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啦 留学 留学资讯

该怎么祝福牧师出国读博士神学?

发布时间: 2024年12月23日 07:27

2025年【出国留学】申请条件/费用/专业咨询 >>

留学院校申请条件是什么?留学费用是多少?学校留学专业都有哪些?

点击咨询

该怎么祝福牧师出国读博士神学?

1、放眼望干坤,身行万里半天下;探手取知识,必定修成一大家!
2、破千重关心怀天下,读万卷书志在四方。
3、沿着别人的脚印行进并不困难,为自己开拓道路要困难得多,但也光荣得多。
4、恭喜你有机会出国留学,你去到那里要好好学习,你有空常打电话回来给我,别忘了我这位好朋友,加油!
5、年轻的海燕,你展翅远飞去到异国他乡。呵,飞吧,飞吧,欢送你的,是一轮朝阳;迎接你的,是多彩的世界!
6、祝福是份真心意,不用千言,不用万语,默默地唱首心曲,愿你平安、如意。
7、你愿在浩淼的世界里,成为一叶船帆;我却愿你再带上一张收获的网,捕捉那五彩缤纷的新生活。
8、迎着晨曦,你展翅飞渡重洋;面对黄昏,我寻望着归巢的小鸟。
9、我从感情的土壤里,摘下一朵成熟的蒲公英。对着那轻柔的绒花轻轻一吹,白色的小天使便缓缓地飞起——愿它飞进你的心田。
10、在海天之际,一片鼓风前进的白帆被太阳照得鲜红,它是多美呀!虽然远离父母兄妹朋友,但我们的祝福将永远陪伴着你。
11、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走到底,决不回头。
12、临别,送上我诚挚无比的祝福:不管你走到哪里,幸运将每时每刻都伴着你!
13、出国留学一直是很多人的梦想!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是那么幸运的拿到签证,拿到国外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出国留学贺词就是在朋友申请留学成功后,送去的贺词!希望在异乡一切顺利,希望早日学成归来!
14、一枝月季,插在我案头的花瓶里,碧绿的嫩叶,鲜红的花蕾。朝朝暮暮,它陪伴着我的思念,散发出阵阵的幽香。
15、跨出国门,人生开始新的旅程。一路上,难免会有荆棘风暴与雷鸣。相信你会以坚实的脚步,不懈地向成功迈进!
16、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
17、不登高山,不知天之大也;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也。
18、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19、入世须才更须节,才节还须苦磨来。
20、祝贺你,长着金赤羽毛的新生的凤凰,你终于带着鲜红的火焰飞起来了!
21、飞翔的永恒在于振翅,流动的永恒在于不竭,生命的永恒在于追求!
22、星星的家在天宇,灯塔的家在江海。远方的游子呵,你可时常抬头仰望天宇?你可时常极目江海?你可时常把家乡挂在心怀?
23、临别,送上我诚挚的祝福:不管你走到哪里,幸运将时刻伴着你!
24、昨天,已经过去,留下一个温馨的美好的梦;黎明正悄悄得到来,带给你一个如同太阳般热烈的未来。
25、航标灯像大海的眼睛,一闪一闪,深情地祝福远航的巨轮,平安驶进彼岸的港口。航标灯又是我的眼睛,一闪一闪,至诚地祝愿远游的赤子,早早回到祖国的大地。

请问在中国可以以基督教牧师身份移民去新西兰吗?

老实说,基督教牧师移民新西兰的可能性非常低。许多国家是允许宗教人士(领袖)移民的,例如: 美国,阿根廷。新西兰是不是也是这样,我不知道。不过所允许的大多数西方宗教,而且是与社区的存在息息相关的。比如说,美国和阿根廷都有许多犹太人。这些犹太社区需要有拉比(类似于基督教的牧师)。于是国家就允许外国(主要是以色列)的拉比移民过去。新西兰本身就是基督教国家,而且华人社区对于牧师的需求量很小。所以通过牧师途径移民可能性不大。不如技术移民或者投资移民。

中国第一个留学美国的女生

中国第一个留学美国的女生叫金雅梅。
金雅梅(Dr.Yamei Kin,1864-1934)又名韵梅、雅妹,生于浙江宁波一个长老会牧师家庭,毕业于美国纽约医院附属女子医科大学,中国第一位女留学生,第一所公立护士学校——北洋女医学堂创办人。
金雅梅,原名金阿美,又名金雅妹、金韵梅,中国第一位女留学生。1864年出生于浙江宁波一个基督教牧师家庭。不幸的是,在她3岁时,父母相继死于流行瘟疫,被美国传教士麦加谛夫妇收养,两年后带到美国。从接受美国幼儿启蒙教育到考入纽约女子医科大学,21岁时成为一名美国医生,曾应聘在费城、华盛顿、纽约等地的医院工作。应该说,她已经融入美国社会,习惯了美国生活方式。她5岁时离开了中国,记忆中对祖国的印象非常模糊,但她却没有忘记自己的悲苦身世———父母双亲是因为医疗技术落后而被夺走生命的,无论如何也要为改变这种局面而尽到自己的责任。就在1888年也就是她从医科大学毕业3年之后,毅然回到祖国。

