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啦 留学 留学资讯

杨振宁的故事

发布时间: 2023-02-09 22:50:56

杨振宁的故事

杨振宁讲他的故事
在中国,杨振宁的名字从知识阶层,到平民百姓,可谓家喻户晓。一位从事自然科学的学者具有这样宽泛的知名度,不仅因为他是1957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之一(另一位得主是同为美籍华裔学者的李政道教授),还因为他是1949年新中国建国以后第一个回国访问的卓有成就的美籍华裔学者。
合肥小男孩从厦门走进清华园
2001年10月29日下午,杨振宁应上海市海外联谊会邀请,在浦东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作《21世纪的科技》演讲后,又以“八十自述”为题即席演讲。他用亲切的语调对大家说:“按中国旧历的算法,今天我整整八十岁!”
台下响起一片深情的掌声……
1922年,杨振宁出生在安徽合肥一个典型的中国知识分子家庭。当他未满周岁时,父亲杨武之先生考取美国公费留学,去了著名的芝加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整整6年,他一直没有见到过自己的父亲,甚至不认识父亲。
6年过去了,父亲从芝加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回国,受聘于厦门大学数学系。母亲带着全家人从合肥老家出发,风尘仆仆地赶往厦门与父亲团聚。他们一路水陆兼程,途经上海。当杨振宁站在上海这座东方大都市的大马路上,望着生平第一次见到的往来穿梭奔驰的汽车,他的惊愕程度绝对不会逊于《子夜》里那位从乡下初到大上海的吴老太爷!尔后,他在下榻处,又第一次看到了手指一揿便会涌出哗哗流水的抽水马桶。这个富于想象的孩子第一次朦胧地感受到了现代科学技术的无比伟力!
父亲任教的厦门,是一个给杨振宁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他们家住的那栋小楼就坐落在大海的边上。在那段美妙岁月里,他看到了蓝天大海无穷无尽的变化,看到了伟大宇宙无边无际的奥妙。这片广袤无垠的天地,在杨振宁的心里,种下了对大自然、对祖国河山的深深情种,以及对探索自然奥秘的无穷兴趣。
后来,父亲受聘于清华大学,一家人又去了北平。
杨振宁在清华园生活了8年,这8年恰恰是一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青春岁月。杨振宁曾多次谈到,清华园的8年,在他的一生中留下了至为深刻的印象。过了半个世纪,20世纪70年代以后,他欣然应聘出任清华大学名誉教授。近年来,在他从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和香港中文大学退休后,他更把主要的精力放在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的完善和发展上。
当然,在这8年里,杨振宁也跟所有的中国人一样,亲历了日本军国主义入侵祖国东北三省事件,亲历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对于一个中国人来说,这段历史自然是终身难忘的。
卢沟桥事变以后两周,杨振宁与全家人一起回到了合肥。原以为会像上海“一·二八”事变后一样,日本人会撤退。但事与愿违,几个月后,日机开始大规模轰炸,回北平的梦成了泡影。
西南联大的感情链
1937年12月,日军占领南京,随后就是那场人类历史上野蛮血腥、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这是一段令杨振宁,也是令整个中华民族刻骨铭心的耻辱历史。
烽火岁月里,父亲带着一家人从合肥经汉口等地到了昆明。杨振宁在那里进了西南联大,那所在战时极负盛名的大学。父亲也在那所大学任教。
西南联大由战前中国最有声望的三所大学合并而成,它们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天津的南开大学。
杨振宁在西南联大读了4年本科,尔后,1942年至1944年,还是在西南联大,他又完成了研究生学业。
杨振宁在西南联大读的是物理系。当时在西南联大任教的教授多为留学欧美归来的年轻博士。他坦率直言,在西南联大,最为成功的当推数学系,而给他留下印象最深的三位数学教授是:陈省身,华罗庚和许宝路。
说到物理系的老师们,杨振宁的眉宇间更是洋溢着一种难以抑制的怀念之情。那些当年亲手把他引入科学圣殿的业师们,都是中国物理学界不可多得的杰出人才哪!
杨振宁是一个非常念旧重情的人,对于他来说,师恩终身难忘。他十分尊崇已故的赵宗尧教授,80年代,他曾与国内的物理学界同行共同撰文,赞扬赵老师在物理学研究和教育中取得的重要成就。还有吴大猷和王竹溪教授,在杨振宁的眼里,这两位老师当年的教育对他的一生都起到了重大的影响。
杨振宁在上大学四年级时,曾就毕业论文一事求教于吴大猷教授。吴大猷当时给他出了一个题目:“群论在分子光谱学中的运用”,而分子光谱学正属于吴大猷本人当时的研究范围。在吴大猷的指导下,杨振宁完成了这篇论文。就在完成这篇论文的过程中,杨振宁第一次步入群论研究这一神奇之谷,群论在未来物理学研究空间中的重要地位,群论所展示的那种令人赞叹的奇特的美,在这位未来的诺贝尔物理奖得主心中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自此以后,杨振宁一生所从事的研究几乎都与群论有关。
从美国学成归来的上海籍教授王竹溪是从事统计力学研究的,一位优秀的教师对学生日后的学术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是难以估量的。杨振宁一生从事的研究中,有三分之一的内容是统计力学。
韩愈曰,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杨振宁后来的事业,已被历史证明是超过了他的老师,但是,对他而言,没有这些优秀的甘为人梯的老师们,就不会有他杨振宁的今天。师恩难忘哪!
1944年,杨振宁在西南联大获硕士学位。同年,清华公费留美发榜,杨振宁榜上有名。
为了护照、签证等事,前前后后,足足拖了一年。父亲虽为教授,但战时持续通货膨胀,入不敷出,可谓捉襟见肘。迫于生活,杨振宁在等待出国的这一年里,做了西南联大附中的教师。他自然没有想到,这一年的教职,竟促成了他一生的美满良缘。
今天我们都同意,是她先看到我了
杨振宁说,他很感谢那一年的中学教师生活,因为那段生活使他对中学生、中学老师的生活有了真切的了解。特别是,在自己任教的那个班上,他认识了后来的太太、当时的学生杜致礼。
1945年,日本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杨振宁决定在印度加尔各答搭乘去美国的运兵船。等了两个月,终于等到了床位。于是,经地中海、红海和直布罗陀海峡……最后到达了美国。
“上岸至今,已经有56年了。”2001年10月,在浦东上海国际会议中心的演讲大厅,对着上千位听众、同胞,他十分有感触地说了这样一句话。
跟当年父亲一样,杨振宁也选择了芝加哥大学。他希望著名的物理学大师费尔米做自己的导师,结果如愿以偿。
费尔米在当时已被公认为20世纪最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和实验物理学家之一,这位非凡的科学家同时在上述两个领域都做出了第一流的工作。
杨振宁在芝加哥大学念了两年半,获得了博士学位。尔后,又留校教了一年书。杨振宁在芝大的力学老师是当时年龄还不到四十的泰勒教授,那位泰勒后来被誉为氢弹之父。杨振宁记得,泰勒有一种非常反传统的性格。有时候,他会在走廊上拉住你,兴致勃勃地谈他刚萌生的一个新见解。而此后不久,他又毫无惧色地纠正了自己。也许,在泰勒的10个新见解中,有9个半是错误的。但这对杨振宁一生的科学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启示。因为,科学研究,发现、揭示真理,这确实需要一种异乎寻常的率真和勇气,而在这份勇气中,自然也包括了敢于认识和纠正自己错误的自信和大胆。
离开芝加哥大学后,杨振宁去了普林斯顿研究院。这所独立的研究机构有二十几位专职教授,没有学生,还有来自世界各地的100多位研究人员。
杨振宁在普林斯顿呆了17年。这是他生命中十分重要的17年,在那里,他邂逅了自己在西南联大附中教书时的学生,后来成为他太太的杜致礼。
那是1949年的一次不期而遇。
“今天我们都同意,当时是她先看到我了。”杨振宁说。也许是太太不在身边,说这话时显得旁若无人。
邂逅的地点在普林斯顿的一家饭店。
“杨老师,你还认识我吗?”那天,杜致礼突然出现在杨振宁的面前,明眸含笑地问道。
人生的改变有时是从一句寻常到不能再寻常、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寒暄语开始的。就像所有的有缘男女一样,这对年轻人很快坠入爱河。8个月后,他们喜结连理。
在普林斯顿研究院这块学术圣地中,最负盛名的人物,便是被公认为20世纪人类科学史上的骄傲的爱因斯坦,以及同样令世人高山仰止的科学大师奥本海姆。
在普林斯顿研究院的绿色草坪间,年轻的杨振宁经常能够看到爱因斯坦步行而来。他从来不开汽车,与他同行的,是他那位杰出的助手戈登。
与伟大的前辈同饮一池之水,自使杨振宁备享“开光”之泽,获益终生。
1957年,因提出“弱互作用下的宇称不守恒现象”这一重大理论,年仅36岁的杨振宁与他在美国的中国同行李政道博士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居世界一流科学家的行列。
在普林斯顿生活了17年之后,杨振宁收到了来自纽约的邀约函。纽约州正在筹建一所新的大学: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这所大学的校长怀广纳贤才共襄盛举之心,盛情邀请杨振宁加盟,助其为新校发展出力。
