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啦 留学 留学资讯

留学日本:千叶敬爱大学中国留学生访谈

发布时间: 2023-02-16 21:22:51

留学日本:千叶敬爱大学中国留学生访谈

人物介绍:孙贺锋,辽宁鞍山人,2000年来5月日本留学,2002年考上千叶敬爱大学国际关系学科,2006年进入日本大学MBA课程,同年内定于某不动产公司的国际投资部。2010年8月退职,独立成立了公司Tomobay,并出任代表取缔役兼社长。

记者 :您好,孙贺锋先生。以往我采访的在学学生比较多,想通过他们来让大家知道该如何去准备考大学。最近,我想改变一下视角,让一些已经走上工作岗位的老留学生们来谈谈自己在学习和工作上的经历,希望能为后来者们提供参考。所以请到了您,首先能请自我介绍一下么?

孙贺锋 :好的。我是辽宁鞍山人。来日本时间也挺长的了,2000年来日本,今年已经是第10个年头了。在日本上过语言学校、大学、大学院,并且在日本的公司就过职,现在开了自己的公司。

记者 :那真是老留学生了,能问一下您当年来日本的契机么?

孙贺锋 :来日本之前,我已经在国内上了大学。当时自己心气比较高,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毛头小伙子。觉得自己不应该这样在大学里虚度时间,只在大学里上了一年就不想上了。想自己做点事。辽宁鞍山是中国钢铁的生产基地,就自己做了一些钢材生意。干了一段时间也不是太理想觉得成功机会比较渺茫,正好有亲戚去过日本,就建议我去日本留学,我觉得国外肯定更适合我,就接受亲戚的意见到日本留学了。

记者 :刚到日本的时候去了哪个语言学校?

孙贺锋 :当时我去的地方是茨城国际学院,在茨城的日立市。

记者 :到了日本以后感觉如何呢?

孙贺锋 :刚去的时候感觉这里很好,但后来发现这里虽然美好,但不属于我自己。我在语言学校里呆了2年,天天三点一线,慢慢就觉得自己麻木了,每天没有自己思维的时间,就是一个木偶,学习、工作、吃饭、睡觉,每天都是一样的生活。

记者 :看来那个时候很辛苦了,您来了多长时间开始打工的呢?

孙贺锋 :第一份工作是来了三个礼拜开始打的。

记者 :那个时候打工还是很容易找的吧?

孙贺锋 :其实很难,因为日立市是一个工业城市,商业区不是太多。幸好我出国之前还比较用功,日语学得相对来说还不错。所以当其它同学还不大能说日语的时候我已经可以和日本人简单对话了,也有这个原因学校老师帮我介绍了一个工作,所以我比一般同学找工作快一些。那是饭店的工作,其实我一开始只干了5天。第6天之后我在回家的路上骑车摔倒造成了胳膊骨折,足足休息了4个多月。

那时候觉得是自己人生的第一个低点。自己在国内好好的大学不上,非要去做生意,结果生意也失败学校也没得上了。本以为到了日本能改变自己得命运,没想到第一份工才打了5天就骨折。我开始反思自己是不是太不自量力了,觉得自己应该更脚踏实地一些,不管怎么说应该先让自己在日本的生活安定下来。所以等胳臂好了之后又找了一份工,啥也不多想,就是天天打工上学,这样的生活我坚持了将近两年,直到我考上大学。

记者 :我能问问您语言学校时代一天打多少小时?

孙贺锋 :我打夜工,晚上7点到早上8点,然后去学校上课4个多小时,下午在家睡觉到晚上。

记者 :那您考上了大学之后和在语言学校的生活相比有什么改变呢?

孙贺锋 :大的改变没有什么,唯一的一个改变就是生活变得不稳定了。这主要指的是打工,在日立市的时候一直是在工厂打工,到了千叶之后则是几个工作换着打,一直不是很稳定。到了大二我想做生意的念头又起来了,在大二的下半年我在一个千叶的一个商场租了一个地方卖我自己的东西。

记者 :千叶的一个商场?

孙贺锋 :算是一个百货楼,一楼是超市。日本也是有承包这种商业模式的,在日本是有一个公司把这个百货楼二楼的大部分给承包下来,然后再分成小隔断出租给其他人。这样做的好处就是这个公司负责管理,不用你站柜台,你只要把东西放上货架就行,然后公司给你排好条形码,百货楼的人负责站柜台。客人买了你的东西只要一扫描条形码,你自己在家里就能知道你有东西卖出去了。

记者 :这种商业模式挺不错,这个你做了多长时间?

孙贺锋 :也没有多长时间。因为位置并不是太好,而且我卖的东西也不是太有人气,所以在百货楼里卖东西没有怎么赚钱,几个月也就没有再做下去。后在在另外一个超市设了个摊位,卖一些来自中国的小饰品,尽管也没有赚到很多钱,但勉强可以维持自己的生活。卖这些东西就要看运气了,有的时候一天能赚四五万日元,有的时候就很少。我记得有一天的销售额只有400日元。当时心情很郁闷,走到一个地方正好是当地的祭り、也有人在卖各种小吃、书籍、还有蔬菜的。当时有一个摊位是卖北海道土豆的,个儿特别大,一个400日元。我就拿那天的销售额买了一个土豆回家做了饭,现在想想也挺有意思的。

记者 :呵呵,这也算是一个难得的经历。在大学里你还参加什么样的活动了么?

孙贺锋 :大学里自然就是和同学打篮球、踢足球、一起吃吃饭之类的,我想大家在大学里都经历的差不多。学习方面,您估计也知道,我的大学并不是什么好大学,好在有名的老师还是有几个的,我的教授是水口章,他是中东问题的专家,小泉时代是国际形式研究会的研究员。他对中国并不了解,上课的时候老是对中国指手画脚。在课堂上我有时候会和他争得面红耳赤,不过这只是学术上的讨论思维方式的碰撞,我们关系还算不错的。我大四那年巴基斯坦地震,水口老师组织我们在一个千叶车站的前面募集援助资金,我也跟着去了。老师可能也是和媒体关系不错,读卖新闻来采访了,老师就把我喊过去让我和记者对应一下。我当时也没多想,就和读卖新闻的记者聊上了。没想到第二天在读卖新闻上登了这条新闻,我的名字也登在报纸上,这次上报对我后来帮助挺大。

我当时已经临近毕业,日大的大学院也合格了,当时就要去东京找房子。那天正好报纸寄了过来,我把报纸带在包里面去东京一个不动产公司下属的事务所咨询。当时事务所的负责人是一个中国人,两个人就聊了起来那个中国人一听到我即将毕业的大学就笑了,说你是不是没好好学习怎么就考上了这样一所三流大学,是不是就为了混签证什么的,说得有点刻薄。我当时一激动就把报纸给他看了,说虽然我大学不怎么样但是我老师还是比较有名的,带我们去做了募捐,我还上了报纸呢。

那个负责人一看还真的上过报纸,觉得老师能推荐我去接受读卖新闻的采访,肯定和我关系很好。我能和日本教授有这样的关系证明我的人际交往能力还行,就问我想不想在事务所打工?就这样我就在这个事务所打工了。当时是05年的年末,到了06年公司新年会,全公司的职员都参加了,新年会上公司社长看到了我,和我聊了几句,问我以后愿不愿意在公司就职,因为2006年开始公司要去中国投资项目。就这样我在2006年大学毕业之后开始进入这个公司就职,晚上在日本大学攻读MBA。

记者 :恭喜恭喜,这真是难得的机会。进公司就职之后参与了中国的投资项目了么?

