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啦 考研

兰州理工大学考研土木工程材料分学硕和专硕吗

发布时间: 2024-06-21 09:38:41

1、兰州理工大学考研土木工程材料分学硕和专硕。

兰州理工大学考研土木工程材料分学硕和专硕吗

2、查看专业目录就知道了。专硕的专业代码第三位是数字5。

3、兰州理工大学考研土木的相关专业有(前三个是学硕):

(0814J3)土木工程材料;

(0814Z1)土木工程监测与评估

(0814J5)土木工程建造与管理;

(085213)(专业学位)建筑与土木工程。

急求,兰州大学,以及兰州理工大学的考研招生基本资料

您好!兰州理工大学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课程在研一学年进行,第一学期的课程设置有:第一外国语(英语,闭卷考试),矩阵理论(可选,闭卷考试),数值分析(闭卷考试),高等流体力学(闭卷考试),线性系统(闭卷考试),自然辩证法(综合测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综合测评);第二学期的课程设置有:第一外国语(英语,闭卷考试卷面成绩为学位英语成绩,加平时成绩后的总成绩为期末成绩),第二外国语(日语,闭卷考试),文献检索(综合测评),还有就是导师给个人选的部分课程,主要有:计算流体力学(闭卷考试),多相流体力学(综合测评),流体机械系统测试技术(闭卷考试),流体机械内部流动机理(闭卷考试),流体机械设计理论与方法(综合测评),液压建模与仿真(闭卷考试),液压系统微机控制(闭卷考试)、计算机控制技术(闭卷考试)等课程,希望我的回答能让您满意,如有问题我们继续探讨,我是能动院流体机械专业。

兰州大学信息类考研科目都是什么?

2010年基本相同

兰州大学200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说明

一、招生人数

兰州大学2009年预计招收硕士研究生2850人左右(含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招生人数),各专业的招生人数在复试时确定并公布。招生人数包括全国统考、推荐免试等方式招收的人数,部分专业还包括单独考试、强军计划等方式招收的人数。

二、推荐免试

我校以推荐免试方式招收的硕士研究生一般为全校招生总人数的30%左右,包括从校内和校外招收的推荐免试生。接收校外推荐免试生办法见《兰州大学关于2009年接收校外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的通知》)。

为吸引优秀生源,凡来源于“211工程”和“985工程”大学的推免生被录取后第一学年一般享受一等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并为来源于“985工程”大学的推免生一次性奖励优秀生源奖学金3000元,入学后优先申请“硕博连读”和“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

三、报考条件

(一)、全国统考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经两年或两年以上(从高职高专毕业到2009年9月1日,下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

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不含自考生和网络教育学生),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4)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可以再次报考硕士生,但只能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的硕士;

(5)在校研究生报考需征得所在学校同意。

4.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1969年8月31日以后出生者),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

5.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二)、单独考试

1.符合(一)中第1、2、4、5各项要求。

2.大学本科毕业后连续工作4年或4年以上,业务优秀,已发表过研究论文(技术报告)或已成为业务骨干,经本单位同意和两名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专家推荐,为本单位委托培养的在职人员。

获得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后工作2年或2年以上,业务优秀,经本单位同意和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推荐,为本单位委托培养的在职人员。

(三)法律硕士(J.M)

1. 符合(一)中的各项要求。

2. 在高校学习的专业为非法学专业(下列13个专业不得报考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法学、经济法、国际法、国际经济法、劳动改造法、商法、公证、法律事务、行政法、律师、涉外经济与法律、知识产权法、刑事法)。

(四)工商管理硕士(MBA)

1. 符合(一)中第1、2、4、5各项的要求。

2.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或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大专毕业后有5年或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或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五)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立志为西部大开发和民族地区发展服务。

2.保证毕业后回定向地区(单位)就业。其中,在职考生回原单位;非在职考生(含应届本科毕业生)回定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就业。

3.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A.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2009年8月31日前须获得本科毕业证书);

B.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C.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经两年或两年以上(从高职高专毕业到录取为硕士生当年9月1日,下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我校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

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2009年8月31日前须获得本科毕业证书,不含自考生和网络教育学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报考;

D.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4.年龄不超过40周岁。

5.身体健康,且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标准。

四、报名

1.报名时间:

2008年10月,考生首先在网上报名,11月到指定的报名点现场报名(交费、照相),逾期不再补报。

2.报名地点:

①报考兰州大学全国统考、推荐免试、法律硕士(J.M)联考的考生,到所在省(区、市)高校招生办公室指定的报考点报名;

②报考兰州大学单独考试、MBA联考、强军计划的考生,在网上报名时只能选择兰州大学报考点,并在规定时间内到兰州大学报考点进行报名现场确认(缴费、照相)。

五、初试

初试时间为2009年1月中旬,初试地点为考生报名现场确认报考点指定教室。

六、复试

复试时间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下旬,复试由各学院组织。

七、重要说明

1.招生专业目录中,专业名称前有“★”者为我校自主设置专业;专业代码后有“★”者,表示该专业同时也招收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代码后有“※”者为国家重点学科;专业代码后有“●”者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2.招生专业目录“考试科目编码和名称”栏目中的①、②、③、④分别表示第一、二、三、四门初试科目的考试顺序。

3.考生报名时不填报指导导师,指导导师在复试时确定。

4.考生报考资格在复试报到时审查。复试时,非应届毕业生,须提供《毕业证》、《身份证》(或《军官证》)原件和大学本科或专科成绩单(加盖单位或档案馆公章);应届本科毕业生,须提供《学生证》、《身份证》原件和大学本科成绩单(加盖学校教务部门公章)。

5.考生在初试中,如初试科目有一门缺考或违纪,该考生所有初试科目试卷均不评阅。

6.经教育部批准,自2003年起,兰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复试分数线由学校自主确定。

7.我校第一志愿未完成招生规模的少部分专业,可以接收第二志愿考生的调剂复试,届时请直接与有关招生学院联系。调剂条件为:a.同时满足2009年教育部C线和我校硕士研究生复试分数线的最低要求;b.在统考科目相同的同一或相近专业之间调剂。

8.从2009年起,教育部提倡各招生单位不指定参考书目。我校少部分学院不再提供相关考试科目的参考书目。考生可根据报考专业和考试科目自行选择相关参考书作为参考。

9.对在报名和考试中违反有关规定、有舞弊行为的考生,我校将视不同情况分别给予批评教育直至取消其报名、初试、复试、录取、入学资格或学籍的处理。

10.我校硕士研究生学制实行弹性学制,一般为2-3年,最长学习年限可延长至4年。

11.从2008年起,按教育部要求我校开始实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其核心是:建立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在研究生培养中,创新是灵魂,科学研究主导是核心,导师负责制是基础。通过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建立起以促进学科建设为目的的招生指标分配体系,以激励创新实践为目标的研究生奖助体系,以强化科学研究为导向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以导师负主责的新型研究生培养机制,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促进研究生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培养机制改革的资助对象原则上是我校录取的非在职全日制研究生。不包括专业学位、定向委培研究生及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和强军计划研究生。

培养机制改革后,建立起了新的研究生奖助体系,由学业奖学金、助学金、优秀学生奖学金、吸引优秀生源奖学金、专项奖学金、国家助学贷款等构成。其中:

①学业奖学金:主要用于资助研究生的培养费,分为一等和二等两个等级,一等学业奖学金资助研究生全额培养费(100%),二等学业奖学金资助研究生50%的培养费。博士研究生享受学业奖学金的比例为总招生规模的90%(其中:一等占总招生规模的70%,二等占总招生规模的20%);硕士研究生享受学业奖学金的比例为总招生规模的70%(其中:一等学业奖学金总招生规模的50%,二等占总招生规模的20%)。

②助学金:主要用于解决研究生在学期间的部分生活费。分为助研、助教、助管,统称“三助”。助教、助管助学金每个岗位每月750元,助研助学金每人每学年2000-4000元(硕士)、8000-12000元(博士)。

12.联系方式

联系部门:兰州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联系电话:0931-8912168

通信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天水南路222号(730000)

兰州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通信与信息系统2008年研究生入学专业目录研究方向:01数字图象处理与模式识别

02通信系统数字信号处理

03信息工程与计算机控制

04电子与通信系统设计自动化

05信息网络与信号编码

06多媒体系统及应用

初试科目: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

③301数学一

④808电子线路(含模拟电路、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

复试笔试科目:信号与系统(含数字信号处理)

