就发现我的数学突然由“最好的”变成“最差的”了。这时,我才意识到,我虽然是“全州冠军”,但是我所在的州是被称为“乡下”的田纳西州,而当我遇到了这些来自加州或纽约州的真正的“数学天才”,我不但技不如人,连问问题时都胆怯了,生怕我的同学们看出我这个“全州冠军”的真正水平并不怎么样。这么一来,我就越来越落后,到今天我对这门课还是“半懂不懂”(这又是一个“沉默不是金”的证明)。当我上完这门课后,我深深地体会到那些“数学天才”都是因为“数学之美”而为它痴迷,但我却并非如此。一方面,我羡慕他们找到了最爱;另一方面,我遗憾地发现,自己既不是一个数学天才,也不会为了它的“美”而痴迷,因为我不希望我一生的意义就是为了理解数学之美。
就这样,我与我向往的哈佛、选择的法律、自豪的数学一一挥别。
因为懂计算机成了校园里的牛人
失去了哈佛、法律、数学,我的未来之路将往何方?幸好还有计算机。
其实,我在高中时就对计算机有很浓厚的兴趣。高中时我很幸运,学校就有一台古董的IBM机器,当时是1977年,计算机还需要靠打卡片的方式使用(就是先在一张一张的卡片上打洞,然后再把这一叠打了洞的卡片输入电脑)。有一个周末,我写了一个程序,让它去解一个复杂的数学方程式,然后把结果打印出来。因为机器运行速度非常慢,写完程序后我就回家了。周一回到学校,我突然被老师叫去骂了一通说:“你知不知道我们所有的纸都被你打印光了!”原来,这个数学方程式有无数的解,周五我走后程序一直在运行,也就一直源源不断地在打印结果。当时的打印纸都是每张连在一起的厚厚一叠,而这样一箱纸可能要花掉学校几十美金,结果被我一个程序全部打光了,老师当然很生气。
大一时,我很惊讶不用打卡片也可以使用计算机,而令我更惊讶的是这么好玩的东西也可以作为一个“专业”。于是我选修了一门计算机课程,得到了我进入大学后的第一个“A+”。除了赢得老师、同学的赞扬,我还感觉到一种震撼:未来这种技术能够思考吗?能够让人类更有效率吗?计算机可能有一天会取代人脑吗?解决这样的问题才是一生的意义呀!
大一期末,我找到一份工作,是在计算机中心打工,他们会按时间付点钱给我作为酬劳,虽然不多,但也是一种鼓励。同学们有什么计算机方面问题都会来找我解决,而且当时“会计算机”在学校里是一件很时髦的事情,大家都觉得这个人太COOL了。甚至那时候我的ID都跟别人不一样:一般人的ID都是“院系名+姓名”,比如学计算机的就是“cs.kaifulee”,学政治的就是 “ps.kaifulee”,而我的是“cu.kaifulee”,cu代表哥伦比亚大学,哥伦比亚+李开复,和校长一样,多牛啊!
当然,我也做了很多无聊的事情,比如做程序去猜别人的密码。那个时候,大家还不知道密码是可以被破译的,当我“黑掉”别人的帐户以后,就用他的名义发一些恶作剧的信。有一次,我用一位男同学的账号在BBS上发了一个“单身女郎征友”的启事,害他莫名其妙地收了一堆情书。这位同学现在也在北京工作,估计他到今天还不知情,下次见到他我一定要记得告诉他,那个启事是我发的。
当时,哥大法律系在全美排名第三,而计算机系只是新设的一个专业,如果我选择计算机这个基础不是很厚重的专业,前途看起来并不很明朗。如果选择法律系,我的前途大概可以预测到:做法官、律师、参选议员等等。因为在我之前有很多范本,我可以照着规划。而选择计算机专业,我甚至连将来要做什么都想不出来,当时也没有软件工程师这种职业。但是,我想的更多的是“人生的意义”和“我的兴趣”(做一个不喜欢的工作多无聊、多沮丧啊!),并没有让这些现实就业的问题影响我。于是大二时,我从“政治科学”转到“计算机科学”。当时,一个物理系的同学开玩笑说:“任何一个学科要加‘科学’做后缀,就肯定不是真的科学。看看你,从一个‘假科学’跳到另一个‘假科学’,跳来跳去还是成不了科学家。”
http://www.5xue.com/modules/wordpress/?p=1258
http://www.a-q.cn/more.asp?name=szly888&id=39294
给中国学生的第七封信——21世纪最需要的7种人才
引言
曾三次获得“普利策奖”的托马斯•弗里德曼(Thomas Friedman)新近推出了一本名为《世界是平坦的:二十一世纪简史》的书。中国在这本书中占有相当大的分量,其中几页还特别提到了我和微软亚洲研究院的传奇。该书出版才几周就一跃成为了排行榜上的第一名。在书中,弗里德曼高度评价了中国人的天分和毅力。他还认为:“经过科技革命和世界性的合作,历史的潮流已将世界各地间的隔阂消除殆尽,如果你不努力赶上时代的潮流,你终将会被历史所遗弃。”
我决定回到中国时,曾经与托马斯•弗里德曼有过一次深入的交谈。我提出:我非常赞赏他的“平坦的世界”的看法,其实,“平坦的世界”需要的是同样的人才,无论你在美国、中国、印度。我同意他提出美国青年需要进步,才能不被时代遗弃。但是,我提出他的书里面谈到的问题似乎把中国与印度的教育过于完美化了。我认为中国的教育和青年也需要同样的激励与进步,才能成为21世纪顶天立地的人才。同时,他也同意他可能为了唤醒美国青年与教育家,特别强调和加深了问题的严重性。
