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编写教案有利于教师弄通教材内容,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北师版五年级语文《劳动的开端》课文及教案,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劳动的开端》课文
记得我12岁那年,家里穷得揭不开锅。看着一家人挨饿,我心里像油煎一样。我要用劳动来解除饥饿的威胁。
萍乡煤矿四面是高山,在东北方的深山里,煤藏离地面很近。土煤窑星星点点,到处都是。土煤窑完全靠人工开采。窑主随便挑个地方,挖一个斜洞,就算是煤窑。工人进出连腰也伸不直,像狗一样爬进去挖煤,又像狗一样把煤从窑里拖出来。
把煤从山里运到外地去,也靠人工。挑脚的一担一担地把煤挑到车站。
我看见比我大点儿的穷孩子都去挑煤,也打算靠自己的力气去挣几个小钱。
我找从小在一起玩的小赵商量,想叫他带我去。
小赵歪着脑袋,把我左看右看,笑着说:“得了吧!你也挑得动煤?像个瘦猴子,不要让扁担把你压扁了!”
“我的力气大得很。不信,咱们俩摔跤试试!”
“我不跟你摔跤,你要去就去吧,明天早点儿起来!”
要去挑煤半夜就得动身。我家没有灯笼,也没有火把。我跑到矿上电机房去找了些用过的油棉纱,在机器上擦点机器油,绑在木头棍子上,准备半夜点着照路。
母亲知道我要去挑煤,心里当然舍不得,可是她也不愿意眼看着孩子们挨饿。她半夜起来不声不响地送我到门口。我约上小赵,匆匆忙忙走了。
我们爬过几座山,穿过几片树林,赶到挑煤的地方。哪知来得太早,还没有一个人影,小煤窑办事的地方门关得紧紧的,里面没有灯光,人都在睡觉。
屋檐底下有两张方桌,是窑上开票记帐用的。我看天还没亮,爬上桌去躺着,一合眼就瞅着了。睡得正熟,我匆忙摔了下来,好像落在万丈深渊时辰,浑身疼痛。原来桌子被人抽掉,矿上的办事人来开磅称煤了。
我爬起来揉揉胳膊,心想,出门做工真不容易,穷人到哪里都要受欺侮。
我很想多挑一些,试了试,挑不动,又去掉一点。
矿上办事人不耐烦地说:“你要不挑就算了,别打麻烦!”
我一睹气挑上就走。
我挑着煤赶路,一开头还跟得上人家,可走了不到一公里就渐渐落在后头了。扁担把肩膀压得生疼,担子从左肩换到右肩,从右肩移到右肩,换来移去,两个肩膀都吃不住劲了,只好停下来歇一歇。
哪知挑东西走路,越歇越想歇,越歇越觉得担子重。不一会儿又要爬山。这山原来没有路,那些人踩出来的小路滑极了,一步三滑,肩上的煤筐来回晃荡,像是打秋千。
爬上山头,已经是中午了。我解开衫子一看,肩也肿了,皮也破了。
我鼓足勇气,仍旧挑起煤筐往前走,一不留神,脚底下被石头一绊,一个跟头栽倒在半山腰。我的胳膊和脚擦破好几道口子,煤撒了一地。
太阳落山了,别的挑煤的人大概都早已到车站了,只剩下我一个留在荒山上,离车站还有二三公里路。就是我挑到车站,收煤站也收秤关门了。我怎么办呢?
红肿的肩头跟滚水烫过一样疼,腿上的伤口不住流血,我只好挑着两只空筐回到家里。
一进门,我一头倒在床上,一动也不想动,饥饿和疲劳把我压倒了。
母亲走过来轻轻地问道:“孩子,你怎么啦?”
我说煤没挑到站,都扔在半山腰了。母亲含着眼泪,给我打来洗脚水。
我怕母亲见了我的伤口又要难过,不肯下地洗脚。
我对母亲说:“妈妈,不要紧,我明天还去挑。”
母亲问我:“你吃过饭了吗?”
