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不是在写新闻
就是在采访新闻的路上
当你为一篇篇精彩的报道而感动时
为一幅幅生动的图片而赞叹时
你是否想了解这些新闻背后的那些故事?
今天是11月8日
是我国第二十一个记者节
今天,他们现出了“原形”
告诉大家记者究竟是个怎样的职业
今天,他们抢了一次“头条”
分享自己的心路历程、酸甜苦辣
只争朝夕 不辱使命
□萧森
前些日子,几位熟悉的媒体人离开了传统媒体,有的转行经商,有的做自媒体,有的供职于私企。这样的消息在媒体界常有,但对我这个一直坚守在民生新闻调查一线的“老记”来说,不免产生些许莫名的忧伤和感慨。
平时,我们都在关注采访对象,而在今年记者节来临之际,就以这样一种形式记录一下自己的心路。
“求真相,持真理。”这句话一直扎根于我心灵深处。在20余年的采访生涯里,我始终站在离真相最近的地方,并为之不懈追求。从事新闻工作以来,大多数时间承担着一些重要热点新闻的调查,“关注民生,与民同行”,是我们常常行走在大街小巷、乡间村落的写照。
赣州市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和赣州时的殷殷嘱托,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把“着力解决百姓身边的急难事麻烦事烦心事”作为抓手,推动主题教育出成效、见实效。2019年7月,赣南日报在一版开设专栏,刊发大量聚焦百姓身边“三事”的稿件。赣南日报社民生新闻部记者尽最大努力把老百姓身边的那些“烂事”,通过新闻媒体的关注来促进解决。
农民工管先生来到报社反映,他不仅1900元血汗钱没拿到,还遭到人身威胁;李洋平家人车祸受伤住院,申请法院先予执行未果,不知何时盼来手术费……每一天,赣南日报要接到许多群众来电、来信、来访反映问题。尽管媒体无法直接解决问题,但有责任去为老百姓分担。于是,媒体顶着种种压力,为社会传递出“党报帮你办”的公信力。
不惜一切追求真相,坚持说真话、求真理,这是记者应有的担当。许多人并不认识真相守护者秦博,他曾以深度报道记者的身份现身《我是演说家》节目,讲述了那些新闻报道背后不为人知的惊险故事。这是部分一线记者的工作现状,也激励和警醒着民生新闻调查记者。
一个人身处阳光下,就能感受到温暖;心中有阳光,就能照亮前行的路。近几年来,随着年岁的增长,我心中的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越来越强烈。我常告诫自己,做一名合格的马克思主义新闻工作者,就要看得见老百姓那些期盼的眼神,听得进老百姓的喜怒哀乐。
在岁月的磨砺中,我变得越来越坚强,坚持着心中那份职业理想,坚持着扛起沉甸甸的责任,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把握新时代脉搏,不断增强“政治家办媒体”的意识,不断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加强调查研究,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新业态,对于各种声音不能置若罔闻,也不能人云亦云,要真正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检视工作,用心用情记录时代变化、传播党的主张、反映百姓心声,守望公平正义,弘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传递正能量。我起早贪黑,任劳任怨,不记得失,只为记者的初心和使命。
作为一直奔跑在民生新闻一线的记者,应该是一个什么的样子?我想用两句话共勉:任劳任怨心怀担当守正道,无怨无悔情系岗位争朝夕。也许这是一名记者心无旁骛、致力于新闻工作,努力奔跑应有的样子。
转战阵地 讲好故事
□钟瑜
还没来得及整理思绪和回忆,又一个记者节悄然而至。上级交代的项项任务,每个战场的未尽事项,眼前任务如何完成、尚有哪些即将要做、还有哪些需提前考虑……2020年,在这些思虑中即将逝去,但春节后上班第一天抽调到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履职的情景仿佛发生在昨天,在创国卫一线谋划报道依然还在进行……为了这份责任,为了不负托付,为了记者的这份荣耀,2020年,注定忙碌,注定丰满,注定需要在多个新闻宣传阵地上驱驰。
