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那点事儿
聊聊考试那点事儿,进行考情介绍及备考指导
发布时间: 2025-04-08 06:42:47
根据检索结果,“紞纮綖”是古代冠冕上的装饰部件,其读音及释义如下:
紞(dǎn):
注音ㄉㄢˇ,指冠冕两侧悬垂瑱玉的丝带。《孔子家语》有“紘紞充耳,所以掩聪也”的记载。纮(hóng):
注音ㄏㄨㄥˊ,指系于颌下的帽带或编磬的绳子。《说文解字》释为“冠卷也”。綖(yán):
注音ㄧㄢˊ,与纮组合为“纮綖”,指冠冕上的装饰绳带,典出《左传·桓公二年》“衡、紞、纮、綖”。拼音组合:dǎn hóng yán
词义解析:
器物层面:三者均为冠冕配件,紞悬瑱玉,纮系下颌,綖为冠顶延板。
文化象征:
《国语》记载公侯夫人需亲自织纮、綖,后引申为贵族妇女勤俭美德的典故。
汉张衡《东京赋》“珩紞纮綖”描述其作为礼制象征的庄严性。
易混淆“纮綖”(hóng yán)与“纩纮”(kuàng hóng),后者指帝王冠冕的耳塞带。
“紞”勿误读为“zhěn”或“dàn”,其音调为第三声。
示例应用:
在《仪礼·士冠礼》中,“緇組紘”与“纮綖”共同构成冠冕等级标识,读音需严格区分。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代服饰术语(如“衡紞”“旒纩”),可补充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