我回答:“我不饿。”
第二天一早,我喝了野菜粥,又翻过高山去挑煤。扁担一压上红肿的肩头,头上就直冒冷汗。我想应该趁力气还没使尽的时候,先多赶几步路,免得磨到天黑又误事,就咬紧牙,两脚不停,一直把这担煤挑到车站。
从此我走上艰难的生活道路。
《劳动的开端》教案
教学目标:
1 、重点理解“我”第一次挑煤的经过,体会作者的“劳动的开端”是怎样开始的,并从中得到了怎样的感受。
2、体会课文中比喻句在文中的用法。
3、阅读课文,理解内容,了解旧社会劳动人民生活的艰难。
一、导入。
同学们,大家坐在教室里安心地读书、学习,衣食无忧,是多么幸福啊!可是在旧社会,那些和大家同龄的孩子却要过早地用自己柔弱的肩膀背负起生活的重担,开始了艰难的求生生涯。这节课我们就来继续学习《劳动的开端》,让我们一起走近旧社会一个12岁的孩子,看看他是怎样开始艰辛的劳动。
板题,齐读课题。
二、汇报任务一。
通过昨天的预习,相信大家一定会有所收获。
出示汇报任务一:自读课文第1—9自然段,思考: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
学生汇报交流。
(1)“我”很懂事。
出示:看着一家人挨饿,我心里像油煎一样,我要用劳动来解除饥饿的威胁。
“心里像油煎一样”描述的是一种怎样的情景?
从这样的比喻里你感受到了什么?(“我”心里很难过)
你能读出“我”难过的心情吗?
指名读。
(2)“我”很要强,不服输。
出示:小赵歪着脑袋,把我左看又看,笑着说:“得了吧!你也挑得动煤,像个瘦猴子,不要让扁担把你压扁了!”
“我的力气大得很。不信,咱们俩摔跤试试!”
你从“像个瘦猴子”、“扁担”体会到什么?(体会到“我”身体很单薄、瘦弱,力气小,根本挑不动煤)
师:从两人的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我“我”身体很单薄、瘦弱,力气小,小赵根本不想跟“我“比,而“我”为了能让小赵带“我”去挑煤,“我”都不惜与以干挑煤苦活的小赵摔跤,足见“我”的好强。
你能读出“我”的好强吗?生练读,男女生分角色读。
(3)“我”很聪明。
出示:我家没有灯笼,也没有火把,我跑到矿上电机房去找了些用过的油棉纱,在机器上擦点机器油,绑在木头棍子上,准备半夜点着照路。
师小结:从刚才同学们的汇报来看,问中的“我”是一个多么懂事、要强、聪明的孩子啊!
三、汇报任务二。
过渡:在黑暗的旧社会里,那些本该像我们一样的孩子在学校里上学读书的孩子,那些本该像我们拥有幸福、快乐和理想的孩子们,却要过早地担起养家糊口的重任,走上艰难的生活道路。12岁的吴运铎,因家境所迫,只好去挑煤,这其中的艰难时可想而知的。
学生汇报交流。
1、 路远难走。
(1)我们爬过几座山,穿过几片树林,赶到挑煤的地方。
(2)太阳落山了,别的挑煤的人大概都早已到了车站,只剩下我一个留在荒山,离车站还有五六里路。
(3)这山原来没有路,那些人踩出来的小路滑极了,我一步三滑,肩上的煤筐来回晃荡,像是打秋千。
读着这一段文字,你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带着我们的想象和感受读一读。
2、人小担子重。
(1)扁担把肩膀压得生疼,担子从左肩换到右肩,从右肩移到左肩,换来移去,两个肩膀都吃不住劲了,只好停下来歇一歇。
师:同学们,当我读着这句话,我仿佛觉得自己肩头的担子越来越沉,仿佛自己的肩膀越来越疼痛。请大家用心读一读这句话吧!
学生练习读、指名读、齐读。
师:这是一份艰难的劳动啊!这担子对一个大人来说也许不算重,但对12岁的吴运铎来说那真不堪重负啊!对小小的吴运铎来说这是多么艰难的劳动啊!
(2)我解开衫子一看,肩也肿了,皮也破了。
(3)红肿的肩头跟水烫过一样疼,腿上的伤口不住流血,我只好挑着两只空筐回到家里。
(4)扁担一压上红肿的肩头,头上就直冒冷汗。
课文中四次写到了“我”的肩膀,通过这四句话,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的肩膀越来越难受你,越来越疼痛。
谁能将“我”肩膀的这种疼痛个变化读出来?
指名读,齐读。
3、受侮辱。
出示:睡得正熟,我忽然摔了下来,好像落在万丈深渊里,浑身疼痛。原来桌子被人抽调,矿上的办事人开磅称煤了。
这里用“好像落在万丈深渊里”来比喻什么?(比喻“我”突然重重地摔在地上的感觉,说明“我”摔得很重、很痛)
这里的“抽调”使你感受到了什么?
