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大视野
关注教育发展,及时传递教育资讯
发布时间: 2025-04-08 06:53:32
您提到的"红藕香残玉什么秋"出自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一剪梅》,完整首句为"红藕香残玉簟秋"。其中"簟"读作diàn,指光滑如玉的竹席。
这句词通过三个意象构建出深秋意境:
红藕香残:户外荷花凋零,暗喻青春流逝
玉簟秋:室内竹席生凉,双关"人去席冷"
"秋"字点睛:将抽象季节具象化为可感知的凉意
艺术特色上,李清照运用了:
通感手法:将嗅觉(香残)、触觉(簟凉)与视觉(红藕)交融
隐喻结构:自然凋敝(红藕)与人生境遇(独居)形成同构
时空浓缩:户外/室内景象并置,拓展意境纵深
该词创作背景是李清照新婚别夫时所作,通过"轻解罗裳,独上兰舟"等细节,展现宋代女性特有的婉约情思。梁绍壬在《两般秋雨庵随笔》中盛赞此句"有吞梅嚼雪、不食人间烟火气象"。
需要说明的是,现代有将"玉簟秋"误作"玉殿秋"的情况,但所有权威版本均记载为"簟"(竹席),这个意象更能体现闺阁生活的细腻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