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阅读英文原文
“西方大学排名领先,但东方高校也有不俗表现。”
从2004年第一版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的这些新闻标题立即可以看出,过去20年全球高等教育发生了多大的变化。
乍一看,这些标题似乎也适用于今天的新闻,毕竟美国仍是世界大学排名中高校数量最多的国家(包括总排名和前200名),而西方大学也依旧占据排名前10位。
然而,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已从2004年的200所院校扩大到今年的1900多所院校,这意味着我们现在对全球高等教育机构的表现有了更详细的了解。
美国高校目前仅占排名院校的9%。自2021年的排名以来,亚洲一直是入榜高校数量最多的大陆(超过了欧洲)。非洲和南美洲各有100多所院校进入排名。综上所述,“美国高校占排名主导地位”这样的说法,过于简单化。
但将最新排名与20年前的排名比较,我们所知有限。通过翻阅档案,笔者从过去20年世界大学排名中找出了最引人注目的故事,并探索它们向我们传递的全球高等教育发展的信息。
中国高校的崛起
很难仅凭单个数据点来概括中国大学排名非凡且持续的上升。在2004年第一版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中,虽然北京大学已跻身前20名(第17位),但当时中国只有4所其他大学进入前200位(排名第二的清华大学当时位列第62名)。在2023年的排名中,中国有11所高校进入前200名,其中4 所院校位列前60名。清华大学目前是中国排名最高的高校(第16位)。
中国高校最引人关注的一次或许是2020年的排名。当时,中国高校首次占据了亚洲前一二位(在此之前亚洲排名一直由日本和新加坡的高校领先)。
自2018年的排名以来,中国高校一直在缩小与美国高校在引文影响方面的差距。2021年,两国排名中等高校的研究质量(基于排名中间端50%高校的引用数量)首次开始趋同。这意味着中国一些排名中等高校的表现超过了同等排名的美国高校。
2021年,中国高校的研究收入中位数也首次超过美国。
与此同时,我们通过学术声誉调查所收集的数据显示,艺术、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的国际学者越来越认可中国的高校。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趋势,因为中国高校全球声誉的不断上升通常被认为是因其科学实力的增强。
过去20多年来,中国政府持续对高等教育研究和发展加大投入,划拨专门资金用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在西方顶尖高校培养学者以及加强中国国内的高教能力建设。
然而,去年的数据表明,国际化是这个亚洲超级大国的薄弱环节。
牛津大学排名第一
在2017年的世界大学排名中,牛津大学取代了连续5年位居榜首的加州理工大学,成为首次排名第一的英国高校。
牛津大学当年的崛起主要是由于其总收入和研究收入的增长速度快于员工数量的增长、该校研究的影响力上升并且在吸引国际人才方面更成功。
时任牛津大学校长的路易丝·理查森( )当时表示,关键因素是要招募最优秀的人才。
她说:“任何一所大学的质量都取决于它能吸引到的优秀学者。”
“最优秀的学者将吸引其他顶尖学者以及处于职业早起的潜力学者。他们吸引最优秀的学生和最具竞争力的研究经费,所以这的确是个良性循环。关键是大学要提供一个环境,让这些学者受到重视,让年轻学者获得支持,让所有人都可以自由设定自己的研究议程。”
然而,哈佛大学自2011年开始一直占据世界大学声誉排名榜首(尽管自2011年以来它不再领衔世界大学排名),这表明了顶级高校的声誉来之不易且难以撼动。
英国是排名中高校表现最好的国家之一:前200名中英国高校的数量始终位居全球第二,并且是除了美国之外唯一一个经常有高校跻身前 10 名的国家。尽管如此,英国其他高校的发展并不总是一帆风顺。
对2020年排名的分析显示,英国与其他主要高等教育系统之间的经费差距正在扩大,导致该国许多领先大学的排名下降。
国际化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世界大学排名一直包含与国际展望相关的指标,而这些指标日益扩大。同时,由高校自主提交的数据也表明,大学正变得越来越国际化。
第一版世界大学排名仅包括5个绩效指标,其中两个涉及国际化,分别为国际员工比例和国际学生比例。2011年的排名方法引入了第三项衡量国际合作研究比例的指标。
如今,学生和学术流动性以及跨境研究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多。2019年的排名数据显示,与2016年的数据相比,大多数国家的高校在国际视野领域的平均得分有所提高。
新兴大学在这方面表现尤其出色。根据2017年排名的数据,那些最年轻的大学在吸引海外学生和发表国际研究成果方面优于建校时间更长的大学。2019年的数据再次证明了这一点,即自2000年以来成立的高校似乎在跨境合作研究方面拥有最大的领先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