一开始是战战兢兢,什么都不会什么都要学,学习关于证券、财务方面的知识,通过实战积累经验。我工作了4年,从我手里投下去了5个项目,其中两个已经上市,还有一个预计是今年末明年初在香港上市,自己对这个成绩还算满意。

记者 :您觉得您工作这4年里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孙贺锋 :最大收获是认识了很多人。毕竟风险投资这个行业也算比较狭窄,必须要和四大会计事务所、大和证券、还有其它和美林、高盛这样的投资银行打交道。此外,更多的是接触了各个企业里面的项目负责人,让自己的人脉拓宽了很多。

记者 :和他们接触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孙贺锋 :和项目负责人接触的时候感觉他们说话很有自信,你能感觉到他们的力量,好像有使不完的劲,思维也很宽广。有时候感觉他们的话题不着边际,但是思想很开放。这是我认为作为一个项目负责人,作为一个企业的牵引者所必须的能力,也就是所谓的リーダーシップ。还有就是有一个好的想法的时候该如何去把握?或许就会成为你的新的开端。我认识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就是因为一个很好的想法自己开设了公司,现在公司的年利润已经上亿,他本人非常年轻几乎就和我差不多年龄。这也给了我很大的动力。

记者 :这是不是也是促使你自己独立的原因之一呢?

孙贺锋 :算是吧。主要原因还是自己工作的问题,可能您也知道,在公司就职,尤其是在日本公司工作的外国人,一般在3~5年左右会遇上一个瓶颈。刚进公司的激情被烦躁代替,不知道自己前进的方向在何处。熬过这段时间的话也许会在这个公司呆很长一段时间,不能熬过去的话就会跳槽或创业,我属于后者。在我进公司的第四年,公司上层有了变化,原来的创始人开始淡出,新的社长就任,公司开始把工作重心从中国收回到日本国内,我也回到了日本。一朝天子一朝臣,我是被前任社长提拔的人,所以被安排了一个闲职,自己也一下子没有了目标,我就开始考虑是不是该自己独立出来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权衡再三,觉得自己不是一个在日本公司里混日子的性格,就离开了原公司开设了属于自己的公司。

记者 :我们这个访谈主要还是面向广大的在日留学生们的,对于他们您有什么样的话要说么?

孙贺锋 :以前我做生意老是失败,觉得自己是时运不济。工作了,接触了很多成功的企业家,才发现自己以前太幼稚了。我的留学也许不能给留学生们什么好的建议,但是在接触了四大会计事务所,外资的投行之后,发现那些站在金融界顶尖公司的中国人几乎都是一流大学毕业的,他们能接触到最新的咨询,发现最好的发展机会。所以如果想通过留学让自己有一个美好的人生,还是应该在留学生时代好好学习,不要过多的考虑打工赚钱。毕竟考上一个好大学人生就上了一个台阶,以后会有更多发展的机会的。

记者 :谢谢您的分享,祝您的事业今后蒸蒸日上。

孙贺锋 :谢谢。

记者手记:

轮回——在采访中孙贺锋多次表达出来的词。在他看来,自己是走了一个轮回,又回到了10多年前,自己是该退学做生意,还是该继续上大学。那时候的他年轻气盛,草率地选择了前者,结果生意失败来日留学。现在他已经是日本某不动产投资公司的中层干部,是在日本公司坐清闲的办公室,还是自己创业?已经而立之年的孙贺锋再次面临类似的选择。这次他依然选择了创业,只不过和10多年前相比,这次是深思熟虑的结果。

来日本的留学生,有很多种目的。或为打工赚钱,或为丰富人生。但归根结底,都是为了让自己有一个美好的人生才会来日本留学。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是留学的成功者,都会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但人生里总会有那么一两次机会改变自己的命运,只要你抓住了那你就是自己人生的成功者。

人物专访作文1000字

人物专访范文作文1000字

人物专访范文作文1000字,作文有很多种,作文没有万用的模板,作文是一种情感的抒发,作文的写作手法有很多,跟我一起来学习人物专访范文作文1000字,一起来探讨研究一下吧。

人物专访作文1000字1

生涯人物访谈报告范文:

被访人:xx

姓名:xx

性别:男

教育背景:北京大学本科生xx

学位:法学、经济学双学位学士

现工作单位和工作职务:xx公司投资分析师

访谈时间:20xx年x月x日

访谈方式:QQ访谈

被访人简介:

20xx年以宁夏省理科第二名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元培学院,主修法学专业,并选修经济学,获得法学学士和经济学双学士学位;

20xx年正式加入上海三盛宏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资金计划部,从事资本运作。

访问过程:(以下访问人简称“我”,被访人简称“李”)

我:李师兄你好,很高兴你理解我的采访。

李:客气了,举手之劳而已。

我:那,师兄,我们开始吧。

李:好的。

我:你此刻从事的职业具体名称是什么?对此刻的工作条件和工薪待遇满意吗?觉得和自我的专业是否对口呢?

李:我所在的部门是一个综合性的部门,主要的业务分为资金计划和资本运作,前者主要负责集团内资金的调拨,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而资本运作就是我们所说的狭义的金融,以项目的形式对外做投融资合作。

这份工作对于我的专业来说契合度十分高,因为它不仅仅需要综合的金融知识,同时对于法律的理解有必须要求,我进入职场中学到的第一课就是所有操作和步骤都要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来进行,在每一个节点上避免可能带来的法律风险。

我:你是如何找到这份工作的呢?

李:我是从大四上学期开始找工作,前前后后投了近70家公司,涉及各个行业,最终在咨询、制造、IT、金融四个行业中确定金融并选择了三盛。

最初是经过学校招聘信息了解到三盛,然后经过一系列的笔试和面试以及非正式的沟通最终获得了三盛的录取,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

我:你认为做好这份工作应具备哪些知识、技能和经验?

李:就像前面所说的,基本的经济学和法学的原理和知识是必备的,但更多实务的操作需要再具体的工作中不断积累。

我:你在刚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有没有工作方面的培训?对工作有实际意义上的帮忙吗?李:参加过一个叫BeBeyond的求职培训,这是一个系统化的培训,从认识自我开始,求职本事的培养以及步入职场之后的一些情景都有覆盖,经过培训对于自我的认识和求职本事的提升尤其是简历的撰写都有不一样程度的提高,而对于工作来说也有很大的帮忙,因为工作是对一个人综合素质的考验,这个培训也正是从这个角度入手尽可能激发每个人的潜能,提升每个人的本事,所以是有意义的。

我:你在大学是否对自我的职业生涯做过规划?这份工作是否是自我梦想中的呢?

李:有过计划,但始终在不断调整,尤其在继续求学和走出学校工作的选择上结合自身的情景研究了很多因素,我认为一个明确但不具体的计划是十分重要的,明确是对于大的方向来说,而不具体职责给自我更多根据实际情景作出调整和转变的空间。

我:学长是学过双学位的,那么,对于我们来说,是不是学了双学位,就业的压力就会小很多呢?

