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大事儿
主要为成人在职人员提供学历提成资讯,为高考学生父母及本人提供志愿...
发布时间: 2025-04-08 06:33:50
“持竿不钓名”出自唐代陆龟蒙《江南秋怀寄华阳山人》,意为执竿垂钓却不为沽名钓誉,体现超然物外的隐逸精神。其用法可分为三类:
典故溯源
化用《庄子·秋水》中庄子濮水垂钓典故,楚王遣使聘其为相,庄子“持竿不顾”,表达拒绝权贵的态度。陆龟蒙诗句“揲策空占命,持竿不钓名”进一步强调不慕虚名的境界。
诗词化用
元代吴镇“挂起渔竿不钓名”、宋代陆游“有竿不钓鱼”等,均继承此意象,用于抒写隐逸之志。
个人修养
用于自勉或评价他人淡泊名利,如评价学者“治学如持竿叟,专注学问不钓虚名”。
艺术创作
书画题跋常见此语,如明代文徵明《溪山垂钓图》题“持竿非为鲈鱼美,不向人间钓姓名”。
语境适配
需区分“钓名”(贬义)与“不钓名”(褒义),如批评功利行为可用《管子》“钓名之士无贤”,赞许淡泊则引陆龟蒙句。
延伸关联
与张志和“青箬笠,绿蓑衣”的渔父形象、严子陵富春江垂钓等典故可组合使用。
注:引用时建议标注“持竿不钓名”出自陆龟蒙,避免与吴镇“只钓鲈鱼不钓名”混淆。当代使用多取其象征意义,如企业标语“持竿实业,不钓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