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985的211大学如下,按照地区进行区分:
1、北京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央音乐学院、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华北电力大学(北京)、中央财经大学。
2、天津 天津医科大学、河北工业大学
3、河北 华北电力大学
4、山西 太原理工大学
5、内蒙古 内蒙古大学
6、辽宁 辽宁大学、大连海事大学
7、吉林 东北师范大学、延边大学
8、黑龙江 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北农业大学
9、上海 第二军医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华东理工大学
10、江苏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河海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师范大学 、江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苏州大学
11、安徽 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
12、福建 福州大学
13、江西 南昌大学
14、山东 中国石油大学
15、河南 郑州大学
16、湖北 武汉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
17、湖南 湖南师范大学
18、广东 华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
19、广西 广西大学
20、海南 海南大学
21、重庆 西南大学
22、四川 西南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四川农业大学
23、贵州 贵州大学
24、云南 云南大学
25、西藏 西藏大学
26、陕西 西北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第四军医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长安大学
27、青海 青海大学
28、宁夏 宁夏大学
29、新疆 新疆大学 石河子大学
扩展资料
生源质量
“985工程”大学生源质量存在一定程度的区域差异,尤其是京津沪地区大学在生源竞争中具有明显的优势;生源质量与各大学实力和类型存在相关性;各大学生源质量在不同年份存在波动现象。“985工程”大学生源质量的差异,表面上是录取分数和录取人数的差异,实际上却是各省经济、文化、人口、教育发展不均衡等因素相互作用结果的反映。
当然,大学生源质量的影响因素远不止上述所涉及的方面,还有各大学的招生体制、招生队伍状况、招生经费投入等。
资源竞争
在中国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多数方面逐渐市场化,但高等教育仍然是一个没有被攻克的堡垒。“985工程”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市场化的大学竞争, 展现出了更多的市场逻辑。在“985工程”中, 作为行为主体的大学不再完全是被动的一方, 而是可以主动地参与资源配置过程, 向决策者施加各种影响。
在资源分配的过程中,大学间也有了更多的利益冲突和对资源的竞争,在计划体制下这是很少能看到的,这有益于教育资源更为合理的配置。
但是从整体上看, 这种表面的市场化竞争并不能掩盖其背后的行政因素,“985工程”更多体现的是政治主导的逻辑,作为事业单位的大学在更多方面更为受制于行政权力。就这一点而言,“985工程”尽管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与中国事业单位改革的总体趋势似乎背道而驰。
参考资料
77所211非985大学有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央音乐学院、中国地质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天津医科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内蒙古大学、辽宁大学、大连海事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延边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北农业大学、第二军医大学。
还有上海财经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河海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江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苏州大学、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福州大学、南昌大学、中国石油大学、郑州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广西大学、海南大学。
以及西南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四川农业大学、贵州大学、云南大学、西藏大学、西北大学、西北电子科技大学、第四军医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长安大学、青海大学、宁夏大学、新疆大学、石河子大学。
非985的211大学排名如下:
1、北京科技大学。(第32名)
学校整体就业率94.01%,就业质量保持较高水平,毕业生满意度高,学校被北京市教委评为“2020年度北京地区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2、武汉理工大学。(第35名)
学校2020届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为92.58%,基本实现充分就业。其中就业率位居前三位的院系分别为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97.76%)、动物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97.50%)、机械工程学院(96.50%)。
3、西南大学。(第36名)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2968人,其中教授572人、副教授1115人,博士生导师331人、硕士生导师1398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资深教授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3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5人。
211大学非985名单
大家对211、985大学是不是很心动呢?知道有哪些大学被列为211大学却不属于985大学的吗?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211大学非985名单,欢迎阅读参考!
211大学非985名单
1北京科大,
2华东理工,
3南京农大,
4中国矿大(徐州),
5中国地大(武汉),
6西北大学,
7郑州大学,
8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9上海大学,
10苏州大学,
11中国石油(华东),
12西南大学,南京理工,
13哈尔滨工程大学,
14武汉理工,
15东北师大,
16西南交大,
17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18暨南大学,
19华中师大,
20东华大学,
21河海大学,
22南京师大,
23北京交大,
24华中农大,
25江南大学,
26陕西师范,
27北京化工,
28湖南师大,
29合肥工大,
30云南大学。
985/211院校的优势到底有哪些?
1、211、985到底是什么?
211工程就是国家政策性指示的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点,985即“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项目”。他提出:“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故此,两批学校的简称由此而来。
而在当时的经济条件下,211、985俨然成为了国家重点培养学校。无论是211工程还是985工程,都是计划经济下的产物,换言之,就是说,政策倾向导致了拨款的倾斜,那么理所当然,这些学校自然可以走上更好的发展之路。
说的夸张一点,大学间实力的差距,主要就是经费的差距,经费多的学校可以请到好的教授,买到好的设备,进而出更多更好的科研或者教育成果,同时给提供学生好的学习生活条件,持续几年乃至十几年,完全可以让学校走在前端。
所以即使211、985高校和“世界一流高校”的实质目标之间还有很远的距离,但他们却早已成为普通民众眼中的“一流大学”。
在中国目前有2500多所大学,985和211加起来不过120所,重点大学的毕业生自然而然就比普通院校的学生要“吃香”,这种看法不是个别的现象,而是人类本身无法摆脱的思维惯性——物以稀为贵。
2、211、985于个人就业与发展有怎样的.影响?
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在770万以上,比2015年增加21万多人,再加上出国留学回来的约30万以及没有找到工作的往届毕业生,预计将有1000万大学生同时竞争。
未来将如何在于1000万人的同台竞争中斩获一席之地?基数如此庞大的待就业人群,即使国家调控也是需要一定时间的,那么自己救济的话,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会产生价值——学历。不过话说公司都是看个人能力的吗,学历有那么重要吗?
学历当然重要。
简历筛选是我们求职时遇到的第一步关卡,要知道HR也只是一份普通的工作,他们不是神,所以不要指望他能从厚厚的一摞简历中发现你这个千里马。
普通人的定式思维是:985或者211院校出来的学生比普通本科的更优秀,所以一般为了节约筛选成本和时间,以及避免后续的争议,211和985名校毕业生往往会更具竞争力。
3、正式进入工作岗位后会怎么样?
90后正在逐渐成为中国劳动力的主体,这一代人有一个普遍的共性——大学生身份,换言之,高学历者正在一步步成为劳动力市场的主流。尤其是在正规一点的公司,名校毕业生已经屡见不鲜。
而普本的学生会不会在这样的公司受到学历歧视也成为一个不能避免的问题,在后续的升职加薪中,能不能脱颖而出?对于非双院同学或许也将更难?
其实中国的各种公司非常多,也不是说双非院校的毕业生无处可去,只是在双向选择中学生想选好公司,公司想选好人才,才导致了所谓“歧视”的局面。
双非院校的学生可能会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遇到障碍,可能一次高考成绩就好像把你分了“三六九等”。但是你要明白,当你不喜欢这种规则,当你被这种规则拒之门外,你能做的就是让自己强大起来。
以上就是关于非985的211大学有哪几所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培训啦网,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