李:看行业。不能一概而论,就像金融业,懂点法律还是十分必要的,其他行业我也不是很了解,但并不是学了双学位就业的压力就会小,找工作最看重的还是个人的综合素质。

我:你认为在你的大学生涯中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

李:谦虚和自信,当然还有逻辑以及知识。

我:你平时是怎样培养自我的个人品质、性格和本事的?你认为在大学期间培养怎样这些对工作来说是最重要的?

李:经过不断的自我反省,以及不断的和周围同学教师的.沟通交流,还有就是运动,我十分喜欢篮球。

大学期间做好学生的主角,不要太刻意培养针对工作培养本事,培养好自我做学生的本事。

我:学长是怎样看待本科后考研,工作,出国三者的关系呢?或者说,我们选择哪一个会更有利于经后的发展?

李:这个是最没有确定答案的问题。读研、工作、出国都是一笔经验,无有优劣之分,只要你相信自我的选择,并坚持走下去,必须有让你满意的结果。

我:你觉得像我们大二的学生,想要在未来有一个好的工作,需要注意一些什么呢?

李:学好知识,学会做人,当你把工作定位于事业的时候,你就明白知识和做人二者是成就你事业的两大支柱。

我:在大学的时候,你最早的一份实习是什么时候?在哪个领域?你觉得对你以后从学生的主角转换成一个社会人,快速适应工作有没有帮忙?

李:法院实习。属于司法领域,工作的关键是在于交流,信息获得的越完全,你的工作就能做的越好,所以任何实习都是提升你与人尤其是社会人交流本事的一个机会,对快速适应工作很有帮忙,同时有助于好的工作习惯的培养,让你在初期的工作中能少走一点弯路,少费一点功夫。

我:从大学生向工薪阶层的过渡,学长认为怎样能做到最好?

李:记住两个字:勤奋。

人物专访作文1000字2

有人说,教师是辛勤的园丁,培育着学生茁壮成长;有人说,教师是灵魂的工程师,塑造着人类的高尚心灵。教师是严冬里的炭火,给人以温暖,教师是雾海中的航标灯,指引人前进。教师如园丁,为祖国山川添秀色;教师如春雨,神州大地尽芳菲。教师是神圣的,光荣的,伟大的。我从小都梦想着成为一名教师,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的目标日益明确,就是以后成为一名高校教师。

为了更好的了解高校教师这个职业,明确自我努力的方向和资料,我访谈了政法学院的教师。

一、目标职业生涯人物简介

刘xx,女,副教授,46岁,毕业于北京大学,现任太原理工大学政法学院副院长。刘教师一向致力于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与研究工作,长期从事大学本科教学工作,曾编著多部政治理论书籍和教材,授课质量和授课口碑得到广大学子一致好评。

二、访谈过程简介

1.时间:201年11月21日

2.地点:政法学院副院长办公室

3.方式:应对面访谈

4.过程概述:我向教师说明了来意之后,开始了访谈。按照事先设计好的访谈问题,我们开始了交流,主要围绕着刘教师青年时代的职业目标、如何走上教师岗位、对高校教师工作的看法、任教的经历和对我的规划的看法等方面的资料展开访谈。刘教师热情而耐心的解答着我的疑问,访谈过程顺利而愉快。

三、访谈心得

经过与刘教师的交流,我了解到了从事高校教师所需要的基本素质,深化了对高校教师职业的认识,更加明确了自我今后的行动方向和轨迹。下头我从访谈经验总结、对目标职业的分析、自身的认识变化、对自我就业和将来职业发展的帮忙几个方面来谈谈访谈体会。

1.访谈经验总结

此次访谈十分顺利,比较成功。源自于几个方面:(1)正确的选择了对象。本人就读于政法学院,刘教师以往带过我们的课,再加上经过学院活动等方式使得我和刘教师之间有相互的了解,这比选择一个陌生的教师访谈要顺利。加上刘教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和她交流,我不感觉拘谨和紧张。(2)时间安排合理。在访谈前,我就和刘教师预约了时间,因为大学教师一般都比较忙,必须要协商好时间,有利于访谈的连续性和操作性。(3)事先准备到位。在去访谈刘教师之前,我设计好了访谈问题,并找上协助我摄影的同学,保证了访谈的连贯性。(4)访谈方式选择恰当。在访谈期间,我和刘教师更多的是一种生活式的闲聊,这样既结合事先准备的访谈问题,又能在自然中延伸话题,比起那种形式的采访更有利于交流。当然,在访谈中也存在些问题,如设计的问题太过于宏观,访谈中对高校教师的具体工作资料挖掘不够等。

2.对目标职业的分析

经过访谈,首先,我了解到了此刻很多有点名气的高校对招聘的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单从学历水平来看,起初是本科,之后是硕士,此刻太原理工大学对外来的教师要求是博士文凭。加上其他著名高校对教师本科阶段所读的学校等要求,可见,从事高校教师越来越不是件简单的事情。

其次,高校教师的待遇和工作环境相对来说是比较好的。对于名校的有限岗位来讲,教师是供大于求的,高校教师的岗位竞争日益激烈,这与国家重视教育的发展、提高教师的待遇是分不开的。

最终,从事高校教师应当具备一些基本的条件。除了目标高校的明确规定的应聘教师的条件外,正如刘教师讲的,高校教师应当具备爱心、耐心、职责感、奉献精神和业务本事。而爱心是首要的,因为教师作为一份不一样于很多职业的特殊职业,在于教师的崇高和奉献,没有爱心的人即使走上了教师的工作岗位,也是很难有所作为的。相反,会因为不热爱这份职业而倍感痛苦。

3.自身的认识变化

在和刘教师交流过后,我感到自我的一些认识有所深化。一是更加坚定了选择高校教师作为未来自我的职业的信心。正如刘教师所讲的那样:高校教师是崇高的,是一种荣耀,实现了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有机统一。二是高校教师并不是一份能够带来权力金钱的职业,从事高校教师的职业主要的收获是拥有稳定的生活状态、丰富的精神状态和享受桃李满天下的成就感和满足感。能够在每逢节假日之际,打开手机,看见众多的学生祝福信息是最大的幸福。三是作为一名高校教师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除了走上岗位的困难,还有走上岗位后的成长的痛苦。

4.对自我就业和将来职业发展的帮忙

经过此次访谈,我学习到了很多东西。在访谈中,刘教师指出我的规划不够具体,应当要想到职业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做好应对挫折的准备,要提出具体的应对措施。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我今后将从以下几方面努力,不断提高自我:

(1)努力学好专业知识。作为一名大学生,学习是天职,并且我以后打算从事高校行政管理教师职业,更加要求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我要合理安排时间,努力学习,取得优异的成绩。

(2)进取投身实践。在读书期间,除了基本的学习之外,我将进取参加各类学校之内和之外的活动,全面提升自我,因为从事教师工作不仅仅需要有知识文化,还需要口才、组织等综合素质。

