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啦 诗词学习 > 诗词大全

阜阳汉简诗经研究

发布时间: 2022-09-06 07:24:01

1. 阜宿方言如何发音

皖北具有灿烂的人文传统和优秀的文化底蕴。开展语言文字研究对于皖北文化的开发与宣传具有积极的意义。

阜宿方言研究:

方言是语言历史演变的活化石,阜宿方言隶属北方方言,介于北方主体方言和江淮次方言之间,其独特地理位置预示着阜宿方言中必然有大量的过渡语言现象,这些过渡现象恰恰可以反映语言历史变化中的形态。故此展开阜宿方言研究具有以下意义。

(一)揭示地域文化,提升地方文化品位。阜阳宿县在历史上都曾是风起云聚之地,这些风云现象背后肯定蕴藏着传统人文的必然性,通过方言这个语言历史的活化石,通过对该地区独有的语言(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的研究,必然能有助于我们深刻领会和把握阜宿地区民风、民俗以及民众的深层心理结构。

(二)补足完善汉语史研究。阜宿方言中大量的俗语可以补正汉语词汇史研究,为汉语史特别是近代汉语语词解释提供线索和证据。新近学术界提出开辟汉语史研究第二战场(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鲁国尧先生语)正是努力将文献语言研究和方言研究结合起来;方言语法研究是目前学术界的一个热点,对阜宿方言的语法研究能帮助现代汉语中的一些特殊现象的理解,对其来源和发展提供解释:语音系统、语流(连读变调、句调)的研究又能对普通语言学提供新的成果。

阜阳师范学院于此一领域进行了不断的开拓,前期成果主要有《阜阳市志·方言部分》、《阜阳通史·方言》等,已经具备了相当的基础,若能在这一领域进一步深入研究,必将会有更多更有影响的成果面世。另外,我院乐玲华副教授在这一领域早已进行了系列探索且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如:《阜宿地区人怎样学习普通话声调一一兼评一句声调类推口诀》,载《大学语文》1984年第4期;《阜阳地区方言“子尾词”的初步考察》,载《阜阳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第1期;《阜阳方言中双亲称谓的社会差异及其成因》,载日本《亚州语言文化研究》第35期,1988年第3期(该论文1992年获安徽省第二届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临泉县志·社会编·方言》(黄山书社,1993年2月版)。

阜阳汉简研究:

阜阳汉简为1977年阜阳双古堆一号汉墓出土的汉简文献,计6000余枚,现今的研究成果只有胡平生、韩自强的《阜阳汉简诗经研究》,其中的《周易》、《仓颉篇》等其他文献尚未有人集中研究,本课题着意进行对其文字的形态历史演变以及对阜阳文化的影响作一番深入地探讨,计划与阜阳博物馆(国内著名的简帛研究机构)联合,对尚未利用的文献进行整理,发掘其历史文化价值,考镜文字源流,对其文献学价值、文化内涵作深刻探讨,此课题研究对于汉语文字学史以及提升皖北的历史文化品位有极大的价值。

2. 阜宿方言如何发音

皖北具有灿烂的人文传统和优秀的文化底蕴。

开展语言文字研究对于皖北文化的开发与宣传具有积极的意义。阜宿方言研究: 方言是语言历史演变的活化石,阜宿方言隶属北方方言,介于北方主体方言和江淮次方言之间,其独特地理位置预示着阜宿方言中必然有大量的过渡语言现象,这些过渡现象恰恰可以反映语言历史变化中的形态。

故此展开阜宿方言研究具有以下意义。(一)揭示地域文化,提升地方文化品位。

阜阳宿县在历史上都曾是风起云聚之地,这些风云现象背后肯定蕴藏着传统人文的必然性,通过方言这个语言历史的活化石,通过对该地区独有的语言(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的研究,必然能有助于我们深刻领会和把握阜宿地区民风、民俗以及民众的深层心理结构。(二)补足完善汉语史研究。

阜宿方言中大量的俗语可以补正汉语词汇史研究,为汉语史特别是近代汉语语词解释提供线索和证据。新近学术界提出开辟汉语史研究第二战场(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鲁国尧先生语)正是努力将文献语言研究和方言研究结合起来;方言语法研究是目前学术界的一个热点,对阜宿方言的语法研究能帮助现代汉语中的一些特殊现象的理解,对其来源和发展提供解释:语音系统、语流(连读变调、句调)的研究又能对普通语言学提供新的成果。

