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啦 文化学习

欧洲什么时候用纸币

张张知识

关注我,跟我一起涨涨知识呗!

发布时间: 2024年11月26日 11:40

首次在欧洲使用的纸币,是1661年由瑞典银行发行的。不过那时发行纸币仅仅因为金属货币数量不够而作的补充,并不是作为真正的货币。1694年,英格兰银行创立,开始发行信用型票据银单,这算是欧洲纸币的雏形。银单最初是手写的,后来改为印刷品,逐渐在大英帝国的信用影响下被公众所接受,纸币才算是真正的流行起来。而如今的“世界货币”美元,其前身“殖民券”的出现,则要追溯的1794年了。应该说,宋朝的纸币发行,又领先了世界六百多年。

时间已经过了将近千年。如今,纸币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已经广泛得到了广泛使用。各国纸币都有着共同的特点,就是依靠着国家的信用来发行。而发行权力归国家所有,并且设置有专门的机构和配备人员进行纸币的发行和管理,在这些特点当中,都能够看到宋朝纸币的影子。应该说,宋朝的纸币发行,是后世货币改革的标杆。

“长期票据革命”促进欧洲纸币的诞生:

伊斯兰世界的票据经由地中海的国际贸易区流转到意大利各个城市、荷兰以及英国,并且在英国进一步发展为国债和纸币。从10世纪至17世纪,票据的一系列发展被称为“长期票据革命”。

阿拔斯王朝先进的票据技术到17世纪末期发展成为国债和纸币的过程,堪称世界史上货币体制的巨大变革,其意义与古代的“硬币革命”不相上下。这次货币革命的大致流程如下:

10世纪,巴格达周边地区因为逊尼派与什叶派的冲突变得动荡不安,经济中心由巴格达向地中海地区转移。地中海地区在伊斯兰商人、犹太商人以及意大利商人的经营下成为国际化大贸易区,“票据”技术传到意大利各大城市中,13世纪,金融从业者通过票据进行贸易结算。

“大航海时代”之后的“商业革命”使全球经济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北海周边的荷兰、英国。当时被西班牙和葡萄牙驱逐的犹太商人在荷兰和英国使票据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17世纪末,与法国长期进行战争而陷入财政困难的英国政府通过发行国债来筹集军费,国债成为政府筹集资金的重要手段。当时以极低的利息向政府提供贷款的商人联合起来成立了英格兰银行,获得了发行“不记名票据”的权限,纸币由此出现。

纸币取代银币可以说是“货币世界史”的关键转折。

“长期票据革命”时期欧洲动荡不断,宗教改革以及之后一系列的宗教战争、西班牙与葡萄牙驱逐犹太人、西班牙与荷兰和英国的战争、英荷战争、英法第二次百年战争,令筹集军费成为当时各国政府的重大政治问题。

甚至说近代的货币体制就是从军费筹集的体制发展而来的也不为过。

不过,要想保证和维持纸币的信用,只有对金钱操作十分熟悉的商人才能做到。因此,货币的管理权随着“票据革命”的进行又从国王和领主那里回到商人手中。

纸币的起源:

纸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各个国家的纸币皆有其特色。尽管在线支付的普及让我们越来越少地使用纸币,但是在移动支付技术出现之前,大多数的小额支付都是以纸币为媒介完成的。

早在公元前1000年的时候,也就是我国的商周时期,人类就开始使用某些东西充当一般等价物进行商品交易了。贝壳、金属、玉璧等都是当时使用过的“硬币”。随着交易的流程越来越复杂,商品交易也越来越多,都在鼓励着新货币的诞生。

欧元是什么时候开始使用的?

欧元是1999年1月1日开始使用的。

1991年12月10日,欧共体首脑会议通过了《欧洲联盟条约》(通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决定将欧共体改称为欧洲联盟。《马约》规定,最迟在1999年1月1日,经欧洲理事会确认,如达到“趋同标准”的成员国超过7个,即可开始实施单一货币。

1993年11月《欧洲联盟条约》生效。

1995年12月15日,马德里首脑会议决定将欧洲单一货币定名为欧元,取代埃居。

1998年欧洲中央银行(European Central Bank)成立。同年5月,布鲁塞尔首脑会议正式排定欧元11个创始国名单。

1999年1月1日,欧元在欧盟各成员国范围内正式发行,它是一种具有独立性和法定货币地位的超国家性质的货币,欧盟根据《马斯特里赫条约》规定,欧元于2002年1月1日起正式流通。同年1月4日,欧元在国际金融市场正式登场。被11个欧洲国家承认为官方货币。

扩展资料

欧洲货币局发布的欧元草样有7张,面值分别为5欧元(灰色)、10欧元(红色)、20欧元(蓝色)、50欧元(桔黄色)、100欧元(绿色)、200欧元(黄色)和500欧元(紫红色)。票面由窗户、大门和桥梁三个基本建筑要素构成,分别代表欧盟之间的开放、合作与沟通精神。

新版欧元自欧元创建以来,其纸币共有七种面额,分别是€5,€10,€20,€50,€100,€200和€500。第一套欧元纸币于2002年1月1日至2013年5月1日期间发行,随后在2013年5月2日起被第二套纸币所取代。与硬币不同的是,纸币的设计在整个欧元区都是一样的。

为了使纸币更耐用,并使人们更容易得通过触摸来识别,印制纸币的纸张由纯棉纤维制造。欧元纸币的尺寸最小为120mm x 62 mm,最大为160mm x 82mm;不同的纸币使用不同的主题色调以便区分。

欧洲央行2014年1月13日发布了新版10欧元的纸币样本,新版10欧元于2014年9月23日上市流通。

新版10欧元上印有神话人物欧罗巴的肖像水印作为安全标记。这个肖像取自意大利南部一个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董花瓶上的画像。

除了欧罗巴肖像之外,新版纸币还有其他的防伪标识。印在纸币正面的面值数字从侧面观察颜色会从祖母绿变成深蓝色,纸币边缘设置了凸起的波纹,用特殊材料印制,比其他部分略厚。

事实上,欧洲央行继2013年发行了新版5欧元纸币之后又推出新版10欧元目的之一是为了提高纸币的使用寿命,方便人们在自动提款机、自动售货机上取款或付款,避免出现因钞票用旧机器无法识别的情况。

所有的欧元纸币都印有欧洲央行行长的签名。因此,当新的一位欧洲央行行长上任后,欧元纸币上的签名也随之改变。到目前为止,欧元纸币上印有三任不同行长的签名。

为预防假币,欧盟计划每隔七八年就推出新一套的纸币。第二套纸币原计划2010年推出,后被推迟至2013年5月2日。预计新一套纸币将来未来的几年里逐步取代旧版纸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欧元

纸币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纸币最早什么时候出现

1、产生于北宋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南宋钱币博物馆馆长屠燕治解释,四川的地理闭塞,促使北宋时期出现“交子”,但“交子”不直接参与流通,商人从四川携带“交子”外出,仍然需要将“交子”再兑换成金银铜钱等货币进行交易。

2、“交子”是有价证券,相当于现在的支票。到了南宋时期,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铜币的制造已经不能满足流通的需要,再加上南宋经济主要靠海外贸易,导致钱币大量流失海外,民间由此出现可以用于交易的“会子”,公元1160年临安府知府钱端礼率先统一由政府出面发行“会子”,随着他升任为户部官员,“会子”也在全国范围内发行。直到元朝,马可波罗才将纸币传播到伊朗,而后传到日本、高丽。直到500年后,即1690年,欧洲瑞典才出现纸币。

纸币是被谁在什么时候传入欧洲的?

