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教育大本营
学历教育大本营旨在为社会广大大学生和社会在职人员提供学习、升学、...
发布时间: 2025-04-08 06:51:52
“谬蒙”是古代汉语中的谦辞,由“谬”(错误、不当)和“蒙”(承受、接受)组合而成,表示“错误地承受(恩惠或抬爱)”,多用于自谦。以下是具体解析:
核心含义
谦辞功能:强调自己德才不足却受到对方赏识或恩惠,含愧疚之意。
常见搭配:
唐代韦应物《始除尚书郎》:“愧忝郎署迹,谬蒙君子录”,意为“惭愧位列郎官,承蒙君子错误收录”。
《红楼梦》“谬蒙垂青”“既蒙谬爱”,均表谦逊。
语境分析
多出现于谢恩、受职、获赠等场合,体现传统礼仪中的自抑态度。如韦应物诗中“谬蒙”与“愧忝”并用,强化谦卑感。
“谬”的本义
《说文解字》释为“狂者之妄言”,引申为“错误”“不合情理”,如“谬误”“荒谬”。
“蒙”的谦敬义
先秦已有“蒙恩”“蒙赐”等用法,表被动承受,“谬蒙”是其否定性谦辞变体。
当代书面语中偶见仿古使用,如:“谬蒙学界前辈指点,不胜惶恐”。需注意语境正式性,避免口语滥用。
注:该词与“谬赏”(错误赏赐)、“谬举”(不当举荐)等结构相似,但“谬蒙”专用于第一人称谦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