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啦 留学 留学资讯

广州中医药大学研究生(15年基层历练)

发布时间: 2023-01-31 09:30:04

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激发了很多年轻人学医的热情。我们该如何去选择一条学医路,而我们医院有一名宝藏医生,他从医40余年,让患者花小钱看大病,广受赞誉,让我们来看看他的故事吧,希望能够给想学医的同学一些启迪与思考[握手]

15年基层历练,39岁成功考研,他原来是这样成为广东省名中医的……

于天启

广东省名中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血液肿瘤科主任、内科主任中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

凌晨五点多的惠东,天刚刚蒙蒙亮,张蕙兰轻轻叫醒儿子起床洗漱。等会儿,他们母子俩要跟几个病友一起拼车,坐三个小时车程到广州找于天启教授复诊。

“肿瘤长在孩子股骨上,做了两次手术又复发,走起路来歪歪扭扭,经常喊屁股‘剧疼’难忍,无法再做手术,也不适宜放疗……”说到这里,张蕙兰指向诊室里面正在把脉的医生,心情有些激动说:“幸好遇到了于教授,两年来在他的精心调治下,孩子的病情得到控制,而且越来越稳定。”

39健康·仁心栏目组了解到,早上八点钟,张蕙兰跟病友们就到达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候诊室已经来了二十来个病人,一半都是外地过来的。

若不是受疫情影响,于天启至少一上午要看五六十个病人,经常饿着肚子看诊到下午两点多钟。

他从医四十多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内科疑难杂病,特别对血液病贫血、紫癜、白血病、骨髓瘤、淋巴瘤、肺癌、肠癌、高脂血症、高尿酸等疾病的防治有独特研究。看诊很仔细,对病人很耐心,医术精湛,这是于天启留给患者的最深印象。

1

中医“学霸”39岁成功考研

学医又累又不挣钱,还要受气,还有生命危险!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高考学子中间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劝人学医,天打雷劈”

而今年,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激发了很多年轻人学医的热情。

“家族的一位伯父是乡村医生,自己从小耳濡目染。”于天启在接受我们专访时,回忆学医的初衷,正是因为看到伯父屡屡妙手施治,用中医药解除病人痛苦,在当地很受人尊敬。
这份伴随成长的崇高希望,让他认识并爱上中医,并最终领悟到中医的博大精深,“简、验、廉、便”。学好中医不容易,中医的理论、古老术语晦涩难懂,背诵是基本功

在大学的象牙塔里,青年学生于天启刻苦努力,从熟背熟记“十八反”“十九畏”到反复熟读中药药性、方剂组成等,对每一味药都下真功夫去反复研究。即便现在到了五六十岁的年纪,照样能够对经典倒背如流。

大学毕业后,于天启回到家乡河南周口市,在一家县级医院工作。“待遇比不上大城市,但是很锻炼人,什么病都要看,腰穿、骨髓穿刺等操作技术也是在那时候练出来的。”

15年的基层历练,让于天启得到迅速成长,积累了大量的有效经典方,医术一路精进,三十多岁已是副高职称,在当地小有名气。

15年基层历练,39岁成功考研,他原来是这样成为广东省名中医的……

◎ 仔细看诊的于教授。

不过,这一切因为偶然的一次同学聚会而改变,于天启不想安于现状,决定去广东闯一闯。摆在面前就两条路:要么通过工作调动,要么通过考研,他理性地选择了后者。

距离毕业已经15年,39岁的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广州中医药大学的研究生,在同学口中传为佳话。自律上进、求知若渴,于天启不满足于中医领域的深耕细作,而将视野放大到现代医学。

在读研期间,到中山医科大学进修,学习西医临床。他说,“中医跟西医虽是两个不同的理论体系,但并不矛盾,目的都是治病救人。中西医也各有优缺点,对于很多疾病来说,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效果更好。”

因此,于天启不仅拥有扎实的中医理论基础,还有很强的临床能力,善于将中西医融会贯通。

更难能可贵的是,他还能紧跟学科前沿动态,熟悉肿瘤、血液病的现代医学新进展、新技术,以及最新的药物。这些被于天启视为看病的“基本功”,练好了随时拎出来,就可能成为精准打击目标的“利器”。

2

看诊很仔细,药方有神效

8月18日上午八点半,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于天启名中医传承工作室人头涌动,来自全国各地的求诊者,或安静坐着等候,或焦急站在诊室门口张望。

诊室里面,面容和蔼、一头乌黑亮发的于天启带着5位医学生,一边为病人悉心诊治,一边带教、传道授业

15年基层历练,39岁成功考研,他原来是这样成为广东省名中医的……

◎ 每天问诊时,于天启的学生们就围坐在旁边。

39健康·仁心栏目组原本以为,来看中医的患者应该是普通内科疾病居多,没想到大部分求诊者竟然是患了系统性红斑狼疮、纤维瘤、肺癌、胃癌、脑癌、白血病等重病乃至绝症。

有的癌症晚期不能手术又害怕化疗,有的做了手术又复发,有的晚期肿瘤已发生转移,被病痛折磨得夜不能寐,四处求医,通过口口相传,才找到了于天启。

“别着急,慢慢来!”几乎对每个走进诊室的患者,他都会先说这样一句话,然后把脉问诊。

在大家的固有印象中,中医诊断疾病无非是依靠把把脉、看看舌头而已。于天启是一个不一样的中医师,除了望闻问切、看片读报告之外,他还会叫患者做出各种“奇怪”的动作测试病情进展