纸币是近代以来银行制度的技术基础。人们常常忽略这一伟大发明的重要性,但马可•波罗(1254~1324)没有忽略它。他在元朝初期将纸币带回了欧洲。当时以聚金积银为富的封建主和旧式商人认为这不可思议,但当资本主义生产发展起来后人们都感到了纸币的方便。

纸币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纸币的使用源于中国。早在汉武帝在位时期就出现过钞票。当时,连年征战匈奴耗尽了国家财力,私人铸钱更是使钱币大幅度贬值,曾导致钱币面值持续出现剧烈浮动。在这种情况下,武帝便下令发行每张价值为40万铜钱的钞票,收回大部分硬币。这种钞票用白鹿皮制作而成,上面印有特殊图案。

北宋时期的交子,用纸币的印版印出,印版作于公元11世纪。公元800年左右,中国重新发行纸币,被称为飞钱,因为它很容易被风吹跑。这种纸币不能充分交换,只是私人银行交给商人用以兑换现金的凭证。它在京城发放,商人在返回各省后可用之兑换现金。这些都不能算作真正意义上的纸币,直到北宋年间出现了交子。

北宋时期,重商思想抬头,商品经济进一步繁荣。随着各地区贸易联系的加强,交易额越来越大,需要大量轻便的货币作为支付和流通手段。北宋前期,宋王朝为了掠夺川蜀地区的财富,在此地区禁使铜钱,而使用铁钱。由于铁钱不便携带,于是有商人收取铁钱而出现一种类似存款收据的证券,正背面都有出票人的印记,有密码花押,票面金额在使用时填写,这就是交子,可以兑换,也可以流通。交子的出现正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所以很快流行起来,被商人们广泛使用,中国因此成为最早流通纸币的国家。

交子原由商人分散发行,太宗初年,成都16家富商联合建立交子铺发行交子。后来由于富商经营不善而使交子不能兑现,失信于民,引起政府干涉并收归官办。1023年,北宋政府在益州设立交子务,在次年2月开始发行官交子,规定市面上只许流通政府印发的交子,将商人个别发行的交子全部收回。官印交子有一定的发行限额和流通期限,每三年持旧交子换新交子。交子按规定可以随时兑现,属于信用货币性质。交子的票面金额开始时临时填写,后改为印固定金额。1105年,交子改称钱引,除闽、浙、湘、粤外,在国内其他各地发行。

印制纸币的思想向西缓慢传播。1292年,蒙古人在伊朗印发了中国式钞票。1661年,印制纸币传到了欧洲。当时,由于缺少银子,瑞典银行家便着手生产票据。在18世纪,许多小的私人银行家开始发行纸币,只要银行有偿付能力,这些纸币就能通用。直到1883年,英国银行才发行了合法的纸币。8年后,一项法令给了这个银行以发行纸币的垄断权,并禁止发行没有百分之百的黄金作后盾的纸币。美国在1776年脱离英国而独立之前,就制造出第一批纸币美元,并成为美国独立的一个强有力的象征。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已拥有自己的纸币,并习惯了把纸币作为商品流通的媒介。

欧元最早何时使用?

欧元是欧洲联盟国家间所使用的基本货币单位,创始于1999年而当时做为非现金交易的替代性货币并于公元2002年之前取代欧洲联盟国家现有的货币单位。

作为欧洲联盟12国的单一货币,包括德国马克、法国法郎和意大利里拉,从1999年1月1日开始统一采用欧元,以强化欧洲的经济力量,扩展国际贸易、简化货币交换和全欧洲的价格平等。欧元纸币和硬币在2002年1月1日发行。到目前为止,刚好是10周年。

纸币首次出现在我国的什么时期?它主要经历了什么样的发展历史呢?

纸币首次出现在我国的北宋时期当时的纸币其实是一种代替金子和银子去在市场上进行流通的物品,最初人们认为只有金属货币才能够在市场上进行交易,但是等到纸币出现之后,人们才意识到纸币的重要性,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纸币的发展过程是什么样的。

纸币字面意思其实也就是用纸所做成的货币,这类货币可以正常的在市场上进行流通,并不会担心有任何的风险存在,但是因为纸币是由纸所做成的,所以它在长时间的流通之后可能会有一些损坏或者是磨损的情况出身,纸币的制作成本非常的低,而且能够让人们便于携带在身上,所以纸币是现在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在使用的一种货币,其实我国是最早开始使用纸币作为流通货币的国家,我国在北宋时期就已经出现了纸币,这个纸币主要流通的区域在四川的成都,当时这个纸币的名字名叫交子。随着当时物品交换越来越多,货币变得越来越重要。

刚开始人们使用的都是贝壳和金属,但是金属货币本身重量比较重,装在身上不易携带,后来人们就意识到用其他东西去替代金属或者是贝壳在市场上进行交易。于是交子这类纸币就出现了,它是历史记录中世界上最早开始使用的纸币。到现在世界上一共有两百多种纸币在使用,但不得不肯定的是我国使用纸币时间是特别早的,欧洲直到17世纪才开始正式使用纸币,而且他们当时认为使用纸币是不安全的,纸币并不能够作为真正的货币在市场上流通。到目前为止,市场上比较重要的纸币有美元,人民币,英镑。纸币上的图案能反映是哪个国家所生产出来的,它的内容也向人们传递了这个国家主要的一些规则。

以上这个故事仅代表我个人的观点,如果有任何错误,敬请谅解。

欧元什么时候诞生的

1999年欧元诞生。

欧元是欧洲联盟国家间所使用的基本货币单位,创始于公元1999年而当时做为非现金交易的替代性货币并于公元2002年之前取代欧洲联盟国家现有的货币单位。2001年欧盟成立,是为欧共体搞活局部经济而诞生的,发行欧元为推动欧洲经济作出了突出贡献。