因此,我写给中国学生的第七封信的内容主要就是围绕“21世纪最需要的是什么样的人才”展开的。我们正身处一个“平坦的世界”——在21世纪里,世界任何一个地方需要的最优秀的人才都应该具备国际化、现代化的特点;21世纪里成功的跨国企业需要的也正是来自世界各地,虽然文化背景不同,但在个人素质和满足时代要求方面同样出色的人才群体。因此,这封信不仅仅是写给中国青年的,也同样是写给世界青年的,是写给任何一个希望在21世纪里获得成功的人才的。
人才的标准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东方的战国时代和西方的骑士时代里,最受器重的是力敌万夫的勇士和巧舌善辩的谋臣;在中国的科举时代里,靠着“死记硬背”和“八股文章”而金榜题名的书生最容易出人头地;在西方工业革命风起云涌的日子里,善于用机器的力量改变世界的发明家以及那些精通专业、埋头苦干的工程师成了所有人才中的佼佼者;即便是在刚刚过去的20世纪中,大多数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还停留在专注、勤奋、诚实、服从等个体层面……
但时光荏苒,21世纪已经悄然来到了我们的身边。在今天这个机遇稍纵即逝,环境瞬息万变的世界里,更多的人拥有了选择和决策的权利,更多的人需要在不断学习和不断创新中完善自己,也有更多的人拥有了足够自己施展才能和抱负的空间……大多数人的工作不再是重复的机械劳动,也不再是单打独斗式的发明与创造。人们需要更多的独立思考、自主决策,人们也需要更加紧密地与他人沟通、合作。
[编辑本段]十句箴言
●成功箴言之一:
自信不失谦虚 谦虚不失自信
李开复1961年出生于台湾,母亲在43岁高龄时生下他前,被医生数次劝阻。因为医生透露,如此高龄的产妇很可能生下白痴。但是母亲不顾一切劝阻生下了这个幺儿。这个幺儿在母亲的极度宠爱下自由自在地成长着,喜欢做很多恶作剧。把家里所有的钟表调慢一小时以便晚上床睡觉。把邻居池塘里的水放干以证实邻居池塘里并没有100条鱼。这一切母亲都只是报以宽容的一笑。但是母亲不允许孩子傲慢和目中无人。
当5岁的李开复得意洋洋地对邻居阿姨表示“上小学以后就没有见过99分”后。母亲不允许这样的狂放存在于孩子身上,有史以来第一次打了开复。母亲告诉他,“不只要好好学习,还要改掉骄傲的毛病。自夸是要不得的。谦虚是中国人的美德。”母亲总是不失时机地把做人的道理告诉开复。这一次强烈的记忆,使得开复懂得如何在谦虚和自信中保持平衡,而不会在自卑或自负中跌倒。
●成功箴言之二:
天赋就是兴趣 兴趣就是天赋
李开复11岁留学美国之后,一直在美国成长。1972年,他进入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习“政治科学”专业。然而两年的学习让他知道自己的兴趣并非在政治方面。学习的枯燥经常让他在课堂上昏昏欲睡,学习成绩也不尽如人意。但是,他发现他在选修的计算机课上,有着惊人的天赋。往往是别人还在苦思冥想如何写出程序时,他早就把程序写完而无所事事。后来,他发现他像发疯一样爱上了这门学科。因此,在大学二年级时,他自己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转系!”这意味着他将从一个全美排名第3的专业转到一个毫无名气可言的专业。但是,他听从了内心的选择,还是选择了计算机专业。而这个决定,改写了他一生的轨迹。
●成功箴言之三:
思考比传道重要 观点比解惑重要
李开复以哥伦比亚大学计算机专业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以后,顺利进入匹兹堡的卡内基·梅隆大学就读计算机专业的博士。在读博士之前,他的系主任Haberman就告诉他,读博士的目的,就是要做出世界上一流的博士论文。至少在本领域是世界顶尖的。这句话让李开复十分震撼。然而,下面一句话,让他受益更深,Haberman说,“做出一流的博士论文,也不是读博士的最终目的。而是你在读博士的过程中,获得一种思考的方法,而这种方法将使你在任何一个领域,都获得顶尖的成功!”而李开复的努力证实了这种说法。李开复关于统计学方法做出的语音识别博士论文至今还是语音识别产品的理论基础。而李开复也在博士生涯中,学会了解决问题,拥有了战胜困难的勇气。
●成功箴言之四:
我不同意你 但我支持你
李开复在读博士期间选择的研究方向是“语音识别”。师从博士生导师罗迪。罗迪教授鼓励李开复用专家统计的方法来研究语音识别,而李开复在这个领域经过了一番研究后,发现语音识别用这个方法可以获得特定语者95%的语音识别率。李开复把整个研究过程写了一篇论文。一经发表,得到了很正面的回馈。但是他最终发现,专家系统是有严重局限性的,无法延伸到做不特定语者的语音识别。他认为有数据的支持的统计模式是唯一的希望。当他把想法告诉导师,罗迪告诉他,“我不同意你,但是我支持你!”这样的说法让李开复备受感动,成就了李开复博士论文的成功。他的论文当年被评为《商业周刊》最杰出创新。
●成功箴言之五:
挫折不是惩罚 而是学习的机会