阜阳师范学院于此一领域进行了不断的开拓,前期成果主要有《阜阳市志·方言部分》、《阜阳通史·方言》等,已经具备了相当的基础,若能在这一领域进一步深入研究,必将会有更多更有影响的成果面世。另外,我院乐玲华副教授在这一领域早已进行了系列探索且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如:《阜宿地区人怎样学习普通话声调一一兼评一句声调类推口诀》,载《大学语文》1984年第4期;《阜阳地区方言“子尾词”的初步考察》,载《阜阳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第1期;《阜阳方言中双亲称谓的社会差异及其成因》,载日本《亚州语言文化研究》第35期,1988年第3期(该论文1992年获安徽省第二届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临泉县志·社会编·方言》(黄山书社,1993年2月版)。

阜阳汉简研究: 阜阳汉简为1977年阜阳双古堆一号汉墓出土的汉简文献,计6000余枚,现今的研究成果只有胡平生、韩自强的《阜阳汉简诗经研究》,其中的《周易》、《仓颉篇》等其他文献尚未有人集中研究,本课题着意进行对其文字的形态历史演变以及对阜阳文化的影响作一番深入地探讨,计划与阜阳博物馆(国内著名的简帛研究机构)联合,对尚未利用的文献进行整理,发掘其历史文化价值,考镜文字源流,对其文献学价值、文化内涵作深刻探讨,此课题研究对于汉语文字学史以及提升皖北的历史文化品位有极大的价值。

3. 出土文献中的早期思想典籍对认识、理解孔子儒学有何意义

但相对而言,出土简牍、帛书往往与古籍、古书关系更为密切,甚至 本身就是先秦两汉的典籍遗存,因而常具有尤为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意义。

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各地的大规模建设,出土简牍、帛书的发现频 率越来越高,规模越来越大,内涵、价值也越来越突出。这其中,与孔子 儒学关系密切,尤为重要的早期思想典籍有:1959年发现的甘肃武威汉简,内有《仪礼》篇章。

1973年发现的河北定县八角廊汉简,内有大量《论语》篇章,此外尚 有《儒家者言》《哀公问五义》及《保傅传》,与《孔子家语》《大戴礼记》 和《说苑》等有密切关系。1973年底至1974年初发现的湖南长沙马王堆西汉帛书,内有《周易》 经传多篇,又有古佚书《五行》一篇,为思孟学派作品,古佚书《春秋事 语》16章,与《春秋》三传、《国语》有一定关系。

1977年发现的安徽阜阳汉简,有《诗经》多篇,《易经》多篇,此外,仗京丈化幸记尚有古书篇题木牍一块,与《孔子家语》关系密切。1993年发现的湖北荆门郭店战国楚简,其中儒家类简有《缁衣》《五行》《性自命出》《六德》《尊德义》《成之闻之》《唐虞之道》《忠信之道》《穷达以时》《鲁穆公问子思》等篇,以及《语丛》(一)、(二)、(三),与子思学派关系尤为密切,内容多可与《孔子家语》《论语》《礼记》《孟子》《说苑》等对应。

1994年购于香港古玩市场的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时代与郭店楚简相近,截至2012年底,已整理出版9册。其中与孔子、儒家关系密切的有《孔子诗论》《缁衣》《性情论》(即郭店简《性自命出》)《民之父母》《子羔》《从政》《昔者君老》《周易》《中弓》《内礼》《相邦之道》《季庚子问于孔子》《君子为礼》《弟子问》《孔子见季桓子》《天子建州》《史菌问于夫子》等。

既多可与《周易》《诗经》《仪礼》《礼记》《孔子家语》《论语》等传世典籍对应,同时又存有很多珍贵的佚书佚篇。2008年7月人藏清华大学的战国楚简,时代与郭店竹简相近,截至2014年底,已整理、公布4册。

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尚书》《逸周书》类文献,有《尹至》《尹诰》《程寤》《保训》《耆夜》《金滕》《皇门》《祭公之顾命》《说命》(原简题为“傅说之命”)等篇,是学者重新认识、思考《古文尚书》问题的重要新材料。这些珍贵的早期典籍,为孔子儒学研究提供新证据,带来新认识,推动相关研究的进一步开展。