欧元(Euro)是欧洲联盟中19个国家的货币。欧元的19会员国是德国、法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爱尔兰、西班牙、葡萄牙、奥地利、芬兰、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希腊、马耳他、塞浦路斯。1999年1月1日在实行欧元的欧洲联盟国家中实行统一货币政策(SingleMonetaryAct),2002年7月欧元成为欧元区的合法货币,欧元由欧洲中央银行(EuropeanCentralBank,ECB)和各欧元区国家的中央银行组成的欧洲中央银行系统(EuropeanSystemofCentralBanks,ESCB)负责管理,另外欧元也是非欧盟中6个国家(地区)的货币,他们分别是:摩纳哥、圣马力诺、梵蒂冈、安道尔、黑山和科索沃地区,其中,前4个袖珍国根据与欧盟的协议使用欧元,而后两个国家(地区)则是单方面使用欧元。欧元是自罗马帝国以来欧洲货币改革最为重大的结果。欧元不仅仅使欧洲单一市场得以完善,欧元区国家间自由贸易更加方便,而且更是欧盟一体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摩纳哥、圣马力诺、梵蒂冈、安道尔并不是欧盟国家,但是由于他们以前使用法国法郎、意大利里拉或者西班牙比塞塔作为货币,也使用欧元并授权铸造少量的他们自己的欧元硬币。一些非欧盟国家和地区,比如黑山和科索沃,也使用欧元作为支付工具。欧元由欧洲中央银行和各欧元区国家的中央银行组成的欧洲中央银行系统负责管理。总部坐落于德国法兰克福的欧洲中央银行有独立制定货币政策的权力,欧元区国家的中央银行参与欧元纸币和欧元硬币的印刷、铸造与发行,并负责欧元区支付系统的运作。

纸币起源于那个国家

纸币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使用的货币形式,而世界上最早出现的纸币,是中国北宋时期四川成都的“交子”。

中国是世界上使用货币较早的国家。根据文献记载和大量的出土文物考证,我国货币的起源至少已有4000年的历史,从原始贝币到布币、刀币、圜钱、蚁鼻钱以及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流行的方孔钱,中国货币文化的发展可谓源远而流长。到北宋时期,我国出现了纸币——“交子”。

纸币的出现是货币史上的一大进步。钱币界有人认为中国纸币的起源要追溯到汉武帝时的“白鹿皮币”和唐代宪宗时的“飞钱”。汉武帝时期因长年与匈奴作战,国库空虚,为解决财政困难,在铸行“三铢钱”和“白金币”(用银和锡铸成的合金币)的同时,又发行了“白鹿皮币”。所谓“白鹿皮币”,是用宫苑的白鹿皮作为币材,每张一方尺,周边彩绘,每张皮币定值40万钱。由于其价值远远脱离皮币的自身价值,因此“白鹿皮币”只是作为王侯之间贡赠之用,并没有用于流通领域,因此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纸币,只能说是纸币的先驱。“飞钱”出现于唐代中期,当时商人外出经商带上大量铜钱有诸多不便,便先到官方开具一张凭证,上面记载着地方和钱币的数目,之后持凭证去异地提款购货。此凭证即“飞钱”。“飞钱”实质上只是一种汇兑业务,它本身不介入流通,不行使货币的职能,因此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纸币。北宋时期四川成都的“交子”则是真正纸币的开始。

纸币出现在北宋并不是偶然的,它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宋代商品经济发展较快,商品流通中需要更多的货币,而当时铜钱短缺,满足不了流通中的需要量。当时的四川地区通行铁钱,铁钱值低量重,使用极为不便。当时一铜钱抵铁钱十,每千铁钱的重量,大钱25斤,中钱13斤。买一匹布需铁钱两万,重约500斤,要用车载。因此客观上需要轻便的货币,这也是纸币最早出现于四川的主要原因。再者,北宋虽然是一个高度集权的封建专制国家,但全国货币并不统一,存在着几个货币区,各自为政,互不通用。当时有13路(宋代的行政单位)专用铜钱,4路专用铁钱,陕西、河东则铜铁钱兼用。各个货币区又严禁货币外流,使用纸币正可防止铜铁钱外流。此外,宋朝政府经常受辽、夏、金的攻打,军费和赔款开支很大,也需要发行纸币来弥补财政赤字。种种原因促成了纸币——“交子”的产生。

最初的交子由商人自由发行。北宋初年,四川成都出现了专为携带巨款的商人经营现钱保管业务的“交子铺户”。存款人把现金交付给铺户,铺户把存款人存放现金的数额临时填写在用楮纸制作的卷面上,再交还存款人,当存款人提取现金时,每贯付给铺户30文钱的利息,即付3%的保管费。这种临时填写存款金额的楮纸券便谓之“交子”。这时的“交子”,只是一种存款和取款凭据,而非货币。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交子”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许多商人联合成立专营发行和兑换“交子”的交子铺,并在各地设交子分铺。由于交子铺户恪受信用,随到随取,所印“交子”图案讲究,隐作记号,黑红间错,亲笔押字,他人难以伪造,所以“交子”赢得了很高的信誉。商人之间的大额交易,为了避免铸币搬运的麻烦,直接用随时可变成现钱的“交子”来支付货款的事例也日渐增多。正是在反复进行的流通过程中,“交子”逐渐具备了信用货币的品格。后来交子铺户在经营中发现,只动用部分存款,并不会危及“交子”信誉。于是他们便开始印刷有统一面额和格式的“交子”,作为一种新的流通手段向市场发行。这种“交子”已经是铸币的符号,真正成了纸币。但此时的“交子”尚未取得政府认可,还是民间发行的“私交”。

但并非所有的交子铺户都是守法经营,恪守信用的。有一些惟利是图、贪得无厌的铺户,恶意欺诈,在滥发交子之后闭门不出,停止营业;或者挪用存款,经营他项买卖失败而破产,使所发“交子”无法兑现。这样,当存款者取钱而不能时,便往往激起事端,引发诉讼。于是,景德年间(1004-1007年),益州知州张泳对交子铺户进行整顿,剔除不法之徒,专由十六户富商经营。至此“交子”的发行始取得政府认可。

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政府设益州交子务,由京朝官一二人担任监官主持交子发行,并“置抄纸院,以革伪造之弊”,严格其印制过程。这便是我国最早由政府正式发行的纸币——“官交子”。它比美国(1692年)、法国(1716年)等西方国家发行纸币要早六七百年,因此也是世界上发行最早的纸币。

“官交子”发行初期,其形制是仿照民间“私交”,加盖本州州印,只是临时填写的金额文字不同,一般是一贯至十贯,并规定了流通的范围。宋仁宗时,一律改为五贯和十贯两种。到宋神宗时,又改为一贯和五百文两种。发行额也有限制,规定分界发行,每界三年(实足二年),以新换旧。首届交子发行1 256 340贯,备本钱360 000贯(以四川的铁钱为钞本),准备金相当于发行量的28%。“交子”的流通范围也基本上限于在四川境内,后来虽在陕西、河东有所流行,但不久就废止了。