李开复在博士生生涯里,成绩依然优秀。他用统计学做出的语音识别率大大地提高了,而博士论文发表在国际期刊上,让全美的科技界震惊。这样一个明星学生可以说在卡内基·梅隆里没有什么忧愁可言。然而,一次暑期课程让他经历了不小的挫折。1983年暑假,李开复得到了暑期工的工作。
其任务就是教宾夕法尼亚州60个最聪明的高中生计算机课程。李开复自己对那段时光非常享受,每天忙碌地备课,还想出各种教学方法。但是,他领取薪水的那一瞬间看到学生的评语,才知道学生认为,“李老师的教学就像催眠曲!”这样的评价无疑使得李开复备受打击。
然而,李开复并没有气馁。他把失败当成了学习的机会,因此获得了成功。他在此后的生涯里,尤其是回到中国以后,做了上千场的演讲。这无疑得益于学生时代的练习。
●成功箴言之六:
创新不重要 有用的创新才重要
在苹果和SGI李开复度过了八年科学家到产品副总裁的路程。在这段路程上,他有许多成功,例如苹果的QuickTime,但是在SGI他碰到了巨大的挫折。他的团队发明的三维浏览器,在市场上失败,整个团队和产品被公司廉价卖掉。这时,他又发挥了“从挫折中学习”的反省。他理解了,仅仅有科学家的“新”、“酷”的创新是不够的。创新必须是针对用户的,必须是有用的。做产品的管理,必须把用户放在第一位。李开复1998年夏天回到中国,在中国开创微软中国研究院。这时,他把这个教训带入中国团队。
●成功箴言之七:
完美的工作 成长兴趣 影响力
2000年,李开复被调回微软总部成为微软全球副总裁。几年工作后,他深深地体会了一个完美工作的标准,那就是自己有浓厚的兴趣,能有成长的空间,并具备一定的影响力。他怀念着在中国研究院的兴趣,还有在刚调回美国的学习,但是他期望着有更大的影响力。当他发现谷歌将开始在中国创建时,他主动找到了谷歌CEO施密特,并表示愿意加入谷歌。而施密特十分高兴,在一个月之后就给了李开复OFFER。李开复说,当你遇到喜欢的工作机会,不需要任何的迟疑,而需要积极主动来争取。因为这样的机会往往炙手可热,一秒钟的犹豫你就可能与之失之交臂。
●成功箴言之八:
用勇气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
2005年,是李开复的转折年。他没有想到,一次普通换工作的经历引发了一次地震。微软的诉讼使他陷入了人生最低的低谷。对他的虚假负面报道铺天盖地而来。但是,他想到了他一生的座右铭:用勇气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用胸怀接受不能改变的事情,用智慧分辨两者的不同。
于是,他全力以赴地投入了这场战斗,不再理会那些不能改变的谣言。将从微软提取的30万份邮件资料中找寻有利的证据以证明自己的清白。经过两个月的努力,法庭同意李开复到谷歌工作。最后,当李开复回到媒体面前开始工作时,他发现,没有一个记者还提问与诉讼有关的问题,因为作为官司的胜利者,媒体不再相信那些谣言。
●成功箴言之九:
做最好的领导 让员工做有兴趣的事
谷歌公司聚集着世界上最天才的工程师们。如何管理这些“天才”,是摆在李开复面前的另一个课题。李开复非常推崇“放权”式的管理,他深知在以创意为主要生产力的公司里,不能严格地恪守那些死板的规定。他可以让员工自己提出研究的方向。大家讨论决定。也可以让员工用20%的时间做自己喜欢的项目。他甚至可以让员工对公司提出建议。如果合理就采纳。谷歌里自由的环境非常有名。作为管理者,他主要是在公司战略、每年的目标、合作伙伴、总部沟通上努力,其他的时间,他更是一个企业文化的维护者、公司的发言人、员工的教练。
●成功箴言之十:
价值不是你拥有多少 而是你留下多少
什么是成功?是否拥有了名利就算成功。对此,李开复回答,你的价值不是你拥有多少,而是你留下多少。当他的一个同事赚够了钱而发现失去人生目标时,才意识到,人生的价值在于贡献,和对他人的影响。
李开复曾经有过一个独特的梦想,就是在中国创建一所一流的,有世界影响力的私立大学。他甚至身体力行地为此多方奔走。但是最终因为种种原因没有成功。但是他并没有气馁,而是用另外的方式实践梦想。他说:“我不能改变教育,但是我可以帮助学生。”他给中国的大学生写信,写书,办了“我学网”,每年面对十万学生做演讲。在帮助学生的过程中,李开复看到中国大学生的成长。他说,他曾经想过自己的墓志铭应该有科学家或者企业家的注脚。但是,他说他现在已经没有这种想法,如果他的墓志铭上有热心教育者的字样,他会感觉到内心的温暖
李开复成长中的十个启发
李开复成长中的十个启发
10月17日,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开复来到浙江大学紫荆港校区举行专题报告会,以成长中的十个启发为题,与浙大学子一同分享成长中的得与失、苦与乐,为其创业引路。
一、自信中要不失谦虚 4岁的时候,我跟父母说:“幼儿园太无聊了,我不想上了,我要读小学。”妈妈看我很自信,拍板说:“只要考得上,你就去。”
很幸运,我考上了,因为年纪太小,父母还主动帮我联系私立学校。
一天,邻居阿姨看到小小的我,就跟我开玩笑:“你读得来吗?”