与发妻恩爱50多年,他晚年却执意去找初恋,妻子苦笑:我懂你隐痛

1919年初,漳州平和坂仔,巷西胡同口的林家,已是张灯结彩。
这年,留学4年的林家儿郎林语堂,遵父母命回乡娶亲;在喜气洋洋的庭院中,24岁的林语堂,却愁眉不展,好似前方等待他的,是磨不开的重重难关。
林家人火热朝天的布置,吸引街头闲坐的老人,纷纷侧目感叹:
听说林家那书生留洋四年,廖家二小姐便等了四年;这样的痴情,可别被辜负了才好…
不得不说:有些看似难断的情缘,需要时间的分解和澄明。
作为近代著名文学家的林语堂,与发妻廖翠凤的甜蜜婚姻,成为民国往事的一曲浪漫佳话;但鲜有人知:纵然两人相伴白首,但“陈锦端”这三个字,却是林语堂爱而不得的遗憾。
她是他的初恋,是他难以忘却的白月光。
但恰恰是这份遗憾的情缘,让林语堂在命运的阴差阳错中,找到了真正的爱情。
【林语堂:爱上好友妹妹,却因门第落差,造就遗憾情缘】
汤显祖《牡丹亭》有言: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对于著名作家林语堂而言,初恋陈锦端,是他毕生难以释怀的牵念。
两人相识于1912年,正是风云变幻之际。
这年,17岁的林语堂以优异成绩考入了上海圣约翰大学;在大学期间,他凭借自己出色的学识和表现,赢得了多个重要奖项,一时间成为校园里炙手可热的人物。
这份轰动,甚至连隔壁的圣玛丽女校都在议论他。
从此,家境贫寒、成绩优秀的温润少年,成了少女们仰慕的校园明星。
上学期间,他认识了有着同乡缘分的陈希佐;也是在好友陈希佐的介绍下,认识了陈家备受宠爱的大小姐陈锦端。
陈锦端是学画画出身,艺术的熏陶,让她拥有着优雅沉静的气质,一颦一笑间,透露着古典清然的韵律。
一场初见,让天生浪漫的林语堂,彻底沦陷。
世间最美好的事情,莫过于惊鸿一瞥下的情定终身;气质如兰的陈锦端,早已听说过林语堂的优秀和名气,经此见面,一场美好的悸动,也在两人间慢慢发酵。
在校期间,林语堂与陈锦端两人开始了长达两年的接触;在逐渐了解和欣然中,这份珍贵的情谊,也慢慢转化为浪漫的爱情。
对于这段往事,林语堂曾在《八十自述》中写道:
“我从圣约翰回厦门,总在我好友的家逗留,因为我热爱我好友的妹妹。”
青春懵懂的爱情,通常伴随着不计后果的执拗;也因为灿若烈焰,往往又灼伤了自己。
对于自由相爱的林语堂和陈锦端来说,他们似乎也忘记了:这场恋情从来不是门当户对,也从来不是势均力敌。
对于女儿的爱情,父亲陈天恩早就看在眼里。
他欣赏林语堂的才气,也看得出他大有前途,但他却无法接受这样的女婿。
只因为,出生于1895年的林语堂,生长在最普通的家庭里,而父亲仅仅是个上不得台面的
基督教会牧师。
能以门第落差的理由反对这桩婚事,陈家必然也有着不容小觑的实力。
仔细总结,也不难发现两家的云泥之别:
陈锦端的父亲陈天恩,早年曾追随孙中山,讨袁战争失败后,旅居菲律宾;后来回国定居在鼓浪屿,开设陈天恩医药局,又创办福建造纸公司,成为远销南洋的国产名牌,是厦门数一数二的巨商。
出众的家世,也注定陈锦端成为富家子弟争先追求的名媛;无论是恋爱还是结婚,她都需要一场相匹配的势均力敌,这不仅关乎她婚姻的幸福,更是陈家需要的家族联姻。
林语堂纵然有才,可这才情究竟何时被赏识,却是个未知数。
作为父亲的陈天恩,根本无法把女儿的幸福,赌给遥不可及的未来。
一个是养尊处优的千金小姐,一个是穷酸牧师的普通孩子;这样的悬殊家境,只得让陈天恩做出棒打鸳鸯的无奈之举。
但是出于对林语堂的赏识,陈天恩并没有以强硬的手段把两人分开,而是语重心长的对林语堂说:
“隔壁廖家的二小姐廖翠凤既贤惠又漂亮,你要是喜欢的话我可以为你做媒,一定没有问题。”
陈天恩的这番话,也让心情忐忑的林语堂瞬间明白了:
自己的卑微出身,竟成为爱情的最大门槛。
他万般不悦,可读书人的斯文和儒雅,却也只能让他把这些情绪藏在心里。
这番谈话没有多久,陈天恩就给女儿安排了一桩门当户对的好婚事。
得知消息的林语堂近乎崩溃,但家人听说陈天恩为儿子做媒的事情,却万分开心。
他们劝他:何不带着礼物去廖家看看呢?
林语堂不愿,最后还是姐姐出面:
“陈天恩家大势大,不顾他的面子不就得罪他了吗?即便娶了陈锦端,你能养得起吗?况且只是让你去廖家看看,人家能不能相中你,还不知道呢?”
或许是犀利的言辞,彻底戳伤了林语堂的自尊和敏感。
像是赌气一样,他穿上最破旧的长袍,提着长街买到的糕点,前来廖家拜访。
此时的林语堂正陷入悲伤的失恋中,自然对这桩婚事不抱任何期待。
可他又怎么能想到:这番故意扮丑的行为,竟然让他邂逅了此生的真爱。
【被“准岳父”安排相亲,娶了女友邻居,谱写爱情佳话】
廖家也是厦门当地的富商;不仅经营实业和房地产,还是当地知名的银行家。
而二小姐廖翠凤,虽然出生富饶的家庭,但没有任何骄纵之气;因为她与林家大姐林瑞珠是同学,所以让林家人分外喜欢。
初见廖翠凤时,林语堂的印象是: 高高的鼻梁,圆润的脸庞,是个朴实端庄的好姑娘。
在林家人的建议下,林语堂邀请廖翠凤来家里吃饭。
没想到,身为大小姐的廖翠凤不仅在厨房帮忙,饭后更是主动收拾碗筷。
也是这个举动,让林语堂对这位富家千金也有了新的认识。
在晚年回忆录中,林语堂写道:
“她到我家去吃饭,与母亲相聊甚欢,看到她笨拙刷碗的样子,我知道,她将是我要娶回家的人。”
如果陈锦端的出现,让林语堂有了对浪漫爱情的幻想,那么不拘小节的廖翠凤,则用自己的朴实和端庄,让林语堂真正感受到柴米油盐的烟火气。
在林家人的撮合中,林语堂与廖翠凤之间,也更加熟悉和亲切。
但从古至今,每桩浪漫的爱情,都逃不过世俗有关门当户对的考量。
同为名门富商,门第之别的观念出现在陈家,自然也会出现在廖家。
对于女儿的选择,廖家母亲很是不解,她耐心劝说:
“当初接受林语堂相亲,本来是给陈家一个面子;但你知道他的家庭情况,他是牧师的儿子啊,更没有钱养你,他拿什么娶你呢?”
听闻母亲的劝告,廖翠凤的回答十分坚决:
“我嫁的是他的人,跟钱有什么关系?!他对我好,穷有什么要紧!”
穷有什么要紧… 这番铿锵落地的言论,让林语堂内心深受触动。
是啊,两桩婚事到头来都逃不过一个“穷”字。
同样是门当户对的考量,廖翠凤与陈锦端却做出了不同的选择。
一个束缚在家境的阻力中,一个却以情深不移的勇气,捍卫着爱情的自由。
也有些感叹:也许正是因为陈锦端缺乏那份勇气和坚毅,才让她与林语堂的感情,最终走向相忘于江湖的局面。
对于年轻的林语堂来说:这样的结局也有些讽刺。
他最渴望从陈锦端那里得到的答案,却是廖翠凤坚定不移地给了他。
也是因此,文人的敏感和自尊心,再次让他深深怀疑:
门第落差之大的爱情,真的能走向幸福吗?
为了逃避这让他无法揣测的感情,他最后选择了出国留学。
希望以时间来愈合伤口,也能在时间中找到关于爱情的答案。
就这样,林语堂留学整整4年,而廖翠凤便痴心等待了整整4年。
她不怕韶华易逝,不怕容颜不再,只怕最后相守的那个人,不再是他…
痴心的等待,让林家长辈深受感动;所以便发电报催促林语堂回国成婚。
四年的异国生活,让林语堂始终无法释怀失去陈锦端的遗憾,但比这遗憾更加浓厚的还有心安,因为他曾质疑的爱情,在廖翠凤那里有了答案: 陪伴便是最长情的告白。
