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是被曹操杀害的。对于孔融,曹操既积满了一肚子的猜疑忌妒,加上郗虑的诬陷,曹操于是指使丞相军谋祭酒路粹枉奏孔融以“招合徒众”,“欲图不轨”、“谤讪朝廷”、“不遵超仪”等罪名,于建安十三年八月二十九日将孔融处死,并株连全家,孔融时年五十六岁。
孔融字文举。鲁国人。东汉末年官员、名士、文学家,为孔子的二十世孙。
孔融少有异才,勤奋好学,与平原人陶丘洪、陈留人边让齐名。汉献帝时期,他历任北军中侯、虎贲中郎将、北海国相等职,时称孔北海。孔融在北海六年,修城邑,立学校,举贤才,表儒术,颇有治绩。
后兼领青州刺史。建安元年,袁谭攻北海,孔融与其激战数月,最终败逃山东。不久,被朝廷征为将作大匠,迁少府,又任太中大夫。他生性喜结宾客,抨议时政,言辞激烈,终在建安十三年因触怒丞相曹操而被杀。
孔融能诗善文,为“建安七子”之一。魏文帝曹丕称其文“扬、班俦也。”其散文锋利简洁;原有文集已散佚,明人张溥辑有《孔北海集》。
孔融当时是把梨让给了哥哥孔褒,孔褒也用生命还了孔融这个人情。当地有个官宦人家经常仗势欺人,欺压百姓,一位士大夫看不过去就上书告状,官宦家知道后当然饶不了这个士大夫,诬陷他勾结同党,然后朝廷下令捉拿士大夫,士大夫逃到孔家门前,孔融收留了士大夫。朝廷知道后拿孔家问罪,说他们私藏逃犯。孔融倒是个敢作敢当的男子汉,愿意一人承担责任,可孔家觉得孔融还小,承受不了这一切,于是让孔融的哥哥孔褒当替罪羊,孔褒因此失去了年轻的生命。
后来孔融为曹操卖命,却自以为是、自命不凡,甚至连曹操都不放在眼里,认为曹操无论在学识还是能力上都比不上自己。当别人提出想法时,孔融总能想出各种理由反驳,还自以为自己考虑全面,能从他人看不到的角度想问题,久而久之别人都觉得他是故意在抬杠,很是招人厌。而且孔融喜欢在家里大摆筵席招待文人墨客,引起了曹操的怀疑。恰好此时有人诬告孔融,曹操借此机会将孔融及其家人全部杀害了。孔融如此自命不凡的人,最后却连个给他收尸的都没有,实在是可悲。
孔融言辞过于激烈,曹操禁酒之令,孔融多次反对,言辞过于侮慢,说尧不喝酒不能成圣,夏桀、商纣因为美色亡国,现在却不禁止婚姻。孔融言论多是如此,在当时,这属于偏邪跌宕,不拘正理,这种言论是十分不被认可的,孔融又是孔子的第二十世孙,名重天下,曹操是很担心这种不正的言论思想扩散的,就十分不喜,然后郗虑见风使舵,就用计把孔融的官免了。
历史上孔融是被曹操杀死的。
孔融是曹操的下属,后来德高望重,因语言激烈,惹怒了曹操,最终被曹操杀了。
孔融已经看到曹操奸雄诡诈,已渐渐显露,愈发不能忍受,所以常常说话偏激,常常触犯了曹操,也可以说是直言不讳,但君王的身份不容质疑。又曾经上奏认为应当遵照古时京师的体制,千里以内,不得封建诸侯,种种事件让君臣之间的关系有了间隙。
曹操怀疑他所谈论的越来越广,更加害怕他,因为不可否认,孔融说的话每一句都是事实,句句戳心窝子。然而,因为孔融名重天下,表面上装着容忍,暗中却嫉忌他正确的议论,怕阻抗自己的大业。孔融和曹操,两人处事都有一些固执,但毕竟曹操是王,他是臣。最后曹操对他渐渐失去信任,就借故将孔融杀害了。
人物背景:
孔融少有异才,勤奋好学,与平原人陶丘洪、陈留人边让齐名。汉献帝时期,他历任北军中侯、虎贲中郎将、北海国相等职,时称孔北海。孔融在北海六年,修城邑,立学校,举贤才,表儒术,颇有治绩。后兼领青州刺史。