“闭上眼睛,手指拉开,对上,拉开,再对上……”38岁的薛先生听从于天启的口令,将左右手平行举起,闭眼伸出食指想要进行对合,但几次都对合不上。

15年基层历练,39岁成功考研,他原来是这样成为广东省名中医的……

◎ 于天启让患者闭上眼睛做手指对合动作,测试病情进展情况。

几秒的功夫,于天启对病情了然于心,迅速判断出患者的癌细胞已经影响到脑神经。看他眼角有眼屎提示热气,调整药方,加上密蒙花。

薛先生走出诊室之后,进来的是一位五十多岁的肺癌患者,患有乙肝,肿瘤已经切除,但她最近喉咙一痒,就想咳嗽。

于天启提醒她不要闻炒菜气味,建议戴口罩。一边把脉,一边看电脑里之前开的药方,又细看了她最新的CT报告,然后决定检查一下患者的脖子。

“请吞一下口水”,“很好,再来一次”,他表示,摸着患者的脖子让其做“吞口水”动作可以帮助发现脖子的异常。

15年基层历练,39岁成功考研,他原来是这样成为广东省名中医的……

◎ 于天启教授给患者检查咽喉。

正因为看病仔细,所以于天启能够对症下药,经常上演“一剂起效”的神奇故事。

73岁的朱伯,因罹患胃癌无法手术,在住院的9天里,8天都吃不下、睡不着。越吃西药,身体越虚,又拉又吐。经于天启诊治,一剂中药下去,朱伯马上就有了食欲,当晚也能安然入睡。

在很多人看来,中医和西医是两个互相独立的医学体系。于天启认为,只要对病人有益,他不在乎是中医手段还是西医方法,都会取长补短进行采用。许多病人在他手里重获新生,生活质量大大提高。

52岁带瘤生存的林先生,由于肺癌晚期多发转移无法手术,化疗两个疗程之后无法再忍受痛苦,2012年开始找于天启调治。西药替加氟配合中药治疗,使用止嗽散、金铃子散、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减,礞石滚痰丸……

这样门诊调治八年,检查显示肿瘤原发病灶缩小一半,远处转移出现钙化。林先生从五年前开始停西药、中成药,现在只需中药汤剂即可。

3

不让患者花一分冤枉钱

39健康·仁心栏目组了解到,于天启平时的门诊病人很多,出门诊最快也是中午一点下班,有时候要从早上八点半看到下午三点,直到看完病人才会去吃饭,厕所都来不及上。而推迟下班,常常是因为给病人加号造成的。

他说:“很多病人来自外地,网上没挂到号,又急于看病。医者父母心,作为医生能为病人解除痛苦,我觉得自己辛苦点没关系,值得!

不停地给病人看病,连小朋友都心疼他。有一回,有个小女孩专程拿着两盒自己心爱的饼干给于天启,说:“于教授,这两盒是我最喜欢吃的饼干,很好吃的。你看病都看那么辛苦,给你补充能量。”

今天,朱伯坐车三小时从惠东过来复诊,虽然身体瘦削,但精神矍铄,提及于天启赞口不绝。他说,“于教授人很好,没脾气,总是交待得特别清楚”。

15年基层历练,39岁成功考研,他原来是这样成为广东省名中医的……

◎ 朱伯说,于教授对治疗用药、饮食起居等注意事项交待得特别清楚。

39健康·仁心栏目组在跟诊过程中也发现了于天启对病人这种可爱的“唠叨”:

“一个药方最多吃两个月就要调整”;

“吃了药方,大便有点烂,身子有点热,不必担心”;

“吃了如果不热气,就坚持吃;吃了若有热气,你就把白术10克换成党参15克。”

……

担心病人家属记不住,他又拿出准备好的长方形小纸条写下来。

不仅如此,于天启还在经济上为病人减负,希望病人用小钱就看好大病。

他的一位学生透露,从来没有见老师开过贵药,他的药方里头没有鹿茸、人参等名贵药材,白血病患者的一个月药钱也就几百块。从不让患者花一分冤枉钱,检查报告只要是他认可的,即使外地医院做的,也不会再让病人重新检查。

4

“做名医一定要胆大心细”

从周口市15年的基层工作,到广州市中医医院组建血液专科,再到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40多年从医,于天启感悟良多。

医生是一份特殊职业,健康所系,生命所托,容不得半点马虎。所以当医生要有责任感,要有使命感。

在他看来,当一位好医生必须多读经典,多临床,只有诊疗水平提高了才能做好医生。但是当一位名医则需要胆大心细,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遇到疑难病人,诊断清楚了,就要大胆用药,考虑周全的同时注重细节,遇到问题,心里有‘刀’才能让它迎刃而解。”于天启如是说。

15年基层历练,39岁成功考研,他原来是这样成为广东省名中医的……

◎ 于天启提醒学生注意病人的诊疗要点。

范婷婷是于天启的研究生,跟师已经两年了。她告诉39健康·仁心栏目组,血液肿瘤的病人一般病情比较严重,与其他科室相比,可能需要医生更多的细心,耐心和爱心。“于老师不仅医术精湛,胆大心细,还能源源不断地把同情心和善意给予患者,这一点让我非常敬佩!”

古代药王孙思邈的《大医精诚》,备受历代医家推崇,被誉为“东方的希波克拉底誓言”。不少中医院校至今仍用它作为医学生的行为准则,要求每个医者秉承“大医精诚之心”,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

“医生在诊疗中,除必备精湛的医疗技术外,对患者要有爱心、善心,要学会换位思考,理解患者心情,体察患者的痛苦。”这是于天启对“医者仁心”的深刻解读,也是对自己的要求。他表示,孙思邈《大医精诚》的核心思想正是当前和谐医患关系的灵丹妙药

出诊信息

总院:周二上午

骨伤科分院:周四上午

温馨提示:
本文【广州中医药大学研究生(15年基层历练)】由作者教培参考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培训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或作者进行删除。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内容侵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 @ 2024 培训啦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115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