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啦 学习经验

2020年1月财政学冲刺复习重点二

教培参考

教育培训行业知识型媒体

发布时间: 2022-05-15 18:57:01

1.3混合经济

1.3.1混合经济的含义。

所谓混合经济就是由私人经济和公共经济互相交错,相互作用共同组成的经济混合体。

公共部门:(1)政府(2)公共企业 (3)非营利组织 (4)国际组织 教材p10、11页

私人部门:(1)个人(2)家庭 (3)私人企业(厂商)

1.3.2混合经济中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的关系。

总的来讲,它们是一种分工协作,主次有别的关系。非公共部门居基础、主导地位,主要负责私人品的配置,受市场“看不见的手”即价值规律的引导。公共部门居调节、补充地位,主要负责公共品的配置,受政府“看得见的手”即计划法则的引导。公共部门并不是国民经济的外在部分,而是国民经济的内在组成部分。

图3—1给出的是一个最简单的混合经济模型,其中外循环是私人经济的活动流,内循环是公共经济与私人经济的相互活动流。它由“两大市场,三大主体,两种产品、两个循环”组成。“两大市场”是指: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如果细分,产品市场又可分为农产品市场、工业产品市场、信息技术产品市场和服务产品市场等,要素产品市场又可分为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信息技术市场、土地资源市场等。“三大主体”是指:个人(家庭)、企业(厂商)和政府,个人(家庭)主要充当消费者、劳动者和投资者的角色,它消费产品、提供要素;企业(厂商)主要充当生产者、雇佣者、借贷者的角色,它消耗要素、生产产品;政府主要充当社会管理者和公共产品的提供者的角色。“两种产品”是指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私人产品一般由私人厂商生产,公共产品一般由政府提供。“两个循环”是指以私人产品为主的外循环和以公共产品为主的内循环。在外循环中,私人品的交易都在自由市场中进行,价格由供给和需求的自由交互作用决定,私人自主地做出如何使用他们所拥有资源的决策,并根据自己的偏好和经济能力自由地购买产品和服务,没有人强迫消费者购买他们并不需要的产品。在内循环中,公共产品是通过政治制度提供的,政府与私人之间的公共品交易是通过社会全体个人相互作用下的民主程序决定的,政治决策通常迫使居民为政府服务和项目提供资金,而不管居民个人是否愿意。不过政府与私人之间的私人品交易则必须遵循市场的公平自愿、自由买卖规则,不能强迫。

在现实世界中,中国的混合经济与西方国家的混合经济还是有差异的,具体来说就是:在社会财富的生产与创造机制上,中国的混合经济比较多地依靠了公有经济,国有经济长期在整个社会再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而西方国家的混合经济比较多地依靠了私有经济,私有经济在整个社会再生产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在社会分配机制上,中国的混合经济与西方国家比较一致,都表现为公共部门在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中占据主导地位,差别在于西方国家财政介入的再分配比例比中国的还要高。如今西方国家财政参与国民收入再分配的比例已越来越高,分配也体现了越来越多的公共性,其比例之高,范围之广,甚至超过了社会主义国家,所以也有人将资本主义国家的分配戏称之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再分配”。

总之,在混合经济中,公共部门和非公共部门无论是在生产还是在分配方面都是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离不开我,我也离不开你”的“血肉关系”和“鱼水关系”,而不是一种简单的“硬加”在一起的“两张皮”、“两面鼓”的关系,可以说公共部门和非公共部门两者共同构成了混合经济的有机整体。

1.3.3混合经济中公共部门的作用。

在现代混合经济中,公共部门的作用概括起来讲就是弥补市场缺陷,承担私人市场经济做不好、做不了或不愿做的事。

1.4财政学的形成与发展

财政现象的存在已有几千的历史了,但财政学的产生到现在才只有几百年的时间,

其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大致可分为如下三个阶段:

1. 朴素财政思想和财政学的萌芽阶段。(奴隶社会——封建社会)

经验材料的积累,理财知识和理财思想的分散发展时期。

这一阶段中国的理财思想和理财知识在世界上是最为丰富和最为杰出的。例如,早在西周时期中国就已经出现了“量出为入”、“量入为出”的财政收支原则;在西汉时期就已提出并实施了“平万物而便百姓”的“均输”、“平准”两大宏观调控方法。

2.与政治经济学的分离和财政学的创立阶段。(自由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

财政学的创立是随着文艺复兴(1300——1650年)之后的科学大分化而出现的。这一阶段西方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1615年蒙克利钦首次使用“政治经济学”一词,政治经济学进入历史舞台。

1776年亚当?斯密出版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首创先支后收财政学基本理论体系。p14

1892年,巴斯塔布尔首次用public Finance为书名出版了独立的财政学,使财政学从经济学的附属物中独立出来发展。p15

1903年钱恂出版了《财政四纲叙——分租税、货币、银行、公债四部分,是中国最早的财政学著作。

3.现代财政学的产生和公共经济学的崛起阶段。(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1936年凯恩斯发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20世纪50——60年代公共经济学崛起。1936年意大利学者马尔科的《公共财政学基本原理一书爱美翻译出版,为美英财政学的理论基点从“政府收支”转到“公共经济”上来提供了最为重要的前提条件。1947年阿兰和布朗里首次采用财政是经济学的观点,出版了《财政经济学(Economics of public Finance)。1965年约翰逊首次以公共经济学为书名,出版了《公共经济学(public Economics)一书。西方财政学在从经济学中分离出来近200年后,开始向经济学回归。p16、17

20世纪60年代中国在反思苏联“货币关系体系说”的基础上初步建立“国家分配论”。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中国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提出“公共财政论”。

温馨提示:
本文【2020年1月财政学冲刺复习重点二】由作者教培参考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培训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或作者进行删除。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内容侵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 @ 2025 培训啦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11548号 美国留学 留求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