(3)努力做一名富有爱心、德才兼备的高校教师。想要成为一名高校教师,首先必须要有一颗博爱之心,要有优良的品德,所谓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其次是要培养自身基本的素质,到达成为教师的基本条件。身为一名教师,必须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本事,还要用发展变化的观点,与时俱进,不断关注每一届学生的变化情景,同时不断更新自我的知识储备,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经过此次生涯人物访谈,让我了解到了更多的关于高校教师职业的信息,让我明白了成为一名高校教师所需具备的本事和条件,也让我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将有助于我及时制订合理的职业规划,为将来职业目标的实现打下基础。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把握今日,成就未来。我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只要我勤奋努力,朝着目标一步一步前进,职业目标终究会实现。

附件一:

职业生涯人物访谈记录

1.请问您怎样看待高校教师这份工作

答:教师很崇高,尤其是思想道德素质对社会意义重大;能够让学生走入社会、融入社会,社会价值较大;教师是一种荣耀。

2.您能简单介绍下您从大学到从事高校教师的经历吗

答:我是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教师岗位上的,其实原先并没有想做教师的想法。可是从事教师工作后,就把这种职业当做了一种追求,我很热爱教师这份工作。

3.您在学生时代的有过职业目标吗若有,是什么您是什么时候决定做一名高校教师的

答:由于我的那个年代的影响,读大学包分配,那时只想以后做一个有用的人,没有很明确很具体的职业目标。

4.我的规划路径:2012—2020期间,顺利完成学业,这是短期目标,2021—2023年,毕业后顺利担任重庆大学贸易及行政学院的讲师,并争取在两年期间担任副教授,这是中期目标。2023—2028年,完成副教授到教授的晋升,这是长期目标。您看是否可行有需要完善的地方吗

答:这个总体路径是可行的,可是不够具体,感觉很空,没有预料到职业道路上的坎坷挫折,没有提出具体的应对困难的措施。

5.请问您认为高校教师这份职业给您带来的收获是什么

答:主要是让我拥有了稳定的生活状态,丰富的精神追求,以及桃李满天下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6.您在从事数年的教学工作中印象最深的事情是什么

答:有两件事情让我印象深刻。一是有一年土木工程一学生在上学期间遇见困难,寻求我的帮忙,最终帮他解决了问题,我感到很满足。二是每逢节假日,能够收到众多的学生发来的祝福问候信息,感觉很幸福。

7.您觉得做一名高校教师需要什么样的素质

答:做一名高校教师需要具备很多素质,我觉得起码要具备这几种素质:一是要有爱心,这是首要的;二是要有耐心,才能教好学生;三是要有职责感,要对学生和自我负责;四是要有奉献精神;五是要有基本的业务本事;六是要有宽容之心。

8.您觉得如何才能做好高校教师这份工作

答:做好高校教师工作应当做到两点:(1)不断提高自我的业务本事水平,这是基础。(2)要学会用变化的观点去看待事物,除了不断更新自我的知识体系外,还要关注每一届学生的发展变化情景,以更好的进行教学工作。

9.您觉得担任高校教师存在什么样的困难

答:主要在于成长的压力。当一名高校教师,在科研、项目和教学等方面都有必须压力,我们学校此刻的教师还要做班主任,需要处理的事情很多。

10.您对我选择做一名高校教师有什么提议吗

答:你应当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努力学习,到达当一名高校教师的基本条件;二是要培养自我的基本素质,能够胜任教师这份工作;三是要有优良的品德,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当一名教师德行为先。

