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培参考
教育培训行业知识型媒体
发布时间: 2024年11月27日 08:34
艺术教育具有不同于科学教育和思想教育的特殊作用。它不是简单的传授艺术知识,培养艺术技能,而是一种能够提高学生智力和智慧,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创造力、合作意识和个性,帮助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总之,美术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这就决定了美术课堂教学所采用的方法不同于其他学科。艺术更注重情感的投入和精神的交流,否则就像无根之木,无源之水。但是,情感教育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教师如何潜移默化地让你的学生接受这种情感教育?在我多年的美术教育实践中,比较关注以下做法,收获不大,简述如下。
1、角色互换,拉近师生距离。
尝试改变“传道授业解惑”的模式,把主角交给学生。不要让学生产生“上美术课是负担,欣赏和理解创作是任务”的错觉。教师可以坐在学生中间,作为学生的一员参与实践和讨论。与学生形成更近的距离,营造愉快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放松下来,用轻松愉快的心情去感受,从而获得美好的体验。
2.合理的评价获得学生的信任
学生无论是完成作业,还是思考问题,总是希望得到老师的认可。作为教师,首先要对学生的积极参与表示赞赏,然后要具体作品具体分析,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分析和实践能力。合理的评价可以建立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同时也可以向学生传递一种信息——公平公正的评价方式。评价的方式有很多种,学生自评或者互评,结合老师的点评,最后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比如素描课上,大部分学生刚做出来的作品确实不好看,但我首先鼓励学生的学习热情,然后分别对不同的作品进行分析和选择性的建议,而不是具体教他们怎么做,老师更擅长用意见或建议挖掘学生的潜力,让学生始终保持自信的学习态度。
3.倾听自己的心声,互相学习。
现代教学理论指出,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而这种统一的本质是师生互动,即相互交流、沟通、共同发展。通常,在下课的时候,我会留出几分钟时间让学生们自由交谈。同学们可以谈谈对彼此作品的看法;我们可以讨论如何改进等等。当老师和学生交流关于教学的想法时,学生会觉得老师在备课上有自己的想法,他们会带着“这是我的课”的想法更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也因为老师的尊重,增强了自信心和对老师的亲近感。作为教师,他们从课堂上获得反馈,并可以改善他们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