“我还没看到过99分呢。”言下之意每次都考100分。
一周后,我拿着90分的考卷回家,被妈妈结结实实打了一顿。妈妈很生气:“我记得那天你对阿姨夸下的话,打你不是因为成绩不好,而是太自大。”
从此,我就记下了这个教训并受益终身——自信,但在自信中要不失谦虚。
二、天赋就是兴趣,兴趣就是天赋
我十岁开始了在美国的留学之路。
高中时,开始第一次创业,和同学们做餐巾的扣环,因为客户是自己的父母,所以赚了些钱;第二年我向导师提出,要求重新来过,我要找到真正的客户。当时学校把午餐时间从70分钟改到50分钟,同学们意见都很大,我们抓住这个机会,出售印着“I want longlunch”的T恤,卖给同学,大受欢迎。
很多年后,有人问我: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怎么办?我告诉他:那就用更多的时间找到兴趣;如果再找不到,送你一个秘诀——天赋就是兴趣,兴趣就是天赋。
三、思考比传道更重要 观点比解惑更重要
大学的时候,凭著兴趣我选择了计算机系。系主任尼克跟我们传递了一个观念——思考比传道更重要,观点比解惑更重要。
教育,就是知识都忘光时剩下的那点东西,也就是学习的能力。
四、我不同意你,但是我支持你
毕业论文中,遇到了小麻烦,和导师的方向不一样。是和权威顶撞,还是坚持自己的想法?导师对我的态度是——我不同意你,但是我支持你。不但让我自己尝试,还为我赢得了经费上的支持,他的话至今印象深刻:“在科学的领域里,我们要有胸怀,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
五、挫折不是惩罚,而是学习的机会
毕业后留校任教,其中一项任务是教一群天才高中生编程,8周教学结束后,60个学生全部合格。我高高兴兴到系主任那拿薪水。
系主任的桌上放著一沓学生对老师的点评,我要求看看,结果是惨不忍睹。
学生们给我取绰号,把我的课堂称为“8点开复剧场”,说我的课程让人昏昏欲睡,天知道我当时自我感觉多么良好。
但挫折不是惩罚,而是学习的机会。我主动请教热门老师,他们教我,教学要有目光接触,如果害羞,就看最后一排同学的头顶;上台紧张的话,双手按著讲台,人家就看不出你在发抖。至今,我还保留着这些习惯。
六、创新不重要,有用的创新才重要
教书工作两年后,我加入了苹果,之后到了SGI(美国视算科技公司)。在SGI做了一个很酷的三维浏览器,台下有人用过吗,没有?当然,因为失败了,100人左右的团队,90人最后失业。
这么酷的产品为什么失败?因为科学家做产品,衡量的标准是“新”,但产业首先要求的是“有用”。
我们的创业也是一样——创新不重要,有用的创新才重要。
七、我们需要用勇气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用胸怀接受不能改变的事情,用智慧分辨两者的不同
2005年,谷歌准备进入中国,我想跳槽,结果东家微软很生气,问题很严重,把我和谷歌告上了法庭,微软用上千万美元雇用顶级的律师来阻击我,媒体也质疑我的诚信。
我用上了自己所有的法律和计算机知识,坚持之下,官司取得了胜利。
有的时候,我们需要用勇气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用胸怀接受不能改变的事情,用智慧分辨两者的不同。
八、求知若饥,虚心若愚
2005年9月,我开始了在谷歌的工作,我在这里学到的不仅是最精确的搜寻技术、最大规模的数据中心,还有最好的创新模式和如何打造一个工程师最向往的公司。
美国做过一个调查,人的一生平均换4到5个工作。求知若饥,虚心若愚,是要永远保持的。
九、追随你的心,用它引领你的一生,任何其他事情都是次要的
每个人总有些想坚持的东西。追随你的心,用它引领你的一生,任何其他事情都是次要的。不要让任何人的意见淹没了你的心声。
十、一个人的价值不是你拥有多少,而是你留下了多少
我这次选择了创新工场,今年9月成立,每年尝试20个新的创意,并拆分出3-5个独立运营公司,我的目标是把它办成创业的黄埔军校。
这个选择正确吗?人生的目的是什么?是钱?得到之后,会更快乐吗?你的价值在哪里?