宋徽宗大观元年(1107年),宋朝政府改“交子”为“钱引”,改“交子务”为“钱引务”。除四川、福建、浙江、湖广等地仍沿用“交子”外,其它诸路均改用“钱引”。后四川也于大观三年(1109年)改交子为钱引。“钱引”与“交子”的最大区别,是它以“缗”为单位。“钱引”的纸张、印刷、图画和印鉴都很精良。但“钱引”不置钞本,不许兑换,随意增发,因此纸券价值大跌,到南宋嘉定时期,每缗只值现钱一百文。

“交子”的出现,便利了商业往来,弥补了现钱的不足,是我国货币史上的一大业绩。此外,“交子”作为我国乃至世界上发行最早的纸币,在印刷史、版画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对研究我国古代纸币印刷技术有着重要意义。

西方最早的纸币是什么?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纸币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使用的货币形式,而世界上最早出现的纸币,是中国北宋时期四川成都的“交子”。

中国是世界上使用货币较早的国家。根据文献记载和大量的出土文物考证,我国货币的起源至少已有4000年的历史,从原始贝币到布币、刀币、圜钱、蚁鼻钱以及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流行的方孔钱,中国货币文化的发展可谓源远而流长。到北宋时期,我国出现了纸币——“交子”。答案补充 纸币的出现是货币史上的一大进步。钱币界有人认为中国纸币的起源要追溯到汉武帝时的“白鹿皮币”和唐代宪宗时的“飞钱”。汉武帝时期因长年与匈奴作战,国库空虚,为解决财政困难,在铸行“三铢钱”和“白金币”(用银和锡铸成的合金币)的同时,又发行了“白鹿皮币”。所谓“白鹿皮币”,是用宫苑的白鹿皮作为币材,每张一方尺,周边彩绘,每张皮币定值40万钱。由于其价值远远脱离皮币的自身价值,因此“白鹿皮币”只是作为王侯之间贡赠之用,并没有用于流通领域,因此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纸币,只能说是纸币的先驱。“飞钱”出现于唐代中期,当时商人外出经商带上大量铜钱有诸多不便,便先到官方开具一张凭证,上面记载着地方和钱币的数目,之后持凭证去异地提款购货。此凭证即“飞钱”。“飞钱”实质上只是一种汇兑业务,它本身不介入流通,不行使货币的职能,因此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纸币。北宋时期四川成都的“交子”则是真正纸币的开始。

答案补充 纸币出现在北宋并不是偶然的,它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宋代商品经济发展较快,商品流通中需要更多的货币,而当时铜钱短缺,满足不了流通中的需要量。当时的四川地区通行铁钱,铁钱值低量重,使用极为不便。当时一铜钱抵铁钱十,每千铁钱的重量,大钱25斤,中钱13斤。买一匹布需铁钱两万,重约500斤,要用车载。因此客观上需要轻便的货币,这也是纸币最早出现于四川的主要原因。再者,北宋虽然是一个高度集权的封建专制国家,但全国货币并不统一,存在着几个货币区,各自为政,互不通用。当时有13路(宋代的行政单位)专用铜钱,4路专用铁钱,陕西、河东则铜铁钱兼用。各个货币区又严禁货币外流,使用纸币正可防止铜铁钱外流。此外,宋朝政府经常受辽、夏、金的攻打,军费和赔款开支很大,也需要发行纸币来弥补财政赤字。种种原因促成了纸币——“交子”的产生.

答案补充 最初的交子由商人自由发行。北宋初年,四川成都出现了专为携带巨款的商人经营现钱保管业务的“交子铺户”。存款人把现金交付给铺户,铺户把存款人存放现金的数额临时填写在用楮纸制作的卷面上,再交还存款人,当存款人提取现金时,每贯付给铺户30文钱的利息,即付3%的保管费。这种临时填写存款金额的楮纸券便谓之“交子”。这时的“交子”,只是一种存款和取款凭据,而非货币。答案补充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交子”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许多商人联合成立专营发行和兑换“交子”的交子铺,并在各地设交子分铺。由于交子铺户恪受信用,随到随取,所印“交子”图案讲究,隐作记号,黑红间错,亲笔押字,他人难以伪造,所以“交子”赢得了很高的信誉。商人之间的大额交易,为了避免铸币搬运的麻烦,直接用随时可变成现钱的“交子”来支付货款的事例也日渐增多。正是在反复进行的流通过程中,“交子”逐渐具备了信用货币的品格。后来交子铺户在经营中发现,只动用部分存款,并不会危及“交子”信誉。于是他们便开始印刷有统一面额和格式的“交子”,作为一种新的流通手段向市场发行。这种“交子”已经是铸币的符号,真正成了纸币。但此时的“交子”尚未取得政府认可,还是民间发行的“私交”。

但并非所有的交子铺户都是守法经营,恪守信用的。有一些惟利是图、贪得无厌的铺户,恶意欺诈,在滥发交子之后闭门不出,停止营业;或者挪用存款,经营他项买卖失败而破产,使所发“交子”无法兑现。答案补充 这样,当存款者取钱而不能时,便往往激起事端,引发诉讼。于是,景德年间(1004-1007年),益州知州张泳对交子铺户进行整顿,剔除不法之徒,专由十六户富商经营。至此“交子”的发行始取得政府认可。

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政府设益州交子务,由京朝官一二人担任监官主持交子发行,并“置抄纸院,以革伪造之弊”,严格其印制过程。这便是我国最早由政府正式发行的纸币——“官交子”。它比美国(1692年)、法国(1716年)等西方国家发行纸币要早六七百年,因此也是世界上发行最早的纸币。

“官交子”发行初期,其形制是仿照民间“私交”,加盖本州州印,只是临时填写的金额文字不同,一般是一贯至十贯,并规定了流通的范围。宋仁宗时,一律改为五贯和十贯两种。到宋神宗时,又改为一贯和五百文两种。发行额也有限制,规定分界发行,每界三年(实足二年),以新换旧。首届交子发行1 256 340贯,备本钱360 000贯(以四川的铁钱为钞本),准备金相当于发行量的28%。“交子”的流通范围也基本上限于在四川境内,后来虽在陕西、河东有所流行,但不久就废止了。答案补充 宋徽宗大观元年(1107年),宋朝政府改“交子”为“钱引”,改“交子务”为“钱引务”。除四川、福建、浙江、湖广等地仍沿用“交子”外,其它诸路均改用“钱引”。后四川也于大观三年(1109年)改交子为钱引。“钱引”与“交子”的最大区别,是它以“缗”为单位。“钱引”的纸张、印刷、图画和印鉴都很精良。但“钱引”不置钞本,不许兑换,随意增发,因此纸券价值大跌,到南宋嘉定时期,每缗只值现钱一百文。

“交子”的出现,便利了商业往来,弥补了现钱的不足,是我国货币史上的一大业绩。此外,“交子”作为我国乃至世界上发行最早的纸币,在印刷史、版画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对研究我国古代纸币印刷技术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资料: http://www.chinagoldcoin.net/jibibaike/qianbitouzi/2003-10-15/c1591.htm