杨振宁欣然受聘,前往石溪分校走马上任。这一年是1961年。
“乒乓外交”开启回国之门
1971年,在中美关系史上,先后有毛泽东邀请他的老友、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走上天安门、“乒乓外交”等震惊中外的大事,这一系列重要信号预示着中美关系解冻在即。
1949年以后,杨振宁一直与在上海的父母弟妹保持着联系。他曾经四度跟家人在瑞士日内瓦和香港等地见面。面对着这些世界名城的湖光山色,如画美景,与家人久别重逢的片刻喜悦却无从消除长期离别的苦涩愁情。
当他获知“乒乓外交”的信息后,立即给父亲去信,要求回国探亲。忐忑不安地,父亲将此事向有关方面作了请示汇报。很快,杨武之教授就接到来自国务院的答复:“欢迎!让你的儿子到中国驻法大使馆去签证。”当时中国和美国之间没有建交,许多中美之间的重大外交谈判都在巴黎进行。
就这样,杨振宁,1957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便成为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成绩卓著的美籍华裔科学家回国访问的第一人。
杨振宁在上海华山医院见到了父亲杨武之。当时父亲已经罹病住院,但他气色不错,特别是见到爱子归来,更是喜出望外。
两年以后,杨武之教授在华山医院故世。这位老人离去时的心情当是安详自如的,因为他为社会、为祖国、为世界奉献了一个杰出优秀的儿子,而且,在他有生之年,终于能与远隔重洋的儿子在祖国重逢。
大饼油条摊的“粮票风波”
杨振宁1971年第一次回国,上海是他的第一站。他住在锦江饭店。
住进饭店的第二天一清早,他就被宣传喇叭给吵醒了。他随手取了照相机走出饭店。他看到,马路对面有一家大饼摊。好香哪!大饼,油条,还有豆浆、粢饭团,这里面,有多少儿时的欢乐,多少青少年时代的往事!他走近大饼油条摊,把手伸进裤袋,袋里有弟弟杨振汉头天晚上给他的一些人民币零钱。他看见一位中年妇女在舀豆浆。
“一碗豆浆多少钱?”
“两分钱。”
掏钱。伸手接豆浆。
“同志,粮票——”
“粮票,什么粮票?”
他一脸惊愕。对方却是一脸疑惑。
他一想不妙,回身就走。豆浆也顾不上拿了。
他继续漫无目标地走,略微显得有点心神不宁。忽然,他瞥见前面不远处那一长排修剪整齐的法国梧桐树中间,有一个小男孩的身影。一定是在摸知了——真像自己的童年哪!杨振宁一时童心大发,举起手上的照相机,便要把这动人的一幕记留下来。
“不要动!”
猛然间,他听到一声断喝。他的手一哆嗦,照相机差点跌出手去。
抬头望去,那是一张警觉的脸。很认真很执著。对方示意他站在原地不要动。
那是一个对许多事许多人保持着高度警惕的时代,站在杨振宁前面的是一位阶级斗争的弦绷得紧紧的市民。
那人叫来了一位正在茂名路上值勤的解放军。解放军是懂纪律的,他对杨振宁说:“你先站着,我去请示一下。”
“误会了,这是我们请来的客人!”
幸好,一位锦江饭店的工作人员看着杨振宁从饭店大门口走出去,见他久久不归,便走出饭店张望一下,不想正好给杨振宁解了围。
一场虚惊。
风波过后,杨振宁的父母坚持让弟弟陪哥哥同住,以免再有什么希奇古怪的事情发生。
他把毛主席诗词看了10天
杨振宁那一年回国,到了很多地方。他发现,虽然当时中国很落后,城市居民只能勉强度日,但他们生活得很自信。
在北京,杨振宁故地重游,一呆就呆了10天。
他住在长安街的北京饭店。在他房间的墙上,挂着水印木刻的毛泽东主席的墨迹:“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杨振宁看着这两句诗想了很多很多。他的子女是美国人,而他自己、他的父母是中国人,他不能回避这样一个十分现实又十分敏感的问题,他不能不面对这些萦绕脑际挥之不去的问题。
他反复思考的结论是:中美之间没有不可调和的矛盾。
他,杨振宁,将竭尽己力,努力促进中美关系的好转。尽管他只是一个普通的科学家。
回到美国后,这位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到各处作了多场演讲,身体力行地为中美两国关系的改善而奔走呼号。
1973年夏,已经步入晚年的毛泽东主席在北京中南海会见了杨振宁。
在这次会见时,杨振宁十分吃惊地发现,日理万机的毛泽东竟然对自然科学抱有十分浓厚的兴趣。那天,他跟杨振宁兴致勃勃地讨论了基本粒子的结构问题。
毛泽东把身子靠近杨振宁,兴奋地笑着,用一口浓重的湖南乡音告诉对方:在中国,那些古代哲学家们也曾试图解释过物质的结构。这位充满睿智的老人还风趣地引用了一些古典著作中的话,这一切激发了诺贝尔奖得主的很大的兴趣。
毛泽东伸出手指,比划着问杨振宁:“在你们的领域里,对‘理论’这个词和‘思想’这个词是如何用的?”
杨振宁显然给问住了,他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两个词之间的区别。他停顿了好一阵,向对方作了一个他自己也并不满意的答复。随后,话题又转入这两个词在中文和英文中的含义,并把它们放入物理学学术这个特定领域里加以比照,以找到这两个词之间的细腻区别。杨振宁认为,这一关于“理论”和“思想”的词义讨论似乎没有得出任何具体的结论,但令他印象至深。
中国在10年里有望问鼎诺贝尔奖
从1971年杨振宁第一次回国至今,已经30年了。
2001年的金秋,在上海西南角的衡山宾馆11楼,这位年近耄耋的老人轻轻撩开南窗的窗帘,显得十分感慨:短短的几年间,上海这座城市已经变得让所有熟悉她的人都认不出来了!
杨振宁已经有7、8年没有去上海了,他本想看看市容,唤起多年以前的记忆,但他已无从找到这座城市原来所给予他的印象,他看到的是一座全新的城市!
杨振宁认为,新中国已是一个新新中国了。
杨振宁还认为,中国在20世纪的科技进步非常之快,而且现在还继续保持着这种进步。再过三四十年,中国一定能够居于世界科技的前沿。
当谈到父母当年对自己的教育时,杨振宁十分坦率地承认,父母当年对自己的教育很明智。他小时候数学好,但父亲并没有刻意地向他灌输数学知识,上初一、初二时,还让一位著名的历史教授教他《孟子》。
对于当前出现低龄出国留学现象,杨振宁的看法很辩证:一个人的目标是在学术上和科技上有所成就,那最好的办法是在国内念好的中学和大学,到国外去念研究生;假如是求得将来的生活优裕,那么低龄出国的成功率比较大。
他还认为,中国的机会比外国的机会多。
他说:“清华的学生比美国大学的学生水平高。这话我不是随便讲的,是认真想过的。中国的学生数是美国的4倍,而中国的大学远远没有美国多。所以我说,哈佛大学学生的水平不能跟清华大学比。中国学生在美国念研究生,一开始有吃亏的地方,这是中国的教育制度太注意稳扎稳打所以导致学生的胆子小,一开始手脚放不开,时间长了,也就适应了,步子也快了。”
谈及中国科学家什么时候能够在本土问鼎诺贝尔奖,这位诺贝尔奖得主信心十足地回答:“20年完全可以,10年里希望也很大!”
他说,他对冯友兰晚年提出的“旧邦新命”论完全赞同。
“这是因为,今天的中国,在21世纪是一个新的国家,一个旧邦中生长出来的新的国家。对于21世纪的世界,这是一件非常非常重要的事情哪!”
杨振宁 (Chen Ning Yang) 1922年9月22日出生于中国安徽省合肥市。原籍安徽省原凤阳府。杨振宁的父亲杨克纯(字武之)是美国芝加哥大学的数学博士,回国后曾任清华大学与西南联合大学数学系主任多年。杨振宁1938年至1944年在中国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读书,先后获学士、硕士学位。杨振宁的学士论文的导师是吴大猷,硕士论文导师是王竹溪。1945年赴美求学,1948年获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58年至1979年获普林斯顿大学和波兰、美国等6所院校的理学博士学位。曾先后任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研究员和普林斯顿大学教授。是美国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966年起任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艾伯特·爱因斯坦讲座教授兼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1999年5月21日正式退休,石溪分校同日将理论物理研究所命名为“杨振宁理论物理研究所”,同年被该校授予一等荣誉博士学位。
杨振宁于1956年与李政道教授共同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原理,因而共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一原理彻底改变了人类对对称性的认识,为人们正确认识微观粒子世界开辟了新天地。提出非阿贝尔规范场理论,大大促进了四种基本相互作用的研究。在粒子物理方面做了大量的开拓性工作。另外,杨振宁还是统计物理、凝聚态物理、量子场论、数学物理等诸多领域中重要研究方向的先驱和奠基人。
1971年以来,他多次到中国探亲、访问和讲学,同时努力帮助中国学者和留学生在美进行科研和学习,在促进中美科技交流和合作中起了重要作用。1998年6月,清华大学授予杨振宁为清华大学名誉教授,1994年6月他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首批外籍院士。
夫人杜致札(已故)是杜聿明的女儿,她是杨振宁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附属中学教书时的学生。他们于1950年结婚,生有两子一女:长子杨光诺、次子杨光宇和女儿杨又礼。
2004年12月24日,杨振宁与潮汕女子翁帆在汕头市民政局涉外婚姻登记处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