一个人的价值不是你拥有多少,而是你留下了多少。我希望百年之后,我的墓志铭上,留下的是这样一段话:李开复(1961-20??),热心的教育者,经过写作、网络、演讲,他在中国崛起的时代帮助了众多青年学生,他们亲切地称呼他:“开复老师!”
李开复成长中的十句格言
李开复成长中的十句格言:求知若饥 虚心若愚
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开复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以《促我成长的十条箴言》为题,用平实而不失幽默的语言,讲述了自己的很多故事,与7000余名学子一同分享自己成长过程中获得成功时的激动与喜悦,经历困难与挫折时的蹉跎与彷徨,为青年学子指点人生。
1、“自信不失谦虚,谦虚不失自信。”
李开复讲道,小时候,当他拿着90分的考卷回家,却被妈妈结结实实打了一顿。妈妈生气地告诫他,打你不是因为成绩不好,而是太自大。从此,他就记下了这个教训并受益终身———自信,但在自信中要不失谦虚。
2、“天赋就是兴趣,兴趣就是天赋。”
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我,终于明白。做最好的自己,这么傻的书名,却成为我读完全书时真正的信念! 做一个真实的自己,一个成功的自己,一个最好的的自己。我感谢这本书,让我明白了那么多。这个暑假也总算是没有慌度。
有一片云彩,那是母亲的头发;有一片湖泊,那是母亲的眸子;有一抹红霞,那是母亲脸颊上淡淡的血色;有一片开花的原野或神秘的大海,那是母亲的微笑。
李开复11岁留学美国。大学二年级时,他作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转系!而这个决定,改写了他一生的轨迹。“如果你很爱一件事情,吃饭、睡觉、洗澡都在想这个事情,你在这个领域不成功都很困难。”李开复这样说。
他认为,首先求职者要注意仪表。对学生来讲,最重要的是四个字:干净、整洁。干净,首先就是要头发整齐,有前刘海儿的尽量不要让头发遮住眼睛,侧发不要挡住耳朵,这样可以显得精明强干。再次,女生尽量不要染发,有些公司和机关讲究庄重大方,个性是不允许过分张扬的。此外,千万不要化浓妆,学生的基本形象就是朴素大方,不应追求花哨。其次,要注意仪表仪态。这也可以用四个字加以概括,那就是自然大方,畏畏缩缩容易给人一种没见识的感觉。此外,在面试时要充分注意细节,比如看考官时,要均匀扫动,不能只看一位,并且距离不同,看人的部位也应该不一样;离考官3米左右眼光要柔和,时间也不可过长;屁股要坐在凳子的前2/3处,有助于调节呼吸和神情。
3、“思考比传道更重要。”
根据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与安排,紧跟高中课程改革的步伐,以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为指导,确保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前进,促使广大学生的自主发展。
读博士之前,李开复的系主任告诉他:“做出一流的博士论文并不是你的论文本身,而是读博士过程中所得到的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你未来才能解决其他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思考,也就是思考比传道更重要,来这里不是听老师教你怎么走,而是学会如何思考或者学习如何学习。”老师的这番话让他受益一生。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时间如流水一般飞快的消逝着,很多记忆已经伴随着时间的消逝而褪色,一点一点的被我淡忘。
4、“我不同意你,但是我支持你。”
5、“挫折不是惩罚,而是学习的机会。”
6、“有用的创新才重要。”
7、“用勇气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用胸怀接受不能改变的事情,用智慧分辨两者的不同。”
8、“求知若饥,虚心若愚。”
李开复在博士生生涯里,成绩依然优秀。他用统计学做出的语音识别率大大地提高了,而博士论文发表在国际期刊上,让全美的科技界震惊。这样一个明星学生可以说在卡内基?梅隆里没有什么忧愁可言。然而,一次暑期课程让他经历了不小的挫折。1983年暑假,李开复得到了暑期工的工作。
记得看电视时曾看到对才女徐静蕾的一个采访,她说:现在的她,时常因为一些小事而心生感动。我很有同感。
9、“追随你的心,用它引领你的一生,任何其他事情都是次要的。”
欠缺人缘:易嫉妒他人,并不欣赏别人的成就,更不愿意向他人学习,以致在需要同事帮助的时候,没有人肯伸手援助。
10、“一个人的价值不是你拥有多少,而是你留下了多少。”
十句励志格言
1、如果你浪费了自己的年龄,那是挺可悲的。因为你的青春只能持续一点儿时间很短的一点儿时间。王尔德
