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啦 教育头条

双减之后我们对中国教育科技的几个深刻反思

发布时间: 2024-09-21 05:35

一纸文件,让这一切冷静了下来。

本篇文章,我们不煽情地聊“双减”下的家长学生校长老师等芸芸众生,我们先冷静地反思。

反思1

中美的教育科技几乎同一起跑线,为何我们“一把好牌打烂了”?

时间回到2017年。好未来市值攀升至170亿美元,超过新东方成为市值较高的教育企业。行业里的投资人和创业者,都把目光聚焦到这家主要做K12课外培训的企业身上。

2021年双减文件之后,新东方和好未来两位教培大哥,市值一泻千里,年初至今股价均暴跌超90%。当初谁烧钱砸广告越狠,如今谁裁员降成本越凶。资本也主动或被动地撤退。

反观对岸的美国,没有经历过火热的营销大战,教育科技却迎来硕果累累。2021年上半年美国教育科技的融资额达到32亿美金,是2020年同期的三倍。

我们需要反思,中国的教育科技起步不比美国人晚,我们教育科技领域的创业者不比美国人差。甚至,中国教育科技拿到的钱要更多。但如今,为何我们走到了如此尴尬的地步?为何我们“一把好牌打烂了”?

反思2

中国的教育科技是否还需要资本和人才的进入?

“海淀黄庄大撤退。”当教培从业者走过“教培圣地”海淀黄庄时,无论是看到新东方和学而思的logo,还是看到原来挤满写字楼的机构如今要么退店要么闭店,都难免唏嘘伤感。撤退的不止是一个海淀黄庄,更像是一整个教培时代的落幕……

双减文件后,教培行业进入强监管时代,热极一时的教育投资迎来“冰点”。今年上半年,无论是教育服务业还是教育科技领域,大笔投资几乎为零。可以预期,很长时间里损失惨重的投资人不会关注这条“赛道”。

显然,这些并不是政策制定者的初衷,但却是双减文件实实在在的“副作用”。中国的教育科技,不再需要这些创业者了吗?不再需要技术人才了吗?不再需要管理人才了吗?不再需要风险投资的支持了吗?不再需要民办企业的创新了吗?

反思3

中国教育信息化布局了20年,为何收获寥寥?

我们需要承认,中国以往大部分的教育信息化投入都是低效的。具体来看原因,大部分资金是由各级财政主导的,采用的模式是招投标制度,围绕着这样的机制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利益团体。科大讯飞的财报中显示有1500家代理商,大大小小的代理商在各区域各学校周围形成了层层包围,他们决定了项目使用的产品,甚至可以决定项目的内容。在这样的链条中,不是由的学校与老师来决定购买什么样产品,甚至他们没有发言权,这如何能够产生正确的决策?

中国教育信息化布局了20年,我们收获了什么?在美国学生用电脑已经实现中学全覆盖的今天,教育部新出的加强教育新基建的文件中还在探索“有条件的地区试验学生用设备”。

反思4

中国教育科技为何走到两个极端:“卖课”和“卖关系”

我们简单地认为,在线教育派需要多一些对教育的敬畏,教育信息化派需要建立让教育者决策的制度。

正是因为不是由教育者和使用者决策,校内的信息化是由大大小小的利益方决定的,信息化市场并不是一个市场化的能够产生优质产品的市场,而是一个由关系能力决定的市场。

当教育科技公司都在“卖关系”和“卖参数”,中国的教育科技就走到了尽头。教育部制定的很多政策都很对甚至同步,但层层落地执行后就变味了。

“双减”是对的。在一个各方都不能遵守底线的行业里,没有成功者。“双减”也确实产生了副作用。很多的创业创新者退出,资本和人才流向其它领域。但是中国的教育科技并不能因此止步,恰恰相反更需努力迎头赶上。“真正的英雄是那些看清了生活真相,却依然热爱生活的人。”能在教育领域继续坚守的,想必也是内心对教育更加坚定的人。

中国教育科技的明天会好的。

温馨提示:
本文【双减之后我们对中国教育科技的几个深刻反思】由作者教培参考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培训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或作者进行删除。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内容侵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 @ 2024 培训啦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115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