自今年2月初抽调至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工作,我主要承担新冠疫情信息采集、编辑、报送等工作。这本与新闻关联不大,但记者的敏感让我意识到,公众关注就是新闻,抗疫工作的每个动态、每项措施、每条经验都备受社会重视。两三个月内,我撰写抗疫报道70余篇,还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克服信息渠道少、人手紧张等困难,在较短时间内,丰富了信息来源渠道,传递了赣州抗疫声音,每天一期专报为领导决策提供了全面的信息参考;创文报道督查跟踪、创国卫报道多体裁、成体系、正反面有序推出,为推动工作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
学习为前提,担当尽责蓄动能。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来袭,为做好本职工作,必须先了解疫情,了解政策,了解动态,了解各地经验做法。要尽好责,必须迅速进入角色。我边工作边学习,仔细研读市指挥部出台的措施文件,浏览大量市内外、省内外媒体信息,详细研读省疫情防控简报了解用稿趋势动态,厘清要情专报编辑思路,每天工作至次日凌晨,为做好工作奠定了较扎实的知识储备基础。要做好创国卫报道、创文报道,也首先必须了解庞大繁杂的测评体系,我市工作思路、动态和亮点,责任逼迫我们不得不学。
热情为动力,讲述赣州好故事。为抗击疫情,赣南大地处处演绎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天天创造出令人振奋的新鲜成绩。为讲好赣州故事,向全省全市推介赣南人民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进行的波澜壮阔的抗疫行动,我们千方百计拓宽信息渠道,每天策划选题,勤于沟通对接,沙里淘金识优选优,省简报刊发稿件居全省前列,较全面地反映了赣州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总体思路举措、特色亮点和感人事迹等;创文现场督查、创国卫曝光全面开花。为将工作做出影响,产生实效,必须每天白天在单位、创文督查采访现场,晚上坚守指挥部。每当在睡眼惺忪中接到督查要求,便立即起身赶赴现场,发现问题扭住不放,做好后续跟踪问效,对每个问题现状如何、整改进度效果心中有数。面对多方压力,难免疲惫甚至偶尔产生懈怠,此时只有责任驱使,以热情作良药,给自己动力。
敬业为桥梁,争当社会公众的好信使。有些工作虽是阶段性的,但都是中心工作,不能有半点疏忽,必须把临时性、阶段性工作当事业来认真对待。在要情专报编辑过程中求新、求高、求精,在有限的版面内,力争围绕关注点,扫描热点,挖掘突出经验,提供全面信息。栏目内容随着防控形势变化动态调整,数次改版,在如何挖掘符合读者需求上下功夫,争取信息起到实效产生作用。在创国卫和创文工作中提前谋划,着眼于传达政令、发动群众、引导群众、提升文明,主动沟通,两项工作进行顺畅,水到渠成,获得了牵头部门领导的肯定,促进了大量问题的整改解决。
岁月如歌 初心如磐
□王军
今天,是第二十一个中国记者节。
今年,是我进入报社工作的第二十二年。
记得1999年刚到报社时,我向编辑部的老师们学习,尝试用毛笔蘸点红墨水,战战兢兢地在稿件上圈圈点点,逐字逐句斟酌修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和同事们一样,在不断实践中逐步提高业务能力。当人们进入梦乡时,我们总是在认真地为第二天的报纸选稿编稿,常常熬到三更半夜,有时甚至通宵达旦。大到党和国家的决策,小到柴米油盐酱醋茶,一件件对读者有价值的新闻,被我们精挑细选见诸报端。
转眼22年过去了,我先后在赣南日报、赣州晚报、中国赣州网、前端新闻客户端工作过,大部分时间充当的是编辑这一角色,渐渐地成了别人眼中的“资深编辑”。所谓资深,对我而言,不过就是像卖油翁一样,熟能生巧罢了。22年的新闻从业经历,让我从一个稚嫩小伙子变成了油腻中年男,也让我的视野更加开阔、思维更加成熟,编辑稿件时愈发可以从容应对了,所编辑的稿件和版面偶尔还能在省级新闻评奖活动中获得些许奖项。即便如此,也难免会犯下一些差错,让我懊恼不已。
岁月如歌,跌宕起伏。22年间,我邂逅了赣南日报、赣州晚报的繁华热闹,又亲历了赣州晚报的“解甲归田”,还有幸见证了新媒体的异军突起,历经铅与火、光与电、数与网的传媒变革。随着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不断发展,移动媒体将进入加速发展新阶段。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与时俱进,方有立锥之地。新形势带来的“本领恐慌”,要求我们主动接受新思想新理念新观点,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
初心如磐,历久弥坚。新的时代,受众的阅读习惯在变,信息的传播形式在变,但新闻工作者见证历史、记录时代、探寻真相、传播正义的初心不会变。在深入基层中练就强劲脚力,在洞察生活中练就敏锐眼力,在勤学深思中练就过硬脑力,在书写时代中练就不凡笔力,才是我们的正确打开方式。作为一名“资深编辑”,更应努力当好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
