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啦 学习经验

2020年自考护理学研究名词解释总结

教培参考

教育培训行业知识型媒体

发布时间: 2022-06-10 09:27:04

顺查法:指按时间顺序,由远到近地利用检索系统进行文献信息检索的方法。如艾滋 病方面的研究。

倒查法:由近到远、由新到旧、逆着时间的顺序利用检索工具进行文献检索的方法。

抽查法:指针对研究课题的特点,选择有关该课题的文献信息最可能出现或最多出现 的时间段,利用检索工具进行重点检索的方法,如肝脏移植。

追溯法:指文献后面所列的参考文献,逐一追查该文引用文献,然后再从这些原文后 所列的参考文献目录逐一扩大文献信息范围,一环扣一环地追查下去的方法,就像滚 雪球一样。

循环法:又称分段法或综合法,是交替使用直接法和追溯法。

理论框架:是利用已有的理论对个研究变量或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说明。

概念框架:是一种尚未成熟的,未完全整理好的解释现象的方式,它可以成为理论框 架的前身,不是所有的研究都要陈述理论框架。

变量:就是研究者感兴趣的,要研究和测量的,随条件和情景变化而变化的因素,也是在研究中,需要进行操纵控制和测量的因素。

变异:个体之间总会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不会绝对相同。

数值变量:变量值是定量的,可经测量取得数值,多有度量衡单位。如身高、体重、 血压等。

分类变量:变量值是定性的,表现为互不相容的类别或属性。分为无序变量和有序变 量。

无序分类变量:指所分类别或属性之间无程度和顺序的差别。

有序分类变量:指各类别之间有程度的差别,如疗效按治愈、显效、好转、无效分类 等。

自变量:指能够影响研究目的的主要因素,即由研究者安排的、人为操纵控制的、 做有计划变化的因素。不受结果的影响,可以导致结果的产生或影响结果。通常它具 有以下特征:它的变化会导致研究对象发生反应;它的变化能够被研究者所操纵控制; 它的变化是受计划安排、系统性变化的。

因变量:又称依变量,是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是研究者打算观测的变化因 素,也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它具有以下特征:它必须是跟随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 因素,对自变量做出响应;它是根据需要,有待观测的因素,它是能够以某种反应参 数来表征的可测量的因素。

外变量:除了研究者操纵的自变量外,另外一些能引起研究对象因变量变化的其他因 素,它使研究者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或解释,也称为干扰变量。

抽象性定义:从抽象的概念意义上对变量共同的本质属性进行概括。

操作性定义:是根据可观察、可测量、可操作的特征来界定变量的含义,从具体行为、 特征、指标上对变量的操作进行描述,将抽象的概念转换成可观测、可检验的项目。

假设:指研究者对所提出研究问题提出的一个预期性的研究结果或暂时性的答案,需要通过研究最后来证实或否定。

量性研究:在护理研究中经常被选用的一种研究方法,是按照预先设计的研究方 案进行研究,通过观察指标获得数据资料,用科学方法来验证模式或理论,用数字资 料来描述结果的研究方法。

质性研究:是研究者凭借研究对象的主观资料和研究者进入当事人的环境中参与 分析资料,观察、记录、分析、解释人类生活过程中不同层次的共同特性和内涵,用 文字描述报告结果的研究方法。

预实验:也称可行性研究或试验研究,指在正式开始研究工作之前,为保证科研工 作能按照设计内容顺利进行,先按照研究设计的内容进行小规模的试验,目的是检查 课具设计是否切合实际,是否需要修正的地方,核实样本量的估计是否合适,也可摸 清和熟悉研究条件,使参加研究课题的研究人员可以统一方法减少误差,对完成课题 的工作量、时间和人力安排做出恰当估计,同时通过预实验还可获得研究工具如自行 设计调查的有关信度与效度方面的资料。