杨振宁是诺贝尔奖获得者,解放后为何没有回国?

因为这样才不会在国内艰苦的环境中早早过世,为祖国付出毕生精力而无法享受国家的富强所提供的优越条件和上帝最后的礼物。

关于杨振宁不回国杨先生的回答是:在我之前的中国人赴海外求学,都是学成即回国。可是当我拿到博士学位之时,韩战爆发,美国不允许理工科博士回国,因此滞留在美国。杨振宁的回答是因为他所持的护照在出国旅游签证时真的的很不方便的呢,才决定加入美国国籍。

中国的杜鲁门总统就下了一道命令,说是中国血统的人在美国得了理工的博士学位,不可以回中国。所以我留在美国了。” 在这里,我想说出心里觉得很不舒服的几句话:很多当时出国留学的杰出学者,拿的都是博士学位,他们也知道美国不允许他们回来,可是,国家正遭遇苦难,八年抗战、无论是哪里不可能随便说怎么样就可做到的。

其实想要做好拜托这一切,当摆脱八国联军、摆脱帝国主义铁蹄侵略的中华民族正有机会一统中华板块,而日本作为战败国在亚洲已奄奄一息无法实现在亚洲的实力制衡之时,巧妙插手朝鲜战争,试图在与中国东北接壤的地方建立一个傀儡国,同时牵制中国与日本,也牵制了中国统一台湾的步伐。杨振宁回避并忽略了之前同一批出国留学人员的贡献,大大炫耀吹嘘自己在美的成就,这样方便我们做自己的选择的呢。

我们新中国的认同因为国家的护照出国旅游不方便就抛弃了,他还有什么资格在这里宣扬自己的成就,影射李政道是那种作出30%的贡献,一定要说自己有70%功劳的那种人。

99岁的杨振宁寄语广大学子,杨振宁有哪些成就?

