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方法汇
分享中小学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料
发布时间: 2025-04-08 02:50:45
“采地黄者”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其读音为 cǎi dì huáng zhě。以下是详细解析:
分字解析
采(cǎi):第三声,意为“采摘”。
地(dì):第四声,指土地或植物生长处。
黄(huáng):第二声,指地黄(药用植物)。
者(zhě):第三声,文言助词,指“……的人”。
连读规则
四字连读为 cǎi dì huáng zhě,意为“采摘地黄的人”。
诗作内容
全诗通过农民采地黄换取马饲料的细节,揭露封建社会贫富差距。名句“愿易马残粟,救此苦饥肠”直指农民生活不如富家马匹的残酷现实。
地黄的用途
地黄为中药材,诗中农民采其根茎(生地或熟地)换取粮食,反映灾荒年间的生存困境。
现实主义风格
白居易以平实语言刻画社会矛盾,延续其《卖炭翁》等作品的批判精神。
历史背景
作于公元812年(或813年),关中地区连遭春旱秋霜,农民被迫采药维生。
总结:“采地黄者”读音为 cǎi dì huáng zhě,既是诗题,亦指诗中挣扎求生的农民群体,体现了白居易对民生疾苦的深刻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