“当你看不到我们的时候,我和新闻在路上;当你看到我们的时候,我和新闻在纸上。”记者节,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其实只是365天中的普通一天。这一天,我们这群人中,有的人仍在四处奔波采写稿件,有的人仍在加班加点选稿编稿……我们都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庆祝属于我们的节日。
实现梦想 追随信仰
□余书福
常言说:苦不苦,想想红军二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对于红军长征中的苦与累,很多人所了解的可能来源于课本或影视作品,我也一样。
在部队服役时,作为“兵记者”,我踏上过西沙群岛,报道过九八洪灾,登临过白雪皑皑的帕米尔高原。惟感遗憾的是,2002年外出学习,错失军地记者重走长征路活动。
时光荏苒,离开部队到赣南日报社工作,转眼已经14年了,重走长征路一直为我所神往。
2019年6月,我有幸参加了“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活动,可只在赣南属地采访,不走全程。遗憾之余,我坚信,只要随时做好再出发的准备,机会一定有。
机会来了!今年10月15日晚,接到报社通知: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弘扬伟大长征精神,走好今天的长征路”的重要指示要求,由市委宣传部组织,国机智骏联合赣南日报社、赣州广播电视台、客家新闻网共同举办“智行新长征 骏驰新时代”2020年重走长征路公益行活动,出发仪式10月17日在于都举行。报社由我和同事陈地长全程参与采访。重走长征路梦想终实现,激动心情溢于言表。
10月17日,细雨霏霏,12名重走长征路队员驱车从于都出发,追随当年红军的行进路线,直至延安。出发前,我脑海里想起了作家王树增在其著作《长征》中的一段话:“长征属于人类历史上这样一种事件,即使经过了漫长岁月,依旧被世人追寻不已。”
今天重走长征路,该去追寻什么?我在寻找答案。
重走长征路车队昼夜兼程,至今行程4000多公里,穿越湘、桂、黔、川四地。采访点之间通常都是几个小时的车程,每天早出晚归,食无定时,队员们脸上写满了倦意。而我身负采访重任,不敢倦怠,并时常思考:当年红军在后有追兵、前有堵截的恶劣环境中,何以凭借两条腿走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回看自己采写的血战湘江、抢渡乌江天险、两克娄山关、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夹金山等红军长征途中重大战斗战役报道后,我找到了答案,那就是:信仰。
信仰并非虚无缥缈。在湘江战役中,5万多名红军将士壮烈牺牲,血染湘江,粉碎了蒋介石围歼中央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在飞夺泸定桥战斗中,22名勇士冒着枪林弹雨,攀着铁索匍匐前进,一举歼灭桥头守卫,谱写了中国革命史上“惊、险、奇、绝”的战斗奇迹;缺衣少粮的红军,顶着饥饿和严寒的侵袭,成功翻越“鸟儿也飞不过”的夹金山天险,留下了惊天地、泣鬼神的战斗故事……红军之所以能攻克一道道天险,化解一次次危机,靠的就是“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崇高信仰。
赣南籍老红军王承登生前曾说:“我为什么要参加红军?因为参加红军一定能够让父老乡亲过上好日子。”这就是信仰。正是这份信仰,“父送子、妻送郎,父子一同上战场”的感人故事在赣南苏区不胜枚举。也正是这份信仰,让每个红军战士坚信:长征的终点不是困境,更不是绝望,而是美好的明天。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一路走来,一次次采访,如同一场场精神洗礼,荡涤灵魂。苍莽险峻的娄山关、波涛汹涌的大渡河、瑟瑟萧寒的泸定桥、白雪皑皑的大雪山……每一道天险,都是一座巍峨的丰碑,见证着那段血染的历史。
硝烟散尽,历史远去,当年的红军精神传承至今,我们重走长征路虽与战争年代的具体内容不同,但笃定坚毅、不胜不休的内核一脉相承。今天,我们去重温那段征途岁月,为的就是守护那份信仰遗产。正如《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的作者哈里森·索尔兹伯里所言:“阅读长征的故事将使人们再次认识到,人类的精神一旦唤起,其威力是无穷无尽的。”
