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4年11月26日 11:36
《沉沦》是上世纪20年代的作品,作者是郭沫若的好友、同为创造社元老的青年作家郁达夫。
《沉沦》一经发表,就掀起了轩然大波,不仅是因为这篇不到2万字小说,细致地描写了青年人“性心理”,撕开了数千年封建礼教的遮羞布;还因为主人公“他”(一个日本留学生)在死前的那句大声疾呼:
“祖国呀祖国!我的死是你害我的!”
“你快富起来!强起来罢!”
“你还有许多儿女在那里受苦呢!”
在日本,连侍女都嫌弃“他”,不情愿为他提供服务,归根结底,还不是因为“支那人”的身份?中国积贫积弱,国际地位极低,留学生自然也没什么好果子吃!上世纪20年代的先贤们,恐怕比我们更加深有体会。
赫赫有名的文学评论家茅盾也在与作者郁达夫的通信里提到:
“小说在描写主人公性格方面,是成功的。”
这篇小说是郁达夫的巅峰之作,日本名古屋大学在丰田讲堂前,甚至为这篇小说立了一块碑。
上世纪20年代,中国积贫积弱,外有列强虎视眈眈,内部军阀混战不止,凡有识之士都想出国学一身本事,救国救民。当年,中国留学生大多都去了一个地方——日本,像鲁迅、郭沫若、李大钊,都曾留学日本。
《沉沦》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写成的,主人公是官宦家庭出身,但不幸三岁时就死了父亲,和母亲长兄相依为命,家里倾尽全力送他留洋,希望他至少能弄个学历回来,以后也好养活这一大家子。
一个弱国子民到了强邻日本,免不了受些屈辱。
这个主人公“他”,在日本本来是学文科的,但他哥哥却让他改学医学,这也是当时的风气,学医学、实科才最有用处。
但这个学医学留学生,却治不了自己身上的3种病:抑郁症、癔症、迫害症。
文中开头第一句就写到:
他近来觉得孤冷得可怜。他的早熟的性情,竟把他挤到与世人绝不相容的境地去,世人与他的中间介在那一道屏障,愈筑愈高了。
一个弱国子民羸弱不堪的形象,赫然展现在眼前。因为身处异国他乡,语言不通,所以他唯一的乐趣就是躲在乡下看杂书,也不与人交流,只管自己哭泣。
这就是他的“抑郁症”了。
但他看的是什么书呢?
学校的教科书,也渐渐地嫌恶起来,法国自然派的小说,和中国那几本有名的诲淫小说,他念了又念,几乎熟记了。
到了学校开课的时候,他的两颊的颧骨更高起来,他的青灰色的眼窝更大起来,他的一双灵活的瞳仁,变得同死鱼眼睛一样了。
很可能就是有色小说之类的了,因为百无聊赖,日本同学的冷漠和鄙视,再加上“他”自己也没有太远大的志向,所以只能看此类小说打发时间。
这就是他的癔症。
但是,“他”也是心虚的,毕竟他常以“诗人”自居,所以不敢光明正大的看,看了又觉得同学们都知道了,在背后里笑话他:
有时候到学校里去,他每觉得众人都在那里凝视他的样子。他避来避去想避他的同学,然而无论到了什么地方,他的同学的眼光,总好像怀了恶意,射在他的脊背上。
其实,这种情况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中也有描写:
还有七八个人,交头接耳的议论着我,张着嘴,对我笑了一笑;我便从头直冷到脚,晓得他们布置,都已妥当了。
主人公“他”的迫害症,已经很明显了。“他”也发誓说:
他们都是日本人,他们都是我的仇敌,我总有一天来复仇,我总要复他们的仇。
但这三种病,却是对中国的隐喻,抑郁症代表了当时列强侵略下中国畏畏缩缩的心情,癔症代表了有心无力的困窘,迫害症代表了弱国子民在强邻日本的压制下的变态心理。
国人当时的弊病,被郁达夫一针见血的指出来了。
这是一篇典型的意识流小说,故事情节很简单:“他”是一个日本留学生,因为患病,而且受不了日本妓女和学生对自己的嘲讽,最后自杀,自杀前喊:“祖国啊!你为什么不强大起来!”
他的遗言很值得琢磨,自杀的境地也是一步一步的圈套,总共分了3步:
第一步:不敢和日本女学生搭话,为此自责:
“你们上哪儿去?”
那两个女学生就做起娇声来回答说:
“不知道!”
“不知道!”
那三个日本学生都高笑起来,好像是很得意的样子,只有他一个人害了羞,匆匆跑回旅馆来。
他回去就反省自己,为什么不敢和女学生搭话,虽然没想明白,但还是觉得自己太胆小了。在这时,“他”还没有意识到是因为自己“支那人”的身份,才让他如此没有底气!
第二步:偷看房主女儿洗澡,他觉得内心羞耻,最后搬家。这时候,他已经隐约意识到自己的身份了——一个“支那人”。
第三步:偷听别人偷情野合:
地上的落叶索息索息的响了一下。
解衣带的声音。
男人嘶嘶的吐了几口气。
直接让他怀疑自己,于是他此刻也下定决心要赴死了,但在那之前,他却先去了一趟“红庄”。但没想到连侍女都看不起他:
他才知道他想吟诗的心是假的,想女人的肉体的心是真的。
原来日本人轻视中国人,同我们轻视猪狗一样。日本人都叫中国人作“支那人”。
侍女轻视他给的钱少,不肯收下小费。第二天一早,“他”怀着无比悲痛的心情,走向了大海,溺亡了。并说出了那句遗言:
“祖国呀祖国!我的死是你害我的!”
“你快富起来!强起来罢!”
“你还有许多儿女在那里受苦呢!”
这篇小说的意义是非凡的,也正是因为最后这几句话,才使得小说有了时代共鸣!因为国家的积贫积弱,所以在国外的人民就被人看不起、让人践踏。
上世纪20年代,凡是出国留学的人都有这种感觉,鲁迅先生因“幻灯片”事件弃医从文,想要国人自强,改变贫弱的局面,都是一样的。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他们就是中国的脊梁。那个时代的先贤们,为祖国的富强而留洋国外,值得人们敬佩!
——————
End:阅读丈量天地,欢迎关注@靓仔读书,我们一起读书、讲史、洞见、明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