2、友谊有许多名字,然而一旦有青春和美貌介入,友谊便被称作爱情,而且被神化为最美丽的天使。克里索斯尔
3、青春像只唱着歌的鸟儿,已从残冬窗里闯出来,驶放宝蓝的穹窿里去了。闻一多
4、有人说青春就是批判的年华,这种说法并不夸张。这种批判的特点是很高的积极性和很强的原则性。苏霍姆林斯基
5、青春是多么可爱的一个名词!自古以来的人都赞美它,希望它长在人间。丰子恺
6、春是自然界一年中的新生季节,而人生的新生季节,就是一生只有一度的青春。西塞罗
7、世界上是先有爱情,才有表达爱情的语言的,在爱情刚到世界上来的青春时期中,它学会了一套方法,往后可始终没有忘掉过。杰克伦敦
8、迁延蹉跎,来日无多,二十丽姝,请来吻我,衰草枯杨,青春易过。莎士比亚
9、你不能同时又有青春又有关于青春的知识。因为青春忙于生活,而顾不得去了解;而知识为着要生活,而忙于自我寻求。纪伯伦
10、青春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宝贵之时期也。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身。陈独秀
1、劳动和人,人和劳动,这是所有真理的父母亲。苏霍姆林斯基
2、管理的第一目标是使较高工资与较低的劳动成本结合起来。泰罗
3、在人的生活中最主要的是劳动训练。没有劳动就不可能有正常人的生活。卢梭
4、人生的意志和劳动将创造奇迹般的奇迹。涅克拉索夫
5、劳动是万物的基础,劳动者是支柱,他支撑着文明与进步的结构和它那辉煌的穹隆。莫格索尔
6、知识是从劳动中得来的,任何成就都是刻苦劳动的结晶。宋庆龄
7、劳动永远是人类生活的基础,是创造人类文化幸福的基础。马卡连柯
8、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如户枢,终不朽也。华佗
9、热爱劳动吧。没有一种力量能象劳动,既集体、友爱、自由的劳动的力量那样使人成为伟大和聪明的人。高尔基
10、一个埋头脑力劳动的人,如果不经常活动四肢,那是一件极其痛苦的事情。托尔斯泰
1、成功大易,而获实丰于斯所期,浅人喜焉,而深识者方以为吊。梁启超
2、最成功的说谎者是那些使最少量的谎言发挥最大的作用的人。塞巴特勒
3、修养的花儿在寂静中开过去了,成功的果子便要在光明里结实。冰心
4、霸祖孤身取二江,子孙多以百城降。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王安石
5、按照自己的意志去做,不要听那些闲言碎语,你就一定会成功。纳斯雷丹霍查
6、生存的第一定律是:没有什么比昨天的成功更加危险。未来学家托夫勒
7、我年轻时注意到,我每做十件事有九件不成功,于是我就十倍地去努力干下去。萧伯纳
8、正直和诚实还没有发现代用品,人们缺少它就没法取得成功。布雷默
9、你因成功而内心充满喜悦的时候,就没有时间颓废。弗兰克迈耶
10、人在意志力和斗争性方面的长处或短处,往往是导致他们成功或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哈代
1、人类的全部历史都告诫有智慧的人,不要笃信时运,而应坚信思想。爱献生
2、人在智慧上应当是明豁的,道德上应该是清白的,身体上应该是清洁的。契诃夫
3、即使在最聪明的人身上,本能也一定先于智慧。欢对于人来说,本能有时也许是更为理想的向导。乔李洛
4、真正勇敢的人,应当能够智慧地忍受最难堪的荣辱,不以身外的荣辱介怀,用息事宁人的态度避免无谓的横祸。莎士比亚
5、人们在一起可以做出单独一个人所不能做出的事业;智慧、双手、力量结合在一起,几乎是万能的。韦伯斯特
6、智慧不能创造素材,素材是自然或机遇的赠予,而智慧的骄傲在于利用了它们。埃德蒙伯克
7、如果说,友谊能够调剂人的感情的话,那么友谊的又一种作用则是能增进人的智慧。培根
8、真正的美德不可没有实用的智慧,而实用的智慧也不可没有美德。亚里士多德
9、生活中最重要的是礼貌,它比最高的智慧,比一切学识都重要。赫尔岑
10、在智慧提供给整个人生的一切幸福之中,以获得友谊最为重要。伊壁鸠鲁
男人要记住的十句励志格言
1、不要在女人面前自以为是,不要低估看起来很软弱的女人。男人可以征服天下,最后却往往输给女人。
世界的设计创造应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谋取金钱,人并非以金钱为对象而生活,人的对象往往是人。——普希金
2、男人许女人一纸婚约,不仅仅是爱情,更是一份责任。履行一份责任,要远比一句空洞的承诺对女人更有吸引力。
有没有一个人,你想见,却又见不到;有没有一个人,你想爱,却又不敢爱;有没有一个人,你想忘,却又不舍忘。
3、男人骗女人一夜,女人骗男人一生。用下半身干活,用上半身思考,否则,你无路可逃。
4、对女人来说,年轻漂亮并不是优势,但对男人而言,年轻并不是什么资本,真正的资本是智慧和谋略。