第一,与传世文献的对读,往往会更有效地解决文献释读中的一些疑难问题。

4. 谁有阜阳汉简《行气》释文啊我找这资料很久了,就是找不到啊

此为气功方法或道教术语,你查一下道教典籍!!是指一种逐渐延长闭气时间的以习炼呼吸为主的气功功法,又称闭气法。

《抱抱子内篇》:“善行气者,内以养身,外以却病恶。”其“释滞”篇载其功法为:“初学行气。

鼻中引气而闭之,阴以心数至一百二十,乃以口微吐之,及引之,皆不欲令已耳闻其出入之声,常令入多出少,以鸿毛著鼻口之上,吐气而鸿毛不动为候也。渐习转增其心数,久久可以至千。

至千则老者更少,日还一日矣。”呼吸时,以轻、缓、匀、长、深为要点。

修习务须循序渐进。其法源于先秦,魏晋时流行不变,但因掌握不当易生弊端,故晚唐以后罕见传行者。

行气的另一含意,是指以意识引导内气在体内运行。如《幻真先生服内元气诀》中有“行气”一诀,即是指此。

此法可用以运气攻病。《养性延命录·服气疗病篇》:“凡行气欲除百病,随所在作念之。

……和气往攻之,从时至时,便自消矣。”另一种是指治法。

即调理气机,行散气滞。又称利气,通气。

用于气滞所产生的胸腹胀闷疼痛等病症。常见行气药有木香、橘皮、香附、厚朴、枳实等。

疏郁理气、和胃理气等均属行气法。详各条。

亦称“服气”、“食气”、“炼气”。一种以呼吸吐纳为主,辅以导引、按摩的养生内修方法。

道教修炼,重视气对人体的作用,认为自天地至于万物,无不须气以生,《摄生纂录·调气》称“人在气中,气聚即生,气亡则死”。《太平经》称“人欲寿者,乃当爱气、尊神、重精”,“故上士修道,先当食气”。

葛洪也认为“服药虽为长生之本,若能兼行气者,其益甚速。若不能得药,但行气而尽其理者,亦得数百岁”。

世传行气方法甚多,仅《云笈七签》即载有诸家气法数十种。具体程式不一,原则大致相同。

要求行气时,凝神净虑,专气致柔,呼吸吐纳,做到轻、缓、匀、长、深。轻,呼吸轻细;缓,进出气舒缓;匀,呼吸节拍有致,不时粗时细;长,呼吸之间隔时间长,引气入鼻中而闭之,阴以心数数,30~50乃至120,方徐徐吐之;深,闭气时使气渗进腑肺百脉,渗透组织深部。

据称炼气既久,可达到鼻无出入之气的最佳境界,如婴儿之在母胎中,名曰“胎息”。行气又辅以导引与按摩。

导引,即以力引动肢体,作俯仰屈伸运动,“导气令和,引体令柔”。按摩,即以摩、捏、推、揉等手法作用于人体之经络穴位,以求筋肉舒展、血脉流通,使行气更见成效。

一定要选我。

5. 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各书的内容是什么

六艺”即指《易》、《书》、《诗》、《礼》、《乐》、《春秋》等六种儒家经典。

《史记·滑稽列传》云:“孔子曰:‘六艺于治一也,《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神化,《春秋》以道义。’”在《汉书·艺文志》的《六艺略》中除了六经之外,还有《论语》、《孝经》、小学三种书,这三种书在当时都是学校诵习的课本。

清人王鸣盛在《蛾术篇》卷一中曾经指出:“《论语》、《孝经》皆记夫子之言,宜附于经,而其文简易,可启童蒙,故虽别为两门,其实与文字同为小学。小学者,经之始基,故附经也。”

甲、易目前发现的与《易》有关的简帛书籍有九种:1.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周易》2.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楚简《周易》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周易》是目前发现最早、文字保存最多的一种文本。共存58枚简、1800多字,涉及34个卦的内容。

简本原无书题,“周易”二字是整理者根据竹书内容所定。值得注意的是,香港中文大学所藏一枚《周易》残简也可缀合进来,可以看出上博藏简和香港中文大学藏简有着密切的关系。

据整理者介绍,上博藏简的发现,对解决易学研究中所谓的“九六”之争等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上博藏楚竹书《周易》与马王堆帛书《周易》经传、阜阳汉简《周易》乃至王家台秦简《归藏》之间的比较研究,将使我们对卦、爻辞等问题有更准确、更深入的理解。