留日学子谈留学:出国留学是为实现自身人生价值

peixunla.com为即将留学的中国学生提供留学新闻:《留日学子谈留学:出国留学是为实现自身人生价值》07月05日peixunla.com报道。日本新华侨报网近日刊发了记者对日本东京大学中国留学生魏巍的采访。采访中魏巍谈了自己在留学及就职生活中的经历与感受。文章称,选择了留学之后,就要明确自己的目的,要给自己一个目标,并且为之努力。留学最重要的还是要找到自我,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这才是最重要的。
文章摘编如下:
人物介绍:魏巍,中国甘肃兰州人。2004年考上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电子信息专业。2008年大学毕业之后就职于北京某战略咨询公司。2010年申请到东大的研究生赴日留学。现在为东京大学情报理工学研究科大学院一年级生。
《日本新华侨报》:您好,魏巍同学,您的名字让我想起了我们都学过的课文《谁是最可爱的人》的作者。
魏巍:呵呵,对,我和他同名同姓,这个名字也给我增加了不少知名度。
《日本新华侨报》:您不是北京人,但说起话来北京口音非常浓,以至于我一直都以为您是北京人。您在北京待了多长时间?
魏巍:连上学带工作,前后在北京呆了七年。
《日本新华侨报》:首先请您说一说,您大学的专业是电子信息,为什么找工作会选中一个战略咨询公司呢?
魏巍:因为我对自己的专业有点不满意,上到四年级,就不太想在电子信息这个专业里发展了。当时对经济非常感兴趣,也结交了不少学经济的朋友,还带过经济学专业大三学弟们的社会实践。当时就有转到经济专业的想法,还参加了经济学研究生的考试,不过很遗憾,落榜了。但也是机缘巧合,经过一个朋友的介绍,我进了一家战略咨询公司工作。
《日本新华侨报》:您当时在这家公司主要做什么工作呢?
魏巍:刚进去的时候我做的是分析员。这是一个行业术语,主要是进行后台的工作。比如说收集客户所在行业的基本知识和情报,预测这个行业在今后几年的发展趋势,为直接面对客户的前台工作人员提供支援。随着经验增长,我也被由后台调到前台,主要负责和客户的沟通,之后,我还带着几个新人成立了一个小组,又做管理又面对客户。
《日本新华侨报》:看来您在公司里也有一定的地位了。一共工作了几年?
魏巍:工作了两年多。
《日本新华侨报》:那么是什么事情让您放弃工作来日本留学呢?
魏巍:还是和我们的工作内容有些关系,不知道您了不了解我们这个行业,在工作当中我们接触的都是公司的管理人员,因为我们要根据管理人员的思想来为公司制订战略计划。在接触他们的过程中我发现,如果想在公司发展,有一段留学的经历、一张海外名校的文凭非常必要。久而久之,我萌生了去再读书的念头。当时有两个想法,一个是去海外留学,另一个是再工作一段时间,在中国国内读MBA。很巧,我的亲戚正在办海外留学手续,我陪她去咨询。中介说我的条件很好,很有希望申请到东京大学的研究生。我当时觉得,如果能直接去东大这样的世界名校读书,是一个很不错的机会,就抱着尝试的态度申请了一下,没想到真的成功了,于是我就用这个机会来到日本留学了。
《日本新华侨报》:当时来的时候您会日语么?
魏巍:学了一点,不过不是太用心,可以说是约等于零基础。
《日本新华侨报》:那在日本学习和生活没有问题么?
魏巍:刚开始我都是用英语交流。东京还算是比较国际化的城市,日本人虽然英语发音不好,但是英语的普及程度还是要比中国国内高很多。在餐厅里点菜或者是在超市里买东西这类不太复杂的英语,他们是能听懂的。过了一段时间,自己也渐渐能说一点日语了,就开始试着用日语交流,所以问题不大。
《日本新华侨报》:现在也主要是用英语交流么?
魏巍:主要交流还是用英语,因为在研究室里搞学术,用英语是没有问题的,我的英语也不错。在日本很多场合,与其说一口蹩脚的日语,倒不如操着一口流利的英语会更让日本人刮目相看。所以大多数时候我还是说英语,不过这也导致我的日语一直停步不前,虽然比起刚来的时候好了不少。
peixunla.com为即将留学的中国学生提供留学新闻:《留日学子谈留学:出国留学是为实现自身人生价值》07月05日peixunla.com报道。
《日本新华侨报》:到了日本以后,你对日本的认识和在中国时对它的认识有差异么?
魏巍:有一些,比如说在来之前一直听说日本环境非常好,到了日本以后才知道环境到底有多好,确实让我震惊了一下。文化倒是让我觉得很有认同感,因为日本文化在中国国内传播得也很广泛,通过日剧、小说等途径我已经了解了不少,到了日本眼见为实,反而感觉没有什么差异。
《日本新华侨报》:您是4 月来日本东大读研究生的,在东大研究生阶段主要做一些什么事情呢?
《日本新华侨报》:这么说,您在研究室里一直在准备8月份的大学院入试,当然,现在我知道您很顺利地通过了8月份的大学院考试。您能评价一下考试难度如何么?
魏巍:别的大学院考试我不太清楚,我只能说说我们情报理工学研究科的考试。一开始我以为考试会很难,研究室给我指定的指导员是个韩国人,他也告诉我考试非常难,他复习了很长时间,考了两次才过。这让我很紧张,4月份刚到日本,就开始一心准备大学院考试,生怕考不过。
但是我复习了一两个月之后,觉得已经复习完了,题目也都会做了。剩下的两个月时间就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捧着书本觉得没有什么可以看的,放下书又想起指导员的话,所以那段时间比较纠结。从最后的结果来看,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难,用一两个月的时间复习足够了。
《日本新华侨报》:我想这个应该因人而异,毕竟您是中国最优秀的大学出来的学生,学习能力肯定是没话说,也不能就说考试很简单。考试涉及什么范围的题?
魏巍:一个是英语,需要托福成绩或者参加东大学校内部的模拟托福考试。再一个是数学,涉及高等代数的几个方面,比如矩阵和行列、微积分、概率和级数,等等。最后就是电子电路分析、计算机原理等专业知识,从六道题里选三道做。对我来说最大的问题在数学,毕业之后工作了两年,数学放得太久,再拿起来是需要花时间的,英语和专业知识都不太难。
《日本新华侨报》:之前您说您的日语并不好,考试没有关系么?
魏巍:考试的时候可以选择英语卷或日语卷,我选择的是英语卷,所以没有任何问题。
《日本新华侨报》:你们这个研究科有多少人参加考试,最终有多少人通过?
魏巍:具体数据我不知道,大概有两三百人参加考试,合格了将近60%。
《日本新华侨报》:东大情报理工学研究科合格率这么高么?
魏巍:是的,主要是因为东大该专业的学部生到了大四大多会参加院试,他们的实力很强,基本都能考上,落掉的主要是外校学生和留学生。
《日本新华侨报》:上了大学院之后您主要做什么呢?
魏巍:大学院生首先要修满学分,我的第一学年有8个必修单位,需要自己去上课修完。此外就是熟悉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基础知识。我研究的是无线能量传输,这是一个很新的课题,能找到的文献很少,所以更要细心搜索,找到就要好好读读。
peixunla.com为即将留学的中国学生提供留学新闻:《留日学子谈留学:出国留学是为实现自身人生价值》07月05日peixunla.com报道。
《日本新华侨报》:我想请您比较一下清华大学和东京大学,二者分别为中国和日本最好的大学,它们在学习气氛、人际关系、研究内容上有什么不同么?
魏巍:个人觉得在学习气氛上两个学校不相上下,学生都很优秀,也都很好学,只是体现方式不同。中国的大学是集中住宿制,所以它的学习气氛体现在下课了大家要抢地方上晚自习,在宿舍里完成作业,等等。但日本的大学是走读制,上完课后学生们都走光了,想找个教室看书都很困难。所以日本的大学的学习气氛在上自习、写作业方面是体现不出来的,但在研究室里的日本学生都是非常刻苦、非常认真的。
从研究内容上来说,日本学生在学部阶段比中国学生接触了更多的高等试验,在某方面比中国学生强,所以日本学生进入研究室之后可以立即进行一些高端的研究,中国学生在这方面要差一些,我可以说,在很多高端试验上东大是比清华强的。
从人际关系上说,中国国内大学让我体会最深的就是宿舍生活。大家吃住在一起四年,关系都很铁,很多都是一生的好朋友。这一点日本的大学就不行了,虽然表面上大家关系都不错,但很少有像在中国国内宿舍里那样的好朋友。
《日本新华侨报》:我明白您的意思了。日本的大学院一般前期修学分,大一的下半年就要开始就职活动,到了第二年就忙毕业论文。你们大学院也是这样么?
魏巍:您说的是一般文科大学院的情况,理科大学院有点不同。理科的研究工作非常重,一般不能像文科那样很早就准备就职。很多学生甚至到了毕业前几个月都还在热情高涨地搞研究,相对文科来说,理科就职有推荐制度,就职也更本分、简单一些,只要不是太挑剔,一般都能找到不错的工作。
《日本新华侨报》:我想问问您生活上的问题,您在日本打过工么?
魏巍:基本没有。我到日本一年多,刚开始主要是为了准备大学院考试,没考虑过要打工。现在,我在一个塾里当老师,这也算是我的第一份工作。大学院研究很忙,一般人都没有精力再去打工,我了解的其他大学院的留学生就算是打工,也大都是集中在周末。
《日本新华侨报》:我也知道东大大学院很辛苦,可能没有什么时间打工,但奖学金也比较丰厚吧?
魏巍:比一般学校是多一些。但一般来说私费留学生进入东大以后再申请奖学金会困难一些,反倒是在将要进入东大之前申请会更容易。
《日本新华侨报》:您大学院毕业之后有什么打算么?
魏巍:我想继续读博士,当然,也许不一定会在日本,也考虑是不是去美国念博士。博士念完我会就职,去一些诸如谷歌、微软、苹果之类的专业对口公司。不过我并不想再从事研究工作,我并不是一个能专心搞研究的人,我比较喜欢和人交流,所以想尽量往管理职上转。当然,这毕竟是我现在的想法,以后究竟会怎样,我也并没有定型。
《日本新华侨报》:没有考虑过自己创业么?
魏巍:没有。我是一个风险规避型的人,还是想尽可能在一家企业内部当一名管理人员,而不是自己做老板。
《日本新华侨报》:您原来在北京的时候工作也是非常好的,放弃了工作来日本留学,有没有后悔过?
魏巍:说实话,后悔的念头曾经在某个瞬间闪过。因为在我离开公司之后,和我一起工作的同事以及比我稍晚一点进公司的同事,都先后被客户的公司挖走,薪水和工作都很不错。而我出国留学还要花自己家里的钱,这一进一出的比较曾经让我生出过后悔的念头。但是再仔细想想,我选择的是对自己的投资,道路不同而已,也没什么可后悔的,人生就是应该多见识一下。
《日本新华侨报》:从留学生的角度说,您考上了日本最好的大学就是成功者。最后我想问一个问题,对于即将来日本也想考日本最好的大学的留学生后辈们,您有什么建议?
魏巍:想说的话其实有很多,首先要说的就是,留学是人生的大事,走了这一步,今后的人生就会有很大的差别,所以,首先希望大家在选择的时候要慎重。其次,选择了留学之后,就要明确自己的目的,要给自己一个目标,并且为之努力。最后,希望大家能做到心态平衡,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进最好的大学,不要因为自己没有考上东大就觉得自己的留学是失败的,留学最重要的还是要找到自我,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这才是最重要的。
《日本新华侨报》:谢谢魏巍同学的分享,祝贺您今后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记者手记:如果在国内有一份很好的工作,还有没有出国的必要?相信很多人会有这样的问题。曾几何时,出国留学和今后能有一份收入可观的工作划上了等号。当这个平衡被打破的时候,人们就会用“海待”这样的词来形容那些没有找到自己心仪的工作的回国留学生们。