杨振宁个人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拉姆福德奖、美国国家科学奖章、本杰明·富兰克林奖章、鲍尔奖、玻戈留玻夫奖、昂萨格奖、费萨尔国王国际奖、终身成就奖的奖项,在成就学术成果方面,获得相变理论、玻色子多体问题、杨-Baxter方程、1维δ函数排斥势中的玻色子在有限温度的严格解、超导体磁通量子化的理论解释、非对角长程序、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时间反演、电荷共轭和宇称三种分立对称性、高能中微子实验的理论探讨、CP不守恒的唯象框架、杨-Mills规范场论、规范场论的积分形式、规范场论与纤维丛理论的对应等方面取得了比较高的成就,在论文著作方面发表了300多篇文章,出版了《论文选集与后记1945-1980》、《杨振宁文集》、《曙光集》等作品。

杨振宁是著名的物理学家,在各所知名大学任教授、院长等职位,是中国科学院、美国国家科学院、中央研究院等多家科学院的院士。杨振宁在最初出国留学后,将国籍改为美国国籍。虽然国籍改变了,但是他仍继续推动中美关系,是在中美关系破冰后,第一个回中国探访的华裔科学家,他为促进中美两国文化和友谊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后来在杨振宁退休后,回国内定居,并将国籍改为中国国籍,为我们中国国内的各所大学任教。

杨振宁这一生将精力投入到数学和物理方面,他在研究粒子物理学、统计力学等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杨振宁作为中国第一位诺贝奖的获得者,他在中国的科学界是有非常高的地位的。有人说过,杨振宁是20世纪中以来,在爱因斯坦和费米之后,可以说是能排到第三位的一位比较全面的物理学家。

现如今已经99岁高龄的杨振宇老先生,在清华大学建校110周年的日子里面,表示了他对自己当年回到清华,义不容辞。对我们国家的莘莘学子寄予厚望,对广大学子寄予厚望,对当代学生们表达了自己的建议,希望每个人可以通过学习弄清楚自己的方向、找准自己的方向、选择好有发展的领域,并在这个领域内得到发展。并且也表达出希望能给更多的学生引路。希望中国在各个行业、各个领域中都能取得更大的进步和发展。

高中作文杨振宁给我的启发

百度推广
的?”
杨振宁显然给问住了,他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两个词之间的区别。他停顿了好一阵,向对方作了一个他自己也并不满意的答复。随
后,话题又转入这两个词在中文和英文中的含义,并把它们放入物理学学术这个特定领域里加以比照,以找到这两个词之间的细腻区别。杨振宁认为,这一关于“理
论”和“思想”的词义讨论似乎没有得出任何具体的结论,但令他印象至深。
中国在10年里有望问鼎诺贝尔奖
从1971年杨振宁第一次回国至今,已经30年了。
2001年的金秋,在上海西南角的衡山宾馆11楼,这位年近耄耋的老人轻轻撩开南窗的窗帘,显得十分感慨:短短的几年间,上海这座城市已经变得让所有熟悉她的人都认不出来了!
杨振宁已经有7、8年没有去上海了,他本想看看市容,唤起多年以前的记忆,但他已无从找到这座城市原来所给予他的印象,他看到的是一座全新的城市!
杨振宁认为,新中国已是一个新新中国了。
杨振宁还认为,中国在20世纪的科技进步非常之快,而且现在还继续保持着这种进步。再过三四十年,中国一定能够居于世界科技的前沿。
当谈到父母当年对自己的教育时,杨振宁十分坦率地承认,父母当年对自己的教育很明智。他小时候数学好,但父亲并没有刻意地向他灌输数学知识,上初一、初二时,还让一位着名的历史教授教他《孟子》。
对于当前出现低龄出国留学现象,杨振宁的看法很辩证:一个人的目标是在学术上和科技上有所成就,那最好的办法是在国内念好的中学和大学,到国外去念研究生;假如是求得将来的生活优裕,那么低龄出国的成功率比较大。
他还认为,中国的机会比外国的机会多。

他说:“清华的学生比美国大学的学生水平高。这话我不是随便讲的,是认真想过的。中国的学生数是美国的4倍,而中国的大学远远没有美国多。所以我说,哈
佛大学学生的水平不能跟清华大学比。中国学生在美国念研究生,一开始有吃亏的地方,这是中国的教育制度太注意稳扎稳打所以导致学生的胆子小,一开始手脚放
不开,时间长了,也就适应了,步子也快了。”
谈及中国科学家什么时候能够在本土问鼎诺贝尔奖,这位诺贝尔奖得主信心十足地回答:“20年完全可以,10年里希望也很大!”
他说,他对冯友兰晚年提出的“旧邦新命”论完全赞同。
“这是因为,今天的中国,在21世纪是一个新的国家,一个旧邦中生长出来的新的国家。对于21世纪的世界,这是一件非常非常重要的事情哪!”

杨振宁自传读后感

杨振宁,美籍华人,诺贝尔奖获得者,是家喻户晓的科学家.杨振宁的父亲杨武之是留学归来的知名学者,1929年应清华大学之聘任数学系教授.自此,清华园中8年的少年生活,给杨振宁留下了温馨的回忆.清华园对聪颖好学的少年杨振宁,是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对日后成才有着重要的影响.西南联大,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无疑是一个神圣的殿堂,杨振宁曾回忆道:“想起在中国的大学生活,对西南联大的良好学习风气的回忆总使我感动不已.联大的生活为我提供了学习和成长的机会.我在物理学里的爱憎主要是在该大学度过的六年时间里(1938-1944)培养起来的”.进入西南联大后,杨振宁既没有选择父亲专长的数学,也没有选择自己报考的化学,而是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物理学.可见求学道路上,兴趣至关重要.出国留学,是杨振宁生命中的转折.杨振宁对理论物理学的贡献范围很广,包括基本粒子、统计力学和凝聚态物理学等领域.对理论结构和唯象分析,他都有多方面的贡献.他的工作有特殊的风格:独立性与创建性强,眼光深远.杨振宁的求学之路是艰辛的,寻师也是屡屡受挫.历经辛苦远赴美国,先是到哥伦比亚大学找寻仰慕已久的费米教授,却大失所望的扑了个空.随后前往普林斯顿大学,希望求学于维格纳教授,却由于教授的休假再一次扑空.幸好遇到了昔日西南联大的教授张文裕,在其指点下终于到芝加哥大学寻得名师,就是仰慕已久的物理大师费米.实验是理论的源泉,科学的根本.杨振宁的第一个志向就是完成一篇实验物理论文.由于动手能力和实验技巧的欠缺,虽然经过了20个月的实验工作,杨振宁还是未能完成自己的实验论文.虽然这是一次失败的尝试,但杨振宁的这一志向还是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那就是亲身动手进行实验的重要意义.实践出真知,杨振宁这20个月的实验工作也为他日后成为成功的理论物理学家奠定了基础.演绎法和归纳法,在科学研究上各有所长.巧妙地结合应用两种方法,使这两种方法互为补充,取长补短,会使科研收效良多.这也正是杨振宁日后能在科学事业上取得重大成就的重要原因.杨振宁与李政道合作研究得出的结论——在弱相互作用中宇称可能不守恒,震动了整个物理界,使得两个人共同获得了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在这些成就的背后,是这位科学家从小到大严谨的学习态度,远大的理想和信念,越挫越勇的求学理念,巧妙结合的科研方法,孜孜不倦的钻研和探索.

