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知识
和大家一起聊聊知识,探讨读书的秘密
发布时间: 2025-04-08 05:23:42
《曹全碑》中的“昔”字体现了东汉隶书成熟期的典型特征,其写法需重点关注以下要点:
扁平取势
该字整体呈扁方形,横向笔画舒展,符合《曹全碑》“横向取势”的结字规律。上下部分比例约为1:2,上部“艹”头紧凑,下部“日”部宽展。
主笔突出
第二横为波画主笔,呈现典型的“蚕头雁尾”形态:起笔逆锋藏头,中段提笔细劲,收笔向右上方挑出,形成隶书特有的飞扬感。
笔画顺序
共8笔:①短横(藏锋圆起)→②竖(略向左斜)→③竖(与②平行)→④长横(主笔波画)→⑤竖(垂直短促)→⑥横折(方转折笔)→⑦短横(细劲)→⑧封口横(回锋收笔)。
关键技法
波画处理:第四笔长横需“一波三折”,起笔如蚕头,中部纤细如钢丝,雁尾处重按缓提,形成弧度。
方折技巧:第六笔横折需“折笔暗转”,横画末端轻提后斜切下行,体现《曹全碑》方圆兼备的特点。
对比观察
注意“昔”字与《曹全碑》中“香”“春”等字的横画差异,前者波画更为舒展,后者因结字需要而收敛。
节奏控制
书写时需“变速行笔”:波画起收笔慢,中段快;竖画则匀速下行,体现“隶书笔意”。
注:该字现存拓本中清晰度较高,可参考西安碑林博物馆藏明拓本(断裂前)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