人的一生总要经历千千万万种,大大小小的选择。有时是双向的,有时是多向的。总之,每个人都有从十字路口经过的时候。有人可能从容地走过,也有人会站在中间,排徊着彷徨着,有种进退维谷不知所措的感觉。
越是单纯的东西,越是需要付出百倍的努力去捍卫它。把一种单纯的信念贯穿于生活之中,往往需要付出并不简单的代价。
5、没有一个女人可以真正原谅男人的背叛和离弃。在女人心目中,男人的背叛和离弃,就已经宣布男人死亡。
爱情是什么?让人无所适从,让人神魂颠倒,面对爱情的时候,勇敢一点,大胆说出自己的爱,有花堪摘直须摘,莫待无花空折枝。人,总会生老病死,怎么过都是一生,错过了爱情就错过了生命的精彩。
6、一场美丽的艳遇背后,都是一个致命的陷阱。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同样,天下也没有女人免费提供的床。
7、现实中真正幸福的爱情,往往不是那些大富大贵买得起999朵玫瑰的有钱人,也不是贫困交加的“无产”阶级,而是仅够买得起一朵玫瑰,过着小日子的芸芸众生。
8、一生中值得爱的女人很多,而真正可以爱的女人却很少。珍惜并善待愿意和你一生一世相守相伴的女人。
9、男人能否最终拥有话语权,不在乎你过去做过什么,而在于你现在拥有多少权力或财富。
10、不要去苛责和谩骂你身边取得成功的人,多追问一下自己为什么不成功。做男人要大气,大气的男人拥有更大的人生舞台。
成长励志格言50句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应该笑着面对生活,不管一切如何。
对人说不,生命是一切宝物中最高的东西。
最杰出的人总是用痛苦去换取欢乐。
我们知道自己现在是什么,但却不知道自己将来会是什么
使一个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也即等于延长了人的生
生命是珍贵之物,死是最大的罪恶。
生活有千百种形式,每人只能经历一种。别人的幸福,那是想入非非,即便得到也不会享那个福。
懂得生命真谛的人,可以使短促的生命延长。
生命不仅可以用年月计算,有时事件也是最好的日历。
生命是惟一的财富。
尊重生命,完全尊重生命。
人生就像奕棋,一步失误,全盘皆输。
人生有两出悲剧:一是万念俱灰,另一是踌躇满志。
谁的思想最丰富,感情最纯正,行为最高尚,谁的生活最充实。
每一动物都希望按自己特定的生活,狮子希望过狮子的生活,人希望过人的生活。
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是许多人连一次也不善于度过。
了解生命而且热爱生命的人是幸福的。
我总觉得,生命本身应该有一种意义,我们绝不是白白来一场的。
鱼生于水,死于水;草木生于土,死于土;人生于道,死于道。
得其志,虽死犹生,不得其志,虽生犹死。
本来,生命只有一次,对于谁都是宝贵的。
视死若生者,烈士之勇也。
生命如流水,只有在他的急流与奔向前去的时候,才美丽,才有意义。
动则生,静则乐。
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我认为人生的全部意义,在于精神、美和善的胜利。
没有奋斗,人生便寂寞难忍。
人生意义的大小,不在乎外界的变迁,而在乎内心的经验。
我们的生命是天赋的,我们惟有献出生命,才能得到生命。
生命的意义是在于活得充实,而不是在于活得长久。
人不应该像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
世间之活动,缺点虽多,但仍是美好的。
人生不售来回票,一旦动身,绝不能复返。
在我们了解什么是生命之前,我们已将它消磨了一半。
生命短暂,切不可猬琐偏狭。
没有人永远活着,没有东西可以经久。
生命,只要你充分利用,它便是长久的。
流传于高人圈子里的十句人生经典格言
1.乌龟在地上是跑不过兔子,可乌龟在水里永远比兔子游的快。
——不要放错自己的位置。
2.乌鸦学老鹰去抓羊,结果被羊毛卷住了爪子,最后被牧羊人活活的摔死了。
成功呈概率分布,关键是你能不能坚持到成功开始呈现的那一刻。成功与不成功之间有时距离很短——只要后者再向前几步。
——不是每一种鸟都叫鹰,认清自己你才能活下去。
3.有一天蚂蚁去和大象比力气,蚂蚁自豪的说自己能举起比自己重一百多倍的东西,这时大象抖抖了身上的泥,结果却把蚂蚁砸死了。
做个美丽的人也许容易,但有一段美丽的人生却很难。怎样的人生才算精彩呢?有梦想并且在实现的路上;有爱人且能久久的在一起,不畏惧人言,能享福也吃过苦。美丽不是浮华,而是挫折失利前的淡定,也是荣耀光芒下的沉默。生活的风浪会教给你:心静,才是真的美。
——永远不要比错对象,不然会死的很惨。
4.马在沙漠里碰见了骆驼,马嘲笑骆驼的背说:“嘿,老兄你的背真丑!”骆驼没有理马只是继续赶路。最后骆驼走出了沙漠,马却再也没有出来,看着马的尸体骆驼笑了。
——不要嘲笑别人的外表,不然说不定哪天你就会成为了别人的笑话。
5.有一只兔子很懒,总是在自己的窝边吃草,最后被猎人逮住了。
——吃窝边草的时候想想后果,如果你觉得吃的起你就吃,吃不起千万别吃。