1919年的一月,林语堂和廖翠凤在亲人的祝福中成婚。
婚礼当天,林语堂当着宾客众人的面,烧掉了一纸婚书,他说:
“婚书只有离婚的时候才用得到,我们此生不会分离。”
婚后不久,林语堂带着妻子廖翠凤再次到欧洲留学。
无论生活再难,他都不愿接受廖家的资助,只因为不愿被别人说闲话:娶妻是为了廖家的钱。
廖翠凤明白丈夫的心思,自结婚后便不香家中索取分毫;在陌生国度求学,夫妻两人便靠着为数不多的助学金生活。
最难的日子:生病的廖翠凤根本不敢去医院,因为所有的钱财,都要留作日后救急。
为了省吃俭用,自幼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廖翠凤,学会了做饭和洗衣服,这种艰苦生活的成长,却让夫妻两人的感情更加深厚。
【与发妻恩爱50多年,晚年却执意找初恋,妻子赞他最痴情】
1923年,夫妻两人从德国辗转回国。
生活彻底安稳下来后,廖翠凤为林语堂生下三个可爱的女儿,夫妻恩爱如旧。
在文杰辈出的民国时代,林语堂的名气也越来越大。
要知道,在追求新式生活的民国,以打破包办婚姻为名,却行“喜新厌旧”薄情之举的人不在少数,特别是文化圈中,很多稍有成就的文人,都会选择抛弃旧式婚姻的妻子,另娶新潮女性。
为此,性格开朗的廖翠凤也揶揄林语堂:
“人家西装教授一窝蜂离了黄脸老妻娶新潮女生,你就不想赶这个时髦?”
谁曾笑,向来幽默的林语堂听闻却十分严肃,他认真回答妻子: “离了你,我活不成呀。”
简单8个字,却道出多年婚姻相知相惜的默契。
但即便两人相守50多年,林语堂也闹出了场“荒唐”的笑话。
晚年时期的他总有些糊涂,甚至看到自己的女儿,也会觉得陌生。
但即便到了风烛残年,他对初恋陈锦端,却始终难以忘怀。
有一次,陈锦端的大嫂专程来看望林语堂,见到阔别多年的好友,林语堂却突然问:“她现在还好吗?”
当得知初恋仍然居住在厦门时,林语堂竟然颤抖着从轮椅上撑起半个身子,迫不及待的央求道:“快带我去见她!”
丈夫的这番失态,却没有让廖翠凤有任何气恼。
她只是耐心劝阻,苦笑道: “语堂!不要发疯,你不能走路,怎么去厦门?”
这简单的话里,也透露了两人携手50年的秘密,那就是廖翠凤给予了林语堂无限的理解和包容。
可以说:林语堂难忘初恋,已经是妻子和女儿们早就知晓的“秘密”。
当年,林语堂前往上海教书,得知丈夫的初恋也在上海时,廖翠凤还将她邀请到家里做客。
性格豪爽的她,从来不会去计较这些前尘往事,甚至还时常拿这件事打趣丈夫。
据林语堂女儿林太乙回忆:“父母亲因为感情很好,而母亲充满自信,所以不厌其烦地、得意地告诉我们,父亲是爱过锦端姨的,但是嫁给他的,不是当时看不起他的陈天恩的女儿,而是说了那句历史性的话:‘没有钱不要紧’的廖翠凤。母亲说着就哈哈大笑。父亲则不自在地微笑,脸色有点涨红。”
能够主动招呼初恋来到家中作客,这番常人难以拥有的气魄,却也显示着廖翠凤的聪慧和通透。
与丈夫相伴多年,她太了解了:林语堂难忘的并非初恋,而是那段难以回去的懵懂青春;他难以释怀的并非情缘,而是门第之差戳伤了他的尊严和体面。
因为这份懂得,她与丈夫携手50多年的婚姻,也没有什么刻意隐瞒的秘密;也因为这份通透,她能够看懂丈夫真正的失落和遗憾。
与林语堂相知相伴,廖翠凤是自豪的。
因为当年正是她执着和勇敢守护这份感情,也有了如今的幸福家庭。
因为幸福无比,她也会像个孩子般洋洋得意:
算命的说她是逢凶化吉的大贵之相,她便无比自豪的对林语堂说:
“你这些年来顺顺利利的,也许就是因为我带来的福气呢。”
是啊,没有廖翠凤的付出,就没有如今安稳的家庭;没有廖翠凤的体贴和包容,就没有林语堂不失童真与幻想的文学创造。
他依赖她,也感恩她,以至于老夫老妻多年,他仍旧索要个亲亲抱抱,甚至还跟着孩子们一起称呼她为“妈妈”,遇到任何高兴的事情,第一时间便是与“妈妈”分享。
老式的婚姻,是不恋爱就结婚,而林语堂在这段传统婚姻里,却得到了深沉的爱,也学会了如何去爱。
所以晚年的他,对后辈们自豪道: “我把一个老式的婚姻变成了美好的爱情。”
在林语堂的两段感情中,多多少少也品出些爱情的本质。
有人说:初恋都是铭心刻骨的,让人难以释怀。
的确,年少懵懂的爱恋总是不掺杂任何物质,它纯粹清澈如碧玉;但恰恰也是这份纯粹,没有现实基础的加持,才愈发不堪一击。
纵然林语堂与陈锦端才子佳人,但这段感情,却因脆弱经不起任何考验。
对于林语堂而言,陈锦端曾是他的白月光,但终究是爱而不得;而廖翠凤才是陪伴他看遍人间烟火的爱人。
50年的相知相惜,风霜岁月的携手陪伴,廖翠凤也将自己化成了一颗朱砂痣,彻底融入到林语堂的血肉中。
所以他坦言:离了廖翠凤,自己恐怕也活不成了。
想起张爱玲在《半生缘》中所说:
“爱不是热情,也不是怀念,不过是岁月,年深月久成了生活的一部分。”
生而为人,每个人的生命中,也许都要经历些遗憾落寞的往事。
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也最终会发现:真正能够被称为“爱情”的,恰恰是陪伴自己熬过岁月摧残的那个人。
就如林语堂所说:“幸福人生,无非四件事,一是睡在自家床上;二是吃父母做的菜;三是听爱人讲情话;四是跟孩子做游戏。”
看似平淡无趣,却是人生真正的大自在。
【携手共白头,相约来世再续,用深情谱写民国最美佳话】
1969年,台北阳明山麓林家花园的客厅里,林语堂像个孩子般,开心将一对喜烛点燃。
这天是他与妻子廖翠凤相濡以沫50年的金婚纪念日。
他想给妻子一场浪漫,得知消息的亲朋好友们,全部赶来为他布置。
这一天,林语堂如孩子般,含羞地掏出一枚金质胸针,上面铸了“金玉缘”三个字;另外他还给廖翠凤买了一只手镯,亲自给她戴上。
他有些嘴硬,甚至有些得意,称:
这是为了表彰你这么多年对家庭的付出,以及多次的自我牺牲。
妻子哭笑不得,他索性放开了胆,当着亲朋好友的面,为妻子献上深情一吻。
陪伴是最长情的爱恋,相守是最美好的婚姻。她与他,终究是携手白头,谱写出一场世人艳羡的浪漫情缘。
10年后,林语堂病逝,葬于阳明山麓林家庭院后园。
面对爱人的突然离去,廖翠凤始终无法习惯;她会对着墓碑说话,与长眠地下的丈夫,分享遇到的新鲜事,每天做过的家务活。
语气从容轻缓,似乎那个人依旧陪在她的身边。
1987年,年迈的廖翠凤,像是期待许久般,从容地闭上了眼睛。
临终前,她仍旧戴着那年金婚仪式上,林语堂送她的金镯子。
如果仔细看,会发现:那只金镯子上,刻着若艾利那首著名的《老情人》:
“同心如牵挂,一缕情依依;岁月如梭逝,银丝鬓已稀。
幽冥倘异路,仙府应凄凄;若欲开口笑,除非相见时。”
这上面写得再清楚不过了:
如有来世轮回,他依旧要与她重逢,依旧要与她生死同心、不离不弃!
他当年许下的诺言,她定是知晓的。
因为知晓与期盼,所以走得格外安详,像是做了一场不愿醒来的缱绻旧梦。
梦中的她,一定是与那个温雅的意中人相遇了吧。
也许依旧是嬉嬉闹闹,看着彼此鬓角渐白、牙齿渐松;
也许她又揶揄他的初恋,看着他面红耳赤欲争辩,她却掩嘴偷笑。
如何的相遇与相处,已经不重要了;
若有来世,这对恩爱的佳人,必定会在平凡琐碎的浪漫中,安稳相守又一生。