3.马王堆帛书《周易》马王堆帛书《周易》的卦序与传世本有很大的不同。传世本分上经和下经,上经三十卦,始于乾,终于离;下经三十四卦,始于咸,终于未济。

而帛书本则不分上下,始于乾,终于益,它的排列方法与汉石经、传世本完全不同。有人认为它比较原始,有人认为它或者是另一系统的传本。

李学勤先生认为:“由帛书的卦序至少可以看到这样几点:第一,帛书《周易》的经传是互相结合、密不可分的;第二,帛书卦序已经包含了八卦取象的观念;第三,帛书的卦序充分贯穿了阴阳对立交错的观念。”他还指出:帛书本卦序蕴含着阴阳学的哲理,在体现阴阳规律这一点上,帛书本显然胜于传世本。

但“帛书经文要晚于今传本经文的出现,它是根据阴阳学说重排卦序的一种别本。《系辞》是成篇很早的古籍,其年代不会晚到战国中叶,至于帛书《周易》其整体的形成是很迟的,有可能晚至秦亡以后,它应该是楚地易学一派整理的结果。

24.马王堆帛书《二三子问》上下篇帛书《二三子问》原无书题,“二三子问”是张政 先生根据该书首句文字拟定的。其内容是以问答的形式,分别对乾、坤、鼎、晋等卦的部分卦辞、爻辞进行了颇具儒家哲学色彩的解说,很明显它是儒家“易传”的一种佚书。

5.马王堆帛书《系辞》帛书《系辞》、《易之义》、《要》、《缪和》、《昭力》五篇抄在同一幅帛上。《系辞》始于今本上篇的首章,终于今本下篇的末章,但帛书《系辞》没有今本《系辞上》的第八章和《系辞下》的第五、六、八章及七章的一部分。

李学勤先生认为:“《系辞》是成篇很早的古籍,其年代不会晚到战国中叶。36.马王堆帛书《易之义》7.马王堆帛书《要》8.马王堆帛书《缪和》9.马王堆帛书《昭力》《易之义》是以夫子自述的形式通论《易》之大义,在今传本《系辞》中也可以找到它的一些踪迹。

而《要》、《缪和》、《昭力》则是三种佚书。《要》也是以夫子自述的形式写成的。

《缪和》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缪和、吕昌等与孔子讨论《周易》的问对;第二部分是孔子自述,直接以“子曰”的方式来解释《周易》;第三部分是以历史传说和历史故事印证《周易》。《昭力》是昭力和孔子讨论《周易》的问对。

李学勤先生认为:缪和、昭力的姓氏都是典型的楚国姓氏,疑二人皆为楚地易学的经师,他们的书很可能是属于楚国传易的系统。4乙、书据文献记载,历史上曾发现过几次不同的《尚书》写本,如《汉书·艺文志》中记载的孔壁《尚书》,《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中记载的刘德征集到的《尚书》,《汉书·杜林传》中记载的漆书《尚书》和《论衡·正说篇》中记载的河内女子老屋发现的二篇《尚书》等。

在出土简帛文献中,目前还尚未发现《尚书》文本,但在有些出土简帛书籍中却发现了有引用《尚书》的情况。如在郭店楚简和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缁衣》篇中,就有引用《尹诰》一条、《君牙》一条、《吕刑》三条、《君陈》二条、《祭公之顾命》一条、《康诰》一条、《君奭 》一条,共十条。

其中《尹诰》即《书序》的《咸有一德》,属于所谓的《古文尚书》,而《祭公之顾命》则相当于《逸周书·祭公》。此外,在郭店楚简的《成之闻之》中也有引用《尚书》的情况,其中有《大禹》一条、《君奭》三条、《□命》一条、《康诰》一条,共六条。

其中《诰命》一条为逸书。从这些引用《尚书》文本的情况来看,它对研究《尚书》的成书与流传很有帮助。

5丙、诗目前发现的与《诗》有关的竹简书籍有两种:1.阜阳双古堆汉简《诗经》阜阳汉简《诗经》是目前所见最早的《诗经》抄本,出土时竹简严重残损,经过清理,仅存长短不一的简片170余枚。无书题。

与今本《毛诗》对勘。

温馨提示:
本文【阜阳汉简诗经研究】由作者教培参考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培训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或作者进行删除。
薛道衡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内容侵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 @ 2024 培训啦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115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