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4年12月23日 04:43
小学体育教学对学生的身体发育以及身体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近几年的教育创新工作当中,我们更加注重学校以往不重视的学科教学。
小学体育作为小学教学活动当中的重要内容,农村与城市之间的教学水平差距较大。
基于此,本文展开了如何因地制宜开展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的探究,希望能够为农村小学的体育教学水平提高,做出一定的积极性贡献,提供相应的理论借鉴。
关键词:因地制宜;农村小学;体育教学
农村小学的体育教学活动,需要根据农村地区的具体条件来开发相应的体育教学资源,我们才能够去发展具备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特色的教育方式。
接下来我们将从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的现实情况,以及如何因地制宜开展农村小学的体育教学这两个方面分别展开探究。
一、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现实情况分析
从教师的主要教学方式来看,农村小学的体育教学相较于城市地区的往往更加单调。
有的体育教师会将体育教学活动和学生的自由活动课程混淆,一到体育课上就要求学生去自由活动。
这样的方式显然是不利于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培养的;从学校对于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来看,大部分农村小学都希望迅速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所以常常会将工作重心放在一些需要进行教育考核的学科方面。
于是很多农村小学对于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无论是在体育设施的投入,还是在体育课程时间的安排方面都存在一定的纰漏。
从学生自身的体育学习情况来看,农村小学的学生对于体育课程总体上还没有明确的概念。
常常会认为体育课程就是用来进行一些游戏,或者是自由活动的课程,并不知道在体育课上还需要学习相应的专业知识。
从农村小学的体育教学资源方面来看,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条件不同,学校的办学水平也不同,所以不同的农村小学所具备的体育教学资源也是不尽相同的。
但是很多农村小学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的时候,对可利用的体育教学资源挖掘不当,常常导致体育教学资源匮乏,或者是体育教学资源浪费等不良现象。
二、如何因地制宜发展农村小学的体育教学事业
(一)注重结合不同的地域条件,开发相应的体育教学资源
因地制宜,主要就是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地域条件,不同学校的教学实际情况来进行相应的教学调整。
因此不同农村地区的小学在开展教育活动的时候,要学会挖掘自身特有的教学资源,将这些教学资源运用到体育教学活动当中。
例如,有的小学办学条件可能较差,所以学校缺乏相应的体育教学设备。
基于此学校就可以自行制作一些体育教学设备,比如可以用旧轮胎构建障碍跑道、采用沙子来制作沙袋等等。
总之,农村地区的小学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的时候,一定要注重去挖掘自身能够运用到的各类教学资源,然后再将这些教学资源进行适当的改造,让这些资源服务于小学的体育教学。
(二 )注重采用游戏化的教学方式
农村地区的小学在学习过程当中所承担的学习压力,相对来讲是比较小的。所以有很多农村地区的小学生,在小学阶段的学习过程当中是相对轻松的,他们有大量的空余时间来进行游戏。
所以说教师在进行体育教育的时候,也要尊重他们的主要特长,采取游戏化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
比如说体育教师不要再像以往那样,在体育课上只是让学生进行自由活动,也可以组织以班级为单位的乒乓球比赛,足球比赛,50米短跑比赛,跳远比赛等多种类型的竞赛,让学生在竞赛的过程当中获得体能训练和身体素质的提高,以此来达到体育教学的目的。
(三)注重根据地域条件培养不同的体育教师队伍
因地制宜的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意味着不同学校所擅长的方向不同,那么他们就需要朝着不同的方向来开展体育教学活动。
所以说,我们一定要善于培养专业的体育教师队伍。例如,有些农村地区的小学生可能比较擅长跑和跳等体能训练,那么学校在培养专业体育教师的时候就可以着重培养一些体能训练方面的专业教师。
而有的小学生可能在体育学习的过程当中,更加擅长做各种各样的游戏,来达到提高身体素质的目的。
这个时候学校就可以去培养一些专业的游戏化体育教师,这些体育教师所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就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游戏,来融合体育技能训练,以此提高学生的体育学科素养。
总而言之,因地制宜,同时也需要做到因校制宜,去开发不同学校独具特色的师资力量,开发不同学校独具特色的教学资源,才是我们在体育教学工作当中因地制宜的有效途径。
总结:综上所述,农村地区的体育教学活动,在近当代的教育创新工作当中备受重视。所以农村地区的学校在开展教育活动的时候,必须要纠正以往对待体育的传统看法,一方面要注重地域教学资源的开发和挖掘,另一方面也要注重独特性体育教师团队的打造。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发展具备不同地区地域特色的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李明典.如何有效地开展学校体育工作的探讨[J].教育科学,2012.
[2]畅肇沁.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现状、原因及对策[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13(11).
[3]张彪.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