马骥的人物经历

马骥1917年10月出生于河南省安阳市马家垒村,祖父是前清秀才,后来信奉基督教,当了牧师。父亲于齐鲁大学毕业后,终生执教。马骥家教甚严,自幼勤奋读书,又因受基督教教规的约束,从不吸烟喝酒,家中还规定不准看戏和看电影。他在大学毕业前,从未进过电影院。马骥少年时有一段时间住在农村,参加过农业劳动,深切了解中国农民体力劳动的辛苦劳累,这对他后来在美国改学农业机械有直接影响。
马骥在中学时期,对农业有兴趣,曾想将来当农艺师。他把从外籍教师那里得到的各种品种的桃、梨、苹果、葡萄等果树嫁接到他农村家里,搞了一个果园,后来马家垒村很多农户也都学他种了果树。马骥在青年时,喜欢阅读名人传记,崇拜爱迪生、居里夫人等科学家,也喜欢宗教领袖艾迪和托尔斯泰的人生哲学,使他常常思考入生的意义和价值,懂得人生活在世上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个人。
马骥高中毕业时,正值“七·七”事变,日本侵华战争爆发,不久安阳沦陷,马骥失去了上大学的机会,跟随叔父南迁到武汉。1938年又转移到重庆,才有机会上大学。他先考入四川三台东北大学,第二年又转学到乐山武汉大学,攻读机械系,当时对内燃机、汽车很感兴趣。1940年大学三年级暑假实习,他选择去贵阳万国红十字会汽车修理厂。在那里实习不到一个月,在汽车兵团工作的同学告诉他:“辎汽一团要到缅甸接收美国新车,需要一个懂英文能给驾驶兵翻译新车说明书的人,如果你愿意跑一趟,我可以介绍你去。”马骥为了增进见识和为好奇心所驱使,遂答应进入辎汽一团。不久便启程踏上抗战后方唯一通往国外的大动脉滇缅公路。他不但看到了祖国西南地区大好河山,也亲身体验了一些不平凡的经历,使他了解到在国民党政府统治下社会上种种黑暗和腐败现象。有权有势的人都在发国难财,驾驶兵“拉黄鱼”(即中途载人要钱)带私货,官兵合伙分赃,倚仗“军车”欺压华侨和私商的运输车队等,使他感到厌烦和恼恨。回到贵阳后,他决定放弃此工作,以继续读书为理由,请假离开了兵团大修厂,回到学校。
马骥在大学就对研究开发工作发生浓厚兴趣。他曾利用课余时间,搞过不少创造,如四川乐山(当时武汉大学所在地)附近盐井中出少量石油。当地盐工不知有什么用途,都丢弃了。他发现此事后便和化学系的一位同学设计了一个小炼油设备,提炼出煤油和蜡,在市面上出售(当时抗日战争时期内地煤油很缺)。他们还制做雷管出售给四川公路局。马骥并利用旧微型电机改制成手摇电筒;将直形计算尺改成圆柱形计算尺,使用更为方便。
武汉大学校风比其他大学好一些,学生中进步势力较强,马骥当时虽然不大关心政治,但他因憎恨国民党贪污腐化,除与一些信教的同学来往外,还接触一些进步思想的同学,使他对皖南事变真相、延安革命热潮等有所了解,感到共产党是中国的希望。
抗战时大学生的生活比较艰苦,晚上坐在床上在菜油灯下做作业,夜里还经常起来跑警报,躲避日本飞机轰炸。有一次白天日本飞机来轰炸乐山,马骥和同学一起跑到城外山坡上,一枚炸弹落在他们身旁,和他在一起的最好的两位同学,一人被炸死,一人受重伤。
1943年马骥以优异成绩大学毕业,获武汉大学机械系学士学位。为了学习先进国家的科学技术,以便为国家多做贡献,他决心出国深造。1944年底终于达到他的愿望,被选为河南省资助的十位出国留学生之一(抗战时河南省政府办公厅设在重庆)。马骥到美国后,进入密执安大学,继续攻读汽车工程,并常到底特律福特、通用汽车公司工厂去参观。
马骥在美国生活一年后,思想上产生了两个变化:一是发现美国虽然和中国是盟友,共同与日本作战,但由于国民党政府腐败,懦弱无能,丧失了大半个中国土地,美国人从内心里看不起中国人。在白人社会里,中国人被视为有色人种,低人一等,受人歧视。有民族自尊感的马骥,精神上压力很大,他感到必须把祖国建设得国富民强,才能提高在国际上的地位,才能受人尊重,否则,在国外无立足之地。二是他因有机会住在一个美国农民家中,看到美国农民种地使用各种机器,很少用手工作业,不像中国农民那样辛苦劳累。因此给他启发,中国穷,主要是农业落后,要改变祖国广大农村落后面貌,非实现农业机械化不可,出于对祖国的热爱和民族自尊心,他决心放弃原来的汽车专业,申请奖学金,攻读农业工程,这是他一生中重大转折点。
1946年马骥在获得机械工程硕士学位以后,向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申请奖学金,并说明申请学习农业工程的原因。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十分赞赏他对改变中国农业落后面貌的观点,并根据他在校优异成绩颁发给他一项两年优厚奖学金。该奖学金规定,可到设有农业工程系的大学学习一年,然后还可自选工厂实习一年。他到依阿华州立大学攻读农业工程,他的硕士论文研究题目是将小型拖拉机齿轮传动改为液压驱动、简化拖拉机结构(当时静液压传动技术刚开始应用),1947年马骥获第二个硕士学位——农业工程硕士学位。
1947年夏,他离开学校进入万国农机公司实习,使他有机会学习到农机生产厂的先进生产工艺及设备(有的厂是二次大战后由军工厂改建的)。在这期间,他搜集了犁铧、收割机刀片、步犁、16 马力拖拉机发动机、5马力手扶拖拉机等产品图纸及生产工艺资料,后来都带回国,交给重工业部技术处,在中国设计和生产农机具中发挥了作用。
1948年夏,奖学金计划结束,马骥将两年来对农业机械与工厂实习学习心得,以及对中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方向和意见,写了一个详细的报告,上交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并会见了奖学金颁发人伊顿教授(Prof.Eaton),向他致谢,感谢他对中国的支持(伊顿教授在抗日战争前曾在唐山工学院任机械设计教授,对中国情况比较了解),他高度评价了马骥的报告。
1948年国内解放战争还在进行,因暂时不能回国,马骥到费城一家农机公司工作。不久,该公司又来了一位中国人陈立,两人见面后谈得相当融洽,都对中国解放后将在共产党领导下建设一个新中国表示极大的兴趣。两人商议在适当的时候一起回国。从此,他们住在一起,经常讨论国内解放战争的情况。他们又结识了费城大学一些中国同学中的进步积极分子,共同组织成立了“美中科协费城区会”,马骥被推选为副会长。他们印刷宣传品,举办图片、电影活动,宣传解放区中国人民新气象。1949年6月,美中科协在匹兹堡召开了全美大会,马骥和陈立参加了大会。会议开得十分热烈,每个人都从会中得到鼓励,增强了回国建设新中国的热情和决心。
正在此时,马骥从纽约华侨日报上看到北京刚解放不久,人民政府便把东郊九龙山一所国民党的兵工修械所改为华北农业机械总厂,生产水泵和喷雾器的消息。他感到异常兴奋,认为回国为祖国服务做贡献的时候已经来到。于是他和陈立秘密策划立即回国,毅然抛弃了美国优越生活和工作,冲破了美国当局种种阻挠,一同于1949年9月回到祖国北京。

外国传教士为中西文化交流作出的贡献有哪些?