优秀大学生人物专访

优秀大学生人物专访范文

优秀大学生人物专访范文,知识就是力量,我们平时在阅读中能学到很多日常生活中难以接触到的知识,一些人物专访的文章能让我们从他人身上学到很多东西。下面我就为大家推荐优秀大学生人物专访范文。

优秀大学生人物专访1

谢秉瑞:做自己喜欢的事

人物档案:谢秉瑞,中共党员,2007届省级优秀毕业生。曾任学院学生会主席、学院科技创新中心主任、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名誉顾问等职务,多次获得校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和“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干部”等荣誉称号,曾获“校庆50周年海报设计大赛金奖”。

“十佳大学生”谢秉瑞,是个自信阳光的大男生。头顶着各种荣誉的光环,谢秉瑞笑言自己其实更享受评比的过程,因为那是一个能够让你在竞争中不断进步、完善自我的好机会,一个收获友谊的好机会。而这些,正是他喜欢的。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谢秉瑞一直坚持一个原则:做自己喜欢的事。

谢秉瑞选择做学生工作,是出于对学生工作的喜爱,因为他觉得学生工作不仅可以服务他人,也可以锻炼自己。凭着一颗热爱的心,两年多的时间,谢秉瑞做出了许多成绩,也获得了很多荣誉。对于自己的成功,谢秉瑞坦言,仅仅喜欢是远远不够的,更要本着一颗负责任的心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工作中谢秉瑞很注重观察和思考,不断地探索更合适的工作方法。他常把自己比作是一个向心力,他说他要做的就是找好自己的那个中心位置,然后把团队的力量由中心向四周发散开去,呈较大的辐射状。他认为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合作与信任,这样的团队办事才会有率。当团队内部产生矛盾时,他总是先反省自己,主动与大家沟通。他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使他获得了团队的尊重与信任。

做自己喜欢的事,谢秉瑞不仅在自己的大学生涯中身体力行之,毕业选工作也是如此。他放弃了一份令许多人羡慕不已的事业单位的稳定工作,选择了到一家的电视广告公司做制片人。他说,他喜欢挑战自己,“征服”不同的人,这样才有成就感。他以后还想自己创业,一份属于自己的.精彩。

回顾和总结自己的大学生活,谢秉瑞提到的比较多的一个词汇是“负责”。

短短三年的大学生涯,只是忙于学习已经让人觉得时间的紧迫,还要应付那么多的学生工作。对此,谢秉瑞却处理得游刃有余,不仅学生工作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学习上也多次获得校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说起自己的秘诀,谢秉瑞笑称:无它,负责而已。负责任地学习,负责任地工作。因为有了一颗负责任的心,学习的时候就能心无旁骛认真学习,工作的时候就能用心努力工作,这样效率自然也就大大提高了。

成功的人生是需要规划的,谢秉瑞却说,大学三年他并没有刻意进行过规划,如果一定要说出点什么的话,那还是“负责”。谢秉瑞深知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所以他要求自己每天都要做好准备,每天都要对自己负责,充实地过好每一天,这样在机会来临的时候就能从容地把握机会。

本着一颗负责任的心去做自己喜欢的事,这是谢秉瑞的原则和坚持;怀着一颗平常心去做自信的自己,这是谢秉瑞的希望和追求。谢秉瑞相信,自己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就一定能够做到。

优秀大学生人物专访2

初见鹏飞,给人的感觉除了阳光帅气,更多的是言谈举止之间的淡定与从容。用他自己的话说,他希望做一个有情怀的材料科学学子,立志用所学做一个对人类、对社会有担当的普通人。“国有难而当仁不让,在陋巷而不改其志!”是他的座右铭。

人物名片

张鹏飞,2016级材料类全英创新班学生,大一参加SRP,研究锂电池体系。后来做过关于自愈合弹性体体系的合成研究。大三上学期参加了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学期访学项目。专业方向高分子(polymer),立志出国读PhD。

科研志向:立志从事高分子环保方面的研究 做一个有理想的年轻科学家

谈到自己的专业、自己的人生志向,他禁不住神采飞扬。“我想以后从事的专业方向是高分子(polymer),说到高分子,最常见的是塑料,橡胶,纤维,当然最大的问题是环保问题。”

鹏飞曾经看过一些关于人与自然的纪录片对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如今的志向也是源自于此。现在的海洋垃圾几乎都是在自然界中难以降解的塑料制品,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搁浅而死的鲸鱼,在其肚子里发现有近半吨的塑料袋;窒息而死的海豹的头上死死地套着塑料袋等....此类事件每天都在海洋里上演。我们在提升人类自身生活水平的同时万万不可忘了同处于一个生态圈下的海洋生物,他们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部分。开发并且商业化能够生物降解的高分子材料,在鹏飞看来是一件神圣的事情,如果连科研人员都不去关注自然,爱护地球,即便是发再多的顶刊又有何用。

“我自己想发展的方向是可生物降解的材料,包括自修复材料,因为这可以极大提高材料的寿命,从而减少垃圾的产生。”

张鹏飞追求的不仅仅是做一个有理想的科学家,还是一个有责任感的改革家。

在材料的功能上,张鹏飞更偏向于柔性电子材料以及可穿戴式设备(如电子皮肤(e-skin),纳米摩擦发电机(TENG)的研究和探索。这是当前的科研热点,也源于他的个人兴趣以及对未来数十年的判断。

专业认知:源于挚爱 源于一如既往的坚持

在介绍自己的专业时鹏飞颇有些骄傲:“我很喜欢自己的专业,材料学院-先进材料国际化示范学院2016级材料类全英创新班,是不是很长、很酷的感觉,其实就是简称16材创”。

他对材料的热爱由来已久,高考择校选专业的时候都是奔着材料去的,“当初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六个志愿前四个都是跟材料相关的,但选专业前其实没什么太多的了解,主要还是高中的时候化学学得还可以,市一模的时候化学考过全市第一,化学竞赛也是小奖不断,最后自然而然地选择了化学相关专业。而且华工材料又那么强,于是就选择材创为第一志愿第一专业,最后也顺理成章地被录取到了华工材院。”张鹏飞在入学前深入做过一些对专业和学院的调查,“当时查到华工材院一共9名院士(含双聘),师资力量非常强大,而且我们是第一届全英材创,属于示范学院,倍有成就感和自豪感。”鹏飞在入学之后对于示范学院的教学模式也有很大的感触“示范学院和其他专业班级最大的表面区别肯定就是全英授课,而且大量采用外教教学。后来去Berkeley交流的时候才发现,示范学院和国外的教育方式非常接近,在国内也体验到这种教育相当不容易。然后创新班还有很多福利,如奖学金、科研实习和出国机会等。”