“铭记红军丰功伟绩,弘扬伟大长征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犹在耳畔。只争朝夕,不负韶华,身为记者,我定当珍视这份历史的馈赠,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新闻战士 最为自豪
□陈地长
2020年是我十多年职业生涯中不平凡的一年,刻骨铭心的经历包括赴湖北采访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白衣天使,重走于都到陕北的长征路等。作为一名摄影记者,我冲锋在第一线,肩负职责使命,用镜头定格历史,用脚步丈量漫漫征途……
犹记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荆楚大地牵动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也时刻牵动着我的心。湖北是我的第二故乡,我曾在那里学习、工作过8年。得知江西对口支援随州,赣州也派出医疗队的消息后,我主动向报社领导请战,希望用笔和镜头去记录江西最美逆行者的故事,传递江西和湖北人民共同战疫、共克时艰的信心和决心。经批准后,我独自驾车前往随州采访。
在随州,我作为江西地市级媒体唯一赴湖北抗疫一线的记者,和来自省级媒体的5位记者老师并肩作战,一起走进疫线红区,共同奋战在报道抗击疫情的最前线。在院感医生的指导下,我们多次穿上防护服,走进隔离病房,将一个个平凡人物、温暖故事和泪目瞬间定格呈现。记得第一次穿防护服进入病房时,感觉非常闷热,喘不过气来。在护目镜、口罩等重重遮挡下,我戴着手套,异常笨拙地操作着相机,有时候根本看不见取景,只能凭着感觉盲拍。
从事新闻工作多年,我报道过洪灾、冰灾,这些灾难都是看得见的,但这一次,面对的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病毒,近距离感受到未知的危险和心灵震撼。一张张带勒痕的面孔,一双双坚毅的眼睛,一个个动人的瞬间……能够在离病患最近的地方,采访战疫医护人员这群新时代最可爱的人,为他们留下珍贵的影像资料和文字资料,我感到满满的骄傲。这些用生命换生命的片段,也时常让我泪流满面,却又让我感受到坚强的力量,激励我负重前行。
作为一名新闻人,我一直希望自己保持“在路上”的记录者姿态,力争不错过每一次的重大采访活动。感谢报社经常赋予我参加重大采访活动的任务。面对一次次机遇和挑战,我总是满怀激情与斗志,不畏艰难险阻,尽心尽力去履职,做到不辱使命。
10月17日,“智行新长征 骏驰新时代”2020年重走长征路公益行活动启动仪式在于都举行。我作为12名队员中的一员,再次踏上漫漫征程。截至11月7日,我们已连续跋山涉水22天,走过了6个省份,行程4000多公里,到达四川省广元市。
一路上,我们按照中央红军长征的路线,选取了比较有代表性的战场和重要会议旧址等进行寻访报道。这次报道活动节奏之快,让我初期一直难以适应。由于每天都有报道任务,每天都需要匆匆赶路到达下一个报道地点,加上路程长、路途险,每天都倍感疲惫,更别说每天还要采访拍摄、传素材,这对我是一次全新的考验。每天除了采访,我还兼职当司机,前几天在四川宝兴县翻越夹金山时,因为海拔高、道路曲折,我连续两次停车呕吐,然而,长征精神激励着我翻越了这座长征路上的第一座大雪山。
昔日炮声隆隆、流血牺牲的长征故事似乎已经远去,但翻阅一份份档案,寻访一个个红军后人,我发现,红色的记忆从来不是故纸堆里的文字,是鲜活的生命,是有血有肉的人。作为摄影记者,我摄下了红军沿途留下的历史印记,摄下了长征沿线干部群众坚毅的目光,摄下了各地翻天覆地的新面貌……一幅幅图景,让我对伟大的长征精神和新时代长征有了新的认识和感悟。
11月5日,我和队友特意绕道,驱车来到四川北川。12年前,汶川大地震发生后,还是大学生的我曾冒着危险来到震区北川县做志愿者、记录者。在地震纪念馆,一张张照片、一段段视频,把我拉回到12年前,再次震撼了我的心灵,尤其在看到当年我拍摄的一幅照片时,我情不自禁地哭了。我们还特意去看了北川新县城和老县城。在北川老县城遗址,我和队友在纪念石碑前为地震遇难者献上鲜花。在北川新县城,我看到了房屋、道路规划齐整,生活设施完善,居民生活幸福,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蕴藏在祖国和人民中的伟力,我认识到党的领导才是这个伟力焕发出来的前提。
记者是时代的瞭望者、记录者。今年上半年,我冲到湖北抗疫第一线和白衣战士肩并肩,见证了一段艰苦卓绝的抗疫历程,传递了抗疫精神和江西力量。下半年,我有幸踏上重走长征路之旅,缅怀革命先烈,回顾红军长征的峥嵘岁月,宣传伟大的长征精神以及沿线人民传承红色基因,感恩奋进奔小康的新时代风采。我见证,我记录,我自豪我是一名记者、一名新闻战士!
华发早生 多情逐梦
□穆宇清
每个人从小都会写一篇或几篇名为《我的梦想》的作文,想当解放军,想当老师,想当科学家……想法多多,时时变化,透露着每个人成长过程中经历累积和三观建立的路径。在明天来临之前,谁都不会知道,下一刻自己将要为之追逐的梦想是什么,自己将来人生大部分时间将要追逐的又会是什么。