6.森林举行选美大赛,孔雀第一个报了名觉得自己肯定能拿冠军,结果连初赛都没过。孔雀很生气,就去找山羊评委。山羊评委说:“孔雀你开屏虽然美丽,但却露着屁股!”孔雀很尴尬的离开了。
——照镜子的时候不要光看前面,也看看后面。
7.夏天非常热,斑马去河边喝水,正好看见河马在河里玩,斑马就想它能玩为什么我不能玩啊。斑马就跳下去玩,可没一会鳄鱼就把它咬死了。
当一个人感到很知足,心不烦,身不疲,无所求,心能安的时候,快乐就在其中。当一个人感到吃得下,玩得动,睡得好,没牵挂,很满足的时候,幸福就在其中。
没有机会做大事的人,是因为没有通过做好小事来证明自己的实力。放在越不起眼的地方,越要主动发光。在别人不敢委以重任之前,把小事做到极致,来证明你的实力。可惜大多数人永远都想不明白这个道理,怨天尤人者居多,有的似乎明白了,又不去实践,所谓蹉跎岁月,想必就是如此。
——没那实力就别玩,因为你输不起。
8.一只鸭子看见大雁在天空飞的很自在,觉得自己也没差什么怎么就飞不起来。结果它跑到悬崖边上纵身一跳,没扑腾几下它就垂直掉下去了,摔了个半身不遂。
——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之前,不要贸然的去未知的领域尝试。
9.狮子邀请老虎去山谷捕猎,答应把捕到的猎物一半给它,老虎想了想就去了。到了山谷狮子就堵住了唯一退路,把老虎吃了。
——和强大的竞争对手合作一定要想好退路。
10.一只乌龟在沙滩上晒太阳,这时飞来一只老鹰,乌龟觉得自己有坚硬的壳,老鹰拿它没办法就有恃无恐。结果老鹰一爪子抓起了乌龟,飞到上千米的高空,在飞过一片岩石的时候狠狠的把乌龟摔了下来,乌龟连肠子都摔出来了。
——不要对自己过于自信,能收拾你的人比你能想到的多得多。
每个企业家都有自己的特色和风格,但他们还有共同的特征,那就是:有正确的判断力,有决心,敢于创新,勤奋工作。
感悟人生的经典句子,句句精辟我们都太容易让一首歌带自己对号入座,听见一首歌的时候,好像自己就行走在歌词里。
名句作为警示自己的句子,希望以上《李开复成长中的十句格言》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如果还想获取更多名句内容可以点击 五言十句唐诗 专题。
李开复与唐骏的曾经的关系是同事吗
他们互相认识,以前在同一公司时只不过两个人不在同一个部门,李开复主管的是开发,唐骏主管的是市场。当然唐骏之前做的也是开发。李开复与唐骏都是非常成功的职业经理人,在他们身上有着很多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但并没有妨碍他们成为优秀的职业经理人。正好前后一年读到他们各自的传记《世界因你不同》、《我的成功可以复制》,今天就他们俩的职业经理人道路进行比较。出发点不一样,但都对技术痴迷。李开复出生于台湾,11岁赴美国学习,哥伦比亚大学学士、卡内基梅隆大学博士毕业;唐骏出生在常州,从北京邮电大学本科毕业,后来到日本、美国留学,后来在美国博士毕业。他们在技术领域都属于专家,李开复在语音识别技术方面得到国际上的认可,唐骏发明了卡拉OK计分器。工作起点不一样,但都加入微软。李开复博士毕业后留校工作2年,后进入苹果公司工作6年,SGI公司工作2年,1998年加入微软;唐骏博士毕业后开始创业,自办美国双鹰公司、好莱坞娱乐影业公司等,1994年加入微软。两个人都于2004年离开微软。都离开微软,但没有离开中国。离开微软后,李开复到了google公司,并创办google中国公司,2009年开始创业,正式推出创新工厂;唐骏离开微软后,先后加盟盛大网络、新华都集团,在中国取得“中国第一职业经理人”称号。管理方式不同,但都取得了成功。李开复的管理方式更加中国,他喜欢和员工打成一片,和员工建立一种平等、开放的关系,特别在开创微软中国研究院、google中国公司的过程中,都表现的非常温和,常常以一种朋友的身份与员工相处;唐骏的管理方式更偏西式,愿意和员工保持一定距离,工作与私下分得很清楚,在工作期间,不与员工、老板有私交,其在建立微软中国研究中心、盛大网络期间都持这种方法。性格不同,但都非常执着。李开复更加感性,比较尊重内心的向往,例入大学从数学系转到计算机系,从微软到google,从google到创业,更有办一所大学的梦想;唐骏更加理性,他放弃创业加盟微软,到后来的盛大网络,到新华都,都是为一个职业经理人的梦想在奋斗,在实现自己职业经理人的梦想的同时,也帮助陈天桥、陈发树实现了企业家的梦想。从“小我”到“大我”的蜕变。李开复的大学演讲、办大学的梦想、开办创新工厂,我认为是他个人从“小我”到“大我”的转变,他选择用演讲、用创业的方式来引导中国青年的进步,这种行为也是担负社会责任的体现;唐骏用现身说法表达了“职业经理人”的价值,并为中国职业经理人树立了一个榜样,他同时认为管理是可以复制的,所以也给职业经理人提供了一些企业管理的方法,在最近的新华都基金上,仿佛有一个更大的舞台供他实现回溃社会的梦想。
雅思考试 托福考试 留学攻略 留学院校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