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啦 精选问答

宋代的学士怎么获得

精选回答

在宋代,"学士"主要指翰林学士、馆阁学士等高级文职官员,其选拔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一、科举正途

进士及第:宋代翰林学士多由科举进士出身,需通过解试、省试、殿试三级考试。殿试前三名(状元、榜眼、探花)更易入选翰林院。

制科特举:通过皇帝特诏举行的制科考试(如"贤良方正"科),成绩优异者可直授馆职。苏轼即因制科入等授直史馆。

二、馆职选拔

考试遴选:通过"馆职试"考核经史、诗赋,如宋仁宗时设"学士院试",考经义五道,上等者授学士。

大臣荐举:宰相、枢密使可推荐才学之士,如欧阳修举荐苏洵任校书郎。被荐者需通过"阁试"(秘阁考试)。

三、特殊途径

恩荫入仕:高级官员子弟可通过荫补入馆阁,但需通过考核。如宰相子孙可荫补为校书郎。

皇帝特授:因文才受赏识直接任命,如杨亿11岁以神童授秘书省正字。

四、任职要求

才学标准:需精通经史、擅长诏诰文书,翰林学士有"代王言"的职责。

品行审查:要求"忠勤廉慎",宋真宗曾亲查学士候选人家世。

宋代学士选拔体系融合科举、荐举与考试,既重才学又严品行,成为培养宰辅的重要途径。据统计,两宋49%的翰林学士最终升任宰相。

温馨提示:
本答案【宋代的学士怎么获得】由作者说说教育那些事儿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培训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或作者进行删除。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内容侵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 @ 2025 培训啦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11548号 美国留学 留求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