研究问题:是指研究者想要回答的特殊疑问,它确定了研究中所需收集资料的类型,研究者一般是从较宽泛的领域中识别出问题。

课题:是指一个已确立的科研题目,科研项目由若干个研究课题组成,是较复杂和综 合性较强的研究题目。

概念:是对所要研究的事物或现象的特征进行描述、界定或概括,以明确其含义及独 特性的名词。

命题:是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概念之间所存在的某种关系的阐述

理论:是由一系列概念、命题整合而成的对某一现象的阐述、解释、预测或控制,是 系统解释现象之间相互关系的抽象判断和概括。

框架:是对研究变量及其相互关系的一种逻辑的、抽象的结构,通过框架可以使研究 和有关知识与理论相连接。

概念模式:是解释现象,陈述命题、反映哲理的一系列抽象的、相关的结构。

概念框架:如果暂时找不到相应的理论作为依据,则可以利用普遍被人们接受的命题 或者学说对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说明,这些命题的组合就成为该研究的概念框架。

信息:是具有新内容、新知识的消息,反映了事物的存在运动状态及其特征。

知识:是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是人脑通过思维重新 组合的系统化信息的集合。

文献检索:指根据文献的外表特征或内容特征,按照一定的方式编排并储存在一定载 体上,利用相应的方法、途径或手段,从检索系统中查出特定文献的过程。

目录:是对图书或其他单独成册的出版物外表特征的著录,它通常是以一本书或一种 期刊作为著录的基本单位,只描述出版物的外表特征,对内容特征揭示少。

阅读:指读者在通过感官作用于读物的基础上,获得读物内荣的智力活动。

框架式阅读法:将有关知识通过有条理的分析,归纳成一个框架,以便在阅读过程中 随时找到合适的对应内容,增加理解力、便于记忆的一种阅读方法。主要适用于以备 考为目的的阅读。

主题展开法 :文献中以主题为线索。

主题深入法:是依据文献主题采用层层质疑的方式展开。

主题结构法:是依据主题事物论述结构展开。

创造性阅读法:读者在阅读理解原文的同时,对文献内容进行深化和再创造,是一种 高级阅读行为。主要适用于以科研、教学、和临床为目的即用型阅读。

阅读能力:指完成阅读活动的本领。

研究设计:就是针对某项护理研究课题而制定的总体计划、具体研究方法和实施方案 等。

干预:研究者对研究对象人为施加的干预措施。

设立对照:指将条件相同、诊断方法一致的研究对象分为两组,一组是对照组,另一 组为实验组接受某种与对照组不一样的干预措施,最后将两组进行比较。

盲法:指在不知道研究对象分组的情况前提下进行研究过程中指标的观测、数据的收 集和结论的判断,目的是减少可能的来自研究者或受试者主观因素导致的偏倚。

实验性研究:又称干预性研究,是研究者采用随机分组、设立对照及控制或干预 某些因素的研究方法。

类实验性研究:与实验性研究方法基本相似,不同处是设计内容缺少按随机原则 分组或没有按随机原则取样,但设计中一定有对研究对象的护理干预措施。

非实验性研究:指研究设计内容对研究对象不施加任何护理干预和处理的研究方 法,这是在完全自然状态下进行,适用于对所研究问题了解不多或该研究问题情况较 复杂时使用。

回顾性研究:从研究对象目前所存在的某种现象入手,向过去进行追溯,以期发现导 致目前存在的现象出现的原因或者相关因素的研究方法。

前瞻性研究:从研究对象的现存状况开始,随着时间的推移,追踪研究对象的某种状 况的变化情况或者某些因素随着时间的推移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效果。

自身对照:指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数据来自于同一组样本,即研究对象自身在干预 前后的情况进行比较。

组间对照:指相比较的两组数据来自两组不同的受试者。

配对对照:将研究对象按某些特征或条件配成对子,这样每遇到一对就分别给予 不同的处理。

随机化:指随机取样和随机分组,即从目标人群中随机地选择样本并且将这些被选 到的研究对象随机地分到实验组和对照组中。目的是是使实验组和对照组能在均衡条 件下进行比较,使样本更具有代表性。

现象学研究:是一种观察特定的现象,分析该现象中的内在成分和外在成分,把其中 的重要因素提炼出来,并探讨各要素之间及各要素与周围情景之间的关系的一种质性 研究方法。