永远的文艺青年:情怀与担当 初心不改

鹏飞对材料学科的热爱和执着并不妨碍他发展多种才艺和爱好。他能弹得一手好吉他,虽然很久没练了,但是只要一拿起吉他,弹出来的曲调依然是那么流畅,那么动听。

在进入大学后,他就沉浸在大学的校园氛围里,大一大二时经常参与艺术分团和校史队,但在大二竞选上了班长之后,参加社团活动的次数就逐渐减少了。

除了爱好音乐、热衷于社团活动,鹏飞在学术上也涉猎广泛,比如管理学、金融学,最近还在学习关于CS的一些知识,如数据分析、金融建模以及数据可视化等。

鹏飞还热衷参加各类比赛,“曾经参加了一次物理学术竞赛拿了全校第三。后来有个全国物理学术竞赛,当时挺想去的,但暑假留校做实验没参加。再后来参加了全美数学建模大赛,很菜,体验一下就不提了。”

对于过去的两年,张鹏飞总结道,“大一当过学习委员;大二当过班长。学习第一,其他的都先靠边站”。

海外游学经历 加深人生理想信念

谈起去美国加州大学做交流生的经历,张鹏飞说“真是收获颇多”。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是加州大学系统的第一所学校,也是唯一一所可以自称Cal的学校,是北美首屈一指的公立大学。体验了北美名校的本科生教育,体验了一把留学生活,也在美国看了几场电影,看了歌剧,买菜做饭,自驾旅游,通宵学习等。鹏飞不仅收获了知识和友情,也收获了生活技能和语言技能。

“伯克利的短短4、5个月,是我人生浓墨重彩的一笔。”他说,“这几年的大学生活感觉自己长大了不少,成熟了不少。有自己的思考,懂得取舍。有所爱,有所不爱。建立了一套科学的思维。也见识到了不少不一样的人。对专业的思考更深刻了一些,对物质和感情的认识也有不一样的收获。懂得了情怀和社会责任在人生道路上的重要性,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理想和信念。”

今后的人生打算

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多走出去看看,多见识一些人,多接触一些没做过的事”是鹏飞坚持的人生理念。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树立舍我其谁的自信心,不断地总结过去和积累经验。凡事做到未雨绸缪,做好人生规划,树立目标,积极做好自己未来一年,三年,毕业后,乃至10年之后的大规划。在日益竞争激烈的当下“如临深渊,如履薄冰。Stay foolish, stay hungry.”他在谈到自己的人生规划时,眼睛里闪烁的是熠熠光彩。

2011年东京大学理科一类中国留学生访谈

人物介绍:

王卉,南京人,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07年10月赴日本淑德日本语学校留学,2009年4月合格东京大学、京都大学、名古屋大学、早稻田大学。现在东京大学理科一类2年级生。

记者: 您好,王卉同学,请您先自我介绍一下吧。

王卉: 好的,我叫王卉,2007年毕业于南师附中之后就来到了日本淑德日本语学校里学习了一年半的时间。2009年4月考上东京大学理工科一类,现在二年级。

记者: 能说一下您来日本的契机么?

王卉: 原因其实有很多,我初中的时候就打算出国了,所以那时候就比较努力学英语。但上了高中之后发现英语高手很多,觉得自己就算去英美国家留学也没有什么优势,不如再学一门语言。我选日本的原因是我一个表姐在东京工作,日本离中国近,家里人比较放心。还有就是我个人的原因了,我从小对中国的古典文化比较感兴趣。

记者: 中国的古典文化?

王卉: 是的,我小时候学过山水画,还练过一段时间书法。对汉字的构造很感兴趣,而日本也使用汉字了,我认为,同为汉语圈的家,中国和日本有很多共通的地方。为此自己也看了一些关于日本文化方面的书,结果发现很多作者们看法相差挺大的。对于这些不同之处,我想自己去验证一下,这也是我来日本的原因。

记者: 您来日本之前会日语么?

王卉: 几乎不会。我2007年高考结束后才开始学日语,10月就来日本了,只学了3个月的时间。

记者: 那是怎么样去的淑德日本语学校呢?

王卉: 当时我是在南京的一家中介办的留学,我父母想让我去一家环境比较好、能安心学习的语言学校,中介就推荐了淑德,说这家学校拿的是留学签证,而且环境很不错,宿舍离学校也很近,还有针对大学考试的课程,所以我就去了淑德日本语学校了。

记者: 来日本后感受如何?

王卉: 刚开始非常新奇,我从小到大没离开过父母,突然间到了国外,而且几乎语言不通,没有办法的时候只好说英语,指手画脚地交流。对于城市面貌,最大感受就是日本的街道规划和房子结构都和中国大不一样,尤其是参观过一次日本防震的演示,日本房子的结构给我印象深刻,所以当时我就想以后考上了大学去学建筑。此外,生活上的感受就是到了日本一切都要靠自己了。

其实我高中开始住校,也独立生活过,所以没来之前觉得自己多多少少有些自立能力,应该没啥问题。但来了之后发现,还是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比如,以前高中里是有食堂的,但是来了之后要天天烧饭。还有就是高中住一个宿舍的大多是一个南京本地的,远也不会跨省。到了日本这里都是各地的人,甚至还有其他国家的,大家来日本的目的各不相同,首先必须先学会如何与他人和平相处。

记者: 我想问问学习上的问题,您是怎么学习日语的呢?

王卉: 当时来日本之前想得很简单,觉得自己学语言能力也不差,到了日本有好的语言环境,日语就会好起来的。但后来觉得自己想法错了——自己不刻苦奋斗,语言能力不会自然而然地提高。所以我就给自己定了学习的目标。比如我当时来日本的时候日语很差,在班上日语只能排到中等。我就把目标定在下次考试一定要提升几个名次,慢慢追到全班第一。同事还制订了学习计划——比别人更努力,日语基础不好的话,别人学两个小时,我就加倍,别人放学有其他活动,我会留下来去问老师各种问题。这个习惯一直坚持到我考上大学。

记者: 看得出来,您是非常刻苦的。您到日本多长时间语言交流就没有问题了?

王卉: 大概半年左右的时间。虽然交流时还是能让人知道你是外国人,但我表达自己的意思已经没有太大问题了。

记者: 那您什么时候开始准备大学考试的呢?

王卉: 要说准备大学考试的话,从2008年第一次留学生考试之前三个月开始的。那是我第一次参加留考,当时考得不是太理想,总分640多分,理工科不到50名的成绩。

记者: 我想问一下,理科的话,您也许是底子不错,也许不用怎么复习就能拿到不错的成绩,但留考的日语部分您是怎么准备的呢?