此时,我年龄奔四,从事新闻工作15年。勉强而立,事业半成,追逐的梦想倒是15年来未曾改变。
1999年5月8日,3位中国新闻工作者在北约轰炸中遇难身亡。两个月后,踏入高考考场的我,为自己写下了成为新闻记者的梦想。兜兜转转,直到2005年,这个梦想才走出了第一步。
一根热线,冷暖人生。踏入新闻这一行,我学的第一件事就是接电话。一部电话,7个数字,是“民生热线”的办公硬件;一条边栏,三四行话,是对市民关切的回音。6年时间里,每天从早到晚,我已经记不清楚到底接过多少热线,说过多少声“您好”。是报纸记录着,那条回音,从每周一次变成每天都有,从短短几条变成长长一溜,从每天一个整版到每天两个版……热线稿件的内容并不复杂,小的诸如家里水压总不够、街边路灯不亮了等,大的则是油烟倒灌扰民、消防通道被堵塞等。前辈告诉我,对市民来说,再小的事情也与他们密切相关,那就成了天大的问题。我们不厌烦琐,千万次地接听与回复,只为等候一句“解决了”。从此,我有了职业病,接听电话总会轻声细语,温柔以待。
一盏星灯,昼夜兼程。没有见过日出的夜班编辑不是好编辑。这句话并非自嘲,而是一种实在的夸奖。成为编辑,晚班是逃不开的,晨昏颠倒也是常态,遇上重大突发新闻事件,通宵亦是难免。最难忘的是2008年。1月,罕见的冰灾袭击了江西,此后赣州中心城区近一个月用电紧张,多处停电。寒冷夜色里,打着手电筒穿过漆黑的城市抵达报社,抓紧时间编发前方抗灾抢修的稿件。5月,汶川地震牵动全国上下的心,4个时政编辑轮流上阵,24小时关注前方信息变化,截稿时间一再后延,一边哭一边编稿子,熬得满眼通红也没人愿意休息。8月,随着29个烟火“脚印”在北京上空出现,我也迎来了有史以来最漫长的通宵夜班生涯。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我对所有体育项目如数家珍,对奖牌榜的每个细微变动了若指掌。从此,我有了职业病,夜深人静,愈加清醒。
一笔故事,世间浮沉。世人总会误以为一张报纸的灵魂,是那些爆炸性新闻或耸人听闻的标题。其实,新闻之外的副刊才是灵魂栖息之所,而文学性则是副刊的灵魂。在报社工作的第十个年头,我开始学会用笔尖丈量城市的厚度,用文字测量人生的温度。于是,厚重的历史拥有了新鲜模样的灵动,平凡的故事拥有了触动人心的力量,普通的人们拥有了乘风破浪的勇气。从此,我有了职业病,愿慢下脚步听吹过窗棂的风声。
一方屏幕,无限天地。身处时代变革的风口浪尖,是一种幸运。很巧,加入报社的时候,我成了从铅与火转向光与电的先头部队。报社刚刚从手画版样变成电脑排版,就赶鸭子上架学习排版软件,自学制图和设计,见证了纸媒最为朝气蓬勃,发展势头极其高昂的历程。又很巧,我赶上了从光与电转变为数与网的时代浪潮。小小的一块屏幕从此囊括了新闻的所有形态,我又开始了自学视频剪辑,尝试直播带货,参与着媒体融合裂变不断更新迭代的发展过程。从此,我有了新的职业病,再也放不下手机。
新闻工作者从来都不是台前光鲜亮丽的风光人,我们更多的是风尘仆仆的苦干者。我们既是能够书写千言万语的传播者,也是默默无言的记录者。读者或许从未了解过我们,甚至名字都不知晓,却在我们的稿件和版面中读懂我的想法和信念——书写真实,传递真相,抒发真情,记录真正的当下。
回望这些年,我当过编辑,做过记者,上得夜班,下得乡野,写几千稿子,编了数百版面,攒得各类新闻奖项数十个,印象最深的还是别人夸的一句“你们报纸好看”!
此时,我年龄奔四,从事新闻工作15年。早生华发,依旧多情,仍在坚持为新闻事业不断奋斗的梦想。
两次“重走” 初心同行
□王怡岚
大学毕业,我就入了新闻行业,自2011年1月入职赣南日报社至今,就快满10年了。
10年间,我写过很多稿子,也一直作为编辑在编版面,从一个年少气盛的小记者,到现在勉强也算“资深”。新闻人这个身份给了我特殊的经历,帮助我增加阅历、增长见识。我从这个身份中汲取到的,是看待问题、对待世界的方法,是受用一生的宝贵财富。
作为赣南日报社的记者,我有幸参与两次重走长征路采访活动。这是两段我此生难忘的旅途,在我职业生涯的第十个记者节,拿出来跟大家说说。
第一次是2016年,赣南日报社在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开展记者重走长征路的采访活动,派出5路记者和本市党史专家结伴前往长征沿线省份,我和同事谢东琳以及党史专家陈安走的是陕甘宁那条线。会宁、将台堡、单家集、六盘山、吴起镇、直罗镇、延安……那年,我们踏遍这些意义非凡的地点用了12天,而红军长征则走了整整一年。在采访中,我们寻访红军后代、挖掘红色故事。我是所有派出记者中年纪最小、阅历最浅的,出发前做的功课和行程中的亲身经历两相映照,经常一边采访记笔记一边感动得哭了,一边整理资料写稿子,一边继续感动得哭着。