纸币的由来

纸币

【简介】

最早使用纸币的国家是中国,时间约在公元九世纪。首次在欧洲使用的纸币是1661年由瑞典银行发行的,不过那时发行纸币只是权宜之计,并不是作为真正的货币。在1694年,英格兰银行创立,开始发行银单。银单最初是手写的,后来才改为印刷品。印刷的银单一经公众接受就成为真正的钞票了。

目前世界上共有两百多种纸币,流通于世界193个独立国家和其他地区。作为各国货币主币的纸币,精美、多侧面地反映了该国历史文化的横断面,沟通了世界各国人民的经济交往。目前世界上比较重要的纸币包括美元、欧元、人民币、日元和英镑等。

【纸币定义】

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纸币本身不具价值,虽然作为货币的一种,但其不能直接行使价值尺度职能。纸币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使用的货币形式,而世界上最早出现的纸币,是中国北宋时期四川成都的“交子”。中国是世界上使用纸币最早的国家。

【流通公式】

纸币的流通公式=商品的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

【交子的诞生】

一、出现背景

根据文献记载和大量的出土文物考证,我国货币的起源至少已有4000年的历史,从原始贝币到布币、刀币、圜钱、蚁鼻钱以及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流行的方孔钱,中国货币文化的发展可谓源远而流长。到北宋时期,我国出现了纸币——“交子”。

纸币的出现是货币史上的一大进步。钱币界有人认为中国纸币的起源要追溯到汉武帝时的“白鹿皮币”和唐代宪宗时的“飞钱”。汉武帝时期因长年与匈奴作战,国库空虚,为解决财政困难,在铸行“三铢钱”和“白金币”(用银和锡铸成的合金币)的同时,又发行了“白鹿皮币”。所谓“白鹿皮币”,是用宫苑的白鹿皮作为币材,每张一方尺,周边彩绘,每张皮币定值40万钱。由于其价值远远脱离皮币的自身价值,因此“白鹿皮币”只是作为王侯之间贡赠之用,并没有用于流通领域,因此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纸币,只能说是纸币的先驱。“飞钱”出现于唐代中期,当时商人外出经商带上大量铜钱有诸多不便,便先到官方开具一张凭证,上面记载着地方和钱币的数目,之后持凭证去异地提款购货。此凭证即“飞钱”。“飞钱”实质上只是一种汇兑业务,它本身不介入流通,不行使货币的职能,因此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纸币。北宋时期四川成都的“交子”则是真正纸币的开始。

900年来,“交子”诞生地始终是个谜。

据专家考证,“交子”最早是以私下流通的形式出现的,所以又称“私交子”。著名经济史专家、西南财经大学货币证券博物馆馆长刘方健介绍说,北宋初年,成都一带商业十分发达,通货紧张,铁钱却流通不畅,于是当地16家富户开始私下印制一种可以取代钱币、用楮树皮造的券,后来被称作“交子”。当地政府最初想取缔这种“新货币”,但是这种“新货币”在经济流通中作用却十分明显,于是决定改用官方印制。但是这两种“交子”的诞生地却一直没人发现。

历史考证,“交子”最早在成都万佛寺内印制。

过去的研究者曾认为,成都东门的“椒子街”应该是当时官方印制“交子”的地方。因为《成都城坊古迹考》对成都东门“椒子街”有这样的解释,“一说街名曰‘交子’,以宋代尝设交子务于此。”

但是当地的货币收藏家对此说法提出了质疑,因为根据《成都金融志》中的文字解释:“北宋益州的‘交子铺’实为四川历史上最早的货币金融机构,而益州的交子务则是最早由国家批准设立的纸币发行机构。”显然,说纸币发行机构就是印制地,是没有依据的。也就是说,没有直接证据表明,“椒子街”就是“交子”的诞生地。由于“交子”诞生已900多年,又无具体的实物考证,只有从文献资料中查找。早在3年前,货币博物馆的詹星就开始从历史典籍入手,查找“交子”的诞生地。他从图书馆找来《全蜀艺文志》,查到了元代费著的《楮币谱》中有一段文字:“元丰元年(公元1078年)增1员;掌典10人,贴书69人,印匠81人,雕匠6人,铸匠2人,杂役12人,廪给各有差。所用之纸,初自置场,以交子务官兼领,后虑其有弊,以他官董其事。隆兴元年(公元1163年),使特置官一员莅之,移寓城西净众寺。”这说明官方发行的“交子”印制地就在城西的净众寺,不过经过了900余年,现在的成都早已没有什么净众寺了,怎么找呢?后来,经过四川南充市的学者丁祖春的帮忙,詹星的查证又深入了一步,原来,净众寺最早建于东汉桓帝延熙年间,六朝时名为安浦寺,唐时名为净众寺,宋代换名净因寺,元末明初更名为万佛寺,明末张献忠进川后毁于战火,清代康熙初年重建,仍名为万佛寺,地址就在成都西门金花桥侧。

二、产生原因

纸币出现在北宋并不是偶然的,它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宋代商品经济发展较快,商品流通中需要更多的货币,而当时铜钱短缺,满足不了流通中的需要量。当时的四川地区通行铁钱,铁钱值低量重,使用极为不便。当时一铜钱抵铁钱十,每千铁钱的重量,大钱25斤,中钱13斤。买一匹布需铁钱两万,重约500斤,要用车载。成都是重要的经济重地,而且,蜀汉通往外界的道路又异常崎岖难行,因此客观上需要轻便的货币,这也是纸币最早出现于四川的主要原因。再者,北宋虽然是一个高度集权的封建专制国家,但全国货币并不统一,存在着几个货币区,各自为政,互不通用。当时有13路(宋代的行政单位)专用铜钱,4路专用铁钱,陕西、河东则铜铁钱兼用。各个货币区又严禁货币外流,使用纸币正可防止铜铁钱外流。此外,宋朝政府经常受辽、夏、金的攻打,军费和赔款开支很大,也需要发行纸币来弥补财政赤字。种种原因促成了纸币——“交子”的产生。

三、发展过程

最初的交子由商人自由发行。北宋初年,四川成都出现了专为携带巨款的商人经营现钱保管业务的“交子铺户”。存款人把现金交付给铺户,铺户把存款人存放现金的数额临时填写在用楮纸制作的卷面上,再交还存款人,当存款人提取现金时,每贯付给铺户30文钱的利息,即付3%的保管费。这种临时填写存款金额的楮纸券便谓之“交子”。这时的“交子”,只是一种存款和取款凭据,而非货币。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交子”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许多商人联合成立专营发行和兑换“交子”的交子铺,并在各地设交子分铺。由于交子铺户恪受信用,随到随取,所印“交子”图案讲究,隐作记号,黑红间错,亲笔押字,他人难以伪造,所以“交子”赢得了很高的信誉。商人之间的大额交易,为了避免铸币搬运的麻烦,直接用随时可变成现钱的“交子”来支付货款的事例也日渐增多。正是在反复进行的流通过程中,“交子”逐渐具备了信用货币的品格。后来交子铺户在经营中发现,只动用部分存款,并不会危及“交子”信誉。于是他们便开始印刷有统一面额和格式的“交子”,作为一种新的流通手段向市场发行。这种“交子”已经是铸币的符号,真正成了纸币。但此时的“交子”尚未取得政府认可,还是民间发行的“私交”。