根基理论研究法:强调通过系统地收集资料同时分析资料进而产生理论的过程,主要 目的是对现实中的现象进行深入解释,产生理论。

人种学研究法:目的是通过对某种文化或文化亚群的深入研究以理解他们的语言、价 值观念、行为特征和习俗等。

总体:是根据研究目的而确定的同质研究对象的全体。

样本 :就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部分观察单位,是实际测量值的集合。

抽样:是从总体中抽取一定数量的观察单位组成样本,然后用样本信息推断总体特征。

概率抽样:是用随机的方法抽取样本,使总体中的每一个研究个体都有相同的概率被 抽中。常用的有单纯随机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和系统抽样。

数据饱和:在收集资料和分析资料的反复、同时的进行过程中,研究者会发现即使在 增加样本量,也没有新的信息或者内容呈现出来时。

非概率抽样:是指抽样时没有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不是总体中的每一个研究个 体都有机会被选择进入样本。

随机误差:指随机抽样研究中由于个体间差异所导致的样本量值与总体值间的误差,它是不可避免的。

偏倚:系统误差即偏倚,指研究结果系统地偏倚了真实情况。与随机误差不同,偏 倚是研究中可以克服的,也应当努力去克服的误差。

选择性偏倚:指由于被入选到研究中的研究对象与没有被入选者在某些特征上存在差 异所造成的系统误差。

信息性偏倚:又称观察性偏倚,常发生于研究实施阶段,指研究中有关研究对象的或 来自于研究对象的信息是错误的,因而产生系统误差。

混杂性偏倚:指在研究过程中,由于一个或多个混杂因素的影响,缩小或夸大了研究 因素与疾病或事件之间的联系,使两者之间的真正联系被错误地估计,此时出现的偏 倚即为混杂性偏倚。

问卷调查法 :指研究者通过书面形式直接从研究对象处获得研究资料的方法。

量表:是由一组封闭式问题组成的以评分的方式衡量人们态度和行为的收集资料的工 具。

访谈法:指研究者通过与研究对象进行面对面的,有目的的会谈,直接从研究对象处 获取资料的方法。

局外观察者:观察者经正式介绍后进入观察领域,但不参与被观察者的活动,也 可是观察者隔着单面透视玻璃,用录像等方法进行观察,使被观察者行为自然,但应 事先告知对方观察的目的,尊重隐私权。

参与性观察者:观察者作为参与者进入观察领域,但活动以观察为主,参与为辅。观察性参与者:观察者作为参与者进入观察领域,其活动以参与为主,观察为辅。信度:指使用某研究工具所获得结果的一致程度或准确程度。

内在一致性:指组成研究工具的各项目之间的同质性或内在相关性,内在相关性越大 或同质性越好,说明组成研究工具的各项目都在一致地测量同一个问题或指标,也说 明工具内在一致性越好,信度越好。

效度:指某一研究工具能真正反映它所期望研究的概念的程度。

同时效度:指研究工具与现有标准之间的相关。

预测效度:指测量工具作为未来情况预测指标的有效程度。

护理研究论文:指按照护理研究设计方案,有目的地、有计划地、有步骤地完成 某项护理研究课题而获得第一手资料,通过资料整理、分析后撰写的论文。

摘要:即文章的内容摘要,也是论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论文内容高度概括的 简短陈述,使编辑和读者能够迅速和准确的了解论文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是从文章中选取的,反映文章的主要内容,在表达论文内容主题方面具有 实在意义、起关键作用的单词、词组或短语。

正文:是文章的核心部分,包括前言、材料与方法、结果和讨论四部分。

个案研究:针对个案护理的资料进行研究,了解资料的内涵、探讨未知领域或对新措 施、新理论进行深入分析,写出论文的过程。

护理经验论文:是护理期刊中较常见的一种论文形式。它是护理人员将其对某一 种护理问题通过长期的护理实践积累而总结出来的护理经验和体会,汇成文字而写成 的专业文章。

护理综述论文:是护理论文的一种特殊载体,是对特定护理主题在特定时间和领 域内的情报资料的综合叙述,是作者在阅读大量原始文献后,对文献中提出的或探讨 的某些护理问题的进展情况,经过将各种资料归纳、总结、对比、分析和评价,加上 自己的观点而写成的一种专题性的学术论文。

实验:指用物质的手段主动控制和改造研究对象,获得有关研究对象的本质规律的知识。

温馨提示:
本文【2020年自考护理学研究名词解释总结】由作者教培参考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培训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或作者进行删除。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内容侵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 @ 2025 培训啦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11548号 美国留学 留求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