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这个提问很拧巴。
问题是这样说的:
记得10年前的留学生,他们出国就是[抱着要留下来的心态]的。而现在,我觉得情况变了,很多留学生都[选择回国发展]了,请从多方面分析下原因。
为什么?
因为你在拿抱着“一去呀么不呀么不回来”的心态出国的人,去比“回来的人”。
事实上,抱着要留在美国心态的人也非全部留在了美国;选择毕业后回国的留学生,很多也是一开始就打算毕业回国的。提问里拿一个十年前一开始的计划、与另一个十年后最后的结果相比较,还会觉得不可思议——这个问题本身更不可思议好吧。
十年前,国内经济情况相对落后,出国的学生是公费生,或者说大部分是博士生,大家毕业后会选择在留在经济更繁荣、薪酬更优渥的环境下。
错了。
05年赴美读书已经开始升温,根据安永数据分析报告,05年出国人口有12万左右,其中89.9%是自费,60%左右是硕士,与现在基本持平(2013年的数据为62%硕士)
附上安永分析数据报告
3年之后,也就是05年批次出国人员的博士第三年,或者opt期间,次贷危机爆发了。
这批出国人员的分流是这样的:
1.我还没读完书——读书,读书,日子会好的;
2.我毕业了
2.1我是来镀金的——回国了,还好国内的形势没这么可怕
2.2我想留下来——我成功了
2.3我想留下来——55555555555……
那么,其中2.2的比例有多少?
在分析报告第七页有这样一段话:
中国自费出国留学人员自2001年起至今始终保持90%左右的比例,占据留学人群的绝对多数。从近期出国留学普查数据来看,前几年出国并且已回国的留学生群体中,来自普通工薪家庭的只占极少部分,而在2010年赴海外留学的学生中,来自普通工薪家庭的比例占到了34%左右
也就是说,05年的时候,出国留学生的家庭是工薪阶层的比重远远低于34%。现今的留学生毕业后面临的经济压力比过去更大。2013年赴美的留学生约20万人,是05年所有出国人数的两倍。这个差距溢出了“被回国”的人群,也制造了对留学目的心理预期的调整:——既然不是人人都在毕业后可以留美工作或生活,那么就做好回国后就业、生活的准备,一方面积极求职,一方面平稳落地。
如果提问其实想问20年前与现在的出国目的有什么不同,那就完全是另一个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