建安元年(196年),袁谭攻北海,孔融与其激战数月,最终败逃山东。不久,被朝廷征为将作大匠,迁少府,又任太中大夫。他生性喜结宾客,抨议时政,言辞激烈,终在建安十三年(208年)因触怒丞相曹操而被杀。
孔融是被曹操杀害的:
对于孔融,曹操既积满了一肚子的猜疑忌妒,加上郗虑的诬陷,曹操于是指使丞相军谋祭酒路粹枉奏孔融以“招合徒众”,“欲图不轨”、“谤讪朝廷”、“不遵超仪”等罪名,于建安十三年八月二十九日(208年9月26日)将孔融处死,并株连全家,孔融时年五十六岁。
之前,京兆人脂习,与孔融相好,曾劝诫孔融性格太过刚直。等到孔融被害时,许昌没有人敢为其收尸,脂习前往抚尸说:“文举丢下我死了,我也不再活了。”曹操听说大怒,准备收捕脂习杀害,后来逢赦免才被释放出来。
扩展资料
孔融触怒曹操的原因:孔融主要是因为侮慢曹操而被曹操所杀。
建安九年(204年)八月曹操进攻邺城屠杀邺城居民。曹操的儿子曹丕私自娶了袁熙的妻子甄氏。孔融写信给曹操,说:"武王伐纣,把妲己赏赐给周公。"曹操不明白,后来问孔融这出于何经何典。孔融答说:"按现在的事情量一量,想当然而已。"
公元207年(建安十二年),曹操北讨乌桓,孔融又讥笑他说:"大将军(曹操)远征,萧条海外,从前肃慎不进贡木苦矢,丁零偷盗苏武的牛羊,可以一并讨伐啊!"当时,饥荒战乱,曹操上表请禁酒,孔融多次写信给曹操,认为不要禁酒,而且言词之中多为傲慢无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孔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建安七子
1、被曹操杀死的。
2、孔融(153~208),东汉文学家,鲁国(今山东曲阜)人,字文举,家学渊源,是孔子的二十世孙。父亲孔宙,做过太山都尉。孔融少时成名(著名的孔融让梨讲的就是他的故事),几次辞谢了州郡的辟举,于灵帝时“辟司徒杨赐府”(《后汉书·孔融传》,以下引文凡未另注明者均出自此处),开始步入仕途。中平初(185),举高第,为侍御史,与中丞不合,托病辞归。后辟司空府为僚属,拜中军候,迁虎贲中郎将。献帝初平元年(190),因忤董卓,转为议郎,出至黄巾军最盛的青州北海郡(东汉郡国名,治所在今山东昌乐西)为相,因颇有政声,时人又称他为“孔北海”。兴平二年(195),刘备表荐他领青州刺史。建安元年(196),袁绍之子袁谭攻青州,孔融只身出奔,妻子被俘。曹操迁献帝都许昌,孔融先后担任将作大匠、少府、太中大夫等职。这时曹操专权,他与曹操政治上颇有分歧,每多乖忤,终于在建安十三年(208)被曹操所杀。
被曹操所杀。
汉献帝建都许昌后,征孔融为将作大匠,升任少府,后被封为太中大夫。孔融为人恃才负气,言论往往与传统相悖,不仅屡屡反对曹操的决定,而且多次在公开场合使曹操难堪,孔融被曹操以招合徒众,欲图不轨、“谤讪朝廷”、“不遵超仪”等罪名杀之,株连全家,时年55岁。
孔融(153年-208年9月26日),字文举。鲁国(今山东曲阜)人。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家学渊源,是孔子的第19世孙,太山都尉孔宙之子。少有异才,勤奋好学,与平原陶丘洪、陈留边让并称俊秀。
孔融能诗善文,曹丕称其文“扬(扬雄)、班(班固)俦也。”散文锋利简洁,代表作是《荐祢衡表》,其六言诗反映了汉末动乱的现实。原有文集已散佚,明人张溥辑有《孔北海集》。