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小助手
快速提升学历攻略、最新成考、自考、网络、全日制政策一手掌握~
发布时间: 2025-04-07 19:49:54
"如梦令"主要有两层含义,现结合文学史与用法分析如下:
起源发展
本名《忆仙姿》,为五代后唐庄宗李存勖创调,苏轼因原名"不雅"改称《如梦令》。现存33字单调(主流)与66字双调(《如意令》)两体,以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最为著名。
形式特征
必含叠句(如"如梦。如梦")
五仄韵格律严谨,如秦观"遥夜沉沉如水"句
别名达7种(《宴桃源》《比梅》等)
梦境美学
苏轼改名的关键在"如梦"二字,既指李存勖原词"残月落花"的虚幻场景,也奠定该词牌朦胧缥缈的基调,如李清照词中"藕花深处"的迷离感。
成语化运用
现代汉语中衍生出形容词用法,形容"超现实的美好",如:"这场邂逅如梦令般短暂而绚丽"。但需注意与纯粹表"虚幻"的"如梦如幻"区别——"如梦令"更强调令人惊叹的审美体验。
注:作为词牌时读音为"rú mèng lìng",作成语时"令"可弱读为轻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