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张知识
关注我,跟我一起涨涨知识呗!
发布时间: 2024年11月26日 01:40
诸葛亮谁被杜甫誉为万古云霄一羽毛,这句是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咏怀古迹五首》之五。“诸葛大名垂宇宙”,上下四方为宇,古往今来曰宙,“垂于宙”,将时间空间共说,给人以“名满寰宇,万世不朽”的具体形象之感。首句如异峰突起,笔力雄放。次句“宗臣遗像肃清高”,进入祠堂,瞻望诸葛遗像,不由肃然起敬,遥想一代宗臣,高风亮节,更添敬慕之情。“宗臣”二字,总领全诗。
接下去进一步具体写诸葛亮的才能、功绩。从艺术构思讲,它紧承首联的进庙、瞻像,到看了各种文物后,自然地对其丰功伟绩作出高度的评价:“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纡,屈也。纡策而成三国鼎立之势,此好比鸾凤高翔,独步青云,奇功伟业,历代敬仰。然而诗人用词精微,一“纡”字,突出诸葛亮屈处偏隅,经世怀抱百施其一而已,三分功业,亦只雄凤一羽罢了。“万古云霄”句形象有力,议论达情,情托于形,自是议论中高于人之处。
全诗原文: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译文:
诸葛亮的大名永远留在天地间,他的遗像清高让人肃然起敬。
为了三分天下周密地筹划策略,万代好像鸾凤高翔,独步青云。
伊尹、吕尚难分伯仲,不相上下,指挥军队作战镇定从容,让萧何曹参都为之失色。
汉朝帝位转移是因为运气,诸葛亮也难以复兴,但他意志坚决,因军务繁忙而鞠躬尽瘁。
诸葛亮:
身为丞相,诸葛亮深知:“屋漏在下,止之在上,上漏不止,下不可居也。” 他不仅带头廉政,树起一面旗帜,同时还把廉政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法律建设来抓,对蜀汉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重大影响。诸葛亮时期的廉政建设,首先表现在对蜀汉宫城规模和惠陵规模的严格控制上。
在诸葛亮执政时期,年青的后主,常欲采择以充后宫。当时负责宫中事务的董允以为古者天子后妃之数不过十二,今嫔嫱已具,不宜增益,终执不听。后主皇妃之数是一个复杂问题,涉及到皇宫规模建制等诸多问题,非董允所能决定。当时,“及备殂没,嗣子幼弱,事无巨细,亮皆专之”。“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
诸葛亮在蜀汉上层创造了一个廉政奉公的政治氛围,蜀国官员以诸葛亮为榜样,为官节俭,力戒奢华,造就了整整一个廉政时代。
诸葛亮。
这句是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咏怀古迹五首》之五意思是说三分霸业对别人来说是了不起的功绩,而对诸葛亮来说不过 轻若一羽。
原诗: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诸葛亮(181年农历七月二十三——234年农历八月二十八),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文学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后来东晋政权推崇诸葛亮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诸葛亮为匡扶蜀汉政权,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其代表作有《前出师表》、《后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诸葛亮在后世受到极大的尊崇,成为后世忠臣楷模,智慧化身。成都有武侯祠,杜甫作千古名篇《蜀相》赞扬诸葛亮。
咏怀古迹 其五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关于“万古云霄一羽毛”的猜想
周宗成
诸葛大名垂宇宙,
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
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
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
志绝身迁军务劳。
诗人杜甫面对武侯祠中肃穆庄严的诸葛亮的塑像,遥想诸葛亮在历史上留下的赫赫功名,感慨万千,写下此诗,题名《咏怀古迹》之五。诗中“万古云霄一羽毛”句现时有两种解释:
第一种:较普遍的认为是杜甫赞美诸葛亮象凤凰、大鹏类神鸟(羽毛)永远(万古)翱翔九天(云霄)。此种解释有两个问题:
一是牵强;诸葛亮曾自比卧龙,古今亦认同,没人把他比凤凰,更没说他是凶猛的大鹏。用鹏、凤作比,突出不了诸葛亮的智慧。二是无深意。上联说“三分割据纡筹策”, 意思是三分天下这样的重大决策却是在屈居隆中的草卢中作出的,下联应与之相回应,不可能平铺直叙的只赞美他是一只凤凰。
第二种:说杜甫赞美诸葛亮的业绩象一片凤羽在云霄中高高飘飏,令人景仰。而这只羽毛仅仅是诸葛亮这只凤凰上掉下的万千分之一,比谕三分天下这样万古云霄的伟绩对于诸葛亮来说不过是百施其一。这种解释比较直观:一羽毛;也有深意:百施其一。但也有附会之嫌:要从一片羽毛想到一只凤凰,想到智慧化身诸葛亮颇费周折;且一片羽毛翱翔万古似乎也不相称。
我有两种猜测:
第一种:把羽毛作名誉解释:羽毛在字词解释中可以用作名誉。那么此联可以解释为:三分天下的万古云霄伟业也只是诸葛亮应该得到的众多赞誉的其中之一。史官评论说:“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
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 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炼,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 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诸葛亮在中国历史上,是智慧、道德的化身,是最伟大的政治家之一,而且在多个领域取得了杰出的成就,包括行政、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等,实属古今第一人。所以说用万古云霄赞三分天下只是“一羽毛”。
第二种:把羽毛作羽扇解。苏轼词:“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三国之中,最潇洒的要数诸葛亮了。手执一把鹅毛扇,谈笑间汉鼎三分。这样,本联的“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和上联的“屈居隆中,三分天下”便上下呼应,对仗工整了。
这两种猜测中,我倾向第二种,因为是词圣苏轼为诗圣杜甫作的注。
诸葛亮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这首诗就是写诸葛亮的,三分功业,也只不过是“雄凤一羽”罢了
咏怀古迹
唐·杜甫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明显是诸葛亮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是杜牧的《赤壁》诗。这首诗说的是赤壁之战时,如果不是东南风起,帮助了周瑜火攻曹操的船舰,大乔和小乔都要被曹操锁到铜雀台去。《三国志·周瑜传》说:“(孙)策欲取荆州,以瑜为中护军,领江夏太守,从攻皖,拔之。时得乔公二女,皆国色也。策自纳大乔,瑜纳小乔。”周瑜当时24岁,壮有姿貌,青年得志,屡建军功。他还是一个很有文化修养的人,精通音乐,在酒酣耳热的宴乐中,如若乐队演奏出了差错,总瞒不过他,所以当时有“曲有误,周郎顾”的民谣。郎才女貌,夫婿人杰,是很理想的配偶无异了。豪放潇洒如苏轼,在浩叹功业未成,生年苦短的时候,也不免说:“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公瑾”是周瑜的字。
郎才女貌自然很理想,追求它亦是人之常情,无可非议。天下不如意之事常十有八九,诸葛亮的婚姻就很能说明这个问题。诸葛亮“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未出隆中已名闻天下,从任何一个角度看,他择偶的条件都不比周瑜差。沔南名士黄承彦对诸葛亮说:“闻君择妇,身有丑女,黄头黑色,而才堪相配。”诸葛亮听了,很快就把这个黄氏女娶了回来。当时人都以这件事谈笑取乐,还编歌谣传唱:“莫作孔明择妇,正得阿承丑女。”由此可见,诸葛亮择配偶,是把“才”放在优先考虑的地位,绝不计较相貌的。这样的人,我们须仰视才见,单说这点,他就不愧为人杰。高尚的人格支撑着他,强烈的事业心吸引着他,使他在择偶时唯才是举,无暇旁及了。
宋儒之后,“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谬论甚嚣尘上,把女子当作工具和花瓶,不仅仅是女子的不幸,也是大男子主义者的悲哀。杜甫在咏及诸葛亮的奇功伟业时,说他是“万古云霄一羽毛”,意即其人品高洁,人不可及。其实在断然娶黄氏女这件事情上,诸葛亮也是令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