(“抽调”表明矿上的办事人态度冷漠、动作粗暴,根本不管桌子上躺的人的死活,从中可以看出在黑暗的旧社会里,穷人是没有地位的,到哪里都受到欺侮。)
4、受伤。
出示:我鼓足勇气,仍旧挑起煤筐往前走,一不留神,脚底下酒被石头一绊,一个跟头栽倒在半山腰,我的胳膊和腿擦破了好几道口子,煤撒了一地。
哪些词说明“我“的伤势较重?
师:历尽艰难,好不容易将煤挑上山,却摔了一跤,伤痕累累,此时的“我”是多么痛心哪!谁能“我”此时的感受读出来?
指名读。
师:作者劳动的开端就是从12岁第一次挑煤开始的。为了谋生,半夜动身,直到太阳落了才带着满身的伤痕,挑着空筐回家。第一次挑煤使他饱受劳动的艰难与辛酸。其实,在那样的时代,又何止是吴运铎一个孩子如此呢?从文中我们可以看到旧中国的黑暗与罪恶。
文中还有一处地方生动地描写出了在黑暗的旧社会劳动人民劳动的艰难?
学生汇报。
出示:工人进出连腰也身不直,像狗一样爬进去挖煤,又像狗一样把煤从窑里拖出来。
谈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你从两个“像狗一样”体会到了什么?
(体会到在旧社会,煤矿工人工作条件极端恶劣艰苦,劳动繁重、累,生命没有保障,资本家简直不把工人当人看待,更让我们看到了旧社会穷苦的煤矿工人连狗也不如的艰难生活。)
读了这句话,我们仿佛看到了就中国千千万万挣扎在生死线上的劳动人民。
请把这两个词送入文中,读出旧社会劳动人民劳动的艰辛。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四、汇报任务三。
过渡:作者劳累了一整天,最终换来的是遍体的伤痕却一无所获,这是多么辛酸、多么痛心、多么艰难、多么感人至深的劳动啊!
出示:汇报任务三:默读课文第22—28自然段,你从中读懂了什么?
学生汇报交流。
1、 母亲是含着眼泪的,同学们,这是一种怎样的泪水?
(辛酸、无奈、心疼、痛心的泪水)
2、我对母亲说:“妈妈,不要紧,我明天还去挑。”
此时此刻,站在你们面前的是一个怎样的小运铎?
(自强自立、懂事、坚强、体贴母亲、有顽强毅力……)
五、引导想象,填补文本。
出示:填空
小运铎半夜起来挑煤的时候,我们正在( ),当他挑着煤在山路上、一步一滑踉踉跄跄往前走的时候,我们正在(),当他被饥饿和疲劳压倒、倒在床上的时候,我们正在( )。相比之下我们的生活是那么的( ),他的生活却是如此地()。但他并没有屈服,第二天,他终于用稚嫩的肩膀把煤挑到了车站。
师小结:这就是面对揭不开锅而用劳动解除饥饿威胁的吴运铎,这就是打算用自己力气去挣几个小钱的吴运铎,这就是肩肿皮破仍然咬紧牙往前走的吴运铎。他凭着自己坚强的毅力,自强不息的精神,从此他走上了艰难的生活道路。
六、小练笔。
瞧,小运铎正挑着煤向我们走来,此时此刻,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学生自由练习写,班内交流。
《劳动的开端》教学反思
教学中,首先用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引入课文,了解吴运铎少年时为了解除“饥饿的威胁”,过早地走上艰难的生活道路的事实,让学生初步感知这是一次艰难的劳动经历,引出“艰难”这个关键词。
接着,通过复习检测使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明确目标后,结合自学指导由课件带入情景,通过第一次挑煤的经历,理解“艰难”包含着担子重、道路长、受人欺侮及受伤等,为了表现生活道路的艰难,运用了比喻句,使表达更形象、更生动、更具体。这样加深了学生对文章中心的理解,给学生创设了一个与文本对话的机会,正视学生学习中的差异性,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不同水平学生都得到发展。
最后,让学生观察图片,说说从图片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学生通过观察,体会到作者挑煤的艰难,然后再读课文,把学生带入作者描写的情境中去,这样让学生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受到教育,经历一次由感知文字到感受情感的心理变化过程,促使学生自己品出文章的.“味”、悟出文章的“情”来。
这节课我应该备课很充分,但是在授课的过程中还是存在不少问题,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导过于被动,多种形式的朗读展现不够,要引导学生有主动说的欲望,有敢于说的能力。旧社会的苦难生活,虽然通过图片资料渗入,但孩子们融入较慢,现在的孩子们经历的苦难太少,只能在以后的教学中再慢慢渗透。
总之,这节课对我的启发很大,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一定要扬长避短,细化课堂内容、优化教学方法、量化教学效果,使自己的经验更成熟,方法更灵活,效果更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