但并非所有的交子铺户都是守法经营,恪守信用的。有一些惟利是图、贪得无厌的铺户,恶意欺诈,在滥发交子之后闭门不出,停止营业;或者挪用存款,经营他项买卖失败而破产,使所发“交子”无法兑现。这样,当存款者取钱而不能时,便往往激起事端,引发诉讼。于是,景德年间(1004-1007年),益州知州张泳对交子铺户进行整顿,剔除不法之徒,专由十六户富商经营。至此“交子”的发行始取得政府认可。

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政府设益州交子务,由京朝官一二人担任监官主持交子发行,并“置抄纸院,以革伪造之弊”,严格其印制过程。这便是我国最早由政府正式发行的纸币——“官交子”。它比美国(1692年)、法国(1716年)等西方国家发行纸币要早六七百年,因此也是世界上发行最早的纸币。

“官交子”发行初期,其形制是仿照民间“私交”,加盖本州州印,只是临时填写的金额文字不同,一般是一贯至十贯,并规定了流通的范围。宋仁宗时,一律改为五贯和十贯两种。到宋神宗时,又改为一贯和五百文两种。发行额也有限制,规定分界发行,每界三年(实足二年),以新换旧。首届交子发行1 256 340贯,备本钱360 000贯(以四川的铁钱为钞本),准备金相当于发行量的28%。“交子”的流通范围也基本上限于在四川境内,后来虽在陕西、河东有所流行,但不久就废止了。

宋徽宗大观元年(1107年),宋朝政府改“交子”为“钱引”,改“交子务”为“钱引务”。除四川、福建、浙江、湖广等地仍沿用“交子”外,其它诸路均改用“钱引”。后四川也于大观三年(1109年)改交子为钱引。“钱引”与“交子”的最大区别,是它以“缗”为单位。“钱引”的纸张、印刷、图画和印鉴都很精良。但“钱引”不置钞本,不许兑换,随意增发,因此纸券价值大跌,到南宋嘉定时期,每缗只值现钱一百文。

四、影响

“交子”的出现,便利了商业往来,弥补了现钱的不足,是我国货币史上的一大业绩。此外,“交子”作为我国乃至世界上发行最早的纸币,在印刷史、版画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对研究我国古代纸币印刷技术有着重要意义。

【会子】

一、 会子的由来和“会”字的读音

“会子”的名称产生于北宋,是一种取钱物的凭证。见于记载的有会子、钱会子、铅锡会子、寄附钱物会子等。神宗熙宁八年(1075年)吕惠卿在讨论陕西交子时说:“自可依西川法,令民间自纳钱请交子,即是会子。自家有钱,便得会子。动无钱,谁肯将钱来取会子”①由此可知会子即是纳钱和取钱的凭证。钱会子②和会子的意思一样。铅锡会子③是出卖铅锡给政府后所得的取钱凭证。

寄附钱物会子可能同寄附铺有关。唐代长安已有寄附铺。《霍小玉传》说霍小玉往往命侍婢将服玩之物托西市寄附铺侯景先家出卖。南宋初年吴曾说“今世所在市井有寄附铺”④,说明寄附铺在北宋已相当普遍。寄附铺对所寄存的钱物开出凭证称“寄附钱物会子”。徽宗政和三年(1113年),因“诸色人多将京城内私下寄附钱物会子之类出城及于外处行使,有害钞法(盐钞法)”,下诏禁止⑤。寄附钱物会子能出城行使,则具有汇票的性质。绍兴末年,知徽州洪适在《户部乞免发见钱札子》中说:“小郡在山谷之间,无积镪之家,富商大贾足迹不到,货泉之流通于鄘肆者甚少,民间皆是出会子往来兑使。”⑥这会子又是一种民间的纸币了。

临安(杭州)在南宋初年即有民间发行的“寄付兑便钱会子”,“寄付”当即寄附,“兑便钱”即便钱,意为汇兑。高宗绍兴五年(1135年)曾下诏禁止寄付兑便钱会子出城,受到居民的反对,次日即取消了禁令⑦。绍兴三十年二月钱端礼知临安府,将原由富户主持的便钱会子收为官营,“许于城内外与铜钱并行”⑧。七月钱端礼为产部侍郎,会子亦由户部接办,于次年二月设立行在会子务进行管理。行在会子务后来改名为“行在会子库”,故潜说友《咸淳临安志》和吴自牧《梦粱录》中都有会子库而无会子务。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和《建炎以来系年要录》都说绍兴三十一年“置行在会子务,后隶都茶场”。

①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七二熙宁九年正月甲申。

② 《三朝北盟会编》卷五七引陶宣干《河东逢虏记》。

③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四六元佑五年八月乙未。

④ 吴曾:《能改斋漫录》逸文(《永乐大典》卷一四五七六引)。

⑤ 《宋会要辑稿·刑法》二之六○。

⑥ 《盘洲文集》拾遗。

⑦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九三绍兴五年九月乙酉。书中“兑便钱”的“兑”字写作“兑”,这是“兑”的一种写法,并非错字。有学者错认为“充”字,以为它是错字。

⑧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八七绍兴三十年十二月乙巳。

后隶都茶场的应是会子库。《梦粱录》卷九《监当诸局》说:“会子库,在榷货务置,隶都茶场……以务门(榷货务门官)兼职,以都(都茶场)司官提领。”会子库一度撤并,理宗绍定三年(1230年)恢复,绍定五年因毁于火而重建①。

会子因由行在会子库发行,故称“行在会子”:因主要在东南流通,故又称“东南会子”。行在会子虽由中央政府发行,但并不是全国通用的纸币。

会子的“会”应读何音,有必要提一下。“会”可以读hu)音,也可以读kuai音。现在在谈到会子时,两种音都有人读,显得不统一。从会子的由来不难推断出“会”字的正确读音。会子意为取钱凭证,有“会合”之意,而无“会计”之意,可见应读hui而不读kuai。后来产生于明末的汇票,很长时期都写作“会票”,后逐渐被“汇票”所取代。从“会票”一词的演变也可见会子的“会”应读hui音。