杨振宁传的读后感

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杨振宁传的读后感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杨振宁传的读后感 篇1

杨振宁,美籍华人,诺贝尔奖获得者,是家喻户晓的科学家。

杨振宁的父亲杨武之是留学归来的知名学者,1929年应清华大学之聘任数学系教授。自此,清华园中8年的少年生活,给杨振宁留下了温馨的回忆。

清华园对聪颖好学的少年杨振宁,是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对日后成才有着重要的影响。

西南联大,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无疑是一个神圣的殿堂,杨振宁曾回忆道:“想起在中国的大学生活,对西南联大的良好学习风气的回忆总使我感动不已。联大的生活为我提供了学习和成长的机会。我在物理学里的爱憎主要是在该大学度过的六年时间里(1938-1944)培养起来的”。

进入西南联大后,杨振宁既没有选择父亲专长的数学,也没有选择自己报考的化学,而是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物理学。可见求学道路上,兴趣至关重要。

出国留学,是杨振宁生命中的转折。

杨振宁对理论物理学的贡献范围很广,包括基本粒子、统计力学和凝聚态物理学等领域。对理论结构和唯象分析,他都有多方面的贡献。他的工作有特殊的风格:独立性与创建性强,眼光深远。

杨振宁的求学之路是艰辛的,寻师也是屡屡受挫。历经辛苦远赴美国,先是到哥伦比亚大学找寻仰慕已久的费米教授,却大失所望的扑了个空。随后前往普林斯顿大学,希望求学于维格纳教授,却由于教授的休假再一次扑空。幸好遇到了昔日西南联大的教授张文裕,在其指点下终于到芝加哥大学寻得名师,就是仰慕已久的物理大师费米。

实验是理论的源泉,科学的根本。杨振宁的第一个志向就是完成一篇实验物理论文。由于动手能力和实验技巧的欠缺,虽然经过了20个月的实验工作,杨振宁还是未能完成自己的实验论文。虽然这是一次失败的尝试,但杨振宁的这一志向还是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那就是亲身动手进行实验的重要意义。实践出真知,杨振宁这20个月的实验工作也为他日后成为成功的理论物理学家奠定了基础。

演绎法和归纳法,在科学研究上各有所长。巧妙地结合应用两种方法,使这两种方法互为补充,取长补短,会使科研收效良多。这也正是杨振宁日后能在科学事业上取得重大成就的重要原因。

杨振宁与李政道合作研究得出的结论——在弱相互作用中宇称可能不守恒,震动了整个物理界,使得两个人共同获得了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在这些成就的背后,是这位科学家从小到大严谨的学习态度,远大的理想和信念,越挫越勇的求学理念,巧妙结合的科研方法,孜孜不倦的钻研和探索。

杨振宁传的读后感 篇2

《杨振宁传》增订版是一部实在不可多得的好书,这部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品,华中科大物理教授杨建邺撰写的杨振宁这位科学巨人的生平足迹,生动地描绘了这位科学伟人成长的过程以及从事科研工作的每一个片断和取得令人鼓舞的成就。

杨振宁对当代物理学的贡献,既是世界的,也是中国的,关于杨振宁的功业尽人皆知,相关文献、资料、风评俱在,在此,我只谈谈读这本书后的感受和感动!

1957年,杨振宁与李政道因为“宇称不守恒”理论的贡献成为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第一人,从那个时候开始,他在科研之余大量地从事改变“中国人不如他人”的观念,而且毕生在做这项工作,他1999年后一直住在清华,亲手建立了清华高等研究院,广邀国内外顶尖的科学家来华讲学,带研究生,在国内各高校游说,以80多岁的高龄为科学兴邦奔走呼唤,其拳拳爱国之心和人文情怀令人景仰。用香港中文大学校长陈方正的话说:“宇称不守恒”理论、“杨——米尔斯规范场理论”(应该再次获诺贝尔奖),都是理论物理的科研成果,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一样,至今没有应用的意义,它的意义主要是思想和文化上的。的确,我们从杨振宁的著述、演讲中不难看出,他讲得最多的是科学发展史,科学家的故事以及当代科学领域的相互渗透以及相互作用,对人类未来发展的影响,是普通人听了都能领悟其中道理的东西,从而极大地激发了国人,特别是年轻一代爱科学、用科学的热情和氛围,这种影响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是十分深远的。

杨振宁在晚年做了另一件惊世骇俗的大事,那就是与翁帆的爱情,他们年龄相差50多岁,对于这桩婚姻,人们对他的关注程度远远地超过了他获得的诺贝尔奖,说三道四的、辱骂的、嘲笑的,比比皆是。现在9年过去了,回过头看,没有翁帆,就没有杨振宁的今天,也没有在清华“归根居”生活的10年的丰硕成果,也没有中国理论物理的蓬勃春天。用新加坡电视台主持人曾月说过带哲理性的一段话:“一个人从年轻到老,敢于追求所爱,不管他所爱的是人、是物,还是真理,他都能够放开胸怀地去拥抱,而且升华成乐观前进的动力,这个人是绝对幸运的”。从这件事我们看到杨振宁率真的另一面。

“两弹元勋”邓稼先是杨振宁少年时代就在一起的朋友,他们同在西南联大读书,又先后留美获博士学位,邓回国后转行从事领导“两弹”的研究工作,耗费了毕生的精力,杨、邓之间延续了半个世纪的友情故事,使我想起了马克思和恩格斯之间的友谊,这种友谊是建立在无私的精神与巨大贡献的基础上,所以才能这样珍贵和弥久。

1971年8月16日,杨振宁在离开上海回美前夕,上海市领导请他吃饭,席中有人送了一封信给他,是邓稼先写的,他在信中告诉杨振宁,中国的原子武器工程除了1959年底以前得到过苏联极少“援助”以外,没有任何外国人参加。接信后给了杨振宁极大的感情震荡,他追述当时热泪满眶,不得不起身去洗手间整容场景……正如杨自己所说的那样,“稼先是我永恒的骄傲”。

杨振宁走过的道路给我这样的启示:从事科学研究无需更多的物质上的追求和欲望,只有获得知识和成功的满足与快慰,我想:生活中其它的事情难道不也是这样的道理。

杨振宁传的读后感 篇3

杨振宁在世界历史上绝对可以说得上是一位传奇的人物,他在现如今的.科学界里面也是一位非常伟大的科学家。他在34岁的时候,就已经获得了被誉为科学最高奖项的诺贝尔奖项。现在普通人对于他的印象主要是两个方向。第一个方向就是他在1957年的时候和李振道合作推翻了世界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的一条守恒定律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甚至有的人认为这会是世界物理学上的里程碑之一。

第二个方向就是他和翁帆的爱情故事,这件事情在当年可以说是引起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巨大轰动。甚至这件事情一直霸占很长时间的新闻头条。在那个时候,我们国家的普通大众对于他的关注竟然要远远超出他获得诺贝尔奖的事情。但是我认为更多的人应该将目光投向杨振宁先生获得的荣耀身上。杨振宁先生之所以获得这么高的荣耀,而且还成为当今世界上最顶尖的科学家。在家里面和他自小接受的教育熏陶离不开关系,他的父亲是一位留学归来的著名学者并且还曾经担任过清华大学的教授。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在清华大学度过了八年的时光,在成年之后更是在西南联大学过一段时间,最后为了能够获得更多的知识,毅然选择了出国留学。在刚开始的阶段他处处碰壁,始终找不到自己理想中的导师。