王卉: 我在考试之前了解到留考的日语是分为“读解”、“听读解”、“听解”、“记述”四个部分的。我按照分数比例进行精力的划分。当时记述只有6分,而且有固定的写作格式,我没怎么投入精力。不过听说现在考试写作分数上涨了,请想考大学的同学务必关注一下。

当时剩下的三项里有两项是听力,所以我大部分时间都投入到练习听力中了,为此我做了不少套的模拟题。我把留考里出现的不会的单词全部整理,然后背下来,像学英语一样从最基本的开始。然后就是学习语法,但我在语法上的课后练习不是很多,因为语言学校会教,留考里也不会怎么出现比较难的语法,一级语法基本上考试里都用不到,所以我只看到二级水平的语法就没怎么再深入看了。

听力是最大的难关。很多前辈和同学说去打工和看日本电视可以锻炼语感提高听力。但我觉得说一遍和看一遍就过去了,效果并不明显。所以我就把留考考题听一遍然后完整的默写出来。刚开始默一篇要花很长时间,但我坚持下来了,每天花好几个小时不停地练,慢慢的速度也提升上去了,听力也越来越好了。

记者: 可以想象当时您是多么的刻苦。六月留考结束之后,还有十一月的留考。之后,您又是怎么准备考大学的呢?

王卉: 我当时来了日本之后把目标定在东大,但是当时的各方面实力都不够。于是我制定了一个长期计划,就是半年以后,参加六月留考,使考分能达到日本前十名左右的大学的要求;七八月份主攻英语托福,达到东大的要求,同时也把早稻田大学确定为自己的目标;然后全力准备十一月的留考,争取把理科和日语都考到满分;来年年初考名古屋大学和京都大学,积累考大学的经验;最后三月参加东大考试并且合格,这是我当时的六步计划。也算是天道酬勤,我的计划实施得比较顺利,大致完成了。

不过想必您也知道,说起来简单,真正实施起来还是很难的。尤其到了六月以后我变得非常繁忙。很多人参加过留考就觉得该松一口气了,但我当天晚上就开始准备报考早稻田的资料。早稻田大学和托福的备考时间是冲突的,我必须一边准备早稻田的校内考一边准备托福考试。好在早稻田的校内考里也有英语,所以我准备托福的时候也顺带把早稻田的校内考也准备了。

早稻田发榜是在10月初左右,看到自己考上早稻田了心情很复杂,又高兴又紧张。高兴是因为自己考上了早稻田,紧张的是距离东大的目标越来越近,意味着考试的日子也离得不远了。我第二次留考考了730多分,数学和日语都差不多都是满分。说实话考完之后我才松了一口气,毕竟拼了一年了嘛。之后的京都大学和名古屋大学我就主要准备校内考了,因为日本排名靠前的除了对分数要求高以外,也比较在乎学生学力自身的“特质”,为了这部分的印象分,我花了很多时间阅读课外书籍,体验日本的方土人情,拓宽自己的知识面。2009年的1月和2月,我分别考上了京都大和名古屋大。

记者: 您能否给我们分享一下你考东大的经历?

王卉: 好的。第一轮选拔是书类选考,我印象比较深的就是东大的书类选考除了对分数有比较严格的要求以外,也很在乎学生的特质。很多学校只要我的高考成绩和留考成绩,也就是说只看考试的分数。但是考东京大学时,只要是能证明自己努力的东西据说都可以交上来。所以我提交了很多材料,比如我参加过的绘画比赛等比赛的奖状,参与过高中英语的校本教材的我,在社区做过社工的证明。

我觉得我书类选考能合格或许一方面是自己的分数还说得过去,另一方面是这些参与过的活动让东大看到了我努力的痕迹。

记者: 也就是说东大不光是要求成绩优秀,也要求个人的素养达标?

王卉: 我认为是这样的,可能是因为考试选拔淘汰率较高,所以设置了双重的标准。记得我那年理科一类所有考生中只有13个人通过了书类审核进入了下一轮选考。之后就是笔试,两个半小时内用日语写两篇小论文。虽说字数不限,但一般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就是至少要写到答题纸的反面。最后是面试,教授会询问你几个基本问题,根据你的回答随机提问,直到他们满意为止,大约20分钟。我听说这两篇小论文会给两个分数,面试会再给一个分数,三个分数综合起来决定你复试是否合格。

关于个人素养,我很感激自己的母校南师附中。因为当时学校里给我提供了很多机会去参加各种活动,去发展自己的特长和接触社会。记得一位教育家说过,当你忘掉学校里所教的一切东西,剩下来的就是教育。我在离开母校之后,渐渐地体味到了附中对我的人文素养的熏陶和润物细无声的影响。后来得知我考学,我当年的恩师们以及校长老师都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和帮助,对于这些我也非常心怀感激。

记者: 原来如此。那么最后理科一类合格了几个留学生?

王卉: 5个,都是中国人,有一个学生最后去了东北大学的医学部,所以入学时是4个人。

记者: 来日本一年半,通过了东大,京大,名大,早大四所日本顶尖大学,也是您努力的成果。现在您已经是东大理工一类二年级的学生了,进了大学之后您又给制订了什么新的目标么?

王卉: 嗯,确实,我曾经的目标之一就是考日本最好的大学,现在虽然已经考上了,我还是要珍视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继续奋斗下去。我的专业是建筑,我对艺术也非常感兴趣,所以在大学里参加了美术的兴趣组。此外,我想大学毕业之后能去欧美国家攻读建筑设计的硕士,再进一步拓宽自己的视野。

记者: 我曾经采访过您东大的前辈王先,她说她在东大里最大的烦恼之一就是每天上课要一个人要面对36个男生,不知道您的情况又是如何呢?

王卉: 我非常能理解她的心情,事实上同为理科一类,我和她的情况很相似,有时我在理科的课堂上看到女生都会为发现同伴而激动一下。不过习惯了以后,和同学们的交流也挺有意思,我很多朋友都想学中文,理由各种各样。我记得其中一个人说,他觉得以后只掌握日语和英语还远远不够,能和通过学习一种语言和13亿的中国人正常交流是非常让人开心的事。我突然想起我当年来日本的目的,不是和他一样么——想去直面一种文化,感受没有语言隔阂的交流吗?所以他的回答让我印象很深。通过很多交谈不但让我知道外国人是怎么看待中国,也让我从一个新的视角审视自己的母语和文化背景。

记者: 最后我请您作为一个前辈,给即将考大学的后辈们一些建议。

王卉: 其实我在上大学之前也看了很多前辈给我们的鼓励,但等自己走过来之后觉得对我帮助最大的就是那几句最朴实的古语“天道酬勤,厚积而薄发”,付出了汗水才会有回报。很多人都会一味追求技巧,但只有技巧没有实力的话,恐怕还是不会成就未来的。

记者: 好的,谢谢王卉给我们分享自己的经历,祝您早日实现自己的目标。

王卉: 也谢谢您。

记者手记

我采访过很多考上日本一流大学的学生,他们都有一个特质,那就是勤奋,这一点在王卉身上尤其突出。

一个几乎没有学过日语的孩子来到日本,半年之后日语便能突飞猛进,一年之后就能通过早稻田、东大的考试,在大多数人眼中,这几乎是传奇。我想探求她成功的秘诀的时候只有那朴实的几句话:“我制定考东大的目标,然后一步步把目标实现了,原因只是在学习上我花的时间比别人多而已。”

“天道酬勤”是中国古代大家韩愈的一句名言,它昭示了一个自古颠扑不破的真理——只要你比别人更努力,你就比别人更接近成功。

温馨提示:
本文【留学日本:千叶敬爱大学中国留学生访谈】由作者教培参考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培训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或作者进行删除。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内容侵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 @ 2024 培训啦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115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