那12天,我做了很多听上去有些“尬”的事情。比如,对每一个旅途中跟我们搭话的人——长途车上的旅客、出租车司机、旅馆老板娘、隔壁饭桌的客人——说,我们是红军长征出发地赣州来的,过来重走长征路;在会宁会师塔下,自觉自发地重温了一遍入党誓词,右手握拳,庄重严肃;在直罗镇烈士陵园,给每一个有名字的、没名字的,写着赣州籍或江西籍的烈士墓碑鞠躬、献花……
那是我第一次深切地理解长征的伟大,在距离家乡2000公里的地方回望赣南红土,清晰地意识到自己从哪里来、为何而来。我是一名记者,从共和国摇篮、长征出发地启程,为重走长征路而来。脑海里有一张地图慢慢清晰,二万五千里征程,血与火的足迹,我能够近距离地去感受长征的壮举。那次采访回来,我在微博上更新了一篇长文,取名《那些地方 魂牵梦萦——一个青年记者的重走长征路》,一边写,一边又一次感动得哭了。
3年后的2019年6月,中宣部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启动“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有一个出发点就设在于都。我作为本地媒体记者参与其中一个组的采访。这一次,同行的有20多位央媒和其他省份的记者,6天时间,我们辗转于都、赣县、信丰等地。占着“地主”的便利,许多采访点、展馆我都去过,不少红色故事我都耳熟能详。看着认真采访、记录的同行们,我的心里多了些敬佩和感动,曾经震撼过我的红色故事,如今也深深地震撼着他们。这一刻,我知道,赣南的红色故事会传得更远,长征精神和红色基因会有更多人来传承。
在一个个村庄,老表们备着擂茶、烫皮、水果,几乎是硬塞给记者们,让不少年轻记者招架不住。我就特别豪爽地告诉他们,别客气,苏区人民一直是这么热情。在于都县仙下乡龙溪村,我们在山间的小观景台拍了一张合影,身后是翻涌的云海。这里地势险峻、群山环绕,但我自豪地告诉他们,现在这里每个村小组都通了水泥路,传统产业欣欣向荣,深山里的老百姓日子越过越好。70年来,苏区人民不改的是淳朴热情,不停的是建设红土、发展家乡的脚步。当年被战火燃烧过的赣南苏区,如今踏上了振兴发展的新征程。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言犹在耳。重走两次红军的长征路,是我人生中极为宝贵的经历,我也有独属于我自己的长征路,走得如何,留待时间判定。但能以红土地上青年记者的身份去走这条路,总归是比别人多了点使命感。愿与红色基因为伴、与初心使命同行,尽自己微弱的力量,创造一些价值,为新时代赣南苏区振兴发展添一丝光彩。
不负时代 不负韶华
□张惠婷
不知不觉,我进入报社工作已12个年头。似水流年中,对新闻工作的热爱,和时间一起沉淀,饱满而真实。
2009年8月,我刚从报社的一名杂志编辑转型,成为时政记者,巧合之下采写了报社创刊60周年特稿。也正是那时,青涩的我对党报的办报宗旨、报人的职责使命有了切身的体悟。还记得当时一位报社领导鼓励我:“多做功课,当一名好记者。”我小鸡啄米似的点头,而这门“功课”,一学便没有休止符。新闻,注定是一所终身的课堂。
从写诗的天马行空到采写时政新闻的准确严谨,从忽略新闻点到从会议中挖掘新闻眼,从“八股文”式炮制到“家常菜”式烹制,我不断学习着,在思索中向前。走近采访对象、提炼新闻主题、一遍遍打磨文字……看似重复枯燥的路径,最难的不是努力,是微笑着坚持。曾经熬夜近一个月,采写上万字稿件刊发于光明日报“光明调查”栏目;曾经寒冬腊月赴北京采访赣南籍老将军,因手续不全一度被拦在将军住地大门口;曾在雨后乡村光脚踏进深深的泥泞路,带回写稿素材和一脚荨麻疹;曾因暗访火车站乱象遭到人身威胁……一路走来,艰辛、波折常有之,但我始终坚信,脚底板下出新闻,心有方向,就不会失去航向。
时政记者必须紧跟党的指挥棒,为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鼓与呼。也正因为这样的工作性质,我有机会更加全面地记录赣南大地的“大事件”,聆听这片红土地高质量发展的激越鼓点,以见证者、挖掘者、追随者的方式,参与城市变化的点点滴滴。
环保设施曾是我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短板。我克服重重阻力,深入走访调查,掌握大量独家素材,采写了长篇通讯《向垃圾围城说“不”》《污水处理,一朵带刺的“玫瑰”》,稿件见报后得到社会广泛关注。如今,我市环保设施加快完善,建成投运垃圾焚烧发电厂3个、污泥处理项目13个、城镇污水处理厂22座。我亲眼看到城市的环境面貌因为这项工作的推进而逐步改善,也对美丽赣州建设充满着信心。
瑞金市叶坪乡黄沙村华屋村民小组,是我市红色村庄高质量脱贫的典型代表。从2012年到2020年,我连续8年跟踪该村发展变迁,从不同角度采写了《红色村庄今日“红”》《华屋村民喜圆“三个梦”》《红色村庄脱贫的“绿色通道”》《信念树 植根党员心中》等16篇内宣、外宣新闻报道。每一次采访,都被当地干部群众感恩奋进的精气神深深感染,而我要做的就是将这些充满泥土芬芳的故事写入心中、记于笔端,呈现给更多人看。