摘要: 19世纪初,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为了传播福音而创办教会学校,这些教会学校的发展状况如何?它们对于中国近代文教事业的发展又具有哪些客观功能?文章就从开创留学先河、对于印刷、翻译及高等教育等方面的影响试作具体的分析。
从19世纪初期开始,西方大批传教士来到中国传播福音,为了使中国人皈依基督教,他们在做出了种种尝试后,终于找到了兴办学校这一传教的最好途径。传教士们并未完全达到他们的目的,但这些教会学校的创立,却在客观上为近代中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为中国近代文教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一、教会学校的发展概况
中国早期的教会学校都是由外国传教士在中国创办的。最早的有由英国传教士马礼逊(Robert Morrison)于1818年创办的“英华书院”(Anglo-Chinese College)(1818~1856年)和为纪念马礼逊对促进中国教育及中西文化交流所做的贡献而于1836创办的马礼逊学院(1836~1850年)。
教会学校的创办目的不外有二:一是“交互教育中西文学”,即通过中国与西方国家语言上的相互学习,从而最终达到中西文化交流之目的;二是“传播基督教要理”,促进基督教思想及东亚文明的和平传播,使中国人皈依基督教。
教会学校的课程设置就语言来说分为英文和中文两种课程。英文科包括天文、地理、历史、数学、作文等;中文则有《四书》、《易经》、《诗经》、《书经》等科目。就其教学内容划分一般说来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宗教课程。如《圣经》、《新约》、《旧约》等宗教教义的宣讲;二是中国传统的儒家经书。一般包括《千字文》、《百家姓》、《四书》、《五经》等。目的是为了与中国的社会文化环境相适应,满足中国当时科举考试的需要,使学生毕业后能够与士大夫以及地方官绅“对话”;三是有关现代西方科学知识的课程,如数学、天文、地理、几何、机械、伦理等。在当时清政府极少重视西方科学的情况下,教会学校开设的科学课程,对当时落后的中国来说,具有重大的启蒙作用。此外,学生还参加各种宗教活动,如祷告、礼拜等。这些课程的设置根据学生选择的课程及时间的安排而定。英文科由外国人担任,中文科则由华人教师担任。教会学校不仅看重科学、语文知识的传授,而且也着重于学生道德灵性的修养,期望通过学校教育为国家、为社会培养身心健康的有用人才。就生源来说,不分年龄、性别,面对海内外招生;必要时,学生还可获得免费宿膳、衣服、书籍、学费等资助。
但通过创立教会学校传教并非传教士一开始传教就采取的途径,而是在经历了一个曲折的“传教碰壁”之后才最终认识到创办教会学校这一有效途径的。创立学校传教的优势主要有二:一是使传教活动有了固定的地点,传教士免受漂泊流浪之苦;二是教会学校的创立使福音传播有了固定的受众,提高了福音传播的效能。因此,教会学校成了传教士传教理所当然的选择。但1818年~1875年的五十七年间,教会学校的发展并不很快。一是主要因为教会学校创办初期状况不佳,人们对教会学校的未来持观望、怀疑的态度;二是当时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量不大,人们对教会学校毕业生的前途感到渺茫。以英华书院为例,可见其发展的艰难。
1875年后,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进一步发展,社会对受过新式教育的学生的需求激增,作为当时中国唯一的新式教育机构,教会学校才有了飞跃式的发展。至1875年止,在中国境内的基督教学校约有350所,学生约6000人。到1887年,教会学校中学生已经超过1万名。到1899年, 教会学校已发展到1776所,有学生3万多人。到1900年,几乎每个传教中心都有一所小学。1918年,全中国共有教会学校一万三千多所,学生超过三十五万人。这些早期的基督教学校多属小学程度,其中已有许多中学,大学也有了五所。有走读生,也有寄宿生。这些学校成为后来基督新教在中国发展高等教育的基础事业。同时,在华传教士的人数从1905年的3833人增至1920年的6204人,信徒人数从178251人增到446631人。
二、对近代中国文教事业的影响
1、教会学校的人才培养
(一)出国留学
关于中国学生留学国外的最早记录,有两次值得记忆:一次是1845年理雅各返英度假时曾经带回吴文秀、李金麟、宋佛俭三名男生及一名女生共4名学生赴英国进修。此行不单是中国学生留学英国的创举,也是中国男女学生集体留学国外的第一次,并成为第一批踏足白金汉宫的中国学生,受到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召见。另一次是1846年,勃朗回美国休假,并带容闳、黄胜和黄宽三名学生赴美留学,成为近代中国第一批留学美国的学生。容闳于1850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耶鲁大学(Yale University),成为中国留学生最早进入美国著名大学的第一人。黄宽也于1850年考取英国爱丁堡大学,7年医科毕业后回国,成为中国第一位经过医科大学正规训练的西医。由此可知,这些教会学校虽然开办时间不长,所收的学生也不多,但其在中国近代教育发展史上却有着深远的影响。
继男子留学后,女子普遍留学开始。1870年美国传教士麦加地戴着浙江宁波的金雅妹前往日本求学,1881年金雅妹又被送往美国学医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纽约医院附属的女子医科大学,成为近代中国妇女界第一位大学毕业生。继金雅妹之后,福州女子柯金英于1881年在福州教会医院的资助下赴美国留学,1891年毕业于费城女子医科大学。1992年江西女子康爱德和湖北女子石美玉也在传教士的资助下赴美留学。教会大学建立后,到国外留学的学生更加增多,像上海圣约翰大学每年都有几十名学生赴欧美留学。中国官派留学生是从1872年开始的。1870年,容闳在协助曾国藩、李鸿章、丁日昌处理天津教案时,向曾国藩呈报了派遣幼童赴美留学的教育计划。1871年9月曾国藩、李鸿章在容闳的建议和计划基础上,奏 “选派幼童赴美肄业办理章程折”,并附有“挑选幼童附美肄业章程”12款。该奏章获准后,从1872年至1875年,清政府先后派出4批12至15岁的幼童120名,由容闳带领赴美留学。传教士的教育无疑给容闳以深刻的影响,正是以这种影响为动力使得容闳日后将这种教育活动延续下去,为近代中国的建设培养了大批杰出的“海归”。
(二)对中国人才的培养
中国早期派出的留学生回国后,对中国实业、外交、政治、教育诸方面等均有很大的贡献。比较著名的有詹天佑、唐绍仪(国务总理)、欧阳庚、梁敦彦、梁诚、容揆、唐国安等。
英华书院为中国培养了许多著名的外交、商务人才和基督教神职人员。鸦片战争期间,中英双方的翻译大多出身于这个书院:英方首席翻译官马儒翰,是马礼逊之子,曾在英华书院学习中文;中国钦差大臣林则徐的翻译亨特(美国人)、袁德辉、梁进德(梁发之子),都出身于英华书院。此外还有唐廷枢,是中国洋务运动的重要人物,曾主持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等官办大型现代企业;又有何福堂,是中国早期新教著名牧师,其子何启曾留学英国,为中国近代的著名思想平民化的基督教信仰与西方的科学、哲学、艺术等先进文化一块捆绑兜售,在一定程度动摇了中国儒家文化的影响,为促进许多观念的更新和近代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作了一定的准备。
教会大学还培养出了许多杰出人才。容闳、黄宽是马礼逊学堂的学生;郑观应在雅兰雅办的英华书馆读了两年夜班课;马相伯、马建忠均为依纳爵公学学生;邹韬奋是圣约翰大学的学生。冼星海、林语堂、马约翰、晏阳初、闻一多、竺可桢、茅以升,他们也都曾就学于教会学校,这些人被公认是近代知识分子队伍中的杰出代表,他们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孙中山也于1879年在檀香山入英基督教监理会所办的意奥兰尼学校(男子中学),学习了西方社会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毕业后又进入美基督教公理会设立的奥阿厚书院(高级中学)继续读书。这对他后来反封建思想的形成有着重大的影响。
2、对中国印刷、翻译等文化交流方面的贡献
英华书院作为传教士来华创立的第一所学校,在研究中国文化交流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英华书院历任校长主持校务各有不同的建树,我们从中西文化交流的角度看,更可以见到他们所做过的贡献和影响均是深远的。首先,第一位校长米怜(1818~1822年在任)在创校之初,即致力于印刷工作,英华书院附设有中文及英文印刷所各一所,出版有中文《圣经》及中英文书刊,包括《察世俗每月统纪传》(中文月刊)为中国近代最早的报刊,开创了中文报业的先河。梁发早在1815年即追随米怜(William Milne)牧师,在马六甲英华书院从事雕刻字版,协助印刷工作。他可以说是中国近代第一位从事报业印刷的工作者。梁发与何进善(即何福堂)等同是在英华书院接受神学训练,日后献身教会,成为中国基督教会最早的华人传教士及牧师,对中国本色化教会的发展尤有重大的贡献。[2] 当英华书院由马六甲前往香港的时候,理雅各也将原有中文印刷所的机器、铸字及铅字粒,全部运往香港。这就带动了香港的中文印刷业。英华书院亦创办了一份中文报刊――《遐迩贯珍》,由英国人麦都思牧师(Walter H?Med Hurst)监印,[3]可以说这是香港的第一份中文报纸。它的内容主要有专论和新闻两类:专论是介绍西方社会、人文、地理、科学、医学等;而新闻则报道香港、中国内地及世界各地的消息。
中国早期所有的报纸,几乎都是基督教会办的。中国第一份民办报纸是马礼逊(Robert Morrison)、米怜(William Milne)创办的《察世俗每月统纪传》。接着,许多在中国的西方传教士都办起了报纸。这些报纸,除传播福音、报导教会工作外,还大力介绍西方现代思想、科学技术和政治制度。在基督教报刊当中,传教士林乐知(Young J. Allens)主编的《万国公报》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可算是最大的。该报着重介绍西方的最新知识和思潮,并发表鼓吹现代化和政治体制变革的文章,在一定程度上为当时那些关心国是的各界人士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传教士傅兰雅(John Fryer)在上海江南制造局翻译馆任职二十八年,翻译西书一百二十九种,把大量西方文化科技知识介绍给中国人。二是出版报刊和书籍。
英华书院第三任校长(1824~1828年在任)高大卫(David Collie)和第四任校长(1828~1832年在任)修德(Samuel Kidd)均曾在英华书院教授中文,高氏在1827年完成《四书》的翻译工作。修德在返回英国后,成为伦敦大学的第一位华文教授,从事推广中国语文及文化的工作,培训西方汉语学者,对中西文化的交流影响至深。理雅各(James Legge)是英华书院的第七任校长(1840~1852年在任),他在香港期间积极推动香港教育事业的发展,积极地致力于中国文化的比较及研究,它对于《四书》、《五经》的编译及注释工作以及所取得的学术成就,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并由于创立了“中央书院”(即现在的皇仁书院)被誉为“香港教育之父”;他的杰作《中国经典》(The Chinese Classics in 5 Volumes),中英文对照,并附注释,已成为近代外国学者研究中国文化的重要经典之作。
总之,这些传教士们所进行的印刷、翻译工作对于开创中国近代印刷事业和促进中西文化交流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某种程度上说,如果没有这些“洋人”的努力,也许中国的近代印刷事业还要发展更晚些;正是由于他们的辛勤工作,才使得中国能较早地了解西方近代的社会状况,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国进入近代社会作了思想上的准备。
3.对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影响
基督教大学在中国的出现是在1880年前后,当时的大学主要是在教会中学基础上添加的大学班级。基督教在华的第一所大学――由美国长老会在山东登州开办的登州文会馆――其前身就是一所小学,后演变为教会中学,再于1882年正式升为学院。
十九世纪中国的基督教大学共有5座,除了登州文会馆外,还有北京文汇书院、通州华北协和大学、杭州长老学院、上海圣约翰学院。这些基督教大学虽然人数不多,但却代表了中国教育迈向近代、迈向世界的脚步。
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女子高等教育机构就是由教会于20世纪初在北京开办的华北女子协和大学。1920年华北女子协和大学合并到燕京大学,燕京大学遂成为中国教育史上最早包括女子学生的大学之一。燕京大学在五十年代初成为北京大学的一部分,所以当今的北京大学亦与基督教“有缘”。华北女子协和大学曾培养出许多杰出的“女才子”,包括曾担任中华基督教女青年会全国协会总干事的丁淑静和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长的李德全。除了北京的华北女子协和大学,传教士还在南方开办了两所著名的女子高等学校,这就是华南女子文理学院和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基督教女子高等教育为中国培养出了第一代职业女性。这些知识女性首先冲破了封建枷锁的束缚,自立于社会,活跃于医药界、学术界、宗教界等领域。义和团运动后,传教士不仅利用庚子赔款恢复了原有的教会学校,另一方面又新开了大批的教会学校,一批新的高等教育机构迅速崛起。到1910年时,教会大学的人数为1000人,1920年时,教会大学的学生人数达到1600多人,教会大学也达到了16所。
基督教大学的出现,也刺激了中国官办及私立高等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教会大学的建立一方面促使中国开始重视高等教育,使中国人自己举办的高等教育有章可循,同时,教会大学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也为中国大学提供了师资力量。另一方面,教会大学的出现大大地缩短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与西方高等教育的差距,它使中国的教育水平由教会大学建立以前的以古典文史学为主的水平提升到接近同时代欧美一般大学的程度。这种高等教育发展的飞跃同基督教在华开办大学是分不开的。
总之,基督教高等教育在中国的开办与发展,使中国的教育取得了历史的、长足的进步。基督教大学的出现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大突破,使中国有了以教会大学为主的近代高等教育,从根本上弥补了中国传统教育的缺陷,在办学模式、教学内容、人才培养、适应社会等方面都为中国高等教育提供了崭新内容。正如章开沅所说:“中国教会大学……是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产物,它的发展是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结语
综上所述,外国传教士及在华基督教会学校的创办为中国近代教育及中西文化交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国家之盛在人才,人才之盛在学校”(丘联甲语――清朝海南人),教会学校为中国培养的大批人才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中国近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在一些方面(尤其是文化、教育)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如果把教会学校所培养的这些人才抹去,我们将无法想象中国近代化又将会怎样。