兰州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通信与信息系统2008年研究生入学参考书目电子线路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阎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4版 《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康光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4版

其他院校的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对比参考· 北京大学 -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北京交通大学 -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北京邮电大学 - 电信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北京邮电大学 - 电子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北京邮电大学 - 通信网络技术综合技术研究所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北京邮电大学 - 网络教育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中国传媒大学 - 信息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首都师范大学 - 信息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南开大学 - 信息技术科学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天津大学 -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天津工业大学 -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河北大学 - 电信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燕山大学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大连理工大学 -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东北大学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吉林大学 - 通信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水声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华东师范大学 - 教育信息技术学系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华东师范大学 - 电子科学技术系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上海大学 -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东华大学 -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同济大学 -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上海交通大学 - 信息安全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上海师范大学 - 数理信息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上海海事大学 - 信息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南京大学 - 电子科学与工程系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苏州大学 - 电子信息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中国矿业大学 - 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河海大学 - 计算机及信息工程学院(常州)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南京理工大学 - 电光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南京农业大学 - 电子信息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南京航天航空大学 -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南京航天航空大学 - 航天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南京艺术学院 - 电子信息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江苏 - 南京邮电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南京邮电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扬州大学 - 计算机及信息工程学院(常州)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江苏大学 - 计算机及信息工程学院(常州)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江苏工业学院 - 计算机及信息工程学院(常州)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苏州科技大学 - 电子信息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宁波大学 - 信息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浙江工业大学 - 信息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厦门大学 - 通信工程系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中国海洋大学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山东科技大学 -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郑州大学 - 信息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武汉大学 - 电子信息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武汉大学 - 国家多媒体软件工程研究中心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武汉大学 - 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华中科技大学 - 电子与信息工程系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武汉理工大学 - 信息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华中师范大学 -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华中师范大学 - 教育信息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中南大学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信息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中山大学 -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暨南大学 -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广东工业大学 - 信息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深圳大学 - 信息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四川大学 - 电子信息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西南交通大学 -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电子科技大学 - 通信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成都理工大学 - 信息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重庆大学 - 通信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西北大学 -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西安交通大学 -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西北工业大学 - 航空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西北工业大学 - 航海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西北工业大学 - 电子信息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通信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西安工业大学 - 西安工业大学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西安理工大学 - 自动化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北京师范大学 - 信息科学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复旦大学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南通大学 - 电子信息学院、专用集成电路设计重点实验室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长沙理工大学 - 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沈阳理工大学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重庆邮电学院 - 通信信息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华南理工大学 - 电子与信息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福建师范大学 - 物理与光电信息科技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福州大学 - 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华侨大学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山东大学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山东师范大学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曲阜师范大学 - 物理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聊城大学 - 物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浙江工商大学 - 信电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太原理工大学 - 信息工程学院、测控技术研究所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安徽大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国际关系学院 - 国际关系学院各专业列表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信息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系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中国科学院 - 电子学研究所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云南大学 - 信息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华北电力大学 - 电子与通信工程系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南昌大学 - 信息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华北电力大学 -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新疆大学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兰州交通大学 -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兰州理工大学 - 计算机与通信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贵州大学 - 电子科学与信息技术学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昆明理工大学 - 信息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江西理工大学 - 信息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 电子与通信工程系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汕头大学 - 工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河南理工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长江大学 - 长江大学专业列表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山西大学 - 物理电子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华东交通大学 - 信息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大庆石油学院 - 电气信息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辽宁工学院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黑龙江大学 - 电子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齐齐哈尔大学 - 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长春理工大学 -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青岛理工大学 - 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合肥工业大学 - 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中国矿业大学 - 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建议去跨考网看看,里面东西很全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西南科技大学 - 信息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中南民族大学 -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天津理工大学 - 电子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 专业列表 -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以上就是关于兰州理工大学考研土木工程材料分学硕和专硕吗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培训啦网,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温馨提示:
本文【兰州理工大学考研土木工程材料分学硕和专硕吗】由作者学习有道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培训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或作者进行删除。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内容侵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 @ 2024 培训啦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115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