全媒体时代,新闻业态的转型重构,让人感到一种时不我待的挑战,同时也给传统时政宣传带来了增加音量、扩大影响的新机遇。在报社,我算是一名时政新闻“老兵”,却也是新媒体“学徒”。所幸,探索和尝试一直没有中断。今年,在疫情防控宣传“阵地战”中,我结合新媒体传播特点,创新时政新闻报道手法,将参加全市新闻发布会获取的一手素材进行深度加工提炼,主动与前端客户端合作推出《致敬逆行者系列》《进入零状态,防疫不松懈》《复工复产之护航行动》等H5作品,累计阅读量过百万,获得的关注度和好评出乎意料。我也因此得到极大锻炼,从以前只需要做好纸媒文字报道,到现在树立“融思维”、掌握“融本领”,倒逼自己努力学习适应,成为一专多能的新时代记者。在生产融媒体新闻产品的过程中,我更加意识到做功课的重要性,即便是一段几十秒的短视频、一句配合图片的简短文案,也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去捕捉,也需要背后的系统策划和预先准备。
选择记者职业,我收获满满。在美丽的新闻星空下,我不断感受到新事物、新思想的光辉,触摸着时代潮头涌起的一朵朵浪花。在赣南日报社这个充满爱的大家庭里,担当、专注、奉献薪火相传,让我以更坚定的理想信念去面对未来的挑战。
11月8日,又一个记者节,庆祝节日、共享荣光,更当牢记使命、奋力前行。我愿永远保有入行时的赤子之心,践行“四力”,锤炼真功。感恩所有的引路人与同行者,不负时代、不负韶华,我们一起再出发。
求“新”路上 践行使命
□肖静
伴随着信息社会不断发展,新媒体的浪潮越来越大。6年前,我有幸成为赣南日报新媒体的第一批“踏浪者”,经历了我们的新媒体平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少到多不断发展的整个过程。我和我们新媒体的同事们,无论年龄长幼,都有一个共同的名称——新媒体小编。如果让我用一个字来形容小编们的工作,那就是“新”,我们一直在求“新”的道路上探索着,前进着……
求新闻之“新”,我们365天坚守,24小时待命。对纸媒来说,“昨天”,已是它最近的时效,而对新媒体来说,这远远不够,“快讯……”“刚刚……”“正在进行……”这才最能体现它的“新”。新媒体的出现,丰富了关于新闻的定义——新闻不仅仅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还可以是“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基于此,对于新媒体的时效要求就更高了,尤其在重大突发事件面前,新媒体的信息采集、整合和发布必须一秒不落地紧跟。
365天坚守,24小时待命,不只为让新闻更新,更是为了一份职责和使命。在今年春节疫情紧张的时候,我们取消所有假期,全员值守做好网上抗疫宣传,赣南日报旗下的微信、抖音、微博、今日头条等新媒体平台不间断发布最新的疫情信息。一篇篇战疫日记,一封封请战书,一个个加油鼓劲温暖人心的H5,一道道疫情防控指挥部的最新指令……也许在清晨、也许在深夜,通过我们的键盘、通过我们的各种新媒体平台,传送给千家万户。33天,8个人,完成了新媒体平台2600多条信息的发布。一篇篇10万+阅读量的微信推文、一条条千万级播放量的抖音视频背后,是我们“铁肩担道义”的使命和担当。为做好网上抗疫宣传,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阻击战,我们一直在坚守。
求创新之“新”,我们一直Get新技能,呈现新面貌。说起在媒体工作,总有人会问,“你在报社是干什么的?是记者吗?”“不是,我是做新媒体的。”“新媒体是干什么的?”这时我总会回答,“什么都干!”融媒体时代,对于新闻从业人员的能力要求越来越多元化,而这种多元化要求在新媒体部门体现得更加突出。作为一个新媒体小编,至少得掌握这些基本技能:会找资料、会写稿子、会甩段子、会修图片、会设计海报、会剪视频、会做表情包……至于交互式H5、720°全息场景等制作,亦是我们在创新路上努力学习收获的新技能。
不断地创新思路,不断地创新技术,我们的新媒体创意产品层出不穷。两会报道是我们每年新闻宣传重点工作之一。在今年市两会之前,我们提前开了策划会讨论:往年我们做过线上答题,做过成语拼图,做过蝶变H5……今年我们该做点什么“新款”呢?大家苦思冥想,最后决定,做动画!这说来简单,做起来可不轻松,两万字的政府工作报告如何提炼呈现?几百个动画组件如何分工制作?如何让线上互动更加高效?为解决这些难题,我们反复讨论反复试验反复修正。最后,我们成功推出了《赣州2020两会小动画,点开都是惊喜》。这个小动画当时吸引了上百万人次参与互动,成为市两会报道中一大亮点。在2020年全省旅发大会开幕时,我们还在全省首推全息报纸,集图文、音视频、H5、VR全景等丰富网络科技元素于一体,充分展现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现实场景”,给读者带来全新的阅读体验。