阿萨·詹宁斯的一生事迹是什么样的?

1922年,希腊士麦那。

熊熊大火摧毁了这个城市80%的建筑物,土耳其军人在此地杀人放火,无恶不作。

这座曾经奥斯曼帝国最富有、最国际化的城市,如今成为了一片白地。火灾可能造成了十万平民的伤亡,而流离失所的百姓可达百万。人们疯了一般的冲向港口和河岸边,企图能找到逃离这里的船只。

但土耳其军队封锁了所有的出口,这些衣食无着的百姓后头是自己被燃烧了的家乡,眼前是凶恶的土耳其军人,而他们手上则几乎没有任何能生存下去的财产、食物。

人世间最大的绝望,莫过于此。

撤离难民的船只

此时,一个驼背的美国中年人在希腊的街头奔走,他身高不足一米六五,脾气暴躁,始终看起来病恹恹的。

在接下来的11天时间里,这个美国人力挽狂澜,拯救了35万普通民众。

接下来10个月的时间里,他间接拯救了125万人。

而他的事迹,却几乎不为人知。

阿萨·詹宁斯(Asa·Jennings)是一个来自美国的基督教牧师,二十多岁的时候他就身患严重的结核病,使得他不仅仅驼背还只能拥有45%的呼吸能力。

27名医生开会后遗憾的告诉他只能再活几周的时间,因为当时没有任何药物可以解决这种病症。

詹宁斯并没有被打击,他告诉医生自己还不能死,他说"我还有一个伟大的人生使命要完成,我要去耶路撒冷"。

显然,上天给了他另外一个人生使命。

1922年8月,詹宁斯确诊此病的第17个年头,他在著名的港口城市士麦那谋求了一份工作。

希土战争

但此时,希腊和土耳其之间的战争已经进入到了白热化阶段,士麦那这座城市在战火的影响中危如累卵。

一次大战之后,奥斯曼帝国作为战败国,打算接受屈辱的肢解条约,希腊也趁此占领了膏腴之地士麦那。

但奥斯曼土耳其国内新兴的资产阶级并不买账,他们揭竿而起,以凯末尔为领导人建立了新的政府,他们主张拒绝屈辱的合约,同时组织了庞大的军队反攻希腊。

战争你来我往,痛苦的皆是百姓,士麦那这座城市终于在1922年9月份被土耳其重新占领,他们为了表达自己的愤怒,有计划的对这里的百姓进行了屠杀和掠夺。

到处都是死人,恶臭味充斥整个城市,使得这次火灾成为了"20世纪最可怕的人道主义灾难之一"。

詹宁斯坐不住了,他利用自己的影响力组建了美国救济委员会,着急在当地的美国资本家和学生为当地百姓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他们免费的为35万居民提供面包,并且购买或者租用房产安置妇女和儿童。