经过前辈的指点之后,他最后在芝加哥大学找到了自己仰慕已久的物理大师。这开启了他真正的求学道路也开启了他传奇的一生,比较有趣的是,怕第一次做实验的时候历经20多个月的时间,但是实验确实失败的。虽然说实验失败了,可是却让他坚定了实验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也为他的成功定下了非常深厚的基础。

杨振宁传的读后感 篇4

杨振宁是家喻户晓的名人,他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一个在34岁就获得诺贝尔,他一路经过风风雨雨走来的。先是有获得诺贝尔奖的愿望,然后就是当上科学家,最后就真的获得诺贝尔奖了!原因是一九五七年,他和李政道合作推翻了爱因斯坦的“宇称守恒定律”,获得诺贝尔物理奖学金。他们这项贡献得到极高评价,被认为是物理学上的里程碑之一。所以才获得诺贝尔奖的!我从中学到的道理是要勇于尝试,才能有新发现。杨振宁竟就因报纸上只写了李政道的手搞,就终身心病!杨振宁在晚年做了另一件惊世骇俗的大事,那就是与翁帆的爱情,他们年龄相差50多岁,对于这桩婚姻,人们对他的关注程度远远地超过了他获得的诺贝尔奖,说三道四的、辱骂的、嘲笑的,样样都有。

杨振宁还有值得我们学习的有三个优点,

1、杨振宁的科学成就,在他的人品面前,是多么的苍白无力啊,我们尊重他的科学成就,但是,更鄙视他的人品!

2、现在国内的教授,无心学术,就知道泡女学生,甚至拿成绩相威胁,难道跟杨振宁不无关系吗?我对他的崇敬之情早已不言而喻。

杨振宁的儿女全部定居美国,他为什么晚年回国?仅仅为了养老吗?

国籍与爱国,他们不是必然关系却也相互关联。但是也有这样的一批人,虽国籍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但是拥有一颗爱国心,一个中国魂,虽身处异国,却时时刻刻牵挂着祖国。

提起杨振宁这个名字,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爱因斯坦后的第一人”不是浪得虚名。杨振宁先生也是最具有实力,最有资格与同时代伟大的前沿物理学家相提并论。尽管光环围绕,却也掩盖不了杨振宁美籍华人的事实。也正是因为国籍问题,让杨振宁先生多年来饱受质疑。

过往的荣耀与辉煌

1938年的秋天,杨振宁顺利进入西南联合大学,成为了第一届新生,在西南联大,杨振宁选择了物理系,这个选择影响了他一生。之后的杨振宁,去清华大学研究院的物理系拜王竹溪为师。

1946年初又成为芝加哥大学物理系的博士生。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那年,杨振宁进入普林斯顿学校,结识了以后并肩作战的战友——李政道。

1956年的那个夏天,这个年轻人震惊了整个物理学界,影响了物理学里面的多个领域的“宇称原理的破坏”原理诞生了。

欲戴其冠,必承其重

在当今信息社会高速发展的社会,网络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名人也不例外。网上搜索杨振宁时,这位对当今世界影响深远的物理学家却与八卦新闻,谣言诽谤紧密相关,更过分的还有诸如羞辱和诋毁等。

究其原因,莫不是与杨振宁先生解放时没有归国、加入美国国籍、娶年轻媳妇之类等原因相关。杨振宁的赴美出国留学深造与清朝末年的庚子赔款相关,“为中国崛起而留学”,却没有在祖国最需要人才时归国。

在那个急需人才的贫苦年代,中国经济社会百废待兴,杨振宁空读一肚子的书,没有及时的报效祖国,为建设新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甚至在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后,在1964年,加入美国国籍,合法成为一名美国公民。第二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彻底与新中国“背道而驰”。

当时的杨振宁,面对中美经济实力的巨大差异,选择了留在美国,选择了相对更优越的科研环境,选择了富足的生活。如果回国,杨振宁不会有优渥的资金支持,甚至生活也不会惬意。再三权衡,杨振宁先生选择留在美国。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看到新中国日益强盛,以及以邓稼先为首的——将国家利益为先,个人得失为后的科学家,他们回国搞科研,帮助自己祖国强大起来。当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实验成功后,杨振宁先生心中百感交集,这其中便有一份后悔,这份后悔便是没有在新中国最需要人才的时候归国。

为了弥补心中的缺憾以及对祖国故乡的眷恋,1971年的夏天,杨振宁第一次踏上回国的路,成为了第一批美籍知名学者访问新中国的人。

杨振宁在新中国的多个城市举办演讲,并凭借着自己的不懈努力,减弱了中美人民之间日积月累的歧视和偏见,让中美人民日益友好起来。自此以后,杨振宁便一直与新中国保持密切联系,并于2003年底,回中国定居。

原本以为2003年,是杨振宁获得中国人民尊敬爱戴的一年,却没有想到,归国后的杨振宁成为了网络键盘侠攻击的对象,接受了网络的暴力。有人指责杨振宁不爱国,他的子孙全部定居美国,而他本人也在晚年回国,不是为了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而是为了自己享清福,回国养老。

事实胜于雄辩

网上之所以对他口诛笔伐,无不是因为杨振宁先生晚年归国,没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需要的时候贡献自己的力量。

杨振宁先生放弃中国国籍是不争的事实,但是背后的原因也是值得理解。时事所迫,被逼无奈,并非不爱国。而且他想有好的科研环境和先进的设备去做研究,对此我们也可以理解。

现在杨振宁先生已经恢复了中国国籍,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籍。在2003年回国时,杨振宁先生年事已高。很多人借此说他是回来养老,并且嘲讽年轻力壮时不为国效力,老了又回来享清福的行为。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经济发展才开始逐渐回升,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对比美国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不管是科研环境,经济状况,社会秩序,晚年回国养老都不是明智之举。

杨振宁的三个儿女,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成功在异国他乡站稳脚跟,选择定居美国。杨振宁先生没有子女的陪伴,回中国养老也不符合常理。关于网络上杨振宁先生的回国养老,实属无稽之谈。

回国仅仅为了养老,杨振宁先生也不会在清华任教;如果只是为了养老,杨振宁先生也不会在众多发达国家向他递出橄榄枝的情况下,选择当时经济发展最落后的中国。

可见,杨振宁先生回国并不是为了养老,他放弃美国优渥的条件选择回到中国的最重要的原因是身为炎黄子孙对祖国的思念。回归祖国的杨振宁先生,在中国最高学府清华大学任教,他回国是为了祖国的教育事业,帮助祖国在科学研究领域取得更多的成就,弥补自己没有为祖国科学领域尽力的缺憾。

杨振宁先生凭借自己的各项资源,帮助中国建设世界上一流的物理实验室,还利用自己的影响力,筹集了2亿美元的科研经费,并将自己理应得的清华大学任教的100万薪酬捐给了清华大学高等研究所,帮助中国引进人才。

不仅如此,杨振宁先生鼓励超过1000人出国深造,这些优秀的人才最后都成了国家的栋梁之才,帮助中国的科学事业更上一层楼。

杨振宁先生,晚年归国,并非养老,而是用尽余生帮助中国物理专业发展。对祖国的思念远超美国富足无忧的生活,所以杨振宁先生回来了,回到了他魂牵梦绕的中国。

对于杨振宁先生来说,爱国永远在内心,他不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而是实实在在的中国人。

高分求杨振宁传读后感一篇,急!