求“新”路上,我们一路走来,亦刷新了很多纪录。在报社所有同仁的共同努力和粉丝朋友们的大力支持下,赣南日报微信、抖音、微博、今日头条等平台的阅读量、粉丝量、播放量等屡创新高,目前总粉丝量已超800万。
新媒体,因为一个“新”字,它永远在变化,它也需要我们跟着它不断地求变。但千变万变,我们的初心不变,新媒体人更应该把握机遇,创新发展,切实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坚持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新媒体的发展浪潮不会平息,而我们新媒体人亦将乘风破浪不断迈步前行。
守土尽责 毫不懈怠
□李森
又一个记者节来临,接到写稿任务,我有些惶恐,那些往事很近,又似乎很远,也许是有太多相似的地方,脑海中那一个个细节已经模糊。
今年1月24日,农历除夕。下午5点多钟,微信中传来了晚上上班的通知,我只是简单地回了两个字——“好的”。因为这对我来说,晚班已经是一种常态了。从2002年到报社做校对起,我就已经开启了晚班模式,特别是在晚报编辑岗位的7年多时间,每个月有二十五六天是在晚班之中。
此前一天,报社虽然做了春节休刊的计划,但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已经做好了回来上晚班的准备。
晚上,戴着口罩骑车前行,街道上已没多少行人。到达办公室,虽然整个编辑大厅就四五个人,但大家都按疫情防控要求保持一定的距离。这个晚上,除了值班编委外,值班主任承担一版,我承担综合新闻和时事新闻两个版的组版工作。春节、疫情,都是我们面对的大事和热点话题,有关稿件便是当天版面的主打稿件。打开采编系统,我首先选择本地和时事方面的相关稿件进行编辑。
真理与谬误之间,有时只是一字之差,字词的差错会使信息失真甚至走样。用较快的速度发现文稿中有没有错别字,有没有标点符号用错了,语法是否通顺,是一个编辑必备的素质。有的作者写起稿来,口语化太重,一个段落两三百字就一个句号,里面还不时偷换主语;有的作者喜欢写长句,主语前面是一二十个字的定语,读来不便。这都要编辑花时间理顺来。而文中有没有时间、地名上的错误,有没有常识性错误,需要编辑的火眼金睛和知识积累。尤其是人名、排序,这在时政新闻稿中更是马虎不得。最重要的是,编稿过程中,还得注意稿件中是否有导向性错误,是否存在“低级红高级黑”的问题。
编辑干的是咬文嚼字的活,而文字是很基础又耐嚼的东西,有时候真是嚼得你欲哭无泪。比如“的、地、得”,以为自己已经区分清楚了,可不少作者并不区分,看到稿件中的一些用法,自己一时也会卡壳,和其他编辑同事讨论,我说该用“的”,他却说要用“地”。为避免差错,只要不改变原意,就直接删除。而为了做个好标题,免不了一番冥思苦想。
走完审稿程序,在飞腾排版系统排好版后,自己再一次在校样上仔细地校审每一篇稿件。
虽然在从事编辑工作之前,已在校对岗位上浸淫了8年多,但我拿到校样的时候,依然是抱着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态度,从天头到地角,去看住版面上的每一处表述、每一个文字、每一个符号、每一个元素,就像足球场上的守门员,去尽力扑掉每一个打向球门的球。
这个除夕之夜,因为等待前方记者的稿件,我们直到凌晨4点半才下班回家。浓浓夜色中,除了自己穿行在空旷的街道上,只有环卫工人在清扫作业。一路骑着车,一路还在脑海中回想着版面上有没有“漏网之鱼”,稿件安排是否恰当,字词使用是否合理。
曾在微信公众号中看过一篇《你见过凌晨4点的赣州吗?》。我们晚班下班时间并不固定,而且有很长一段时间是“白加黑”“5加2”的状态,其实每一个时辰的赣州我们都见过。在一些重大活动期间或者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为了等到最新消息,常常是白班同事已经来上班了,我们才拖着疲惫的身子下班回家。而到了晚上,我们依然精神饱满地来到办公室,面对稿件和版面,我们必须有足够的清醒,丝毫不能懈怠。因为,版面上每一个差错,损害的都是整个报纸的形象。作为党报编辑,我将继续尽心尽责守卫好自己这一块阵地。
记者这份职业
尽管很辛苦,但依然令人执着
因为新闻采编,让我们渐渐成长
也让我们收获满满:
传播了好声音,弘扬了正能量
无论媒体形态如何变化
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
时代风云的记录者、
社会进步的推动者、
公平正义的守望者,
始终是新闻人不变的信念和追求
今天
向每一位记者致敬!
也祝(不放假的)我们自己
节日快乐!
来源:赣南日报
编辑:张安然 校对:赖咏娟
值班主任:张火金 编审:陈昱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