二、会子的分界和完全搞清分界情况的不可能

会子开始不分界,后来才决定分界,分界后又实行两界并行。何时宣布分界和两界并行,史书的说法不尽统一。何时宣布分界共有三说。

会子分界发行后,旧会子收回,收换期自乾道四年十二月一日至乾道五年三月十曰①。收换时每贯收糜费钱20文,几百文的收10文。会予以三年为一界。由于《宋史·食货志下三》说交于是三年一界,实际上却是两年,有的学者怀疑会子实际上也是两年一界。其实两者不能类推。《宋史》作者说交子三年一界是误以为三年,并不是用三年来代表实足两年②。而说会子三年一界则不是误以为三年,自然不能推彼及此。《宋史·食货志下三》记光宗绍熙元年(1190年)宣布第7、第8界会子展界,臣僚言:“会子界以三年为限,今展至再,则为九年,何以示信”三年一界,两次展界共为九年;如果是实足两年一界,加起来就只有六年了。

会子一共只有18界,要搞清各界的发行和收兑时间好像并不难。其实不然。这是因为:

第一,资料不足。现存有关会子的资料中,关于会子分界的内容很不完备。根据这些资料要想搞出一个完整的分界时间表,只能依靠推测。合理的推测必须建立在有相当资料的基础上,而现存的会子分界资料不足以成为推测的基础。

第二,第l界会子的开始时间难以确定。如上所述,会子分界开始于乾道四年,那么第 l界会于是不是从乾道四年开始发行呢对此史书上就有两种不同的说法。《宋书·食货志下三》说,乾道五年权许行在榷货务都茶场“收换第一界,自后每界收换如之”。这是把乾道四年以前发行的旧会子算作第1界,因为如果乾道四年以后发行的会于是第1界,则乾道五年还没有到收换期。但王应麟《玉海》卷一八六却说:“乾道四年造成第一界,才一千万耳。至七年行第二界,即置局收第一界。”明确把乾道四年发行的算作第1界,这又同《宋史·食货志下三》所说的淳熙“三年,诏第三界、四界各展限三年”发生了矛盾:照《玉海》的说法,乾道七年发行第2界,则三年后的淳熙元年才发行第3界;而照《宋史》的说法,淳熙三年第3、第4界都已经期满而宣布延期流通了。

第三,何时开始两界并行难以确定。乾道五年初决定两界并行,何时开始实行各书记载不一。《玉海》说到淳熙六年“始叠用第六、第七两界”,这时距宣布两界并用的时间已足足10年。而《宋史》说淳熙三年宣布第3、第4界各展限三年,则两界叠用至迟在乾道九年或淳熙元年就开始了。而且对两界并行本身也难有确切的解释,可以是一开始就发行两界;也可以是一界发行一年、二年或三年后再发另一界,原来一界并不收回,从而形成两界并行的局面。

第四,三年一界并未严格执行。会子虽有三年一界的规定,但并未严格执行。如第14界会子在宁宗嘉定二年(1209年)或四年开始发行,到理宗绍定六年(1233年)还在流通,前后达20余年。

以上情况说明会子分界情况的不确定因素太多,后人根本无法完全搞清它的本来面貌。对会子的各界起迄年份已有多人试图列出完整的时间表,但可以肯定地说,没有一张时间表是完全正确的。这并不一定是用功不到,而是因为客观上不可能。

从理宗淳佑七年(1247年)开始,会子不再分界,第17、18界“永远行使”。到景定五年(1264年)十月颁行金银见钱关于,一贯准第18界会子三贯,限一月内以第18界会子收兑第17界会子。第18界仍继续流通,直到宋亡。

① 《文献通考·钱币二》。

② 参见拙文:《<宋史>交子起源析误》,《中国钱币》2002年第1期。

三、宋孝宗管理会子的成功

会子发行后即遇上宋金战争。政府用会子支付军费,而并无保证会子币值稳定的有效措施,贬值是不可避免的。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宋孝宗即位,次年为隆兴元年(1163年)。隆兴二年宋金达成和议,孝宗即着手整顿会子。乾道二年(1166年)七月,用内库及南库银100万两收兑会子,次年又以内库银200万两收兑会子焚毁①。这两次的收兑资料出处不一,可能后者包括前者。从绍兴三十一年至乾道三年,共印造会子2800余万贯,到乾道三年正月在外流通的尚有800余万贯。因当时规定各路纲运全部要现钱,故州县不许民户输纳会子,外地商人低价收买会子,运到临安兑钱或向各地榷货务兑物,造成六榷货务的供应紧张。淳熙二年(1175年)辛弃疾曾在奏疏中谈到会子贬值的情况说:“往时应民间输纳则令见钱多而会子少,官司支散则见钱少而会子多,以故民间会子一贯换六百一二十足,军民嗷嗷,道路嗟怨。”②宋代行省陌制度,以770文为一贯,“一贯换六百一二十足”说明会子贬值达一成以上。乾道三年正月以后,继续用度牒、助教帖各500道供榷货务定价收兑会子。到这年六月,在外会子只剩下490万贯。乾道六年闰五月又规定“诸路总领监司州军受纳、解发钱贯须是现钱、会子各半”,实行了“钱会中半”③之制。

乾道五年宣布两界并行后,会子的发行额又逐步增加,至淳熙元年(1174年)民间流通的会子达2200余万贯④。经过回笼以后,淳熙二年四月在外会子降到了200万贯,会子成为难得之物,出现了“商旅往来,贸易竞用会子”的情况。商人用会子的好处是:“一为免商税(金银有税),二为省脚乘(运费),三为不复折阅(贬值)。”⑤

发行额200万贯只是一时现象,淳熙三年以后会子的发行不断增加,到淳熙末年已达4000余万贯⑥,超过了规定两界发行额的一倍以上。虽然发行额大大增加,而会子币值却继续保持稳定。淳熙七年还是“会子与见钱等”⑦。淳熙十二年临安会子一贯可兑钱750文⑧,比省陌少20文,恰好等于糜费钱。即使糜费钱在外,贬值也不多。淳熙十三年仍是“军民不要见钱,却要会子”⑨。淳熙年间的会子流通,曾被朝臣们誉为“楮币重于黄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 乾道二年见《宋史》卷一八一《食货志下三·会子》;乾道三年见戴埴《鼠璞·楮券源流》,洪迈《容斋三笔》卷一四《官会折阅》和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甲集卷一六《东南会子》。《建炎以来朝野杂记》说是内藏、南库银各100万两。

② 《历代名臣奏议》卷二七二。

③ 《庆元条法事类》卷三○《钱会中半》。

④ 《宋史》卷三八四《叶衡传》。据叶衡任右丞相兼枢密使的时间推算应在此年。章如愚《山堂考索》后集卷五二《楮》说淳熙甲午(元年)会子的发行额达4120万贯,和《叶衡传》不一致,不大可信,故不取。