詹宁斯看着灾难仍然在不断蔓延,他坐不住了,驾驶着雪佛兰汽车来了一场单刀赴会。

詹宁斯一路冲到了土耳其军队的总部,和凯末尔直接会面。

关于会面过程,史料中并没有给出特别详细的记载,但我们仍然知道,詹宁斯成功了。他说服凯末尔允许这些难民乘船离开,但凯末尔提出的前提有两个:

一、只允许7天时间内运走35万人。(实际扩充到了11天)

二、军人年龄(18-45岁)的男性不允许离开土耳其。

此后的11天时间,詹宁斯通过贿赂、欺诈希腊政府等方式,在美国海军军官的帮助下拯救了35万人。

但凯末尔的条件无疑导致了无数家庭离散的悲剧,家庭顶梁柱被强迫要求留在士麦那,只有老人小孩和妇女允许离开,无数人哀嚎遍地,但也无可奈何。

一时间詹宁斯成为了希腊的民族英雄,得益于美国和土耳其的友好关系,他成为了两国沟通的桥梁,一时间两国政府都任命詹宁斯为外交官。

为了解决希土两国的民族、国家矛盾,英法等西方列强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解决方案:交换人口。即希腊人回到希腊,土耳其人回到土耳其。

詹宁斯成为了主要负责人口交换的"外交官",在接下来的10个月的时间内,在各国的帮助下他一共转移了125万人。

但这无疑又造成了无数人间惨剧,许多人抛弃祖宗基业回到"故国",根本算不上高兴,他们很多人已经忘了自己的母语是如何说的了,但也只能接受政府的安排。他们许多人回到"祖国"后反而死于饥荒或者陷入极度的贫穷。

孰是孰非,我们如今也太难判断,但詹宁斯作为一个小人物,能在此中间拖着病躯不断和大国周璇,直接或间接救出了150万平民,已实属不易。

纽约时报的报道记录 时间为1922年12月28日

此后,詹宁斯被授予了救赎主勋章和军事功绩勋章,这是希腊方面能够授予的最高平民荣誉和战争荣誉。

詹宁斯后来又在土耳其建立了"美国土耳其之友",对土耳其的妇女就业和青年体育事业做出了许多贡献。

1933年,詹宁斯逝世,享年56岁,比医生说的多活了28年。

如今,不少美国学者和专家不断的开始挖掘他的人生事迹,尽管如此,大多数美国人对他的事迹还都是不太了解。

参考资料:

Lou Ureneck《The Great Fire: One American's Mission to Rescue Victims of the 20th Century's First Genocide》

Raoulwallenberg 《Rev. Asa Kent Jennings to be Posthumously Honored by the Raoul Wallenberg Foundation》

Roger L. Jennings《Waking the Lion》

Gregory Pappas《The American who Saved 250,000 Greeks from Death in Smyrna During the Final Days of the Genocide》

