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张知识
关注我,跟我一起涨涨知识呗!
发布时间: 2025-04-08 06:48:30
中国古代对音乐的称谓丰富多样,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类:
单字称法
"曲":如《诗经》"我有嘉宾,鼓瑟鼓琴"中的琴曲
"乐":见于《论语》"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复合称谓
"曲乐"为常见组合,如《礼记》载"曲乐之作,所以节八音而行八风"
乐器代称
"丝竹":源自《晋书》"丝竹更相和"
"弦歌":见于《庄子》"弦歌鼓琴,足以自娱"
美学评价
"清音"(《淮南子》)、"仙乐"(《长恨歌》)等形容音质
"阳春白雪"特指高雅音乐,典出宋玉《对楚王问》雅乐
周代确立的"六舞"体系,含《云门》《大武》等
特点"中正和平",用于祭祀朝贺俗乐
含民间"燕乐"及《广陵散》《梅花三弄》等琴曲
与雅乐形成"郑卫之音"的对比五声音阶
"宫商角徵羽"对应五行观念
《荆轲刺秦王》"变徵之声"即音阶变体十二律吕
从"黄钟"到"应钟"的律制系统
与节气、度量衡相关联总结:古代音乐称谓体系融合了艺术审美(如"余音绕梁")、礼制规范(雅俗之分)和哲学观念(五声配五行),构成独特的文化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