复制的。两篇 我有幸读到杨建邺先生写的关于杨振宁先生的传记文——《杨振宁传》,240000字的介绍让我对杨振宁先生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由于我对物理也感兴趣,所我以对此人物就更加的喜爱,崇敬之情油然而生。先来简介一下杨振宁,世界知名的物理学家,美籍华人,1957年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杨振宁教授是自爱因斯坦和狄拉克之后,20世纪物理学出类拔萃的设计师,是家喻户晓的科学家。杨振宁先生有如此佳绩与其家庭背景和人文熏陶是离不开的。杨振宁的父亲杨武之是留学归来的知名学者,1929年应清华大学之聘任数学系教授。由于父亲的关系,杨振宁在清华园度过了8年的少年生活,这给杨振宁留下了温馨的回忆,也锻造了一个聪颖好学的学子。清华园对聪颖好学的少年杨振宁,是一个好的学习环境,更是一份再好不过的礼物,对日后成才有着重要的影响。当年的西南联大,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无疑是一个神圣的殿堂,杨振宁曾回忆道:“想起在中国的大学生活,对西南联大的良好学习风气的回忆总使我感动不已。联大的生活为我提供了学习和成长的机会。我在物理学里的爱憎主要是在该大学度过的六年时间里培养起来的”。(即193 8年——1944年)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进入西南联大后,杨振宁既没有选择父亲专长的数学,也没有选择自己报考的化学,而是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物理学。可见求学道路上,兴趣至关重要。这一选择是杨振宁为自己寻找到了一个人生奋斗的目标,是开始,也是指引。。而出国留学,是杨振宁生命中的转折。然而杨振宁的求学之路并非一帆风顺而是万分艰辛,寻师也是屡屡受挫。历经辛苦远赴美国,先是到哥伦比亚大学找寻仰慕已久的费米教授,却大失所望的扑了个空。随后前往普林斯顿大学,希望求学于维格纳教授,却由于教授的休假再一次扑空。幸好遇到了昔日西南联大的教授张文裕,在其指点下终于到芝加哥大学寻得名师,就是仰慕已久的物理大师费米。这才开始了他真正的求学之途。我们都知道实验是理论的源泉,科学的根本。杨振宁的第一个志向就是完成一篇实验物理论文。由于动手能力和实验技巧的欠缺,虽然经过了20个月的实验工作,杨振宁还是未能完成自己的实验论文。虽然这是一次失败的尝试,但杨振宁的这一志向还是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那就是亲身动手进行实验的重要意义。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杨振宁这20个月的实验工作也为他日后成为成功的理论物理学家奠定了基础。杨振宁能够在科学事业上取得重大成就的重要原因是他将演绎法和归纳法巧妙地结合起来应用,使这两种方法互为补充,取长补短。因为演绎法和归纳法,在科学研究上各有所长,会使很多科研项目收效良多。之后杨振宁与李政道合作研究得出的结论——在弱相互作用中宇称可能不守恒,这震动了整个物理界,轰动了整个世界,使得两个人共同获得了195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杨振宁先生成为当今世界上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他在学界的崇高地位是为天下所公认的。正所谓“昔负千寻质,高临九仞峰”(唐骆宾王句),与高迈睿智之胆识,深诘穷究莽莽苍穹的物理对称,凭临昆仑之巅.卓为世纪大师。他是既调和又抵触的中、西方文化的产物,体现了中华古老文明与西方近代科学精神的融合。杨振宁先生对宇宙真谛之咄咄追问,他所创见信非锥代管窥者所可见。杨振宁先生以耄耋之年,归根故园。为中华的伟大复兴千里骥驰。平日先生的蔼然忠厚的长者之风,从不轻易许诺,言信行果,孝义诚信,是不折不扣的真君子。当然杨振宁先生也是凡人,自然也有他的喜怒哀乐与成败利钝。所有这一切都构成了杨振宁先生的人生经历。杨振宁对理论物理学的贡献范围很广,包括基本粒子、统计力学和凝聚态物理学等领域。对理论结构和唯象分析,他都有多方面的贡献。他的工作有特殊的风格:独立性与创建性强,眼光深远。在这些成就的背后,是这位科学家从小到大严谨的学习态度,远大的理想和信念,越挫越勇的求学理念,巧妙结合的科研方法,孜孜不倦的钻研和探索。杨振宁先生让人真心佩服的,还有他的勤奋、甘于寂寞与锲而不舍的执着。这些都是每一位科学家都应该具有的重要素养之一。至此我对他的崇敬之情早已不言而喻。 杨振宁,美籍华人,诺贝尔奖获得者,是家喻户晓的科学家。
杨振宁的父亲杨武之是留学归来的知名学者,1929年应清华大学之聘任数学系教授。自此,清华园中8年的少年生活,给杨振宁留下了温馨的回忆。
清华园对聪颖好学的少年杨振宁,是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对日后成才有着重要的影响。
西南联大,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无疑是一个神圣的殿堂,杨振宁曾回忆道:“想起在中国的大学生活,对西南联大的良好学习风气的回忆总使我感动不已。联大的生活为我提供了学习和成长的机会。我在物理学里的爱憎主要是在该大学度过的六年时间里(1938-1944)培养起来的”。
进入西南联大后,杨振宁既没有选择父亲专长的数学,也没有选择自己报考的化学,而是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物理学。可见求学道路上,兴趣至关重要。
出国留学,是杨振宁生命中的转折。
杨振宁对理论物理学的贡献范围很广,包括基本粒子、统计力学和凝聚态物理学等领域。对理论结构和唯象分析,他都有多方面的贡献。他的工作有特殊的风格:独立性与创建性强,眼光深远。
杨振宁的求学之路是艰辛的,寻师也是屡屡受挫。历经辛苦远赴美国,先是到哥伦比亚大学找寻仰慕已久的费米教授,却大失所望的扑了个空。随后前往普林斯顿大学,希望求学于维格纳教授,却由于教授的休假再一次扑空。幸好遇到了昔日西南联大的教授张文裕,在其指点下终于到芝加哥大学寻得名师,就是仰慕已久的物理大师费米。
实验是理论的源泉,科学的根本。杨振宁的第一个志向就是完成一篇实验物理论文。由于动手能力和实验技巧的欠缺,虽然经过了20个月的实验工作,杨振宁还是未能完成自己的实验论文。虽然这是一次失败的尝试,但杨振宁的这一志向还是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那就是亲身动手进行实验的重要意义。实践出真知,杨振宁这20个月的实验工作也为他日后成为成功的理论物理学家奠定了基础。
演绎法和归纳法,在科学研究上各有所长。巧妙地结合应用两种方法,使这两种方法互为补充,取长补短,会使科研收效良多。这也正是杨振宁日后能在科学事业上取得重大成就的重要原因。
杨振宁与李政道合作研究得出的结论——在弱相互作用中宇称可能不守恒,震动了整个物理界,使得两个人共同获得了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在这些成就的背后,是这位科学家从小到大严谨的学习态度,远大的理想和信念,越挫越勇的求学理念,巧妙结合的科研方法,孜孜不倦的钻研和探索。