复旦大学 陈果 详细资料

陈果:。女,生于上海。中共党员复旦大学哲学系博士,加拿大温哥华UBC大学Regent College访问学者;复旦大学教师,陈果曾师从哈佛大学神学博士James D,芝加哥大学心理学博士Evelyn。现任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任课教师。
女,1981年2月出生于上海,哲学博士。2005年2月-2008年6月在复旦大学哲学系基督教哲学专业攻读博士。2008年6月至今在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工作。 1999年9月-2002年6月,复旦大学文科基地班,2002年9月-2005年1月,复旦大学哲学系西方哲学专业攻读硕士,2005年2月-2008年6月,在复旦大学哲学系基督教哲学专业攻读博士。2006年7月-2007年1月,在加拿大温哥华UBC大学Regent College做访问学者,2005年7月-9月在香港浸会大学“中国大陆基督教哲学青年学者暑期密集班”做学者。 工作经历: 2008年6月至今,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任课教师; 2005年5月,“杜威思想的当代意义”国际学术讨论会翻译; 2004年-2005年,复旦大学哲学系《教牧心理学》及《宗教社会学》课程的助教和翻译,任课教师:哈佛大学神学博士James D. Whitehead;芝加哥大学心理学博士Evelyn Whitehead; 2002年9月-2004年6月,复旦大学“上海市基督教新教牧师硕士班”英文教师; 2004年暑期,《人民画报》上海总部实习记者。学生工作和社会活动; 1999年10月-2001年6月,复旦大学哲学系学生会主席。 奖励与荣誉: 2007年,香港“道风”优秀博士生奖学金;美国中华基督教总会颁发的“优秀博士生”奖学金; 2006年,香港“道风”优秀博士生奖学金;美国中华基督教总会颁发的“优秀博士生”奖学金; 2005年,香港“道风”优秀博士生奖学金 2004年,香港“道风”优秀硕士生奖学金; 2003年,香港“道风”优秀硕士生奖学金。 专业研究成果: 2008年,撰写的《耶稣为何如此言语?》发表于《基督教学术》(第六辑) 2007年1月,上海基督教新教教会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调查报告(梗概),发表于《基督教学术》(第五辑) 2007年1 月,翻译的“学校教育的核心:论道德的形成和大学的教育 (美)迈克·贝梯(Mike Beaty)”以及因此撰写的“面对繁多的一种坚持:展望大学中的道德教育”,发表于《基督教学术》(第五辑) 2005年7月,撰写的“‘光’(理性) 与‘影’(非理性) 编织的绮丽——评奥托的 《论神圣》”,发表于《基督教学术》(第三辑)
复旦大学陈果介绍
----转自复旦大学 陈果博客
在我还只是一个不懂事的小女孩的时候,家里的长者就希望我进入大学之后能够修读艺术、哲学或宗教,因为这些学问不仅仅只是知识,更多是蕴含了生命。长辈们期待着我成长为一个懂得幸福,也会创造幸福的人,而幸福的本质意义不在于“活着”,而在于“生活”。外婆说:“没有什么东西比生活本身更能教会人成长成熟。”外公说:“漂亮的女人到处都是,美丽的女人却寥寥无几,希望你能成长为拥有大智慧的美丽女人。”母亲说:“任何事情都有因有果,做事前想好因果,并愿意承担就可以了。”一位人生的挚友说:“豪华的大餐和街边的大饼油条都有此中的乐趣。”敬爱的复旦的我的导师说:“要爱人如己,听起来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做起来并不容易啊!”……
就在这一句句看似平常的话语中,我成长着;童年时捧着一盒奶油蛋糕就像小心翼翼地捧着自己一生的幸福,现在却把自己的人生目标定成了“作一生的好人,有高尚的品德和高贵的尊严的好人”;原本认为“快乐”是多么吸引人的东西,可是现在却渐渐明白了:“乐”必然是“快”的,“心”却不一定是“开”的,所以“开心”成了我新的追求:过去以为对人的关怀是偶尔的问候,后来终于发现“关怀”源于恰当时刻的默默陪伴,或者是他人疲惫时的一杯清茶。这一切都是循序渐进的“偶获”,却成了我生命的定格。
最后证明长辈的期望都被实现了,我从小接受了一些艺术方面的培养,也从家人的身上学会了如何做人。进入大学读我本科的时候一直进行着文学、哲学和历史的研习,尤其喜欢美学和艺术哲学,当时就冥冥中感觉到自己会很热衷于一些有关玄想和冥思的东西,于是在进入研究生学习之前,我选择了西方哲学作为自己的专业,专门研读揭示一些玄奥真理的东西,自己也慢慢地学会放慢脚步看看周遭的风景。终于进入了博士的学习生涯,我选择了宗教哲学,因为经历了漫长的数十年的探究,我最终发现无论是艺术还是哲学,最后还是回归于宗教的维度,回归于一种超越性。因为个人对于玄奥事物的兴趣以及对于内在精神的好奇,所以博士的学习方向集中于基督教的经验结构。在复旦呆了很多很多年,去了香港进行基督教的研修,也去了北京探讨宗教之间的对话,下一站就是温哥华。
来到了温哥华,经历了那长长的夜,十多个小时的横跨太平洋的飞翔,我告别了我发自内心热爱和自豪的家园——上海,来体验“游子”的感受。一个月过去了,最初的新奇感、兴奋感淡却了,但更多的理性上的认识慢慢的浮现出来了。首先,我坦然的发现:我欣赏西方骨子里对生活的热爱和留心,对细微的生活细节的醉心享受和浪漫呈现,对他人的根本上的尊重。在面对美好自然时,我常常更感慨于片刻安宁的“发呆”,因为“发呆”就是无所思无所想无所惧无所忧,这是多么珍贵的瞬间,也算是传说中的“物我两忘”的境界的粗浅体验吧。其次,我深深地清楚了:我永远也不可能成为一个“西方人”。我的骨髓里甚至头发根里都埋下了中国的“种子”。虽然精致的西点,漂亮的洋装,友善的笑容,希腊式的或者欧洲风格的建筑令我赞叹,但是我还是喜欢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或者上海方言,还是喜欢泡饭榨菜臭豆腐干,还是怀念那种“天人合一”“低调而内敛”的风骨。最后,我也明白:要做好一个中国人,要做好一门学问,要自由而坦荡荡地享受生活,就要打开视野,更要打开心扉,要有海纳百川的肚量和实事求是的真精神。中国人要学的东西很多,可以发扬的好东西也很多。
我的内心满满地装着感恩。我喜欢温哥华的大自然的美丽,喜欢这里的人们可爱而纯真的笑容,喜欢Regent College 的Atrium里洒满阳光的温暖,喜欢许志伟老师的智者之风和大家气质,喜欢帮助我们顺利学习生活的老师们的认真和细心,喜欢的东西实在是太多太多了,说得自己都好感动啊!
说一句“谢谢”,对温哥华的一切,因为在这里即将展开的半年生活将目睹我一段不同寻常的成长经历;也对我在这里结识的好朋友,我的知己,很幸运地获得了这样一份友谊,弥足珍贵。
要学习的东西好多好多,永远也学不彻底的,需要用一辈子倾心学习的就是——爱。
1. 什么是孤独?孤独是从人群中偷来的享受,她高傲、优美,完全是精神的自由。孤独,是要我们有独处的时间,做到“如我所是”,完全不需要装扮、做作,不需要戴着帽子抽根烟来装深沉。
2. 什么是寂寞?寂寞是一种病,是一种精神的饥饿。既然是病,就需要治疗。寂寞的人如何找到治疗的方法?方法就是人群,寂寞的人总是需要他人的陪伴。
3. 人群的治疗分为两种。一种是利益需要建造人脉,这仅仅是互为功利(确实有用,不过不会有真正的朋友);还有一种是寂寞者的相互取暖,这是廉价的交往。
4. 狂欢是一群人的寂寞,孤独是一个人的狂欢。
5. 孤独不求外物,反求诸己。(也就是淡定,我理解为一种无上菩提的境界)。
6. 寂寞是无可慰藉的牢笼。因为寂寞的人无所适从,焦躁不安。他们的思想从而贫瘠而荒芜,产生自我厌弃感。
7. 他比烟花更寂寞。烟花绽放于无形,消失于乌有,当中是有短暂的释放,伴随而来的是无边的寂寞。
8. 孤独不是故作姿态,孤独是一种心境。沉默未必是孤独,孤独没有任何形式,那是孤独者精神上的自我流浪。装出来的叫浮躁,那是一种虚荣心,是为了招揽目光。
9. 真正的朋友是二人世界。我们很安静,但是不冷清。多一个人就难免会有不能共同讨论的话题,这就是一种分心,从一种不设防变成了一种社交。三个人的世界太拥挤。
10. 很多东西放到时间里去就能看清。要么越走越远,要么越走越近。
11. 如果你把朋友当做了男女朋友的备用,那你就侮辱了友情和爱情。
12. 跟朋友在一起也是一种孤独。但是这种孤独更美好,会比自己一个人的时候还自如。因为真正的朋友全然不设防。
13. 朋友是奢侈品,奢侈的东西都是不实用的东西(黄金、美女)。这种东西拥有了就该满足,因为真正的朋友,除了友情,什么也不能给你。
14. 朋友不是附庸,不会只有赞同、妥协。朋友在现实中需要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15. 有些所谓的倾诉、出气筒,都是语言暴力。不该以“这是对朋友的信任”为借口。这是对友情的滥用。朋友不该承担这种宣泄。Soul mate,灵魂上的一体,他她不用承担我的琐事。
16. 朋友应是无用的。(此处的“用”指利用)。和他在一起的时候就会感到自由自在。执手相看无语,却心事了然。
17. 真正的朋友之间不是常联系也没有关系,隔上两三年,电话那头的人好像从来没有离开过。需要经常联系才能维护的所谓“友情”是不牢靠的,因为一旦不联系,他们会断。(我理解为:从来也不会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
18. 两个戴着面具的人就不用做朋友了。
19. 人和人之间要保持距离,距离产生美。靠的太近,我们就会看见对方越多的缺点。两块石头投入水里,太近太近,水波就越会互相干扰。
20. 人对最亲近的人最残忍,因为太接近,往往看不到对方点点滴滴的优点。(某天你生病了,父母把你的药煎好放到你的床边。当有一天他们对你说:到桌边来吃药!你是不是会觉得他们变“坏”了呢?)
21. 当我看不见所有人的时候,我对他们产生了一种精神的凝望,这种凝望叫做思念。(有时候物理距离的增大,人的距离却变得如此之近)。
22. 周围的人太多,于是我们对人群淡漠。我们很多人喜欢旅行,是为什么?因为我们是希望找个没有人的地方去自我放逐一下。我们为什么要避开别人?因为孤独者即有趣者。孤独是我自寻的消遣方式。
23. 我不装QQ和MSN,因为我需要我自己的时间,很多东西没有必要和别人分享,我也不想有意无意地陷入某些对话中去。
24. 人是有“贱”性的。

剑桥大学基督学院与三一学院的区别?

研究基督/基督教的学院也不都是一样。
有的学院是把基督教当做宗教来研究的。学生、老师可能都不是基督徒,只是当做学问来学习。
有的学院(基督教神学院)则是旨在培养牧师、传道人、宣教士的。学院老师都是基督徒

加拿大的尼亚加拉学院和尼亚加拉基督社区学院是同一个学校吗

niagara christian collegiate是一个非常差的学校,里面一半的都是大陆还有香港台湾那边的,另外一半就是尼日利亚,还有其他非洲国家的人。平常上课每个班都至少有一半的亚洲人,跟没出国没什么太大区别。学校还特别偏僻,打车去最近的尼亚加拉瀑布都要至少100人民币。宿舍空调要么太冷,要么太热,宿管还一点都不管事,收费收的特别高,还很不合理。部分老师还歧视中国人。这里的本地生来这个学校上学,都基本上不用付学费,因为他们家长都是在这个学校工作,或者家里是当牧师的,就可以不用交钱,所以他们的学费就基本上是中国还有其他国家留学生给的。还有晚上的晚自习,一点用都没有,没有作业老师就会逼你读圣经,强制入基督教。宿舍还特别容易停水停电,洗澡帘子轻轻一拉就会掉下来,宿舍厕所环境特别差,经常一股莫名奇妙的臭味,还没有通风口。学校食堂特别差,全都是油炸食品,没有什么选择。网络还特别差。

雅思考试 托福考试 留学攻略 留学院校库

温馨提示:
本文【该怎么祝福牧师出国读博士神学?】由作者教培参考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培训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或作者进行删除。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内容侵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 @ 2024 培训啦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11548号 美国留学 留求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