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啦 辅导资料

“初高衔接班”报还是不报?初高中这个暑假到底该如何衔接?

教培参考

教育培训行业知识型媒体

发布时间: 2022-09-21 18:06:02

中考成绩出来,志愿也尘埃落定,后面家长和孩子纠结的是要不要上“初高衔接班”?如果不上行不行?自己怎么做衔接的工作?下面我就来说说“初高衔接”那些事(重点以化学为例)。

先上图:


明明是在初中还比较优秀的孩子,上了高中后是各种的不适应,变得逐渐平庸起来,究其原因,就是衔接工作没做好。

再看我给出的结论:衔接工作是一定要做的!“衔接班”则因人而异,可上可不上。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高中知识的深广度、要求都有很大的提升,对比一下,主要有这样的几个不同:

一、课程特点和难度不同:

初中“浅、少、易”,知识容量小,贴近生活,形象生动;高中“难、多、繁”,知识容量大,高于生活,理论性增强,高中各学科难度上都有一个明显的坡度。

如语文,阅读量增大许多,文言文难度明显上升。

高中数学极度抽象,需要靠想象学习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可导性、连续性等等,家长们是不是看到这些名字就已经懵圈了,而你的孩子高考中却占了很大的分值。

物理的受力分析一下子就把许多孩子整懵了,而力学学不好,后面会很难办。

化学的酸、碱、盐及复分解反应,初中时就是许多孩子化学“噩梦”的开始,高中需要系统学习更难的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

英语初中三年词汇量只要1800----2000,同样的三年,高中要3500---5000,翻倍还多……。跨度之大,不做衔接确实是难以适应的。

二、学习方法不同:

1、学习方法及对策不同:

(1)由“是什么”变“为什么”:

初三记忆型的知识较多。如:化学符号、化学式、反应现象、指示剂的颜色变化、实验仪器的名称、地壳中各种元素的含量、大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等,初中化学注重定性分析,要求记住现象或结论;在学习方式上,对老师的依赖很明显;而高中化学除了定性分析外,还有定量分析,记住“是什么”外,还要求弄清“为什么”,需要有一定的自学能力。

(2)记忆方式不同:

初中“死记硬背”,高中寻找“规律性”记忆。初中阶段记忆的知识较少,很多同学靠死记硬背也可以在中考时考高分;而高中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理解力,理解后再记忆或记忆后必须理解,学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深刻理解化学原理。如果还是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学高中化学,则会导致学到的知识“消化不良”而事倍功半。例如:Li和Na 、C和Si、F和Cl、Mg和Ca在高中阶段课本主要讲解Na 、Si、Cl和Mg的性质,不仅需要掌握它们的性质,而且与它们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原子的性质你也必须会推测和应用。

(3)阅读方式不同:

初中“看小说”,高中“研究学问”。

3、解题能力要求不同:

低高对比,显而易见,就不展开说了。

三、初高中老师授课方式不同

初中内容少而浅,相对而言老师在激发思维这块做得少一些,“填压式”教学占比高一些,时间也相对充裕,重难点内容老师会反复“重复”,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学生的自学能力、推理能力等都很有限,达不到高中的要求。

四、知识内容上的脱节

初高中老师互相不沟通,有些内容初中讲过了,但讲得比较肤浅,因为考纲也没提,深化部分初中老师觉得该是高中老师的事;而高中老师认为,这些内容,初中老师早讲过了,早就该会了,于是也不讲。究其本质是因为初高中老师对彼此教材的不熟悉,教研活动时也是初高中泾渭分明,很少有实质意义上的跨越高、初中的教研活动,造成学生部分知识的脱节和空白。

五、学习生活的节奏不同

初中的时候,很多家长几乎全程陪读,生活上无微不至,知识上亲自上阵,做作业时哪门都辅导,当然随着年级的增高越来越力不从心,到了高中亲自辅导已经是不可能的事,很多孩子也由走读变成了住校,过上了与初中完全不一样的快节奏的学习生活。

“初高衔接班”报还是不报?初高中这个暑假到底该如何衔接?


正因为有了上面的诸多变化,所以如果不作衔接,孩子肯定是不适应的,一旦就这样直接上高一,那么跟不上课程节奏、云里雾里、磕磕绊绊就在所难免,一旦心态崩溃就麻烦了。

那么到底如何引导孩子做衔接呢?

首先得在心态上做好准备,迎难而上,而不是将来的抱头鼠窜。合理地引导孩子读一些社会心理学的读物和人物传记,如《史蒂夫乔布斯传》《马斯克传》、《亚历克斯·弗格森》《萧红爱与漂泊》等。

英语提前背单词,这个假期增加词汇量就够了。语文背文言文,提前阅读一些课外读物,如四大名著、《唐诗三百首》《宋词》《汉赋》等。

高中数、理、化为什么有些孩子觉得简单,你的孩子却觉得难?除了兴趣、智力上的一些差异外,了解这些科目的知识背景也很重要,利用暑假读一些有科学背景的书,诸如《科学的历程》《数理化通俗演义》等很是必要。另外要花一部分时间回顾复习初中数、理、化中的没怎么学好的,提前预习,及时了解重难点,确实有不懂的,则做好笔记,开学后带着问题听课,做适量的练习,像《小题狂做》《一遍过》这样的课外教辅,都是挺合适的,难度适中,题量也不大,适合初学者。

既然有这么多的不同,那么衔接班是不是就是非上不可了呢?也不是,得因人而异!

先看市场上的“初高衔接班”,大多数机构的衔接班跟你预想的不太一样,他们的使命就是上高一的新课,只是上新课而已,与你孩子开学后的课堂没有什么差别!甚至有些家长推波助澜,认为内容上得越多越好,真是无知啊,培养高中思维能力才是重中之重!遇到过太多的上过衔接班的孩子上课不认真听讲、打瞌睡,问其原因就一个“暑假学过了”,这个“衔接班后遗症”其实蛮可怕的,让孩子在养成高中最重要的学习习惯的高一阶段就废了!后面还能好吗?!

再看你的孩子,如果是自律性很好、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孩子,报不报班就无所谓了,相反,如果自律不行,学习和领悟能力一般,还是建议要报班的,跟着老师学一学,总比整个暑假被荒废掉强多了。但即使是报班,我也不建议什么学科都报,报数理化足以,语文、英语工作自己做!

初升高暑假对于每一位即将跨入高中校门的孩子来说如此重要,希望家长和孩子们能够利用好,将我们真正需要的“初高衔接工作”落到实处,祝您成功!

温馨提示:
本文【“初高衔接班”报还是不报?初高中这个暑假到底该如何衔接?】由作者教培参考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培训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或作者进行删除。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内容侵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 @ 2025 培训啦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11548号 美国留学 留求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