杨振宁的相关事迹

杨振宁是1922年10月1日生于安徽合肥(后来他的出生日期在1945年的出国护照上误写成了1922年9月22日)。
1949年,杨振宁进入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做博士后,开始同李政道合作进行粒子物理的研究工作,其间遇到许多令人迷惑的现象和不能解决的问题。他们大胆怀疑,小心求证,最终推翻了宇称守恒律,使迷惑消失,问题解决。杨振宁在1957年诺贝尔演讲中这样说道:'那时候,物理学家发现他们所处的情况就好像一个人在一间黑屋子里摸索出路一样。他知道在某个方向上,必定有一个能使他脱离困境的门。然而究竟在哪个方向呢?'原来,那个方向就是宇称守恒定律不适用于弱相互作用。'
杨振宁对物理学的贡献范围很广,包括粒子物理学、统计力学和凝聚态物理学等。除了同李政道一起发现宇称不守恒之外,杨振宁还率先与米尔斯(R.L.Mills)提出了'杨-米尔斯规范场',与巴克斯特(R.Baxter)创立了'杨-巴克斯方程'。美国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赛格瑞(E.Segre)推崇杨振宁是'全世界几十年来可以算为全才的三个理论物理学家之一'。
杨振宁谨记父亲杨武之的遗训:'有生应记国恩隆'。他在1971年夏,是美国科学家中率先访华的。他说:'作为一名中国血统的美国科学家,我有责任帮助这两个与我休戚相关的国家建立起一座了解和友谊的桥梁。我也感觉到,在中国科技发展的道途中,我应该贡献一些力量。'
杨振宁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20多年来,他频繁穿梭往来于中美之间,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学术联系工作。他写过这样两句诗:'云水风雷变幻急,物竞天存争朝夕。'
人们赞扬在理论物理前沿度过了半个世纪的诺贝尔奖得奖人杨振宁是一位坚忍不拔、具数学天才的科学家。他致力于揭示自然的对称性,而这些对称性常常是隐藏在杂乱的实验物理结果的后面。
杨振宁长时期在看来是神秘的物理学和数学的十字路口工作。在这个领域内,一组漂亮的方程式可以是灵感的源泉,甚至可以在还没有实验证据以前就洞察物理世界是怎样运转的。这是一个外行很难懂的世界,其中有充满了希腊字母的方程式的黑板,有寻求用数学去解决问题的“品味”和“风格”,有寻求用正确语言来描述物理世界的出自内心的灵感。
物理学家戴森去年在石溪为杨振宁退休所举行的学术讨论会上说:“杨振宁对数学的美妙的品味照耀着他所有的工作。它使他的不是那么重要的工作成为精致的艺术品,使他的深奥的推测成为杰作。”这使得他“对于自然神秘的结构比别人看得更深远一些”。
杨振宁已有华发,可是看起来比他的实际年龄年轻得多。他仍穿梭于纽约和远东之间。他和香港以及北京的大学有密切的联系,并且是设在南朝鲜汉城的一个理论物理中心的主席。
在关于他的生活和时代的一次广泛的谈话中,杨振宁谈到他的物理学生涯,谈到他没有能从事某些领域的研究而感到的遗憾。杨振宁也谈到他在中国童年和他长时间为沟通美国和自己的祖国在科学和文化方面的差异所作的努力。杨振宁谈到他担心中美关系的裂痕会扩大,以及由于新近对台湾出生的物理学家李文和间谍活动嫌疑的调查,将为亚洲和亚裔美国科学家带来的困难。1971年中美关系开始解冻,杨振宁自1945年到美国来当研究生以后第一次回到中国大陆。他会见了已故的周恩来和中国的其他领导人,帮助开展了两国之间的科学合作。他担心这些合作将面临危险。
那时候,当他从国外旅行回来后,联邦调查局和中央情报局的人员常常去找他。中央情报局的官员第一次去找杨振宁时杨要让他的秘书记录他们的谈话,以免误解。杨振宁继续保持和中国的密切联系,他说:“联邦调查局和中央情报局近来没有再来找我的麻烦。”
杨振宁最关心的是科学而不是政治。他谈到自己的一些经历:一个从中国偏僻地区一个落后的城市来的年轻学生,怎么会有幸参与20世纪一个最主要的思想革命。这场革命是试图用一个统一的方法来了解自然的无穷多样性,从混沌的星球爆炸到电子环绕原子核的颤动。
1956年杨振宁第一次出名。那一年他和李政道共同发表了一篇文章,推翻了物理学的中心信息之一——宇称守恒�基本粒子和它们的镜象的表现是完全相同的。因为这个工作,两人获得了1957年的诺贝尔奖。
杨振宁和李政道的关系变得愈来愈紧张,两人在1962年分手。杨振宁拒绝谈论是什么原因使得他们的关系变得紧张的。他说:“这是我生命中令我非常失望的一件事情。我要说,这是一个悲剧。”他们两人已经有几十年没有讲话了。
杨振宁扎根于数学,但是他指出,自己一生的工作不是脱离现实世界的形而上学的游戏。40年代后期他刚去芝加哥大学研究院时曾打算成为实验物理学家。可是他很快就了解自己的动手能力很差。实验室的同事们开玩笑道:“哪里出爆,那里就有杨振宁。”
杨振宁提出物理学正经历一个过渡期。不断地寻找更快更小的计算机晶片等的应用研究,将会比基础研究对年轻人更有吸引力。他说:“很清楚,在未来的30到50年中,人们将更注意物理学的应用。其理由并不是因为所有的基本问题都已经解决了,而是因为更深入地探索物质的基本结构变得愈来愈贵。”他又说,1993年国会决定中止建造超导超级对撞机是一个信号,高能物理有充裕的经费的时代已经结束了。超导超级对撞机是要在美国德克萨斯州建造的一个基本粒子加速器,它的直径将达54哩。
杨振宁预言,计算机工业的实际需求将会推动界于微观和宏观之间的物理学的发展,他承认许多分析家们早已预言,21世纪将是生物学的世纪,就像刚刚过去的20世纪被称为物理学的世纪一样。是什么环境使杨振宁能在占支配地位的物理学中起重要作用呢�听他自己说,在他的成功中,运气和抱负同样重要。

温馨提示:
本文【杨振宁的故事】由作者教培参考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培训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或作者进行删除。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内容侵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 @ 2024 培训啦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115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