⑤ 《皇宋中兴两朝圣政》卷五四淳熙二年四月壬子。

⑥ 《玉海》卷一八六说淳熙六年第6、第7两界会子共发行4800佘万贯。淳熙六年是始发年份,4800余万贯则应是第6、7界的最后发行数字。而且淳熙六年的年份也可存疑,因为据《宋史》卷三五《孝宗纪三》,淳熙十年才请造第7界会子。又《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卷一六《东南收兑会子》则说第6、7界共发行4123万贯。

⑦ 《皇宋中兴两朝圣政》卷五八淳熙七年九月癸亥。

⑧ 洪迈:《容斋三笔》卷一四《官会折阅》。

⑨ 《皇宋中兴两朝圣政》卷六三淳熙十三年七月。

或会子“重于见钱”①。纸币重于黄金或现钱虽是溢美之辞,但反映了当时会子确有相当的稳定性,受到了民间的欢迎。

宋孝宗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视纸币币值稳定并留下了不少纸币管理言论的皇帝。他管理纸币取得成功的基本经验,一是实行钱会中半的制度,使人民手中的会子能保持对政府的一半的法偿能力;二是控制会子的发行数量,在会子贬值时就实行纸币回笼政策。淳熙十年,当他看到新印会子的数额时,说道:“新印会子比旧又增多。大凡行用会子,少则重,多则轻。”②这是他的经验之谈,朴素地反映了纸币流通的规律。由于财政的需要,他不得不增加会子的发行,但对会子贬值一直存有戒心。他多次告诫朝臣要谨慎对待会子流通,会子的发行数量决不能过多。淳熙十二年,他还表示自己因担心会子贬值,“几乎十年睡不着”③。会子作为封建社会的国家纸币,它的发行主要不是为了有利于商品流通,而是为了财政的需要。因此这一年孝宗又表示:“会子之数不宜多。他时若省得养兵,须尽收会子。”④养兵成了孝宗心目中发行会子的最主要的原因。

乾道淳熙年间会子发行额表

时 间| 界 数|发行额(万贯)| 出 处

乾道二年(1166)七月|—| 2800余|《文献通考·钱币二》,《皇宋中兴两朝圣政》卷四六,《宋史全文》卷二四下

乾道二年(1166)十一月|—| 980|《文献通考·钱币二》

乾道三年(1167)正月|—| 800余|《文献通考·钱币二》,《皇宋中兴两朝圣政》卷四六,《宋史全文》卷二四下

乾道三年(1167)六月|—| 490|《文献通考·钱币二》

淳熙元年(1174)| | 2200余|《宋史·叶衡传》

淳熙二年(1175)四月| ?| 200|《皇宋中兴两朝圣政》卷五四,《宋史全文》卷二六上

淳熙年|第6、7界| 4123|《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东南收兑会子》

淳熙年|第6、7界| 4800|《玉海》卷一八六

【中国货币发展史】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货币的国家之一,使用货币的历史长达五千年之久。中国古代货币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先后经历了六次重大的演变:

一、由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的演变

在中国的汉字中,凡与价值有关的字,大都从“贝”。由此可见,贝是我国最早的货币。

随着商品交换的迅速发展,货币需求量越来越大,海贝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人们开始用铜仿制海贝。铜贝的出现,是我国古代货币史上由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的一次重大演变。

随着人工铸币的大量使用,海贝这种自然货币便慢慢退出了中国的货币舞台。

二、由杂乱形状向规范形状的演变

从商朝铜贝出现后到战国时期,我国的货币逐渐形成了以诸侯称雄割据为特色的四大体系,即:铲币、刀币、环钱、楚币(爰金、蚁鼻钱)。

秦统一中国后,秦始皇于公元前二一○年颁布了中国最早的货币法“以秦币同天下之币”,规定在全国范围内通行秦国圆形方孔的半两钱。

圆形方孔的秦半两钱在全国的通行,结束了我国古代货币形状各异、重量悬殊的杂乱状态,是我国古代货币史上由杂乱形状向规范形状的一次重大演变。秦半两钱确定下来的这种圆形方孔的形制,一直沿续到民国初期。

三、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的演变

据《汉书·食货志》记载,刘邦建汉后,允民私铸钱币。豪绅富商和地方势力乘机大铸恶钱而牟利。文帝时“邓通大夫也,以铸钱财过王者。”

元鼎四年(前一一五年),汉武帝收回了郡国铸币权,由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从此确定了由中央政府对钱币铸造、发行的统一管理,这是中国古代货币史上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的一次重大演变。

此后,历代铸币皆由中央直接经管。铸币权收归中央,对稳定各朝的政局和经济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四、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的演变

秦汉以来所铸的钱币,通常在钱文中都明确标明钱的重量,如“半两”、“五铢”、“四铢”等等(二十四铢为一两)。

唐高祖武德四年(六二一年),李渊决心改革币制,废轻重不一的历代古钱,取“开辟新纪元”之意,统一铸造“开元通宝”钱。开元通宝一反秦汉旧制,钱文不书重量,是我国古代货币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的演变。

开元通宝钱是我国最早的通宝钱。此后我国铜钱不再用钱文标重量,都以通宝、元宝相称,它一直沿用到辛亥革命后的“民国通宝”。

五、由金属货币向纸币交子的演变

北宋时,由于铸钱的铜料紧缺,政府为弥补铜钱的不足,在一些地区大量地铸造铁钱。据《宋史》记载,当时四川所铸铁钱一贯就重达二十五斤八两。在四川买一匹罗(丝织品),要付一百三十斤重的铁钱。铁钱如此笨重不便,纸币交子就在四川地区应运而生。交子的出现,是我国古代货币史上由金属货币向纸币的一次重要演变。

交子不但是我国最早的纸币,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六、由手工铸币向机制纸币的演变

清朝后期,随着国外先进科学技术的逐渐传入,光绪年间已开始在国外购买造币机器,用于制造银元、铜元。后来,广东开始用机器制造无孔当十铜元。因制造者获利丰厚,各省纷纷仿效。

清末机制货币的出现,是我国古代货币史上由手工铸币向机制货币的重大演变。

从此,不但铸造货币的工艺发生了重大变化,而且使流通了二千多年的圆形方孔钱寿终正寝

【纸币的整理修复和归类】

对纸币进行初步加工处理是集币的首要工作,因为纸币一旦进入市场,经流通之后,都或多或少会受到污染,表面会很脏并附着很多细菌,如果不对其进行初步加工,细菌在潮湿地我便会发霉、产生霉点,这样便会污染我们的集钞本,影响收藏效果,也会降低收藏品的品相和价值,减少其保存寿命。可见,一套行之有效的归类整理方法对于纸币收藏者而言是至关重要的。一般对于各种品相的纸

985大学 211大学 全国院校对比 专升本 美国留学 留求艺网

温馨提示:
本文【欧洲什么时候用纸币】由作者张张知识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培训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或作者进行删除。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内容侵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 @ 2024 培训啦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11548号 美国留学 留求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