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国内和国外生活完全是两种不一样的体验,可能你适应了中国教育模式,到国外会出现不适应,但国外的学习经历教给你的是生存模式,不仅是传统的为了应付考试。但是出国必须得学好一门功课,那就是英语,这一关,可以说是没有人可以帮你,只能自己帮助自己。口语和写作能力得达到很高的境界,不要求你是炉火纯青,毕竟去国外也是去继续深造学习不是去当外教,太过于专业化,起码交流的时候别让别人发现你什么都不懂。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汉语和人民币也在国际市场露面和推广,汉语这门母语我们固然不能忘,但是目前来说,英语更国际化,尤其去国外生活。假若你去东南亚国家留学,华人居多的地方,你会发现他们具备两种语言精通的条件,这样可能会激励你去学习更多,把自己塑造成理想人才。
出国费用也是考虑的范畴之一,假如去东南亚国家,一年学费和国内三本院校也是持平,你要学习的更多的是一种脱离学校的生活模式,而不是去享受生活,无忧无虑。假如去美国英国这些国家,费用支出可能相对贵一点,但是他们从小独立的生活可能会让你觉得自己孤立无助,不要怕,适应一段时间,你会比他们做的更好。毕竟你是经历过寒窗苦读十二年的优秀学子。
趁年轻,去外面闯闯吧,哪怕是花钱去体验一下别样的生活。“你若精彩,清风自来”。
如果留学者们都能抛弃盲目留学和“留学成功论”的观念,找准清晰的定位,为自己而留学,那么“留学归国后找不到工作”的抱怨,自然会少很多。
日前,舆论场上再次出现有关“留学生归国就业受挫”的热议。据报道,在采访多位留学生后发现,“他们普遍认为留学是宝贵的人生经历,但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不少受访者都表现出巨大的心理落差”。
花钱去海外留学到底值不值?这个问题恐怕只有从个人的角度看,才能得到精准的答案。从社会角度考察,留学回来后产生的“落差”的根源首先在于过去人们对留学看待过高,以至于形成了“留学是成功前提”的思维定式,甚至以为在留学的“金字招牌”下,能在国内轻松就业。
毋庸置疑,留学生群体及其带来的新思想、新文化与新技术,在中国近现代史发挥了重要意义。暂不说更早,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前往欧美发达国家留学,一度被看作精英群体的“主流行为”,学成归国的年轻人也与国家的改革开放事业融为一体,留学与中国社会的现代化与教育事业的进步紧密相连。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留学的门槛越来越低,尤其是留学的性质从官派留学为主到多元化留学格局的变化,留学生的数量越来越多,质量也变得参差不齐。
事实上,留学是否合适,与个人的选择、价值观念和所处的环境有关,不宜单纯地支持或批评。媒体对这类话题进行报道时,总会举一些极为特殊的例子,但这些例子却未必有代表性。人们往往会受到舆论引导的影响,将个别问题扩大为整体问题。观察社会群体的情况,还是用调查数据说话更合理。
据智联招聘与全球化智库(CCG)今年8月联合发布的《2017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显示,认为留学收益小于成本者只占 27.3%,其他被调查者认为留学值得或收益与成本相当。所谓的“留学不值”“留学回来找不到满意工作”之类的言论,只占据一小部分。因此,有意留学者,没必要因为别人的情况来限定自己的选择,评价标准不在外界,而要从自己切身的需求出发去考量。
基于这种考量,留学与就业的问题也应从留学者本人的实际情况出发,最好选择那些与其留学背景匹配的工作。在《春城晚报》的报道里,有留学香港的学生表示“找不到对口工作”“父母一直希望我回来后考公务员”,这就是因为没有找准自己的优势。还有艺术类专业的留学生从俄罗斯学成归国后,总想以硕士身份与国内博士一起竞争高校教职,结果“丝毫没有优势”,这也是观念偏差导致的问题。放着留学群体对口的外企、创业等领域不去,非要用自己的劣势和别人的优势竞争,遇到挫折也就在所难免了。
对于年轻人来说,与其耽于“留学到底值不值”的争论之中,不如认清现实环境,从自身情况出发,选择一条最合适的道路。如果留学者们都能抛弃盲目留学和“留学成功论”的观念,找准清晰的定位,为自己而留学,那么“留学归国后找不到工作”的抱怨,自然会少很多。
如果不想留学,也并非一定要留学。在国内也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